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其他文案

關於《幼兒教育》心得體會集錦3篇 《啟蒙開智,成就無限》:幼兒教育心得體會集錦

欄目: 其他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1.47W

本文主題為《幼兒教育》心得體會集錦,旨在總結和分享關於幼兒教育的心得體會。幼兒教育是一個複雜而又關鍵的領域,對孩子的成長和發展有着重要影響。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彙集各類人士關於幼兒教育的實踐經驗和思考,以期能夠為廣大讀者提供有益的啟示和參考。

關於《幼兒教育》心得體會集錦3篇 《啟蒙開智,成就無限》:幼兒教育心得體會集錦

第1篇

幼兒園的教育活動,是教師以多種形式有目的、有計劃地引導幼兒生動、活潑、主動的教育過程。《綱要》裏強調了幼兒的主動性與教育的指導性,不管是內容的選擇、活動的實施及一日活動的安排都是以幼兒為主,根據幼兒的生活、發展水平、興趣要求等結合教育目標所制定與進行的,是在尊重幼兒的基礎上進行的。

過去我們都是老師先制定好多種不同的教學內容,並且根據擬定的內容進行教育,教育的靈活性較少,沒有很全面地考慮到幼兒的興趣與要求,脱離了幼兒的生活經驗,使教學內容架空在幼兒之上,以至於幼兒的學習興趣不大,變成了一種灌輸式的教育。

現在在教育內容的選擇上很強調從幼兒的角度出發,以幼兒的生活經驗為基礎,貼近幼兒的生活與發展水平、興趣及要求,老師在此基礎上再根據幼兒的發展總目標結合起來,制定出一套即科學、完整、準確,也貼近幼兒生活又助於拓展幼兒的經驗與視野的教學內容。

在教育活動的實施上,強調了以遊戲為基礎,結合新的教育環境,通過為幼兒提供形式多樣、豐富有趣、便於操作的材料來吸引幼兒的學習與積極性。着重於培養幼兒的全面性發展,尊重每一個幼兒的需要,滿足幼兒的個體發展,努力使每一個幼兒都獲得滿足與成功。

新綱要中要求在一日生活中要注意從每一個環節裏滲透了教育,減少幼兒的等待,培養幼兒活潑、開朗的性格,減少消極情緒,活動的形式也要多種多樣,有助於幼兒身心和諧發展。

新綱要裏提出了根據教育活動的需要,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興趣合理地選擇集體活動、小組活動與個別活動,並且把這幾個組織形式有機地結合起來,使三者互補互足,以提高幼兒的素質。

要求老師做好生生互動、師生互動、師師互動、家園互動的工作,從中提高教育者的素質與幼兒的技能。

學習《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之後,感觸頗深。確實,人與人之間是建立在平等關係基礎上的,兒童教育也是如此的。在《綱要》總則第五條中提出:“幼兒園教育應尊重幼兒的人格和權利。”因此,站在人的權利和尊嚴的高度來講,兒童教育應該是一種平等的、民主的、愉快的夥伴教育,而不是灌輸的、壓抑的、痛苦的“家長”教育。

在倡導創新教育的今天,我們作為幼教工作者就應該着重培養幼兒敢於創新的精神。培養創新精神的前提條件就是要給幼兒思考、選擇、批判、懷疑、設問、主動探索的權利和機會。如何以《綱要》為指導,讓幼兒在輕鬆、平等交往的環境中學習,從而表現出創新的精神的能力,這就要看我們教師能給幼兒提供什麼樣的權利和機會。下面就這個問題,談談我的一點體會。

在教學活動過程中,教師是起着引導、調整、導向作用的,是為幼兒創造學習機會和權利的,只有充分調動幼兒主動積極地去學習、參與、探索,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其潛在能力。例如,在科學教學活動中,教師為每組幼兒提供一個線路板,讓幼兒把兩節電池的正負極連接起來,使小燈泡發光。結果,幼兒很快獲得成功並且操作得很熟練。但這一形式只能讓幼兒單一的、死板的掌握,教師所提供的有限教具的連接,這對幼兒又有什麼意義呢?假若教師能從為幼兒創造機會這一角度來完成這一次科學教學活動,效果就會好多多了。首先,要為幼兒提供不同型號的電池、電線、塑料繩、布條、鉛線、鐵線等教具;其次,讓幼兒自己動手去嘗試、選擇和探索,哪些東西接上燈泡是會發光的(即能通電),哪些是不能的;再次,讓幼兒自己講解、演示燈泡發光的整個過程。這種由幼兒自己去找答案的做法,既調動起幼兒主動參與的積極性,培養了幼兒的創新精神,又給幼兒帶來輕鬆、快樂的學習環境。

教師應是幼兒活動的指導者、組織者、參與者及幫助者,也應是幼兒平等交流的夥伴。在教學活動中,教師經常會把答案告知幼兒,隨之幼兒就附和教師提出的“是不是”、“好不好”等等的問題而作一致性地“齊聲回答”,讓幼兒完全跟隨教師的思路而變成“應聲蟲”,缺乏對話和創新意識。在學習和實踐《綱要》過程中,我把教育活動過程,看成是教師與幼兒雙方的`對話,是教師激發、發現幼兒潛能的一個過程。

(1)“對話”是提高教學效果的重要途徑之一。教學活動中,教師與幼兒在“對話”中能互相溝通、理解,共同面對、思考當前的事物。例如,在語言教學中,當教師講述時,幼兒為傾聽者,當幼兒表述自己意見或感受時,教師是傾聽者,兩者是彼此的“對話的夥伴”,在言説和傾聽的過程中,共同建構了對事物的認識,達成共識;或者在原有知識的基礎上,通過碰撞、激發,又在對話中產生了新的認識,出現新的矛盾和問題,從而讓幼兒在平等互信、相互激發、交流溝通的環境下有了主動思考、探索的餘地,進而達到教育的目的,激發幼兒的潛在能力。

(2)教師是幼兒平等“對話”的夥伴。教師與幼兒是一種師生交往的關係,這種關係是一種人際關係,它應該表現為一種平等的關係,表現為兩個主體間的對話過程,只有賦予教師與幼兒之間的平等關係,才能使師生之間關係融洽,才有利於幼兒的身心發展。

“對話”是一種創新的幼兒教學方式,只要教師真正把幼兒當作“對話”的夥伴,真誠地做幼兒的“對話”夥伴,那麼必將與幼兒拉近距離,受幼兒的愛戴。

關於《幼兒教育》心得體會集錦3篇 《啟蒙開智,成就無限》:幼兒教育心得體會集錦 第2張

第2篇

讓幼兒帶熟悉的玩具、被褥到幼兒園,可以降低分離焦慮的程度。

新生入園,如何幫助孩子縮短“斷奶期”,讓孩子儘快適應幼兒園生活,是家長和幼兒園都比較關心的問題,為幫助孩子儘快適應幼兒園生活,不妨試試“幼兒園加、減法”。

“加法”——加強家園聯繫。利用各種渠道提前建立家園聯繫,持續不斷地打造家園共育。我們幼兒園在完成招生工作後,會利用7月初的第一次家長會向家長介紹幼兒園的辦學理念與兒童身心發展的規律,通過幼兒園“小腳印”基地含義的介紹進一步瞭解幼兒園;指導家長做好孩子入園的心理準備;請家長參觀幼兒園,瞭解幼兒的生活設施、學習環境、安全保護等,為家長利用入學前兩個月的時間培養孩子的相關能力與習慣提供指導與建議。在第一次家長會過後,幼兒園會在開學兩週與“十一”長假後,繼續組織家長會,通過建立家委會,進一步做好家園溝通與聯繫;通過親子活動的開展和家長半日活動的開放,讓家長在集體環境中觀察瞭解自己孩子。

與此同時,通過暑期家訪工作,提前建立教師和孩子的關係。帶班教師通過“家校通”等形式與家長聯繫,確定家訪時間與地點。教師親自登門,在孩子的家裏與孩子初步接觸,建立較為親密的關係,為孩子進入幼兒園做好準備,同時也通過與家長交流,初步瞭解孩子。

在後續的工作中,通過寶寶在線系統、空中電視台、家校通、班級主頁、寶寶成長冊、“小腳印園刊”等形式,繼續加強家園聯繫。如通過寶寶在線系統讓家長實時瞭解孩子的在園情況;通過班級主頁讓家長了解幼兒園開展的活動與家長可以配合完成的事情;通過寶寶成長冊,教師和家長共同記錄孩子的成長點滴,共同瞭解孩子在家庭與幼兒園的情況。

“減法”——減輕心理負擔。孩子剛剛入園時,一般都會哭鬧,這屬於正常的現象,這一時期家長和孩子都會帶有一定的心理負擔。讓孩子順利地適應幼兒園生活,消除分離焦慮不僅僅要解決孩子的問題,也要解決家長的問題。通過家園聯繫,讓孩子對幼兒園建立了初步的印象,開學初再通過家長陪同入園,進入教室和老師、孩子一起做簡單的遊戲,一方面有利於孩子和教師之間感情的聯繫,同時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放鬆幼兒對陌生環境的心理恐懼。

與此同時,對於剛入園的孩子,班級裏的“兩教一保”往往不能滿足孩子的需要,這時我們幼兒園會通過抽調行政人員、教研人員,以及中大班的教師一起進入新生班,保證足夠的人手安撫不穩定的幼兒,這樣可以通過減少情緒不穩定幼兒的哭鬧現象,保證大多數幼兒不受分離焦慮情緒的影響。

針對家長表現出的分離焦慮,適時地做好家長工作,入園的第一個星期,老師用相機把孩子一日生活記錄下來,在幼兒園大廳的大屏幕上進行循環播放,併發布在校園網上。經過兩週的播放,讓家長充分了解孩子在園的情況,也消除他們的顧慮。針對個別家長表現出的較為強烈的分離焦慮,組織家長沙龍、團體心理輔導以及教師面對面的交流,讓家長明白怎樣通過消除自己的焦慮讓孩子更好地適應幼兒園生活。

第3篇

我是戴奇清的家長。我的孩子戴奇清,今年四年級了,她從入學以來,在老師和家長的共同幫忙下,很快地適應了學校生活,漸漸地養成了較好的學習習慣,成了一名合格的國小生。在此,我對各位老師的辛勤教育和對孩子無微不至的關愛,表示衷心的感謝。

教育孩子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良好的家庭學習環境造就了孩子良好學習習慣。而一個人擁有一個好的習慣,它將使人終身受益。家庭是孩子的第二課堂,家長是老師的助手,在此就孩子的成長教育談談幾點自我的體會。

父母喜歡看書,忘情工作,都會給孩子留下深刻印象。同時給他們起到一個潛移默化的作用。對待孩子的學習,不能光説不做。要求孩子做到的,家長首先要做好。此刻孩子接觸信息的途徑很多,信息量也很大,有時他們提的問題,難免把大人難住。大人不學習是不行的。所以我們經常會買書、看書。當你看書的時候,孩子自然而然也會在旁邊看書。有時帶孩子去運動,也會提到一些常識性的問題。這樣既鍛鍊身體又滿足孩子的求知慾,一舉兩得。我們要求孩子幹事情要認真。孩子做完作業,我們會給她檢查一遍。發現她字寫得潦草,會要求她擦了重寫。有時候,她很不願意,但不能心軟,得讓她記住,如果第一次做不好,要負出更多的努力。所以幹事情必須要認真,就應儘自我最大的努力。

二、不能過分寵愛,事事包攬,但也不能放手不管。

此刻家長都明白對孩子不能過分寵愛,不能為滿足孩子的要求,要什麼就給什麼。這樣很容易讓孩子在行為上難以約束自我,最終導致自控潛力差,沒有上進心,缺乏戰勝困難的勇氣和毅力。隨着孩子的長大,生活上的一些小事,我們也都會讓她去做。有時也幫忙大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我們想讓她明白不但要讀好書,而且要學會生活和關愛每一個人。

家長都期望自我的孩子成材,我們同樣有這種心理,但我們不會強迫她學她不喜歡的事情。儘量讓孩子幹她喜歡的事。做到愛好廣泛,做事認真,將來做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四、給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家庭學習環境

忠告各位家長一句:孩子做作業時我們不要在她旁邊看電視,玩電腦。我們能夠看一些專業書籍,或看一些小説雜誌。我們家凡是讓孩子讀的小説雜誌全是我們家長讀過的,這樣會方便與孩子交流溝通。

五、把孩子當作一個朋友,多理解,多表揚,多鼓勵,少批評,不指責。

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是可怕的,哪怕父母與孩子之間也不例外。我認為:如果能找到適當的時光跟孩子好好溝通,互相瞭解,換位思考,多給孩子一些關愛,那麼這種努力必須有收益。作為孩子,每個人都期望自我是最棒的,然而不可能每次都是第一。我不求孩子辦大事,但求腳踏實地做好每一件小事。能夠不在乎結果,但務必重視過程。孩子考砸的時候,幫她分析原因,找差距,在以後的考試作業中不犯類似錯誤,我的目的就到達了。

做人是孩子的立身之本,欲使孩子成才,先教孩子做人。這是家教的最重要任務,當然良好的行為習慣,學習習慣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培養起來的。只要我們有耐心,有毅力,持之以恆,我相信每一位孩子都能夠發出自我最耀眼的光芒。孩子的成長還離不開學校這片沃土,離不開園丁的辛勤培育。還期望老師對所有孩子都悉心呵護,使孩子的明天更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