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其他文案

七夕節的傳統食物4篇 "七夕傳統美食:甜蜜品嚐牛奶糖"

欄目: 其他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9.36K

七夕節是中國傳統的情人節,也是許多人喜歡品嚐食物的日子。傳統的七夕節美食包括五色七姜和九轉大腸等。這些美食代表着豐收、團聚和繁榮,是中國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七夕節的傳統食物4篇

第1篇

七夕乞巧的應節食品,以巧果最為出名。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款式極多。主要的材料是油、面、糖、蜜。《東京夢華錄》中稱之為“笑厭兒”、“果食花樣”,圖樣則有捺香、方勝等。

七夕節吃江米條是老南京人特有的習俗。江米條是將糯米粉與豆粉加清酒和成麪糰,放入鍋裏蒸熟;再將蒸好的麪糰放入石臼捶打,待捶打好的麪糰稍微變幹,用刀切成麪條,放入油鍋炸熟,炸好的江米條瀝乾油後抹上糖漿即可。

巧芽面的主食是豆芽和麪條,這個豆芽非常有講究,需要七夕節提前七天準備,選用沒有蛀蟲的一小碗綠豆,洗乾淨後平鋪到器皿上,用濕紗布遮蓋擋住陽光,每天噴水保持濕潤。七天後,豆芽漲到兩三釐米,就可以將豆芽爆炒做湯澆到麪條上食用了。

手巧的女子,還會捏塑出各種與七夕傳説有關的花樣。此外,乞巧時用的瓜果也可多種變化。或將瓜果雕成奇花異鳥,或在瓜皮表面浮雕圖案,稱為“花瓜” 。

五子(桂圓、紅棗、榛子、花生、瓜子)是七夕節的祭拜供品,在焚香禮拜默默禱告結束後,這些供品也就成了女性的宵夜食物。五子的營養價值很高,食之對人身體極為有益。

在福州地區七夕節有“分豆結緣”的習俗。這天鄰里、朋友之間相互贈送蠶豆並在月色下吃蠶豆聊天,以作結緣紀念。吃完蠶豆以後就不會吵架,之前的積怨也隨之煙消雲散。

為了表達人們希望牛郎織女能天天過上美好幸福家庭生活的願望,在浙江金華一帶,七月七日家家都要殺一隻雞,意為這夜牛郎織女相會,若無公雞報曉,他們便能永遠不分開。

七娘會一般是在少女少婦中進行,預先由要好的十數名姐妹組織起來準備“拜七姐”,在6月做準備工作,臨近七夕便要製作精美的手工藝品,到七夕之夜,便擺上八仙桌。

在廣西是一些地區,當地居民有七夕儲水的習俗,認為雙七水洗浴能消災除病,體弱多病的孩子,也常在此日將紅頭繩結七個結,戴在脖子上,祈求健康吉祥。

黃土高原地區會舉行各種乞巧活動的風俗,如結紮穿花衣的草人、舉行剪窗花比巧手等活動;同時還要栽種豆苗、青葱和占卜。

香橋,是用各種粗長的裹頭香(以紙包着的線香)搭成的長約四五米、寬約半米的橋樑,裝上欄杆,於欄杆上紮上五色線製成的花裝飾。入夜,人們祭祀雙星,乞求福祥,然後將 香橋焚化,象徵着雙星已走過香橋,歡喜地相會。

七夕這天取泉水、河水洗髮,就如同取銀河水一樣,具有潔淨的神聖力量;而且七夕節時的露水是牛郎織女相會時的眼淚,抹在眼上和手上,可使人眼明手快。

1、你微笑的臉,讓我愁雲消散;你快樂的心,讓我心情舒坦;你幸福的笑,讓我歡樂連連!我想給你幸福,不是現在,而是永遠!

2、人生最遙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卻不知道我愛你。

3、自由是一種遐想,幸福是一種猜想,渴望是一種夢想,美好是一種理想,如果是一種設想,愛你是一種思想:今生有你,一生無憾!

4、誰在想念你、誰在牽掛你、誰捨不得你,誰離不開你,誰最瞭解你,誰最心疼你,誰最惦記你,誰在祝福你,不用想了,除了我還有誰!

5、看到你的第一眼,我知道了什麼叫一見鍾情,從此,我要用心呵護你一輩子,祝你天天開心,永遠漂漂亮亮。

6、也許你已忘記我們山盟海誓;也許你已經忘記我們的過去;也許我允許有千萬個也許,但是不允許你徹底把我忘記。

7、為了你這枝名花,我甘為一方沃土,受盡踐踏之辱,皮肉之苦,只願成為你唯一的領主。七夕情人節,希望你的心歸我所屬,同時也祝所有的有情人終成眷屬!

8、我不小心把“我愛你”誤發給你了。如果你接受那就儲存起來,如果你不接受,就把這三個字返發給我。

9、我眼裏已經沒有你,因為你已在我的血脈裏;我血脈裏已經沒有你,因為你已在我的心房裏。親愛的,不管在哪裏,你都是我的唯一。

10、你很勤快我偷懶,犯錯總跪搓衣板;你是筷子我是勺,配合默契生活好;你是風兒我是沙,纏纏綿綿守護家。執子之手,與子偕老。老婆,您辛苦了!

11、愛你,這是真的,愛你的眼睛,大而明亮。愛你的脣,温柔而又香醇。愛你的一切,渴望擁有你。

12、如果可以和你在一起,我寧願讓天空所有的星光全部損落,因為你的眼睛,是我生命彙總最亮的光芒。

13、需要安慰時,你悄無聲息站在我身邊;需要依靠時,你適時伸出寬闊的肩;最需要你時,你總會及時地出現。親愛的,有你真好,祝你平安快樂無限,事事順心如願!

14、我知道愛要自由才能快樂,我卻寧願留在你身邊,陪你,陪你走過。

15、一秒鐘可以讓我想起你,一分鐘可以令我牽掛你,一整天可以使我惦記你,一輩子足夠,讓我守護你,就算一條短信也能告訴你:真的想你了!

16、我的眼中只有你,你是我生命中的奇蹟;我的心中只有你,你是我不容錯過的唯一!

17、親愛的,沒有我的日子裏你一個人還好嗎?只要兩顆心在一起,就不怕寂寞來襲。在沒有我的日子裏,記得照顧好自己哦!

18、在人生的旅途中,有太多的或許;可許曾經愛過,或許曾經錯過,然而驀然回首,依然不變的是對你思念的心。

19、從海邊來的你見慣了大海的模樣,見過海潮洶湧時的澎湃人心,也見過退潮後的一片灘塗。

20、寶貝,我的思念永遠陪伴,無論花開還是花落,都在你身邊,我不知道海枯石爛,也不知道天荒地老,我只知道你是我生命的另一半,到永遠!

七夕節的傳統食物4篇

第2篇

鄄城、曹縣、平原等地乞巧的風俗卻十分有趣:七個要好的姑娘集糧集菜包餃子,把一枚銅錢、一根針和一個紅棗分別包到三個水餃裏,乞巧活動以後,她們聚在一起吃水餃,傳説吃到錢的有福,吃到針的手巧,吃到棗的早婚。

浙江各地在這一天用麪粉制各種小型物狀,用油煎炸後稱“巧果”,晚上在庭院內陳列巧果、蓮蓬、白藕、紅菱等。七夕乞巧的應節食品,以巧果最為出名。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款式極多。主要的材料是油、面、糖、蜜。《東京夢華錄》中稱之為“笑厭兒”、“果食花樣”,圖樣則有捺香、方勝等。

除了吃巧果,有些地方,七月初七吃巧芽面。做巧芽面用的豆芽,要提前七天生,選沒有蟲蛀的綠豆一小碗,平鋪到一個盤子裏,用濕紗布蓋好遮住陽光,放到炕頭上,每天噴幾次水使之保持濕潤。七天後,待豆芽長至兩三釐米長,便可做手擀麪,下鍋煮熟,過涼水拔透;然後熱鍋坐油,加肉丁炒熟,葱、姜爆鍋,醬油、醋熗鍋,放綠豆芽炒熟,加水煮沸,再加鹽、味精,做成豆芽湯;把麪條抓到碗裏,澆上豆芽湯即可食之。

膠東人七夕吃巧果子,臨沂人七夕則吃雲面。吃雲面,此面得用露水製成,吃它能獲得巧意。

老南京人過七夕還有個獨特的風俗:吃江米條。江米條是一道漢族小吃,用糯米麪加豆粉和麪後在燜鍋裏蒸出來,放在石臼裏用棒子捶,再稈成圓形,曬乾用油煎出來,最後蘸梅花﹑松花﹑芝麻、豆沙等製作而成的一種食品。

還有許多民間糕點鋪,喜歡制一些織女人形象的酥糖,俗稱“巧人”“巧酥”,出售時又稱為“送巧人”,此風俗在一些地區流傳至今。

在七夕這個特殊的節日,瓜果當然必不可少。七夕時吃的瓜果也有多種變化,有些人喜歡將瓜果雕成奇花異鳥,或在瓜皮表面浮雕圖案等繪成“花瓜”。

為了表達人們希望牛郎織女能天天過上美好幸福家庭生活的願望,在浙江金華一帶,七月七日家家都要殺一隻雞,意為這夜牛郎織女相會,若無公雞報曉,他們便能永遠不分開。

七夕“拜織女”是少女、少婦們的大事。祭拜供品包括茶、酒、新鮮水果等,五子(桂圓、紅棗、榛子、花生、瓜子)更是少不了,焚香禮拜默默禱告後,這些供品也就成了她們宵夜的食物。

在廣州,節日到來之前,姑娘們就預先備好用彩紙、通草、線繩等,編製成各種奇巧的小玩藝,還將谷種和綠豆放入小盒裏用水浸泡,使之發芽,待芽長到二寸多長時,用來拜神,稱為“拜仙禾”和“拜神菜”。

這是七夕穿針乞巧風俗的變體,源於穿針,又不同於穿針,是明清兩代的盛行的七夕節俗。明劉侗、於奕正的《帝京景物略》説:“七月七日之午丟巧針。婦女曝盎水日中,頃之,水膜生面,繡針投之則浮,看水底針影。有成雲物花頭鳥獸影者,有成鞋及剪刀水茄影者,謂乞得巧;其影粗如錘、細如絲、直如軸蠟,此拙徵矣。”

這也是較早的一種乞巧方式,其俗稍晚於穿針乞巧,大致起於南北朝之時。《荊楚歲時記》説:“是夕,陳瓜果於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網於瓜上則以為符應。”

五代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説:“七月七日,各捉蜘蛛於小盒中,至曉開;視蛛網稀密以為得巧之侯。密者言巧多,稀者言巧少。民間亦效之。”小小蛛網,歷代驗巧之法也稍有不同,南北朝視網之有無,唐視網之稀密,宋視網之圓正,後世多遵唐俗。

可以説,穿針乞巧本是來源於七夕的愛情婚育文化,而後發展成為最主要的七夕節俗遊藝活動。乞巧風俗日漸興盛,還發展出了許多“流派”。

這是最早的乞巧方式,始於漢,流於後世。記載最早見於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漢綵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具習之。”《荊楚歲時記》有:“七月七日為牽牛織女聚會之夜,是夕,家人婦女結綵樓,穿七孔針。”

起源於漢朝宮廷的遊戲,漢高祖愛妃戚夫人的宮女賈佩蘭在離開宮中嫁給扶風人段儒為妻後,經常跟人們談起在漢宮七夕的事。她説:“漢宮在每年的七月七日,首先在百子池畔,奏於闐樂之後,就用五色彩縷,互相絆結起來,叫做‘相憐愛’。”

“隨後,宮中的宮娥綵女們,一起到閉襟樓上,大家學習穿七巧針乞巧。而有個叫徐婕妤的宮女,可以把生的菱藕雕刻成各種奇花異鳥呈獻給皇上,皇上把這些小玩意在晚上隨手放置在宮中的桌角上讓宮女們摸黑尋找,這種遊戲就叫做‘鬥巧’。”

舊時習俗,在七夕前幾天,先在小木板上敷一層土,播下粟米的種子,讓它生出綠油油的嫩苗,再擺一些小茅屋、花木在上面,做成田舍人家小村落的模樣,稱為“殼板”,或將綠豆、小豆、小麥等浸於磁碗中,等它長出敷寸的芽,再以紅、藍絲繩紮成一束,稱為“種生”,又叫“五生盆”或“生花盆”。

南方各地也稱為“泡巧”,將長出的豆芽稱為巧芽,甚至以巧芽取代針,拋在水面乞巧。還用蠟塑各種形象,如牛郎、織女故事中的人物,或禿鷹、鴛鴦、等動物之形,放在水上浮游,稱之為“水上浮”。又有蠟制的嬰兒玩偶,讓婦女買回家浮於水土,以為宜子之祥,稱為“化生”。

都説婚姻是愛情的墳墓,但在愛情到婚姻的路上,如果有一套房子,是不是就不用住“墳墓”了呢。七夕告白送房子,這絕對是史上最土豪的告白方式,沒有之一。友情提示,這條只適用於土豪。

喜歡一個人,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愛就要大聲説出來!四目相對,真誠地向她表達你的愛意。如此殺傷的招數,90%的女生很難招架。而且這樣顯得你有擔當,有男子氣概。當然,如果你的表白對象是剩下的10%,那就尷尬了。

如果你沒有當面表白的魄力,那你可以選擇手寫情書表白,把你的心意寫在紙上。可以選擇時下最熱的“三行情書”的形式,雖簡短,但又精煉,也最容易打動人心。最重要的一點是,一定要手寫,紙張的顏色和材質也要用心挑選。

朋友圈不僅可以“世界旅遊”,還可以作為獨特而時髦的告白方式呢。你可以發愛情告白軟文,並發動你萬能的朋友圈幫你轉發,為你們的愛情祝福;另外一種新奇的方式就是設計“玫瑰花”式的二維碼,當對方掃描你這個浪漫的二維碼時,便可看到你想告白的內容。

第3篇

鄄城、曹縣、平原等地乞巧的風俗卻十分有趣:七個要好的姑娘集糧集菜包餃子,把一枚銅錢、一根針和一個紅棗分別包到三個水餃裏,乞巧活動以後,她們聚在一起吃水餃,傳説吃到錢的有福,吃到針的手巧,吃到棗的早婚。

浙江各地在這一天用麪粉制各種小型物狀,用油煎炸後稱“巧果”,晚上在庭院內陳列巧果、蓮蓬、白藕、紅菱等。七夕乞巧的應節食品,以巧果最為出名。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款式極多。主要的材料是油、面、糖、蜜。《東京夢華錄》中稱之為“笑厭兒”、“果食花樣”,圖樣則有捺香、方勝等。

除了吃巧果,有些地方,七月初七吃巧芽面。做巧芽面用的豆芽,要提前七天生,選沒有蟲蛀的綠豆一小碗,洗淨,平鋪到一個盤子裏,用濕紗布蓋好遮住陽光,放到炕頭上,每天噴幾次水使之保持濕潤。七天後,待豆芽長至兩三釐米長,便可做手擀麪,下鍋煮熟,過涼水拔透;然後熱鍋坐油,加肉丁炒熟,葱、姜爆鍋,醬油、醋熗鍋,放綠豆芽炒熟,加水煮沸,再加鹽、味精,做成豆芽湯;把麪條抓到碗裏,澆上豆芽湯即可食之。

膠東人七夕吃巧果子,臨沂人七夕則吃雲面。吃雲面,此面得用露水製成,吃它能獲得巧意。

老南京人過七夕還有個獨特的風俗:吃江米條。江米條是一道漢族小吃,用糯米麪加豆粉和麪後在燜鍋裏蒸出來,放在石臼裏用棒子捶,再稈成圓形,曬乾用油煎出來,最後蘸梅花﹑松花﹑芝麻等豆沙製作而成的一種食品。

閩南和台灣的七夕節又是“七孃媽”的誕辰日。民間十分盛行崇拜七孃媽這一被奉為保護孩子平安和健康的偶像。據閩南籍台灣學者林再復的《閩南人》一書考證,閩南人過去越峽跨洋到台灣或異國他邦經商、謀生,大都多年未能歸,婦女們只好把所有的希望,都寄託在孩子身上,有了希望才有生活下去的勇氣。所以,七夕這一相思傳情的節日又演變成對保護孩子的“七孃媽”神的祈禱。

每年這天,人們三五成羣到七孃媽廟供奉花果、脂粉、牲禮等。這天,台灣民間還流行一種“成人禮”,即孩子長到滿15歲時,父母領着他帶着供品到七孃媽廟酬謝,答謝“七孃媽”保護孩子度過了幼年、童年和少年時代。在這一天,台南地區要為16歲的孩子“做十六歲”,行成人禮。台灣民眾認為,小孩在未滿16歲之前,都是由天上的仙鳥——鳥母照顧長大的。鳥母則是由七孃媽所託,因此,七孃媽就成了未成年孩子的保護神。嬰兒出生滿週歲後,虔誠的母親或祖母就會抱着孩子,帶上豐盛的祭品,另加雞冠花與千日紅,到寺廟祭拜,祈願七孃媽保護孩子平安長大,並用古錢或鎖牌串上紅包絨線,系在頸上,一直戴到16歲,才在七夕節那天拿下鎖牌,併到寺廟答謝七孃媽多年的保佑。有的家長除了在七夕節這天祭謝“七孃媽”之外,還專門為孩子舉行成人禮的事而宴請親友,慶賀一番。閩南、台灣民間七夕雖不很重乞巧,但很看重保健食俗。每到七夕之際,幾乎家家户户要買來中藥使君子和石榴。

七夕這天晚餐,就用買來的使君子煮雞蛋、瘦豬肉、豬小腸、螃蟹等,晚飯後,分食石榴。這兩種食物均有一定的驅蟲功能,因而很受歡迎。説來有趣,台灣七夕的晚餐,民間還習慣煮食紅糖乾飯,這對誘蟲吃藥也起了輔助作用。因何有此獨特節俗?相傳出自海峽兩岸尊奉的北宋名醫“保生大帝”吳雲東。那是景佑元年(1034年)夏令,閩南一帶瘟疫流行,好心的名醫吳雲東帶着徒弟,四處採藥救治百姓。他見許多大人小孩患有蟲病,就倡導人們在七夕這天購食使君子、石榴。因七夕這天好記,期間又是石榴成熟季節。所以,民眾都遵囑去做,起到了意想不到的保健作用,後來便相沿成俗,並隨着閩南移民過台灣而沿襲至今。由於吳雲東醫術高超,醫德高尚,上自皇家,下至貧民,都尊崇他為醫神。

七夕節,又名乞巧節、七巧節或七姐誕,始於漢朝,是流行於中國及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相傳農曆七月七日夜或七月六日夜婦女在庭院向織女星乞求智巧,故稱為“乞巧”.其起源於對自然的崇拜及婦女穿針乞巧,後被賦予牛郎織女的傳説使其成為極具浪漫色彩的節日之一。節日產生了婦女穿針乞巧,祈禱福祿壽活動,禮拜七姐,陳列花果、女紅等習俗,並遠傳日本、朝鮮半島、越南等漢字文化圈國家

第4篇

鄄城、曹縣、平原等地乞巧的風俗卻十分有趣:七個要好的姑娘集糧集菜包餃子,把一枚銅錢、一根針和一個紅棗分別包到三個水餃裏,乞巧活動以後,她們聚在一起吃水餃,傳説吃到錢的有福,吃到針的手巧,吃到棗的早婚。

浙江各地在這一天用麪粉制各種小型物狀,用油煎炸後稱“巧果”,晚上在庭院內陳列巧果、蓮蓬、白藕、紅菱等。七夕乞巧的應節食品,以巧果最為出名。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款式極多。主要的材料是油、面、糖、蜜。《東京夢華錄》中稱之為“笑厭兒”、“果食花樣”,圖樣則有捺香、方勝等。

除了吃巧果,有些地方,七月初七吃巧芽面。做巧芽面用的豆芽,要提前七天生,選沒有蟲蛀的綠豆一小碗,洗淨,平鋪到一個盤子裏,用濕紗布蓋好遮住陽光,放到炕頭上,每天噴幾次水使之保持濕潤。七天後,待豆芽長至兩三釐米長,便可做手擀麪,下鍋煮熟,過涼水拔透;然後熱鍋坐油,加肉丁炒熟,葱、姜爆鍋,醬油、醋熗鍋,放綠豆芽炒熟,加水煮沸,再加鹽、味精,做成豆芽湯;把麪條抓到碗裏,澆上豆芽湯即可食之。

膠東人七夕吃巧果子,臨沂人七夕則吃雲面。吃雲面,此面得用露水製成,吃它能獲得巧意。

老南京人過七夕還有個獨特的風俗:吃江米條。江米條是一道漢族小吃,用糯米麪加豆粉和麪後在燜鍋裏蒸出來,放在石臼裏用棒子捶,再稈成圓形,曬乾用油煎出來,最後蘸梅花﹑松花﹑芝麻等豆沙製作而成的一種食品。

牛郎是人間孤兒,父母雙亡之後,常受兄嫂虐待。兄嫂和牛郎分家,只給牛朗一頭老牛。織女是天上一位聰明美麗、擅於織布的七仙女。有一次她與其他仙女一道到銀河洗澡。牛郎在老牛示意下,來到銀河邊將織女的天衣偷走。織女不能重返天宮,遂於牛郎結成夫妻,生有一兒一女,自耕自織過着幸福美滿生活。天帝知道後大為震怒,派了天兵天將到人間將織女抓回天宮。牛郎十分悲痛,抱着一雙兒女哭作一團。老牛臨死前,囑咐牛郎在它死後穿上它的皮即可攜兒女上天宮去尋找織女。牛郎照老牛的吩咐做了,挑着兒女來到天上,眼看就要追上織女時,王母娘娘忽然拔下金簪,在空中一劃,二人之間頓時出現一條波浪滾滾的天河,牛郎織女只能隔河相泣。織女和牛郎及他們兒女的哭聲感動了天帝,天帝允許牛郎織女每年七月七日在鵲橋相聚一次。每逢七月七日,便有無數的喜鵲在天河兩岸搭起鵲橋,讓牛郎織女在此相會。每到七夕,大家就會出門去看牽牛、織女星渡河相會。

陝西黃土高原地區,在七夕節的夜晚也有舉行各種乞巧活動的風俗,婦女們往往要結紮穿花衣的草人,謂之巧姑,不但要供瓜果,還栽種豆苗、青葱,在七夕之夜各家女子都手端一碗清水,剪豆苗、青葱,放入水中,用看月下投物之影來占卜巧拙之命,還穿針走線,競爭高低。同時還舉行剪窗花比巧手的活動。

廣西某些地區有七夕儲水的習俗,認為雙七水洗浴能消災除病,體弱多病的孩子,也常在此日將紅頭繩結七個結,戴在脖子上,祈求健康吉祥。

山東榮城有兩種活動,一種是“巧菜”,即少女在酒杯中培育麥芽,一種是“巧花”,也是由少女用麪粉塑制各種帶花的食品。

在紹興農村,這一夜會有許多少女一個人偷偷躲在生長得茂盛的南瓜棚下,在夜深人靜之時如能聽到牛郎織女相會時的悄悄話,這待嫁的少女日後便能得到這千年不渝的愛情。

在廣東,最重視七夕節的是清代、民國年間,並流傳有許許多多有趣的風習。屈大均《廣東新語》中,即已記載了清初“七娘會”的盛況,民國年間,並流傳有許許多多有趣的風習。屈大均《廣東新語》中,即已記載了清初“七娘會”的盛況,民間多稱“拜七姐”。據參加過民國年間的“拜七姐”活動的老人回憶,廣州西關一帶,尤為盛行“拜七姐”。活動一般是在少女少婦中進行(男子與老年婦女只能在一旁觀看,並行禮祭拜而已),預先由要好的十數名姐妹組織起來準備“拜七姐”,在六月份便要將一些稻穀、麥粒、綠豆等浸在瓷碗裏,讓它們發芽。臨近七夕就更加忙碌,要湊起一些錢,請家裏人幫忙,用竹篾紙紮糊起一座鵲橋並且製作各種各樣的精美手工藝品。到七夕之夜,便在廳堂中擺設八仙桌,繫上刺繡台圍(桌裙),擺上各種精彩紛呈的花果製品及女紅巧物,大顯女兒們的巧藝。有用剪紙紅花帶圍着的谷秧、豆芽盤,盤中點着油燈,燈光透出彩畫薄紙燈罩,豔彩奪目;有精心佈置的插花,幽香四溢的白蘭、茉莉、素馨及其他鮮花插在銅瓷花瓶裏;有茶匙般大的荷、玫瑰、夜合、山茶插在小盆中,一朵真的配一朵假的,真假難辯;還有把蘋果桃柿等生果切削拼疊成各種鳥獸等形狀的果盤;寸許長的繡花衣裙鞋襪及花木屐;用金銀綵線織繡的小羅帳、被單、簾幔、桌裙;指甲大小的扇子、手帕;用小木板敷土種豆粟苗配細木砌的亭台樓閣,總之是越細緻越顯得巧。又用米粒、芝麻、燈草芯、彩紙製成各種形式的塔樓、桌椅、瓶爐、花果、文房四寶及各種花紋和文字的麻豆砌成的供品;還掛一盞盞的玻璃或彩紙的花燈、宮燈及柚皮、蛋殼燈(上雕山水花鳥圖案),動物形燈。最惹人愛的,是女兒們用綵綢扎制的精美的雛偶,即布娃娃。雛偶有牛郎、織女及一對小兒女的形象,一般放於上層,下邊是吹蕭彈琴舞蹈的小兒形象,慶賀雙星相會之意。還有“西廂”、“紅樓”、“楊門女將”等成套的戲劇人物形象(也與瓷塑雛偶,是家長買給小兒女作節日禮物的)。另外,當然也少不了陳列化粧用品,如小胭脂盒、鏡、彩梳、絨花、脂粉等,既供織女使用,也供女兒們自用。還有蠟制瓜果、小動物等。此外就是甜鹹點心、茶、酒、瓜子、花生等食物,必不可少的是燭台、香爐、插上香燭,並用最好的檀香點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