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其他文案

課題研究個人心得體會5篇 "深度研究,個人心得:洞察課題的精髓"

欄目: 其他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2.73W

在課題研究中,個人的心得體會扮演着至關重要的角色。它不僅代表着個人對於研究題目、方法和結果的理解,更是對於知識的整合與創新的體驗。本文將深入探討個人在課題研究中的心得體會,為讀者提供有益的啟示和經驗分享。

課題研究個人心得體會5篇

第1篇

去年,我校申請了桂林市級b類重點課題——《農村中學生學習現狀及對策的研究》,我有幸參與其中,可以説是受益匪淺。

一年以來,理論學習、培訓及課題研究工作的開展,使我更深地理解了課題研究的意義及思路,也使我對留守學生有了新的認識,給予更多的關注,促使我在教育教學工作中盡力去關愛留守學生,分析他們的學習現狀,尋找相應的對策。

開題會議上由課題負責人作課題開題報告後,市級、縣級各位專家提出了一些精準的問題給我們討論,而後又提出很有指導意義的研究思路及方法建議。

我清晰明確了我們課題研究的方向及策略,感覺心中有底了。

在我們的學生中有這樣一個羣體:留守學生,他們中的大多數常常是我們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學生”,總是被單獨教育的對象。

到底他們的學習現狀如何?思想、生活、家庭情況怎樣?我們很需要去多加關注這些問題。

可是我們注意到也有個別留守學生各方面表現非常優秀,令老師也暗暗欽佩。

這些表現優秀的留守學生是如何做到的呢?能否借鑑他們的優點去幫助那些學習困惑的留守學生呢?我想這就是我們課題研究的意義所在,也是我們努力的目標。

本學期在第一次課題活動時給我們每位成員發一本“課題專用筆記本”,經常性閲讀各類教育教學雜誌,認真做好讀書摘記。

充分利用網絡拓展理論學習,及時瞭解當今社會發展趨勢,關注留守學生的概況,學習他人好的經驗。

開展課題研究過程中結合教育教學實踐撰寫留守學生教育個案,並由課題組出版專刊。

我每一次在總結自己的教育案例時,都得到一次較深的反思,其中有一些令人欣慰,但也不乏感到遺憾。

每每過後,我都會不斷督促自己在以後的工作中努力做得更好。

他們的境遇令人擔憂,他們是社會上最孤獨無助的羣體,他們的心中渴望理解和關愛。

有些留守學生因為愛的缺失,成績下降;有些留守學生由於教育不當而缺乏自理能力;有些留守學生由於沒有正確的父母導向而成為問題學生。

這些不在父母身邊的留守中學生,大多數時間是在學校度過,作為學校老師,我們應給予留守學生更多的愛。

關心一下留守學生一日三餐是否吃飽;天氣寒冷了,他們有沒有添加衣物。

他們學習上有困難時,多給予幫助和支持,遇到挫折時多與他們談心溝通。

讓留守中學生感覺到雖然遠離父母親,卻沒有遠離父母般的愛,從而對學習充滿信心和渴望。

刻育是一項偉大的事業,農村留守中學生的教育更是任重道遠。

需要學校、家長和社會共同關注,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愛,讓他們笑對人生,健康成長!

課題研究個人心得體會5篇

第2篇

20__年9月在縣教研室李振剛老師的帶領下,由奇台三小、四小牽頭,與其他學校信息技術教師進行了《國小信息技術教學中學生信息素養方法的研究》的課題研究。課題組的各位成員,克服了地域、時間等重重困難,積極開展各項課題實驗活動。一年來的課題研究工作,使我對課題研究確是有了一些感悟,並在工作中找到了成就感和幸福感。下面就自己的實踐工作,談談自己的心得體會。

一年來,通過定期開展的課題研究活動,我加強了課題研究的理論學習,通過自己的努力,加強了對課題研究的理解,學會從多方面、多途徑地去尋找與課題相關的資料,如從網上下載、從雜誌上尋找,到圖書館收集、分享交流等多種形式,進一步加深了對課題研究的理解和認識。

通過研究的不斷深入,我們慢慢地學會了記觀察日記,經過一年來的課題研究,讓我知道根據課題去記錄學生的成長、變化,以及老師在課題研究過程當中的成長感言,從剛開始的不知道寫什麼到後來可以就課題寫出一篇論文,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學會了觀察,觀察學生的活動,觀察學生的行為,而這些記錄下來的自己課題研究中、課堂教學中的點點滴滴就成為我論文的很好的論據,同時我也學會了根據自己活動的開展情況定期寫下評價記錄,只要我們用心去體驗,仔細去分析,認真地記錄,在一段時間內我們就會用我們的筆,生動地再現師生互動的過程,從而進一步提高自己從多角度觀察的能力。

通過課題研究工作的開展,我會針對自己開展活動認真進行反思,總結哪裏做得正確,哪裏還有待改進,一年來我們課題組開展了多種形式的課題研討活動,如課題教學觀摩、課題論文交流、錄像課等。活動前,我會根據自己班級的研究主題,圍繞課題的目標設計教學活動的過程,並針對推敲每個活動的環節,儘量把活動開展地更完美。活動後,我會圍繞研究目的開展的活動,對自己的教育行為反思,改進。從而增強了自己設計活動、組織活動的能力。同時,通過自己不斷反思和實踐獲得的經驗,撰寫了多篇論文和教學案例並獲得了自治區及國家獎項,獲獎率比以前大大提高了。

一年來,在參加《國小信息技術教學中學生信息素養方法的研究》的課題研究活動中,我由開始的無所適從到現在漸漸地得心應手,我認真參與課題組的各項活動,並在活動中不斷成長,由原來不敢參加大賽,到現在應經在兩次錄像課評比中榮獲自治區二等獎、一等獎,課題研究為我的成長牽線搭橋,從熟悉課題、理解課題,到教師專業水平的不斷提高,在嘗試活動前的準備到活動後反思的整個過程中,我們體驗着課題研究帶來的的成功快樂,促進我們繼續搞課題研究的熱情。

在課題研究活動的過程中,我與我的同仁們共同成長,就讓我們在課題研究的實踐中真正鍛鍊能力,增強自信,提高自己,服務學生。

第3篇

參加工作第四個年頭了,從來沒有接觸過課題,也從來不敢去接觸,因為我一直感覺“課題”是個遙遠的東西,不敢去觸及。直至今年有同事跟我提起要一起研究一個課題,我才打破這種不敢去觸及的思想,勇敢地去嘗試一下。

我一直都覺得我是幸運兒!包括這次也是,因為當我想要去做課題,而又很茫然、不知如何下手的時候,分宜縣教體局邀請了新餘市教科所袁劍芳老師來到咱們分宜進行《如何進行課題研究》的專題講座。一堂講座聽下來,我真是受益匪淺。剛開始不知道“課題”是什麼?聽了講座之後,我的思路變得清晰了,甚至在課堂中我就有了我要研究課題的大概思路了。

袁老師告訴我們:“問題即課題,教學即研究。”我才明白,原來在教學中我們所面臨的問題,才是我們所要研究的課題。任何研究都始於“問題”(以及由問題而發生的“驚異”)。當教師意識到自己的教學實踐中出現了某種“問題”並想方設法(“設計”)在“行動”中解決問題,且不斷回頭“反思”解決問題的效果時,教師也就踏上了一條由“問題—設計—行動—反思……”的過程中。“課題”產生的途徑往往是“自下而上”的,而不是“自上而下”。它是教師“自己的問題”而非“他人的問題”。它是課堂內外發生的“真實的問題”而非“假想的問題”。

之前我不知道如何去選題?選什麼題?聽了袁老師的講座,我才明白,選題是如此重要,應從以下幾個方面選題:1、在學科教學過程中,我們發現的教學現象與問題。2、從工作中的問題、困難與缺點中去發掘課題。3、從教育改革的熱點、重點問題中去發掘課題。4、從成功的教育、教學經驗總結中去發掘課題。5、從對某教育現象進行調查而形成課題。

袁老師在講解選題時給我們舉了很多錯誤的課題題目例子,看到這些課題時,我當時還覺得這些題目不是挺好的嘛!聽了袁老師的講解之後,我才知道,原來題目也是要咬文嚼字的。

接着袁老師給我們講解如何填寫課題申報書,其中,袁老師強調課題論證是整個課題申報書填寫中最重要的部分。也就是對所選課題及課題研究的初步設想進行評價性研究的過程。

最後袁老師給我們介紹如何給課題結項。課題結項不容忽視,也是很重要的部分,包括形成課題研究成果、整理結項成果附件、填寫結項報告書。

一堂講座聽下來,總覺得還沒聽夠,因為我之前對課題是一點都不懂,現在聽了袁老師如此用心、細心的講解,我心裏已經有了大概的構思,我會努力把我的第一份課題做好!

第4篇

去年開始,在課題主持人的帶領下,我開始接觸《數學文化在大學聯考中的考查與要求研究》這一課題研究領域。從剛開始的概念模糊,經過不斷的深入調查研究,多次的交流探討,我們的思路漸漸清晰,並在實踐中不斷地修正我們的方案。由於我們都是第一次深入系統地做課題,缺乏經驗,所以在研究過程中走了不少的彎路。這是一個充滿艱辛與茫然的過程,但同時也是提升自己能力的過程。下面我談談自己做課題的一些體會:

俗話説,態度決定一切,不管做什麼事,只要我們有認真的態度,那事情的結果都不會差。用心做課題,也許有人會認為這太容易辦到了,但對於老師來説,正常的教學及各項教育工作已經令老師很費心了,還要再用心做好課題並非易事,由於需要多方面專業理論知識。前期,我們花了大量的時間在閲讀相關書籍資料上,以補充我們專業知識上的不足,同時課題主持人任老師也多次對我們進行了課題方面的培訓與講解,如果不去用心做就無法深入的理解課題的主旨,更無法做到有效有質。

如果沒有一個齊心協力的團隊,很難開展工作。從一開始便千頭萬緒的課題研究過程中,我真實感受到了團隊的力量,在主持人的精心安排下,我們各自負責自己的分工,但又互相配合,互相溝通與交流。在交流會上,組員的觀點經常會被否定甚至是被推翻,一個交流會下來,工作還是原地踏步甚至倒退的現象時常發生,所以我們經常覺得很受挫折。但值得慶幸的是,我們這個團隊並沒有因此而放棄,我們正是靠在這樣的研究氛圍中不斷地修正觀點與思路,最終得以進步。

進行課題研究的過程中,不僅我的研究能力得到了提高,同時為課堂教學也提供了新的思路。在前期的準備工作上,我查閲了一些關於數學文化的資料,豐富了我的知識量,在整理資料過程中學到了很多科研方法,如文獻研究法、訪談法、調查問卷法等等。同時在課題研究過程中,對數學文化有了更多的瞭解,以便在課堂教學中融入數學文化,為學生提供以數學文化為背景的習題的解題方法。改善了我在教學上的能力,也使得我更加樂於去深入瞭解學生。

我們的課題雖然面臨結束,裏面可能仍有許多不如人意的地方。但我堅信只要共同努力,紮實工作,不斷探索,不斷進步,後面一定會取得更好的成績。

第5篇

10月,我第一次參與市級小課題的研究《如何藉助多媒體突破教學難點研究》,在課題的研究過程中,很多工作都是摸索前進。因此,從立項開始,我就開始蒐集課題相關的資料,包括書籍、論文等。通過一段時間的整理和分析,現將自己的一些體會和大家分享。

通過研究相關資料,我發現已有的相關論文,多角度的闡述瞭如何藉助多媒體優化語文課堂教學,這些資料對我有很好的指導意義,有很多值得我學習的地方。

本次課題的提出,是結合我校實際進行的選題。主要是針對農村國小語文課堂教學中,如何藉助多媒體突破教學難點進行研究。切入點明確,較為準確地把握了課題研究的方向,有較強的實用性。

選定研究的課題後, 要預先考慮資料來源、選擇資料蒐集的方法、安排資料蒐集的程序性活動,具體確定課題研究方案:包括課題提出的背景、要解決的問題、研究的內容、研究的方法、研究的步驟、預期效果、成果呈現形式等。形成課題研究的基本思路及研究活動的可操作方案。通過這個方案可以幫助我清楚地瞭解自己為什麼要做這個課題?究竟想做什麼?怎麼做才能否達到自己的預期目標。

在課題研究的過程中,要注意原始資料的收集與整理、階段性總結、成果的撰寫彙編等。這些思緒及感受要及時記錄,不要等到需要時才去追憶、收集,那時已晚。因為一個研究成果的推廣,需要有文字資料,而所有這些也將成為自己撰寫論文最生動有力的素材。

教師個人課題研究與常規教研活動是相輔相承的一種教研形式。兩者在形式、名稱上雖有不同,但內容上卻是相融的。常規教研須與本次課題研究相結合,才能真正提高教研活動的效果,才能使教研真正為教學服務。在教學、在聽課、在評課過程中發現的問題,也能成為本次課題研究的對象。所以本次課題研究與常規教研是相互融合、相得益彰的。兩者的有機結合提高了常規教研的效率。

有一次學習,就有一點進步;有一次研討,就能再上一個台階;有一次交流,就有一次全新的感受;有一次參與,就會有一次經歷;有了這次課題研究,我們會有一份沉甸甸的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