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其他文案

讀《國學經典》有感7篇 以經典之名,探索國學之魂

欄目: 其他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3.27W

讀《國學經典》,汲取中華文化精髓,領略五千年文化積澱。傳統經典如《論語》、《大學》、《中庸》等,不僅具有思想深度,更是修身養性的良師益友。在現代社會,讀《國學經典》更顯重要,它們不僅是文化遺產,更是我們民族的精神支柱。

讀《國學經典》有感7篇 以經典之名,探索國學之魂

第1篇

誦讀國學既使我們這些國小生了解了我國的經典文化,又弘揚了民族精神,所以我們學校,在每一學期的寒、暑假,都會舉行“國學誦讀活動”

我們五年級,誦讀的是《國學》(又稱《老子》、《道德經》)學校要求誦讀到第12課就可以當上“小狀元”我為了想名副其實的當上小狀元。在假期,我看着原文與譯文慢慢的背誦與理解,終於在這假期的一個月中誦讀完了這12篇課文……

我經過好幾個學期的背誦與理解,終於一次又一次的當上了小狀元,大家知道嗎?當上小狀元是多麼的'光榮!也是多麼的有收穫,既背誦了國學,又得到了這個榮譽的稱號,這不是一舉兩得嗎?

誦讀《國學》能知我國經典文化、能揚民族精神常識、能品《國學》妙韻味!

真是受益匪淺,所以,大家在寒、暑假期間,要多背誦國學喲!

讀《國學經典》有感7篇 以經典之名,探索國學之魂 第2張

第2篇

儒家文化融合百家而為國學,中國文化海納百川而成經典。《唐詩》,《宋詞》,《三字經》,《弟子規》,《增廣賢文》,《論語》,《菜根潭》……這些都是國學,這些都是中華文化的精髓。

國學就像一杯茶,淡雅幽香,茶是要品的,國學是要讀的,讀懂了,自然就理解了。

國學是先人用盡一生而總結的道理,那是對人生的品讀,那裏有人世的滄桑,有歷史的痕跡,有生命的真諦,那些都是中國的驕傲,那些沉積着一個偉大的民族不變的精魂,國學把我們帶到一個新的境界,使我們修身養性,教會我們如何做真人,教會我們分清美醜,明辨是非。國學使我們從聖人和智者的叮嚀中品位人生的真諦,從一件小事,從一句話,從一個動作,從一個事物中,我們都能感悟到崇高的境界和高尚的情懷。國學經典總是引領我們不斷領悟到生命的意義,端正青少年正確的.人生態度。

國學,需要我們用一輩子去體會,而國學中的精華,一生也學不完。

?論語》使我們修身養性,德行人生。《論語》花了相當篇幅直截了當的闡明君子和小人的不同點,如“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慼慼”、“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孔子一生都主張“仁”,“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教會我們如何做仁人。《論語》的真諦,就是要告訴大家,怎樣才能攀上人生的高峯,怎樣才能體會到人生的意義,怎樣才是真正地對人有“仁愛”之心,怎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生活。

“《菜根譚》囊括了5000年中國處世智慧的奇書。”這是世人對它的評價。“雲中世界,靜裏乾坤;冷靜觀人,理智處世;水滴石穿,瓜熟蒂落。”人生就是這樣,要能夠在普通的生活中找尋到快樂的因子,要能夠在榮譽面前保持警醒,在挫折面前學會堅持。《菜根譚》,它充滿了哲理的味道,充滿了富於通變的處世哲學,充滿了無窮趣味。我覺得《菜根譚》它真的看懂了這複雜的社會,教會了我怎樣面對生活,面對人生。

?道德經》是我體會最深的,它總能用一句短小而精闢的話把我們領到另一種美妙的境界,那裏都是真善美。這就是國學的力量,在國學中一旦看懂人生,便會使生活昇華到另一個水平線——不計較得失,無論世事沉浮,每次都以一種平常的心態去看待,以一顆平靜的心去面對。看輕人生的權勢名利,看穿世間的繁華昌盛,看透人生的真諦,超然物外,你就會別有一番滋味。“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樣,澤被萬物而不爭名利。這句話,就是真善美的最高境界,這句話也是老子一生的堅守。權勢名利都看輕了,世間就安靜了。

儒家文化融合百家而為國學,中國文化海納百川而成經典。《國學經典誦讀》、《朝讀經典》、《三字經》……這些都是國學,這些都是中國文化的精髓。國學是先人用盡一生總結的道理,那是對人生的品讀,那裏有人生的滄桑,有歷史的痕跡,有生命的真諦,那些都是中國的驕傲,這些沉積着一個偉大的民族而不變的精魂,國學把我們帶到一個新的境界,使我們修身養性,教會我們如何做真人,教會我們分清美醜,明辨是非。國學教我們從聖人和智者的叮嚀中品味人生的真諦,從一件小事,一句話,一個動作,一個事物中,我們都能感悟到崇高的境界和高尚的情懷。國學經典總是引領我們不斷領悟到生命的意義,端正青少年正確的人生態度。國學就像一杯茶,淡雅幽香,茶是要品的,國學是要讀的,讀懂了,自然就理解了。

每天我們定時翻開這本好書,裏面有許多為人處事的大道理,它們給了我許多啟示。比如:“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蕩;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好直不好學,其蔽也絞;好勇不好學,其蔽也亂;好剛不好學,其蔽也狂。"使我明白了六種極好的品德在不好學的人身上,就會變成六種極壞的弊病,使我感受到了勤奮好學的重要。《國學經典誦讀》,它教會我如何做一個好學生,而“子曰:誨女之知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體現我們上課時,知道就知道,不知道就不知道,才是明智;而更要學會愛國,而“人則無法自拂土,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禪導我們要居安思危,要常備憂患意識防護……

而我印象最深的還是《朝讀經典》,它讓我們領悟了一條偉大志向的路,而立了志就等於了成功。“夫學,莫先於立志。志之不立,猶不種其根而徒事培育灌溉,勞苦無成矣。”這句話更是體現立志是多麼重要了;而不自強也不行自強可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天行健,君子自強不息。”説明君子更應該要發奮圖強;並且還要有恆心,有了堅持不懈的努力,什麼事都能成功。而“雖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曝十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更是闡明我們要堅持才會成功,否則就會失敗……

人類幾千年的文化並非簡單的能夠被精華和璀璨來形容的,只有不斷學習才能進步。忘記歷史就是忘記未來。讀書好似爬山,爬的越高,望的越遠;讀書好似耕耘,汗水流的多,收穫越滿。讓我們多讀這些書,讓國學和我們一起長大吧!

第3篇

?北大國學課》,在細細品讀之後,我越來越能“品”到國學的奧妙。

中國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而國學本身所涵蓋的內容複雜而又多樣,在其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不僅產生了眾多本土學派,也不斷有外來文化的傳入,這些不同的學派和文化,在矛盾衝突中相互吸收和融合,其中有的豐富了、發展了、壯大了;有的則被吸收了、改造了、消失了。

?北大國學課》全書劃分成10個章節,分別是“史”、“儒”、“禪”、“道”、“法”、“兵”、“醫”、“易”、“禮”、“食”,以下本人就“儒”、“道”兩個方面簡單談談讀後感。

大約從東晉開始至隋唐時期,中國文化逐漸確立了以儒家為主體,儒釋道三家既各自獨標旗幟、同時又合力互補以應用於社會的基本格局。一直認為儒、道兩家持截然不同的主張,然而通過讀《北大國學課》以及一些其他的史料書籍,我發現兩家的觀點中依然有着共同之處,特別是對人的修養的倡導上起着殊途同歸的效果。道家思想的核心是“無為”,主張順自然、因物性;儒家思想的核心是“有為”,強調禮,教、規範人性,表面看來好像是相互對立的,甚至是不可調和的,但實則不然。

道家的自然無為思想包括崇尚天道的自然無為和提倡人道的自然無為,即人與自然界的關係方面:道家強調人與天地萬物之間和諧、一體的關係,認為人應當順物之則,緣理而動,不要以人的主觀意願去胡亂行動,從而破壞自然界的和諧和平衡;二是在社會人際關係方面,尤其是處於社會領導地位的統治者,要效法道的自然無為精神,儘量簡化各種制度、規範,使百姓保持純樸的民風。這種思想很久以來被一部分人認為是消極思想,其實是因為理解上的片面才導致了這樣的批判。

我們不難發現,當今人類社會幾乎發展到了一個“隨人意志”的地步,然而很多有識之士很快就發現,這種“隨人意志”地去改造自然界,不僅遭到了自然界日益嚴重的反抗和報復,使人類生存的環境急劇惡化,而且人類也越來越受到自己創造的“人工自然環境”的制約,成了它的奴隸。相反,像歷史上有名的“大禹治水”“都江堰水利工程”等等卻一直被看作“推自然之勢”取得成功的典範,由此可見,順應自然之勢的`“無為”絕不是消極的,比之那種盲目、違揹物性事理的、不顧後果的、為人類私意為求的“有為”更具有更多合理性和積極意義。?????

而儒家文化中,把人格的確立和提升放在第一位,因而特別強調倫理觀念、道德規範的教育和養成。到宋代理學大家朱熹時,他強調:考察以往聖賢之所以教人,無非是讓人們探求明白做人的道理,進行自我修身,然後推己及人。並不只是教人們廣文博記,寫漂亮文章,以便去沽名釣譽,追求利祿。由此可見,儒家文化在教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時,強調從“修身”做起,後邊一系列的志向都是為了建立一個和諧穩固的社會環境,而絕非相互攀比、爾虞我詐。這跟道家倡導保持人的清淨自然本性,“見素抱樸、少私寡慾”殊途同歸。

當今世界上許多有識之士,都在為人類日益被迫地成為經濟動物、物質奴隸而憂心忡忡。經濟和物質的強大壓力,幾乎使現代人的自我喪失殆盡,人們限於嚴重失落和迷惘的痛苦之中,力求人性的“返璞歸真”,倡導“吾日三省吾身”是儒、道兩家極力呼籲的,防止人類有為活動的隨意干預、積極尊重自然法則的無為思想,是儒、道兩家一致認同的。

看完這本書我深深覺得“國學無涯”,同時我也覺得受益匪淺。希望有更多的人能看到這本書,細細的品一品中國的國學。

第4篇

我熟讀“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懂得它的意思是:一個人不講信用,真不知道怎麼能行。也就是説:人不講信用是不行的。

?曾子殺豬》的故事就很形象地説明了這個道理。一天,曾子的妻子去集市,兒子也鬧着要去,她就哄兒子要聽話,回來給他殺豬吃。當她回來時,曾子當真要殺豬。可她上前制止,説是騙兒子的。曾子就説:“孩子是不能欺騙的!他什麼都不懂,什麼都向父母學,今天你欺騙他,以後他就不相信你了。”曾子殺了豬,給兒子煮肉吃。

在我的家裏,也有這樣的故事。記得二年級的期末時,媽媽答應我,只要我專專心心做事,認認真真學習,考好了就給我買全套《笑貓日記》和我喜愛的玩具。當成績單拿下來時,媽媽毫不猶豫就實現了我的願望。

在學校裏,我借了課外書來看,到了該還時,如果看完了,按時歸還;如果沒看完,我一定會去申請再延長几天,看完後立即歸還。

現在,我身在學習部,身為老師的助手,光信用還不夠,還應該多一份信任。每天不但要把學習功課做好,還要把班上該做的事做好,才能獲得老師、同學的信任。《徙目立信》的故事就是我最好的學習例子。

同學們,為了讓我們有一個更好的學習環境,讓我們做一個講誠信的人,共同努力吧!你幫我,我幫你,心靈誠,品行美!

儒家文化融合百家而為國學,中國文化海納百川而成經典。《唐詩》,《宋詞》,《三字經》,《弟子規》,《增廣賢文》,《論語》,《菜根潭》……這些都是國學,這些都是中華文化的精髓。

國學就像一杯茶,淡雅幽香,茶是要品的,國學是要讀的,讀懂了,自然就理解了。

國學是先人用盡一生而總結的道理,那是對人生的品讀,那裏有人世的滄桑,有歷史的痕跡,有生命的.真諦,那些都是中國的驕傲,那些沉積着一個偉大的民族不變的精魂,國學把我們帶到一個新的境界,使我們修身養性,教會我們如何做真人,教會我們分清美醜,明辨是非。國學使我們從聖人和智者的叮嚀中品位人生的真諦,從一件小事,從一句話,從一個動作,從一個事物中,我們都能感悟到崇高的境界和高尚的情懷。國學經典總是引領我們不斷領悟到生命的意義,端正青少年正確的人生態度。

國學,需要我們用一輩子去體會,而國學中的精華,一生也學不完。

?論語》使我們修身養性,德行人生。《論語》花了相當篇幅直截了當的闡明君子和小人的不同點,如“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慼慼”、“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孔子一生都主張“仁”,“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教會我們如何做仁人。《論語》的真諦,就是要告訴大家,怎樣才能攀上人生的高峯,怎樣才能體會到人生的意義,怎樣才是真正地對人有“仁愛”之心,怎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生活。

“《菜根譚》囊括了5000年中國處世智慧的奇書。”這是世人對它的評價。“雲中世界,靜裏乾坤;冷靜觀人,理智處世;水滴石穿,瓜熟蒂落。”人生就是這樣,要能夠在普通的生活中找尋到快樂的因子,要能夠在榮譽面前保持警醒,在挫折面前學會堅持。《菜根譚》,它充滿了哲理的味道,充滿了富於通變的處世哲學,充滿了無窮趣味。我覺得《菜根譚》它真的看懂了這複雜的社會,教會了我怎樣面對生活,面對人生。

?道德經》是我體會最深的,它總能用一句短小而精闢的話把我們領到另一種美妙的境界,那裏都是真善美。這就是國學的力量,在國學中一旦看懂人生,便會使生活昇華到另一個水平線——不計較得失,無論世事沉浮,每次都以一種平常的心態去看待,以一顆平靜的心去面對。看輕人生的權勢名利,看穿世間的繁華昌盛,看透人生的真諦,超然物外,你就會別有一番滋味。“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樣,澤被萬物而不爭名利。這句話,就是真善美的最高境界,這句話也是老子一生的堅守。權勢名利都看輕了,世間就安靜了。

第5篇

暑假裏我讀了《我愛國學》這本書,書中的每個章節都令我回味無窮,讓我感觸很深。

本書最令我感動的就是《大愛無言》這一章了。這一章主要講述了做人最重要的是要有孝心。書中,14歲的馬鵬飛同學因父母離異先後遺棄了他,奶奶成了他唯一的親人,小鵬飛5歲時,奶奶也因病失明,從此馬鵬飛就得撐起這個家。奶奶住院了,小鵬飛24小時都陪着奶奶,每天為奶奶服務,他每天給奶奶做飯、送飯、餵飯,自己卻偷偷地吃醬油拌飯。有時鄰居送個雞來,鵬飛都給奶奶吃了,自己卻從不捨得吃一口。馬鵬飛為了防止奶奶吃錯藥,把藥都分開放,這些藥怎麼吃,吃幾回,小鵬飛都很清楚,就是在這樣艱辛的條件下,他一刻也沒有放鬆學習,他的.學習成績始終名列前茅。

再看看我們這些父母心中的寶貝、家中的“小皇帝” 們又是怎麼做的呢?當我們還在父母温暖的懷抱裏的時候,馬鵬飛卻背起了這個家;當我再看看我們這些父母心中的寶貝、家中的“小皇帝” 們又是怎麼做的呢?當我們還在父母温暖的懷抱裏的時候,馬鵬飛卻背起了這個家;當我們早上還睡得很甜的時候,馬鵬飛早就起來給奶奶做早飯了;當我們被父母送去上學的時候,馬鵬飛還在家裏急急忙忙地收拾家務並準備自己走着去上學。我們應該好好學習馬鵬飛這種“大孝無言、大愛無聲”的精神。在父母下班回來,哪怕為他們沏杯茶水、捶捶背、端上一盆洗腳水,乾點力所能及的家務,也會給他們一個莫大的驚喜。

讀了《我愛國學》這本書,讓我感覺到:其實,“孝”很簡單,“孝”就在我們身邊。讓我們從點滴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每時每做到“孝”吧!

第6篇

?國學經典誦讀》是令我受益匪淺,讓我今生所學的知識更加深厚。就像是用這本書,打開知識寶庫的大門一樣。這本書讓我懂得了什麼是“孝”,也讓我重新認識了“孝”。

以前,我是一個不聽話的小孩,就像《不聽話的小山羊》中的小山羊,每次媽媽和藹的跟我説話,可是我卻以不耐煩的態度回絕她。記得有一次,我正在房間裏靜靜的寫作業,媽媽推開我的房門,端水來給我喝。媽媽對我説:“月月,喝點水吧,休息一下,一會兒再寫。”我不耐煩的對媽媽説:“不行,我還沒寫完作業呢!等一會兒再喝,你先出去!”媽媽一邊不知所措一邊離開了。媽媽走了,我還在埋怨她:“真是的,不知道我要寫作業嗎?”説完,指了指門外的媽媽,繼續埋頭學習。突然,我有點餓了,我大聲的`對奶奶説:“媽媽,我餓了,快給我做飯!”奶奶沒有動靜,我再一次重複了我説的話,連叫了3 次“媽媽”,可依舊沒有動靜,我不得不離開板凳,站起來對媽媽説。媽媽還是在看電視,還是不理我,過了一會兒,媽媽終於在我説大約100 遍“媽媽”的時候,招架不住,説了一句:“你不理我,我也不理你。”説完,媽媽給我做飯的了。頓時,我恍然大悟。

這件事告訴我要怎麼盡孝,這件事我覺得我做的一點都不好,通過這本書《國學經典誦讀》裏的“孝經”,我懂得了孝是怎樣寫的。 孔子在家裏閒坐,他的學生曾子侍坐在旁邊。孝經譯註孔子説 ∶ “ 先代的帝王有其至高無上的品行和最重要的道德,以其使天下人心歸順,人民和睦相處。人們無論是尊貴還是卑賤,上上下下都沒有怨恨不滿。你知道那是為甚麼嗎? ”

曾子站起身來,離開自己的座位回答説 ∶ “ 學生我不夠聰敏,哪裏會知道呢? ”

孔子説∶“ 這就是孝。它是一切德行的根本,也是教化產生的根源。你回原來位置坐下,我告訴你 。人的身體四肢、毛髮皮膚,都是父母賦與的,

第7篇

我以前寫作業很拖拉,經常十點才能睡覺,老師和家長常常為此批評我,可我總是想着:“不就是慢點嗎?至於這麼生氣嗎?”

有一天我寫作業時又開小差了。停筆開始回味我看過的電視、玩過的遊戲以及我喜歡的書和我喜歡讀的《朝讀經典》裏的句子……

想着想着,我突然想到“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口之家可以無飢矣。”我接着想它們的`意思,對了,“無失其時”和“勿奪其時”不就是説每個時間都有它應該做的事情嗎?像我這樣,中午午休和下午託管時間看課外書,放學回家寫作業又開小差,不就是違反了“無失其時”嗎?而“五十者可以衣帛矣”、”七十者可以食肉矣”、“數口之家可以無飢矣”,則指的是“無失其時”的結果。而我總是“不行當下之事”才導致作業拖到很晚完成,如果不改正,又如何可以“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呢?

想到這裏,我忙提起筆“唰唰唰”地寫起作業來,很快就完成了學習內容,媽媽悄悄在我耳邊説“我發現你的'拖拉病'好了!”我高興地跳了起來,這對於我來説可是一個很大的很大的進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