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其他文案

大學生教師節演講稿3篇 傳承師德精神,大學生講述教師節感言

欄目: 其他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8.68K

大學生教師節演講稿是為了表達學生對老師的感恩之情,同時向老師致以敬意的一種形式。演講稿內容豐富多彩,旨在傳遞感恩、敬業、尊師等價值觀念。通過演講,大學生可以向老師表達感激之情,同時也可以啟發更多同學學會感恩與尊重他人。

大學生教師節演講稿3篇 傳承師德精神,大學生講述教師節感言

第1篇

在每個人的心靈深處都珍藏着一份信念鼓勵你走向成功。因為只有了信念,才能拔起擎天的巨木,才能升騰冷漠的生命,才能裸露許多靈魂,以及在長長的黑夜襲來時也有耐心期待天光。

美國紐約歷史上的第一位黑人州長;羅傑羅爾斯就是憑着一個信念而成功的,羅傑羅爾斯出生在紐約聲名狼藉的大沙頭貧民窟,在那兒出生的孩子,長大以後很少有人獲得較體面的職業,在他上國小時,他的校長皮爾保羅鼓勵他説:“你將來是紐約州的州長,羅爾斯聽了這話,相信了它,並且,從那天起,紐約州長就像一面旗幟,在以後的 40多年間,他沒有一天不按州長的身份要求自己,51歲那年,他真得成了紐約州長,羅傑羅爾斯就是憑着終有一天能當上州長的信念使自己走向了成功。

在我上學讀書的時候起,看見老師站在講台上給我們講課,就開始覺得教師這一職業多麼的令人嚮往,將來我要是能當一名教師那該多好啊。在中學畢業後,由於種種原因,我走進了宜昌市水利電力學校,曾一度後悔過,可後來,還是讓我走上了這神聖的講台,我難得的機會啊!

當我走向神聖的講台,看着台下孩子們一雙雙求知的眼睛,我不由自主的產生了要當一名優秀教師的信念。在這個信念的支持下,我如飢似渴的學習,以滿足一名優秀教師所需要的知識功底和教育教學功底。我參加了學歷培訓,拿到了我夢寐以求的大專文憑。為了適應新世紀的教育要求,我刻苦學習了計算機,現已能較為熟練的運用多種軟件,並能製作一些簡單的課件,以備必要時所用。在課改來臨的今天,我又多次參加新的課標培訓,接受新的教育理念,並用新的教育理念來指導我現實的教育教學工作,希望使自己能走在新課改的前列。

要想成為一名優秀的教師不僅要有較強的業務素質,更重要的是要有顆愛心。作為老師,在學校的身份是多重的,既是知識的引導者,又是學生的朋友,更要像慈愛的母親那樣去關心他們,因為在他們幼小的心裏母愛是一縷陽光,讓他的心靈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到春天般的温暖,讓他們的靈魂即使遇到電閃雷鳴依然仁厚寬廣。在他們生病的時候,我會毫不猶豫的騎上車送他們去看醫生。對待同學的錯誤時,我往往最先考慮的也是學生的自尊,以學生最能接受的方式來進行處理,對他們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讓他們改正錯誤,走向成功。在我這顆愛心的澆灌下,終於得到了同學們的認可,在全校組織的”最滿意教師“的評比活動中,全班 64名學生都對我投上了最滿意的一票。這使我倍感欣慰。

太陽總在有信念的地方升起,月亮也總在有信念的地方朦朧,信念是永恆的微笑,使你的心靈永遠充滿激情,使你的雙眼永遠清澈明亮。教師就像一顆星,沒有太陽那樣熱烈,沒有月亮那樣温柔,沒有朝霞那樣眩目,沒有白雲那樣高遠,但從來無怨無悔,與世無爭,總是在一個不顯眼的角落裏,奉獻那份光和熱。

大學生教師節演講稿3篇 傳承師德精神,大學生講述教師節感言 第2張

第2篇

鮮花感恩雨露,因為雨露滋潤它成長;蒼鷹感恩天空,因為天空讓它飛翔;高山感恩大地,因為大地讓它高聳;我感恩老師,因為老師為我打開了智慧的大門,讓我在知識的海洋裏翱翔。在我的成長曆程中,您濃濃的師愛一直伴隨左右。

老師,感恩您,你多像那默默無聞的樹根,使小樹茁壯成長,又使樹枝上掛滿豐碩的果實,卻並不要求任何報償。您給了我們一杆生活的尺,讓我們自己天天去丈量;您給了我們一面模範行為的.鏡子,讓我們處處有學習的榜樣。您是大橋,為我們連接被割斷的山脈,讓我們走向收穫的頂峯;您是青藤,堅韌而修長,指引我們採摘到崖頂的奇珍異寶。

感謝您一直鼓勵我們,在我們嘗試時,您總是殷切關注着,即使我們失敗了,您也不會對我們冷嘲熱諷。當我們有一點成就時,您就會對我們加以鼓勵,為我們拼搏向上的精神打好了基礎。您帶領我們經歷的每一個問題,每一個發現,每一種體驗都令我們着迷,讓我們看到了智慧光芒在知識海洋中的閃爍。這就是你的愛,多麼質樸無華啊。

啊!老師,您的愛就像水一樣毫無雜色,一樣平凡又不可缺少呀!您知道嗎?我多麼想輕輕地摘下一片天,可它是那麼遙遠,怎能比得上您的和藹;我想輕輕扯下一朵雲,可雲兒怎能比的上您的純潔;我想輕輕摘下一朵花,可它怎能比得上您給我的人生點綴的絢麗多彩呢?最後,我想説一句:“感恩您,老師!”

老師,我感恩您,看着您在黑板上留下的一行行整齊而漂亮的字跡,我能掂量出這中間藴藏着多少的奧妙和辛勤的汗水,這是您對社會教育事業的無私的奉獻。聽着您在講台上所講的每一個字,那是一種什麼樣的聲音?是大自然清翠的鳥叫聲?是古典樂器發出來的和諧的旋律聲?不,都不是,那是一種天外之音,藴含着世間動聽的音調,聽起來讓我們感觸深刻,因為那種聲音不是普通的聲音,而是一種知識的信號聲,一聽到這種聲音,就知道有許多的知識要從遠方飛馳而來,走進我們智慧的大腦。

敬愛的老師,我把您比作綠葉,我把您比作紅燭,也頌不盡您的奉獻和成果啊!您不是綠葉卻在滋養綠葉,您不是紅燭卻能照徹心靈,因為在我們眼睛裏映射出的永遠是您的身影。您把我們生命的每一個音符,都鍍成世界最美的顏色。從此,我們的心像大海一樣磅礴。我真想取出串串爆竹,放出串串祝福,用絢麗的火焰為我們的老師唱支心歌。

第3篇

教師是園丁,教師是路標,教師是擺渡人,這是對教師傳道育人精神的讚美。工人勞動創造出實用的產品,農民勞動創造出豐富的食糧,科技人員的勞動是發明新技術,而惟獨教師的勞動是培育出精神高尚的人。教師的職業是影響人一生的職業,教師的教誨是照亮人心靈中永遠的指路燈!

魯迅先生曾這樣回憶他的一位老師:我總還時時記起他,在我所認為我師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給我鼓勵的一個。他的性格,在我的眼裏和心裏是偉大的,雖然他的姓名並不為許多人所知道。他所改正的講義,我曾訂成三厚本,收藏着,將作為永久的紀念。他的照片至今還掛在我北京寓所的東牆上,書桌對面。每當夜間疲倦,正想偷懶時,仰面在燈光中瞥見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説出抑揚頓挫的話來,便使我忽又良心發現,而且增加了勇氣。老師的教誨和人格成了魯迅為正義、為自由奮筆疾書的不懈動力,也使他具有了不怕邪惡的鋼鐵般鬥志。

在處於成長期的學生的心靈裏,教師是任何力量都不能代替的最燦爛的陽光。教師的人格魅力乃至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會在學生的心靈深處留下難以磨滅的痕跡,時時刻刻起着耳濡目染、潛移默化的作用。

“師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諸德也。”著名書法家啟功先生在回憶北京師範大學老校長陳垣對他的教導時,流淚寫下了《夫子循循然善誘人》一文,記錄下陳先生對他的“耳提面命”:一個人站在講台上要有一個樣子,和學生的臉是對立的,但感情不可對立;萬不可有偏愛、偏惡,萬不可譏誚學生,以鼓勵誇獎為主。淘氣或成績不好的,都要盡力找他們一小點好處,加以誇獎。不要發脾氣。站在講台上即是師表,要取得學生的佩服……

正如教育家加裏寧所説,教育者影響受教育者的不僅是所教的某些知識,而且還有他的行為、生活方式以及對日常生活的態度。教師不僅是用自己的學識教人,而且是用自己的品格影響學生;不僅用語言去傳授知識,而且還用自己的靈魂去感化學生和塑造學生的心靈。

師者,表率也。毫無疑問教師是我們做人的榜樣,那麼教師為什麼能夠成為我們的品行標準呢?教師不僅自己有着高尚的品德,而且時刻做到以身作則。教師是我們成長道路上的躬行示範者。教師使我們具備了最基本的做人道德規範。

教師是品德示範者。為人師表,率先垂範。這是對身為教師的所有教育工作者的基本要求和期待。同時,這也是人們對教師的一種褒獎。教書先育人,教師不僅在知識和言行上是學生效仿的對象,而且教師更為學生、為我們大家樹立了良好的品德樣板。教師的優秀品格令每一位學生終生受益,教師的高尚道德讓所有人為之感動。

1997年12月5日9時45分,陝西省某地發生4.8級地震。西安市在同一瞬間也感到明顯的震顫。與此同時,在西安市某大學校園四樓的一所教室裏,一位白髮蒼蒼的老教授正在給學生講課。大樓搖了一下,所有的學生連同教授的身體也搖了一下。

教授的心一驚:“可能是地震。”然而,當他開口時卻説:“同學們有序離開教室,到教學樓前的空地集合。”學生似乎明白了一點什麼,魚貫而出。

在另一所自習教室裏,隨着一聲大喊:“地震啦!”亂作一團的學生在一股強大的推力下向外奔去……

當所有的人都集中到樓前的空地上時,學校領導清點人數發現:只有老教授未下來。正在這時,老教授出現在樓門口,同學們一齊歡呼衝上去圍住了他。細心的人發現:他手裏還提着一雙女生跑丟的高跟鞋。

地震給學生們上了一課,讓他們學到了大學四年乃至一生都不易學到的東西:危難時刻,彰顯人格。在生命最危急關頭,老教授為他們樹立了“先人後己”的品德典範。

在北京師範大學的校園裏銘刻着這樣的校訓“學為人師,行為世範”。這既是對未來的準教師們的教誨和要求,也是對教師品德的高度概括。教師的品德不僅僅在於自己擁有真才實學和高尚品行,更可貴的是成為人世和社會的楷模:“以令率人,不如身先”,“知行合一,行勝於言”。

在一個新學期開始的秋天,北京大學一位外地來的新生揹着大包小包走進了校園,實在太累了,他就把大包小包放在路邊。這時正好一位老人迎面走來,這位新生走上去説:“您能不能替我看一下包呢?”老人爽快地答應了。

這位年輕的學子輕裝地去辦理了各種入學手續。一個多小時後回來,發現老人還在那裏盡職盡責地為他看着行李。一聲謝過後,兩人各自走了。

幾日後,在開學典禮上,這位新生驚訝地發現,主席台上就座的北京大學一位副校長正是那天替自己看包的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