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其他文案

教師研修班學習心得體會3篇 深度學習:我在教師研修班中的心得體會

欄目: 其他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1.03W

教師研修班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和教師教育技能的有效途徑之一。在研修班學習期間,教師們進一步拓寬了教育視野,增進了教學理念,提高了綜合素質。本文將就教師研修班學習心得與體會展開述説。

教師研修班學習心得體會3篇 深度學習:我在教師研修班中的心得體會

第1篇

為了進一步提高幼兒園課程的領導力,更好地組織落實課程方案,真正提升幼兒園的內涵,為潁泉區幼兒提供更優質的學前教育服務,12月4日—9日,潁泉區幼兒園園長及骨幹教師在教育局領導王傳宏主任和郭曉靜科長的帶領下在南京進行研修學習。我是聞集幼兒園的老師王效影,有幸參加這次5天的學習,受益匪淺!

在開班儀式上,潁泉區教育局黨組成員、教研室主任王傳宏回顧了近兩年的幼兒園課改之路,闡述了本次活動的目的、背景,並向每個學員提出要求:細心聆聽,認真記錄,達到理論的提升,經驗的積累。各園所基於本園的園情,對照反思,梳理經驗,切不可生搬硬套。各園尤其是幫扶園之間加強交流,共同推進幼兒園課改進程的步伐。王主任的話給了我很大的啟發。

本次培訓形式多樣,結合講座、實地參觀、參與活動等多種方式,組織開展理論學習、觀摩實踐。多形式、多途徑、多領域、多角度的學習,促使我對課程進行多維度的思考,從而尋覓推進與實施園本課程的更適宜途徑,進一步優化課程方案。我相信對我以後的工作會有幫助的。

南京師範大學學前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教育學博士王海英教授的《我們需要什麼樣的學前教育》、《幼兒園課程遊戲化的理論與實踐》、《兒童本位的幼兒園環境設計及教師支持策略》等講座,讓我瞭解到我們的立場--回到兒童本位,落實《指南》精神,讓環境回到兒童立場,讓課程回到兒童立場,讓生活回到兒童立場,讓我對“當前學前教育應該走什麼樣的道路”有了深刻了解。最後一天又聽了南京師範大學學前教育博士何峯的《課程遊戲化背景下幼兒園課程實施路徑》的.講座,讓我瞭解了課程遊戲化的理念和提高課程遊戲化能力。蘇州第二師範學院院長尹堅勤的《幼兒園綜合主題課程的建構》更是讓我這個海底之娃大開眼界,她講了瑞吉歐教學檔案記錄和新西蘭“學習故事”。在多個層面實現了幼兒園課程的綜合。

去了三所幼兒園各有千秋,梅花山莊幼兒園、南京熱河南路幼兒園和南京市實驗幼兒園。現場觀摩了三節課堂教學,他們的課堂教學貼近生活,以孩子為主,遊戲化課程,值得學習。她們的園領導詳細介紹了園內課程建設與推進的經驗,從課程理念的樹立、環境的創設、具體的方法,結合實例進行講解,以及幼兒園的安全衞生及後勤工作的經驗介紹受到參與學員的極力好評。最讓我念念不忘的是她們的環境創設都是來自大自然的樹枝、樹棒、樹葉;廢物利用,紙片紙箱和瓶子;以孩子為主題加上老師和家長的配合,真的太棒了!我要好好學習!

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好的課程建設,不一定要有多少高度,但一定要貼近生活,貼近兒童。合理利用好周邊資源,分析園所需求,是課程建設的第一步。以後我將盡力做一名善於發現和觀察的老師,做一名“活”教師,創設“活”環境,帶出“活”孩子。真正的做到迴歸生活、迴歸兒童!看得見兒童才能找得到課程,做一個懂生活、愛生活、善發現、靈應用的“活教師”。

教師研修班學習心得體會3篇 深度學習:我在教師研修班中的心得體會 第2張

第2篇

通過全員培訓國中道法的培訓學習,加深了我對全員培訓國中道法的認識和理解,使我對自己所從事的教師職業有了新的認識,對自己在職業中應該具備的職業道德有了更加規範的理解,瞭解了更多的現代教育思想,掌握了更為先進的教育技能和教學,不論是聽課還是講座都給我帶來了很大的提高。現將學習心得體會淺談如下:

第一、通過課程學習,讓我懂得了做一名怎樣的國中道法教師。作為國中道法教師,責任重大。他們的基本理念就是一切為了孩子的發展,培養學生終生學習的願望和能力,國中道法教師就是教會學生做人的教育。一、注重學習、轉變教師角色。新的課程、新的標準、新的教學模式,需要用新的教學理念、教學原則來支撐,而這些理論的實踐者,就是教師。可見轉變教師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師對課改的認識是實施課程改革的要害。傳統課堂教學中,教師處於主體地位,課堂成了“教案劇”出演的“舞台”,好學生是配角中的“主角”,大多數學生只是“觀眾”與“聽眾”。在課堂上,學生被當成是單獨的學習個體,而教師往往居高臨下地對待學生,有點唯老師獨尊的架式,而且一味地強調學生接受老師灌輸的現有知識,很少甚至沒有考慮過學生的真實感受。新的教學理念強調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同時認為學生才是課堂的主體,老師應儘可能地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儘可能多的學生參與課堂,把“主宰”權還給學生。我認為,學習的目的是為了學以致用,而不是單純地為了考試,為了升學。因此,作為教師確實有必要轉變一下自己的角色地位,順應課改的需求,把放飛心靈的空間和時間留給學生,營造寬鬆自由的課堂氛圍,在這種輕鬆的氛圍裏真正地引導學生們積極、主動地學習,這樣一來,學生有了較自由的學習空間,有了與老師平等對話的機會,變得越來越大膽,在課堂上踴躍發言,積極地表現自我。

第二、從這些優秀教師的身上,看到了他們對教育事業的一種敬業精神。“小贏憑智,大勝靠德”“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我們無法決定學生生命的`長度,但我們可以拓展學生生命的寬度和生命的厚度。新課程下,國中道法還是以學生為本的教育。學生是人,是主動發展的人,更是不成熟的人。我們説以人為本就是以學生為本。改變學生的學習方法,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目的。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和進取精神,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為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奠定基礎。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不斷地實現自我更新。

第三、對有效教學和評價一節課好壞有了新的認識。有效有三條標準:課堂教學的生成度;學生思維活躍的強度;情感態度價值觀內化的深度。由此得出有效教學的三條規律;先學後教――以學定教;先教後學――以教導學;温故而知新。隨着課改如火如荼的展開,我們在學校學習的那點知識,已經遠遠不夠傳授了。要想成為研究型教師、專家型教師,不學習怎麼可以,怎麼能勝任更多的教育教學工作?新課程將改變教師與學生的傳統角色、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積極倡導學生主動學習和主動探究的精神,教師要不斷地實現自我更新,在自己的實際教學中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創設情境讓學生們去想,鼓勵學生動腦、動手去做。制定自我發展目標,我們只有更加努力地勤奮學習,不斷充實自我,不斷超越自我,不斷完善自我的知識體系,保持一顆永遠年輕奮進的心,唯有如此方能適應當今教育形勢的新篇章。

第四、通過學習,我認識到了要根據自身的特長,學生的實際情況採取不同的教學方式。對於新的教學方式,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教育是事業,其意義在於獻身;教育是科學,其價值在於求真;教育是藝術,其生命在於創新。學生的發展,我們主要強調應該是全體學生;而不是部分學生,應該是學生人格的全面發展,而不是重智力輕其他;應該是個性發展而不是同一模式,應該是可持續發展,而不是限於當前的發展,教師的每節施教必須從這點做起,這是我們一切教學活動的出發點。

總之,我將在此後的工作中,積極地學習、反思、實踐,努力提高個人的綜合素養,以適應新形勢下教育發展的要求。讓我們帶着期望上路吧,去探索教育的規律,去增長教育的智慧,去找尋教育的快樂!

第3篇

20xx年6月25日至7月4日,有幸參加了華南師範大學承辦的中國小骨幹教師省級培訓研修班的學習。在培訓學習期間中,我克服了旅途的勞累和身體的不適,遵守培訓研修學習紀律,上課不遲到,不早退,認真聆聽鄒壽元、黃牧航、閆德明等專家學者們的專題講座及生物科學院的老師們為我們再次講授的專業課知識,同時還與各兄弟學校的一線教師進行了充分的交流。轉眼之間,十天的時間就過去了,時間雖短,感觸良多,收穫也不少。下面是我的粗淺體會。

知識是要不斷的更新的。特別是生物科學發展是很快的,知識更新很快,教材的知識總是具有滯後性,所以儘管教學多年,卻總會在教學中發現知識不夠用,迫切需要獲取相關的新的專業知識。這次的學習,生科院安排的結合中學教學中各方塊知識的重點難點知識的拓展,以及在課堂內外的與老師們與同行的交流探討,對原先模糊不清的變得明晰了,為在以後的教學中能更好地把知識傳授給學生們而欣喜。例如,聽了黃秀明老師的動物生理課的拓展後,對動作電位的產生、變化等知識更加明瞭。聽了賓金華老師的細胞生物學的課後,對不同類型的蛋白質的合成和運輸過程更加清晰。周先葉老師的關於種羣的增長及調節的授課,再加上課堂的討論,原先有爭議的問題達成了共識。每個老師的授課,都有讓我有所收穫的的地方,很感激這些的老師的認真負責。

每個人每天的時間都是一樣的多,為什麼別人能做得那麼好,取得那麼好的成績,而我就不能呢?鄒壽元老師也是一線老師,相信在華附的教學任務也不輕,為什麼能在教學之餘不斷地進行教學研究並取得相當不俗的成績,比如單單是50多篇的論文這一數字就讓我們覺得怎麼可能做到?肖小亮老師也是一線老師,很年輕,只能xx年的教齡,可是你看他從帶學生做課外活動到做綜合實踐活動到做課題研究,並出書,所獲得的那麼多的各級的獎項等等豐碩的成果不得不令人佩服!也許,正如閆德明老師和肖小亮老師所説的那樣:我只是比別人多一點。對,比別人多一點,多一點思考,多一點的行動,多一點的付出!這就是成功的祕密!做生活的有心人,做教學的有心人,相信每個人都能做得更好!三、 激發信心和熱情中學教師能做研究?在此之前,總覺得是不可能的,聆聽了專家們(如鄒壽元老師)對教研的詮釋,理解到研究可分為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而中國小教學研究應屬於應用型研究,應定位為解決當下的實際問題,為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和服務上所進行的研究。定位清晰之後,打消了我的`懷疑,原來,中學教師也能做研究的。專家們又“手把手”地傳授地做研究的基本方法。黃牧航教授的“教師從職業化走向專門化”以及李娘輝老師的“生物學的研究方法”的專題講座,為我們打開了做教研的一扇窗,接下來當我們嘗試做課題研究時就可依樣畫葫蘆了。我的信心和熱情被激發出來,是的,要轉變觀念,不要只想當個教師匠,相信,當我們有了信念,堅持做教學的的有心人,我們也可以做教研,也可以把教師這一職業做得專業化。

一個人如果總是處在一成不變的環境中,是很容易變成庸散的懶惰的。正如此前的狀態,每天忙着日常的教學工作,忙着備課上課改作業做試題,周而復始,沒有時間停下來好好的思考,沒有時間對教學進行深層次的思考,沒有總結沒有提煉。感謝這次的培訓機會,讓我能重新回到母校,做回學生。在今後的教學中,我將立足於自己的本職工作,加強理論學習,轉變教育教學觀念,積極實踐,促進師生不斷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