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其他文案

考語文的作文集合3篇 《墨守成規與獨創奇思:語文作文集錦》

欄目: 其他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1.4W

這是一個收集各類考試語文作文的地方,這些作文涵蓋了不同年級、不同主題的精選範文。無論是國小生還是中學生,無論是應試訓練還是提高寫作能力,我們都為您準備了豐富多樣的作文素材和參考。讓我們一起來書寫精彩的文字,展示語文魅力!

考語文的作文集合3篇 《墨守成規與獨創奇思:語文作文集錦》

第1篇

這次的語文考試的成績令老師與父母大失所望,成績令我也十分震驚,是的,考砸了。

總結了失敗的原因,才發現有很多。首先,學習態度不端正,課前預習不充分,學完每一課後沒有及時複習,導致考試時碰到以前課程的題目,失分過多。學習習慣不好,沒有合理安排時間,作業的質量與效率不高,經常熬夜,上課沒有精神。

其次,上課沒有積極參與課堂,對於每一個問題沒有仔細思考,以致思路不活躍,掌握的知識不具體、不全面,不會舉一反三,思考問題所需時間很長,導致作文時間不充裕。做的練習很少,做題的經驗較少。

再者,便是課外書的閲讀,閲讀量過少,導致寫作文沒有素材,詞彙的積累也很少,語言沒有邏輯性,文章顯得十分雜亂,蒼白無力。對歷史與人文的理解也很少,對許多文章包括詩詞都不能理解,導致考試中的'課外文言文失分不少,閲讀能力仍有待提高。

最後,則是我最大的弱點:粗心。總是“大意失荊州”,做題馬馬虎虎,沒有審清題意便盲目做題,不知是語文,所有的科目都是這樣,做完試卷後沒有仔細檢查,導致犯了許多不該錯的失誤,正確率較低。以後做題一定要仔細,不能因為題目簡單而不去在意,學習是一個循環漸進的過程,只有打牢了基礎,才能在此之上再去提高,所以,對以前知識的掌握,是必要性的。

通過了對本次語文考試情況的總結,我瞭解了更多自己的不足之處,知道了,自己的水平還差得很遠,只有下苦功夫,才能取得成功。

考語文的作文集合3篇 《墨守成規與獨創奇思:語文作文集錦》 第2張

第2篇

小時候,常有街坊鄰居説我爺爺真的有意思。那個年代少有的大學生,沒跟家裏説一聲就跑去參了軍。抗美援越的時候,當上了副團長。轉業回家又成了一個不大不小的官。唉!不管是誰知道他的經歷都會搖搖頭——那個年代好不容易上個才上個大學,這麼折騰太沒有意思啦!當然,有人不這樣認為。

奶奶常説爺爺夾公文包上班的樣子是一等一的帥:一米八的身高得天獨厚,筆直的腰桿像似傲立的青松,細邊眼鏡下,射出炯炯的智慧之光。奶奶眼裏的'爺爺真可謂是帥出天際的。奶奶對爺爺的意思從逢人自然流露的眼神中不言而喻,以至於三姑六嬸都表示同意,甚至隔壁王叔常説:“嘖嘖,你爺爺這個腰桿子,一看啊就是個讀書人,就是要當官的。”

王叔這話是一點沒錯,憑着大學積累的知識,爺爺這不大的官,當的可是紅火。村裏的人都誇他會做人,是個好官。眼看着就要高升了,爺爺卻拖家帶口回了村裏。真有意思,這年頭誰還和這名有仇呢?大家雖然不解卻很歡迎。隔壁的嬸子拎着袋瓜子就來找我奶奶嘮嗑,“可不是嘛,咱農村人,一天看不到這爛泥地就難受。”

爺爺倒是文縐縐的,引用了名句,一句有意思的話——“我是農民的兒子”。説罷,便轉身幹活。

於是每天我家後院兒小菜園裏,都能看見一個人揮汗如雨的樣子。那個站如鬆坐如鐘的爺爺,那個總教導我腰桿子要挺直的爺爺,卻把自己直起了半輩子的腰彎成了90度,悉心的照顧菜園子裏的那些植物。而回憶着之前雄赳赳氣昂昂爺爺的我,兀自歎息間又將腰桿挺直了些。

我從小直來直去的性子,既剛又烈,所以朋友少之又少,也感覺不到青春的美好。這天與同學大吵一架後,耷拉着腦袋回家,爺爺一看,啥都明白了。“走,幫我澆水去。”於是二話沒説拎着桶就去了後園,只是兩個小時後,媽媽一邊偷笑一邊幫我按摩那感覺快斷了的腰桿。爺爺卻似沒看到似的:“這腰,不光要會直,也要會彎啊。”説來也奇怪,學會彎腰後,我日子倒如魚得水起來。可爺爺又説:“咱這腰該直的時候也得直。”

我可算是明白了,以後啊再有人説爺爺棄官歸家傻,咱就一句話,“這腰桿子直與彎之間可都是學問呢。”

我的爺爺是真的有意思,這腰桿子直與彎是真的有意思,這啥時候直啥時候彎啊,更是有意思。

第3篇

我理想的教材是這樣的:一部小説選本;一部散文選本;一部詩歌選本;一本精美小品文集,一種語文教材的理想。選本里面都不是刪節的東西,入選的文章全文都要收進去。根據長文存目的原則,提供給學生關於該文的最佳版本。學校圖書館必須具備該書該版本,供學生傳閲。用教材引領學校建構大語文閲讀框架。讓語文進入學生學習生活的諸多領域。

為什麼要使用全文?我認為,一部文學作品,只有通讀全文,才有可能把握脈動於其中的作者的心靈。我們常發現這樣的怪事,一篇文章若未被選入中學課本,學生於課外偶然覓得,如獲至寶,閲讀時如飢似渴,而一旦選入中學課本,便覺得讀之無味。原因當然有很多方面,比如任務驅使閲讀疲勞等,但學生只能在課本中實現與文字的對話,文本與作者已經面目全非,這不能不是一個重要原因。

高中三年,學生們沒有一個可崇敬的作家,沒有一部可摯愛的作品,對於語文教學來説,難道意味着成功嗎?

語文就應該是一個閲讀系統,它根本不可能像數理化一樣用一本或幾本書來建構一個知識框架,因為語文根本沒有一個梯次發展的知識的'鏈,也根本不具備梯次發展的能力層級,語文知識與能力發展的有序性是靠學生的心靈去重組的。

只有構建這種規模宏大的閲讀體系,才能真正實施速讀、細讀等多種讀書方法。而先前教師在課堂上教學生做的所謂的快速閲讀,那是假的,不具備快速閲讀的真正意義。我認為,快速閲讀的閲讀行為與思維活動同時,閲讀者目光移動的過程,就是篩選信息與整合信息的過程。快速閲讀還與關鍵詞的提取、手的記錄同時。這種快速閲讀,能使思維得到極好的訓練。但眼下教師要學生做的卻不是這樣的,而是給一篇只有千把字的文章,讓學生從頭到尾很快地讀一遍,然後給任務,學生再到文中查找與任務相關的信息。這種快速閲讀的過程,只是熟悉內容的過程,而不是思維過程,與真正意義上的快速閲讀完全是兩碼事。

以往的與當前的教材,不能培養學生多種閲讀能力,不能培養起學生良好的閲讀習慣,導致學生思維的倦怠,是極不可取的。

這是一種理想,一種閲讀的理想。“語文是一種精神而不是一種工具”,少年作家蔣方舟的這句話也許是這篇文章最好的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