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其他文案

教研活動體會心得感受3篇 教研探索:感悟與成長

欄目: 其他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6.99K

教研活動是教師在實際教學中不斷探索和交流的過程,它不僅有助於教師的個人成長,還能促進學校教學水平的提升。參與教研活動,我深感到了它的重要性和價值,不僅增強了我對教學的認識和能力,更使我願意不斷地學習和進步。

教研活動體會心得感受3篇 教研探索:感悟與成長

第1篇

2015年4月23日,在葛老師的組織下,我們通過網絡進行了一次英語網上教研活動,聽了兩位赴上海學習的教師的心得體會;又通過電腦觀摩了兩位英語老師的示範課,感覺賞心悦目,回味無窮。對我們年輕教師來説,又是一次寶貴的學習機會。參加完這次活動我寫下了自己的感受。以免勵自己

這次活動後使我回想到我上學時學英語時,老師在上面講,我們在下面聽;老師在黑板上寫,我們在本子上抄。老師是中心,課堂氣氛不活躍,甚至同桌都不交流,自己在那裏默默地學。今天我看到現在的學生已成為課堂的主人,參與老師組織的各種活動,並與老師、同學積極交流。體驗英語學習的快樂,真實交際。“以學生為中心,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是新課程改革所倡導的。兩位老師都積極貫徹了這一新的教學理念。。在學生的小組調查活動,學生用自己學過的英語交流,展示自己的英語水平,整個課堂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不再是以前的單純讀寫,而是課堂生活化了,所學的知識也在真實情境中得到應用。

現在的英語課,老師增大了語言的輸入量,教學資源更加豐富了,這給學生創造了許多的機會説英語。課前根據學生的特點,設計有效的課堂活動,提高了課堂質量。大量實物圖片的運用,有效地觸發了學生的感知,調動了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老師的全英語教學,無形中鍛鍊了學生的聽力,有利於培養學生用英語思維的習慣。學生能在老師佈置的任務中有出色地表現,激發了學生進一步學習的願望。在教學中我們都追求一個目標——讓學生真正學到知識並運用知識,感受學習英語的樂趣,不能只搞花樣活動,而沒有實效。

英語課並不是只學單詞、課文、句型、對話,不是知識的累加,而是一個綜合體。學生學的每一單元的內容都是有思想的,都是一些很好的教育材料,我們應該讓學生接受到英語課的情感教育。學生只是學一些詞和句子並沒有什麼意義,現在學生的學習壓力很大,有些學生態度冷淡,情感單一,這兩位老師都考慮到了對學生的情感教育。都關注了學生的情感態度培養,我們應該向他們學習。

這兩節講課教師的業務素質和能力是我今後努力的方向,那嫻熟、流暢、優美、純正的課堂用語激勵着我前進的步伐。

希望自己能多參加這樣的活動,學習別人的長處,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和自身素質。

教研活動體會心得感受3篇 教研探索:感悟與成長 第2張

第2篇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與共同發展的過程。”由此可以看出,課堂教學中客觀有效的交往,是實施新課程理念的基礎。也只有在教學活動中實現真正有效的互動交往,才能促進教學相長,促進課堂教學的動態生成,使學生在獲得數學的知識技能、過程與方法的同時,時時閃現生命的靈性和活力,形成良好的態度價值觀。通過我們學校所舉行的“三三式”教研活動,我學到了很多。比如什麼是互動教學,以及如何建構多維互動的數學課堂。下面我談一談我的收穫。

所謂互動教學,是一種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多向溝通的教學方法,就是把教學活動看作是師生之間、生生之間進行的一種真誠、和諧的交往、溝通,把教學過程看作是一個動態發展着的教與學統一的活動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要求學生積極參與和創造,學生是教學過程的主體,教師是教學過程的規劃者,是學生的組織者,是問題和資料的編寫者、提供者,教師給學生提供獨立思考、親身體驗的機會,使學生在親自實踐的過程中,體驗其中的樂趣與成就感。

通過優化“教學互動”的方式,即通過調節師生關係及其相互作用,形成和諧的師生互動、同學間互動、學習個體與教學中介的互動,強化人與社會環境的相互影響,以產生教學共振,達到提高教學效果的一種教學模式。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指出:“課堂上一切困惑和失敗的根子,絕大多數場合下都在於教師忘卻了:上課,是教師和兒童的共同勞動,這種勞動的成功,首先是由師生關係來確定的。”教學就其本質來説,是交往互動的過程,是對話的活動,是師生通過對話在交往與溝通活動中共同創造的活動。這就要求我們在課堂教學中關注學生的個性化學習,加強師生、生生的互動,引導學生積極思維,促進課堂教學的動態生成,使我們的課堂教學充滿人文性,從而培養學生的可持續發展的能力。

贊可夫説:“教學法一旦觸及學生的情感和意志領域,觸及學生的心理需要,這種教學法就會變得高度有效。”在師生、生生互動中,我們經常遇到的一個問題是師動生不動。這裏面的原因很多,但首要的原因是教師沒有注意到互動首先是一種情感、情緒的互動,教師沒有創設一種安全、和諧的課堂氣氛。很多名師在上課之前都非常注意與學生進行課前幾分鐘的互動,建立和諧、安全、活躍的心理氣氛,為課堂互動教學奠定基礎。

教學是師生雙方感情和思想交流的過程。要較好地實現情感互動,需要教師創設寬鬆的課堂氣氛,師生關係融洽,學生的思維就容易被激活,課堂教學效果就好。常言道:“親其師,信其道。”學生對老師的喜愛,可以激發學生對老師所教學科的喜愛,這也是取得良好教學效果的前提。反之,如果師生不能產生情感互動,學生就容易產生逆反心理,也就根本談不上有效的教學,學生甚至放棄學習。

因此,教師必須要真正建立起平等的師生關係,實現平等對話,尤其要注意把握課堂情緒,創設積極的課堂氣氛。教師必須始終做到“目中有人”,確立學生主體的教學觀,教師要從心靈深處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尊重學生,在整個師生互動過程中,要以一種商量、協商的口吻進行對話。例如,“你説得真好,老師想學學行嗎?”“這個問題,我是這樣認為的……你同意嗎?”這樣的話語使孩子與教師的心拉近了:“老師,我不同意這種看法,我認為……”“老師你説的我還是不理解,我還是覺得我有道理!”這樣的積極互動,勢必能完全調動全體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積極投入到學習探究中。

第3篇

常常反思,有的老師為何不願意參加教研活動?為什麼有的老師認為教研活動是形式?怎樣的教研活動才有吸引力?

我想,最重要的是讓老師在教研活動中得到實惠,讓老師感到參加教研活動的確有收穫,的確有利於自己的專業化成長,的確有利於指導自己的課堂教學,老師們在教育教學實踐中的經驗有人分享,得到同行的認可,困惑與問題有人分擔,得到同行的幫助。

正是基於此,我們作為一名教研員不得不思考一個問題-------如何提高教研活動的有效性。我從以下四個方面談一談對高效教研的理解,不妥之處敬請各位領導、同行們指正。

作為教研員,工作性質決定要參與教學管理與指導,參與校本培訓,搞調查研究,發現和培養典型,搭建交流平台,推廣先進經驗,提高教學質量,這些都要求我們必須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從另一方面看,課改要求教研員得首先成長起來,成為本地區先進教學理念的代表,不僅要研究本學科的知識和教學,而且還要懂得教育,善於引領。因而教研員自身必須具備紮實的專業知識,精通本學科的教材體系和知識結構。必須具備豐富的教學理論且具有前瞻性,不斷更新教育、教學觀念。必須具備指導教師實踐的專業指導能力和組織能力。必須具有較高的研究素養和能力。這一切都在説明:學習、終身學習是工作的需要,是生活的需要,是生存的需要。學習是工作,學習是生活,學習是一種責任,學習更是一個教研員生命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必須養成時時、處處學習的習慣,只有學習深入,教研才有底氣;只有學習精彩,生命才會精彩;只有學習成功,生命才會成功。因此,教研員只有不斷的學習專業知識、儲備豐富的教學實踐經驗、靈活運用教育理論、提升自己的組織能力,才能提高教研活動的效率。

高效的課堂離不開學生的主動參與,離不開學生的積極思考,同樣的高效的教研活動也離不開教師的主動參與,離不開教師的積極思考。影響教研高效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根本是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是教師層面的,包括教師參與教研活動的態度、廣度、深度,二是教研員層面的,包括教研活動的設計、組織和形式。所以高效的教研活動必須是通過教研員的精心設計組織、充分的調動教師積極的參與,主動的思考。

1.解渴:通過參加教研活動,能夠滿足教師的求知慾。

2.解難:教研必須有針對性、實效性。研究的問題應該是來源於課堂,植根於課堂,還原於課堂,運用於課堂,應該是教師們在教學中急需解決的難題,這樣才會讓他們感覺到教研就像一場及時雨,對自己的教育教學很有幫助。

3.解思:開闊視野,改變思維方式。教研要使教師學會自我反思,使得教師能夠站到更高的高度審視自己的教學,從而有可能上升到理論的高度思考教育教學問題,同時教研中加強教師之間的合作交流,能夠使教師與同伴的交流合作中,克服個人的侷限性、片面性,拓展自己的視野。

4.解問:解決教師的困惑和疑問,培養教師的綜合素質,形成教師發展的持續後勁。教研也應該在這一方面發揮作用,為教師奠定廣泛的知識背景,只有這樣,教師才可能形成持續發展的後勁。

5.解法:在教研的過程中能夠有效地指導教師掌握一些解決問題的基本方法,使教師能夠運用這些方法體驗到成功的喜悦和快樂,激發教師參與教研活動的積極性。

隨着新課程的全面實施,教研工作正發生着悄然的變化,教研部門的職能也在發生着轉變。教研員不在是高高在上的,教研方式也不是一言堂的教研方式,而是強調對話、交流、研究、尊重、參與等。因而只有形式多樣的教研活動才能吸引教師的積極參與。

教研活動中始終貫穿着新課程的一些基本理念,每一次的教研活動結合教學內容針對某一主題進行研討,如:“教學中如何創設一種問題情景,”“如何建立數學概念模型”,“如何進行思維的拓展練習”,“內容呈現方式的專題研究”,“有效合作的專題研究”,“在概念的教學中如何使學生體驗概念形成的專題研究” “如何組織恰當的數學活動的專題研究”,“數的運算教學的思考”等,促進教師對課改的整體認識,提高教師的專業素養。

積極開展“校本教研”解決教師的實際問題,逐步形成三級教研網絡,即以區級教研為主導,以區域校本教研為主體的人人蔘與教研的活動方式,將交流、互動的教研方式引入的教研活動之中,精心設計“聽課評價表”“聽課反饋表”將評價的主動權交給教師,給教師充分發表見解的時間和空間,教師針對某一環節展開了討論,在討論的同時也提高了自己的認識。同時也反思了自己的教學。

新的課程,給教研工作帶來新的挑戰,如何將科研與教研緊密地結合,形成“以科研興教研,以教研促科研”是我一直追求的方向。在研究的過程中採用了不同的研究思路,以教研活動促進課題的專題研究,增加廣大教師參與教科研的廣度;以區域校本教研活動促進教師的專業化成長,利用校本教研這個載體增加廣大教師參與教科研的深度;以交流活動搭建教師展示自我的平台,增加廣大教師參與教研的力度。

在網絡飛速發展的時代,以“網絡教研”促進教師的合作交流。進行網絡教研,充分利用博克和網絡信箱與我市教師建立聯繫和交流,同時利用現代信息技術中的流媒體開展教研活動,在這樣的教研活動中教師積極參與網上交流發表評論,也正是活動方式的多樣,吸引了廣大教師的積極參與。

教研活動中開展“教研課”、“示範課”、“優秀課”等活動,搭建教師展示自我的平台,同時打破傳統的評價方法,結合自評、反思、互評等方法不斷的提升教師的專業水平,使教師在教研活動中真正的做到“研有所得”、“研有所思”、“研有所行”。

教研反思是教研員以自已的教研活動為思考對象,對自已在教研活動中所做出的行為以及由此產生的結果進行審視和分析的過程。教研反思的本質是一種理解與實踐之間的對話,是這兩者之間的相互溝通的橋樑,又是理想自我與現實自我心靈上的溝通。顯然教研反思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回顧”,而是反省、思考、探索和解決教研過程中的各個方面存在的問題,它具有研究性質,是一種教研員自我評價的形式。只有教研員自己充分意識到自已的教研經驗及其視野的侷限性,經過不斷的教研反思使之得到調整和重組,才能形成助推高效教研的開展。

教研是職業,職業需要經營,要努力學習;教研是事業,事業需要執着追求,要發展有方;教研是科學,科學需要求真務實,要探索規律;教研是藝術,藝術需要創新唯美,要雕琢有方。教研是一種文化,文化需要用積澱來構建,可以在品味中享受,享受工作、享受生活、享受我眼中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