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其他文案

2021如何正確把握做好黨的民族工作的四個關係

欄目: 其他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1.25W

增進共同性、尊重和包容差異性是民族工作的重要原則,那怎麼創新發展黨的民族工作呢?以下是本站小編和大家分享2021如何正確把握做好黨的民族工作的四個關係相關參考資料,提供參考,歡迎你的參閲。
 

2021如何正確把握做好黨的民族工作的四個關係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民族工作會議上指出,黨的民族工作創新發展,就是要堅持正確的,調整過時的,更好保障各民族羣眾合法權益。要正確把握好共同性和差異性的關係、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和各民族意識的關係、中華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關係、物質和精神的關係。這些重要論述,是對我國基本國情和歷史傳統的準確把握,是對中華民族團結進步規律的深刻揭示,充滿了唯物辯證法的智慧,為進一步做好黨的民族工作提供了科學方法和指導原則,必將引領中華民族在更高層次上實現大團結大進步。
 
  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是我國的一大特色,也是我國發展的一大有利因素。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一部中國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匯聚成多元一體中華民族的歷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締造、發展、鞏固統一的偉大祖國的歷史”。我們遼闊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開拓的,我們悠久的歷史是各民族共同書寫的,我們燦爛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創造的,我們偉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各族兒女在中華民族大家庭中手足相親、守望相助,在脱貧攻堅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中,打造了東西部對口扶貧協作幫扶的“閩寧模式”,演繹了廣東珠海與雲南怒江對口幫扶、守望相助的“江海情深”,對口援疆、對口援藏中更是結成數不清的“親戚”、留下無數感人的故事,促進各族羣眾廣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各族人民相互支援、親如一家,充分展示了中華民族大團結的強大力量。實踐充分證明,增進共同性、尊重和包容差異性,這是做好民族工作的重要原則。只有各民族相親相愛、彼此尊重、團結奮鬥,才能共同創造偉大祖國的輝煌成就,才能形成各民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誰也離不開誰,共同繁榮、共享成果的生動局面。
 
  中華民族之所以團結融合,多元之所以聚為一體,源自各民族文化上的兼收幷蓄、經濟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親近,源自中華民族追求團結統一的內生動力。中華民族和各民族的關係,是一個大家庭和家庭成員的關係,各民族之間的關係是一個大家庭裏不同成員的關係。因此,要引導各民族始終把中華民族利益放在首位,本民族意識要服從和服務於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同時要在實現好中華民族共同體整體利益進程中實現好各民族具體利益,大漢族主義和地方民族主義都不利於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
 
  我國是一個民族文化豐富多彩的國家。在我國5000多年文明發展史上,各民族共同開發了祖國的錦繡河山、廣袤疆域,共同創造了悠久的中國歷史、燦爛的中華文化,共同培育了以偉大創造精神、偉大奮鬥精神、偉大團結精神、偉大夢想精神為基本內涵的中華民族精神。各民族優秀傳統文化都是中華文化的組成部分,中華文化是主幹,各民族文化是枝葉,根深幹壯才能枝繁葉茂。一部中國史,就是一部統一多民族國家形成的發展史、一部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形成的發展史、一部致力於“大一統”又尊重差異的中華政治文明形成的發展史、一部中華民族精神形成的發展史,這是孕育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深厚歷史根基。
 
  解決好民族問題,物質方面的問題要解決好,精神方面的問題也要解決好。一方面,要加快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發展,確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民族不能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一個民族也不能少”,不斷打牢中華民族共同體的物質基礎。另一方面,在物質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同時,精神生活也要健康向上、豐富多彩。要賦予所有改革發展以彰顯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意義,以維護統一、反對分裂的意義,以改善民生、凝聚人心的意義,讓中華民族共同體牢不可破。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樹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華文化符號和中華民族形象,不斷增強各族羣眾對偉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共產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不斷打牢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思想基礎和政治基礎,促進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推動中華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強、凝聚力更大的命運共同體。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中“一體包含多元,多元組成一體,一體離不開多元,多元也離不開一體,一體是主線和方向,多元是要素和動力,兩者辯證統一”。我們要始終牢記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這一基本國情,引導各族幹部羣眾樹立正確的祖國觀、民族觀、文化觀、歷史觀,堅持把維護民族團結和國家統一作為各民族最高利益,不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共建美好家園、共創美好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