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其他文案

大學生會計講座心得3篇 財會校內寶典:大學生會計課程心得

欄目: 其他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7.28K

在大學的求學過程中,掌握基本的會計知識對於未來的就業和職場發展至關重要。近日,某大學舉辦了一場精彩的會計講座,吸引了眾多大學生前來參加學習。本文將為您帶來幾名大學生對於這場講座的心得體會。

大學生會計講座心得3篇 財會校內寶典:大學生會計課程心得

第1篇

隨着會計制度的日趨完善,社會對會計人員的高度重視和嚴格要求,作為一名在校的會計專業學生,為了順應社會的要求,加強社會競爭力,也應該注重培養自身的素質,培養較強的會計工作的操作能力。實訓內容的銜接可以有助於促進我們對會計知識形成整體的感性認識,有助於我們認識所學的本會計課程在整個會計專業課程體系中的地位、作用,增強學習的積極性。通過系統的模擬操作,深刻理解掌握會計核算基本知識,增強動手操作能力,為今後的學習工作打下基礎。於是學校給我們創造一次實訓的機會,以檢驗自己的會計知識掌握程度和鍛鍊自己的操作能力,接觸社會,接觸現實會計職業,為踏入社會工作崗位做好準備。 而作為學習了差不多一年會計的我們,只可以説對會計有關的專業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基本方法和結構體系,我們都基本掌握。但這些似乎只是紙上談兵。倘若將這些理論性極強的東西搬上實際上應用,那我們也會是無從下手,一竅不通。 所以,我們一定要在這次實習中,努力將自己在學校所學的理論知識向實踐方面轉化,儘量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在實習期間能夠遵守工作紀律,不遲到、早退,認真完成領導交辦的工作,得到學習領導及全體工作人員的一致好評,同時也發現了自己的許多不足之處。

在這次實習中,我深刻體會到。實習是每一個學生必須擁有的一段經歷,它使我們在實踐中瞭解社會,讓我們學到了很多在課堂上根本就學不到的知識,也打開了視野,增長了見識,為我們以後進一步走向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如果用班級作為會計財務室,那我們每個人就相當於一個財務科,包括有制單,出納,記帳,成本核算,綜合和主管等六個崗位,使我們實習時有一個模擬的操作環境。在取得實效的同時,我也在實習過程中發現了自身的一些不足。總結了以下幾點:專業方面,首先,作為一個會計人員應該具備紮實的專業知識和良好的專業思維能力,具備誠實守信等端正的職業操守和敬業態度,這是會計工作崗位對會計人員最基本的要求。其次,作為一個會計人員要有嚴謹的工作態度。會計工作是一門很精準的工作,要求會計人員要準確的核算每一項指標,牢記每一條税法,正確使用每一個公式。再次,要有吃苦耐勞的精神和平和的心態。這一次的實習雖然時間短暫,雖然接觸到的工作很淺,但是依然讓我學到了許多知識和經驗,這些都是書本上無法得來的。通過實習,我們能夠更好的瞭解自己的不足,瞭解會計工作的本質,瞭解這個社會的方方面面,能夠讓我更早的為自己做好職業規劃 ,從知識上講,會計工作是一門專業性很強的工作,從業人員只有不斷地學習才能跟上企業發展的步伐,要不斷地充實自己,掌握最新的會計準則,税法細則,法律知識及攻關經濟動態。這樣才能精通自己的工作內容,對企業的發展方向作出正確的判斷,給企業的生產與流通制定出良好的財務計劃,為企業和社會創造更多的財富。

從道德素質講,會計工作的特殊性使其可接觸到大量的共有財產,所以作為會計人員一定要把握好自己辦事的尺度,首先自己要做到安分守己,其次對於他人的威脅,誘惑,和指使要做到堅決不從。朱鎔基同志曾經講過“不做假賬”。這四個字代表了他對整個會計界提出的要求和寄予的希望。如何挽救道德的缺失,將個人素質提高到一個新的層面上來,是我們每一個會計人員都要努力思考的問題。只有會計人員自身的道德素質提高,才能夠走好職業生涯的每一步,只有會計人員全體道德素質提高,會計行業才能夠得到更深的發展,市場經濟的優勢才能夠發揮得更好。

大學生會計講座心得3篇 財會校內寶典:大學生會計課程心得 第2張

第2篇

財務是國民經濟各部門、各單位在物質資料再生產過程中客觀存在的資金運動及資金運動過程中所體現的經濟關係,範文之心得體會:會計基礎學習心得體會。因大量發生在企業,故通常主要指企業財務。財務隨着商品貨幣經濟產生以後,在各個社會形態下都表現為資金運動。如進行商品生產,首先要籌集一定數量的貨幣資金,才能購買生產的三要素――勞動力、勞動資料和勞動對象。在生產過程中,工人使用勞動資料對勞動對象進行生產。工人除將已耗費的勞動對象和勞動資料的價值轉移到產品中去以外,還創造新的價值。工人新創造的價值,一部分由企業通過工資形式支付給工人,另一部分形成企業的純收入。

產品生產完成後,通過銷售收回產品的全部價值。企業取得產品銷售收入的大部分,用以彌補生產耗費,其餘部分要在投資者、企業和國家之間進行分配,用以彌補生產耗費的資金,又以貨幣形態開始繼續參加生產週轉,重新購買勞動對象,更新勞動資料,支付職工工資,實現產品再生產。這樣,在企業的再生產過程中,一方面是物資運動,即物資的供應、生產和銷售,另一方面是資金運動,即資金的籌集、使用、耗費、收回和分配。前者是經濟活動,後者是財務活動。財務雖表現為資金運動,但它並不是資金,而是體現資金背後的經濟關係,即財務關係。

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指出:“資金不是物,而是一定的、社會的、屬於一定歷史形態的生產關係,綜合體現在一個物上,並賦予這個物以特有的社會性質。”馬克思這一論述,撇開了資本主義特有的屬性,其基本原理也適用於社會主義財務。因此,國民經濟各部門、各單位在物質資料再生產過程中客觀存在在的資金運動,是財務的表象,而由資金運動所體現的經濟關係,是財務的本質。把兩者統一起來,才構成完整的財務概念。

一、税法的概念。它是國家權力機關及基授權的行政機關制定的調整税收關係的法律規範的總稱。其核心內容就是税收利益的分配。

二、税收的本質。税收是國家憑藉政治權力或公共權力對社會產品進行分配的形式。税收是滿足社會公共需要的分配形式;税收具有非直接償還性(無償性)、強制義務性(強制性)、法定規範性(固定性)。

三、税收的產生。税收是伴隨國家的產生而產生的。物質前提是社會有剩餘產品,社會前提是有經常化的公共需要,經濟前提是有獨立的經濟利益主體,上層條件是有強制性的公共權力。中國的税收是公元前594春秋時代魯宣公實行“初税畝”從而確立土地私有制時才出現的。

四、税收的作用。税收作為經濟槓桿之一,具有調節收入分配、促進資源配置、促進經濟增長的作用。

1、納税主體,又稱納税人,是指税法規定負有納税義務關直接向税務機關繳納税款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組織。

2、徵税對象,又稱徵税客體,是指税法規定對什麼徵税。

3、税率,這是應納税額與徵税對象之間的比例,是計算應納税額的尺度,反映了徵税的程度。

税率有比例税率、累進税率(全額累進與超額累進)和定額税率三種基本形式。

4、納税環節,是指商品在整個流轉過程中按照税法規定應當繳納税款的階段。

5、納税期限,是税法規定的納税主體向税務機關繳納税款的具體時間。

7、税收優惠,是指税法對某些特定的納税人或徵税對象給予免除部分或全部納税義務的規定。從目的上講有照顧性與鼓勵性兩種。

第3篇

無論是從工作中,還是從幼兒園舉辦的講座中,亦或是社會的大趨勢中,我都深切地感受到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在自己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我也感受到了因為缺乏家庭教育知識和理念帶來的挫折感和無力感。對我們家長而言,懂得家庭教育的理念、策略十分緊迫。此次聽講座,對我有不小的觸動。

瞭解才能教育。我們幼兒園的老師會學習幼兒心理學,我們家長似乎也有必要補上這一課。如果我們都不知道自己的孩子在這個年齡,心理成長到什麼程度,哪些處於關鍵期,各項功能發展到什麼水平,有怎樣的行為和心理特點,那我們只能是想當然來。這必然不能夠遵循孩子成長、發展的規律。因此,先有了解,才能談教育。否則,我們的教育就可能起到發作用。

教育要有方。雖然有人説孩子是白紙,但是孩子從出生那一刻起就具備了一些能力。不同的教育方式方法會給孩子帶來不同的影響。儘管我們的出發點是相同的,但是方式不當可能就會帶來傷害。家可以傷人,愛也是可以傷人的。往往愛的殺傷力還比較大。

三歲不一定看大。老話説,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它強調了幼兒教育的基礎性作用和重要意義。但是不可當絕對真理來相信。孩子的發展有不確定性。現在不好不一定將來就不行。現在好了也不能意味着將來一定好。我們還是要走一步看一步的。

文化知識的學習不是全部。因為多方面因素的影響,我們覺着學習好了將來才能好。於是我們可能會急切的期望自己的孩子多學一些、多會一些。但是人是一個立體的生命,他所需要的也絕不是隻有知識。知識的作用不可懷疑。但作為幼兒園的小朋友,它們需要遊戲、需要調皮、需要破壞、需要不聽話、需要不那麼好,給他們這些權利吧。家長多擔待一些。一切為了孩子。那我們就要更好地、更科學地為了孩子。多點麻煩不算什麼。

幼兒園的小朋友,3—6歲,是性格、思維等發展有着奠基作用的重要

時期。家庭作為孩子的第一所學校,家長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的幸福是我們一生最重要的目標,為此,我們願意抽更多的時間、用更多的精力來了解孩子,引導孩子。

由此,覺得能夠有機會聽關於家庭教育的講座,很好的事情。作為一名家長,我希望這樣的好事情多舉辦、多開展。當然,幼兒園有自己的安排。我想提一點建議,就是把我們小博士幼兒園的家長學校的傳授方式和平台更多樣化一點。

集中性的講座組織起來有難度,時間上家長們也可能不一定都有空,錯過了就是大遺憾。那麼我們能否通過網絡平台來讓時間和場合更自由一點。例如,qq羣、網上的家長學校等。

另外,幼兒園能否引發或在羣裏上傳一些資料,讓我們家長能更好的瞭解某一階段幼兒的各項發展水平以及這一階段結束時要實現的目標。

家長的進步預示着孩子的進步。孩子的進步彰顯着幼兒園的教育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