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其他文案

北京導遊詞8篇 北京之旅:探究中華文明瑰寶的珍藏地

欄目: 其他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7.03K

北京是中國的首都,擁有着200多年的歷史和文化底藴。在這裏,你可以看到古代帝王的建築,如故宮、頤和園等;你也可以感受到現代文明的氣息,如798藝術區、三里屯等。下面,我們為大家準備了一份詳細的北京導遊詞,讓你更好地瞭解這座城市。

北京導遊詞8篇 北京之旅:探究中華文明瑰寶的珍藏地

第1篇

大家好!我是頤和園旅遊社的導遊,姓葉,你們可以叫我葉導。這一次,由我帶領大家參觀頤和園,請多多關照。

走進大門,繞過大殿,就來到了有名的長廊。這條長廊有7百多米長,分成273間。看!這每一間的橫澗上畫着人物、花草、風景,在這幾千幅畫中,沒有那兩幅是相同的。

穿過長廊,我們就來到萬壽山腳下,大家抬頭看一看,在半山腰間聳立着一座八角寶塔形的三層建築物,那黃色的玻璃瓦閃閃發光,大家猜猜它是什麼?沒錯!那就是佛香閣。它的下面就是排雲殿。

我們登上萬壽山,站在佛香閣前鳥瞰頤和園,它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瞧!那鬱鬱葱葱的樹木掩映着黃的.綠的琉璃瓦屋頂和硃紅的宮牆。

從萬壽山下來,就來到了昆明湖。昆明湖靜得像一面鏡子,綠得像一塊碧玉。遊船畫舫從湖面慢慢地滑過,幾乎不留一點痕跡。

我們再來看看昆明湖上的石橋。昆明湖上的石橋式樣不同,就那這座橋來説吧!它有十七個橋洞,叫做十七孔橋。橋上有上百根石柱,每根石柱上都刻着小獅子,這麼多小獅子,沒有那兩隻是相同的。湖中心有個小島,我們過橋可以到島上去玩。

好,大家先到橋上休息一下,然後繼續參觀下一個景點,希望你們自覺愛護頤和園的一草一木,祝你們玩得開心!

北京導遊詞8篇 北京之旅:探究中華文明瑰寶的珍藏地 第2張

第2篇

“各位先生、女士們,大家好!我姓關名羽瀟,是紅星閃閃旅行社的一位導遊。首先預祝大家旅途愉快!好,此刻大家看我身後的那扇硃紅的大門就是故宮的正門了。故宮處在北京市城區中心是明清兩代的皇宮,也是當今世界現存規模最大、建築最雄偉、保存最完整的古代皇家宮殿,好了此刻已經到了停車場,先介紹到這兒請大家下車吧!”各位請看!這便是故宮的正大門午門。它建成於1420年,它的名字是用來斬頭的嗎?其實它還有一個作用就是在士兵出征之前,們也就是此刻的‘領導’在這兒諸如鼓舞士氣並下達命令之類的……,好!那我們就到故宮裏面吧。

各位朋友,在我們眼前的就是聞名中外的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此時先來看看太和殿,它高有33米,從東至西長有64米,從南至北寬有33米,面積為2377平方米。太和殿是在皇帝上早朝和舉行盛大典禮的地方,它的規模為紫禁城內大殿第一,正背上的吻獸的體積也是我國目前最大的.。總而言之,處處顯示它的“第一”的思想體現。看完了太和殿讓我們一齊去中和殿。中和殿是皇帝在大典前等待吉時、稍事休息的地方。下面請朋友們自由參觀一下當時的國宴廳保和殿。十分鐘後我帶領大家遊覽最後一個景點:交泰殿。大家休息夠了嗎?此刻我們就去交泰殿,殿裏有康熙皇帝的御筆,在北京只有兩幅康熙帝的真跡,另一幅就在大和的家恭王府。

請看,眼前這一座四角攢尖的建築物就是交泰殿,我們走進去看一看吧,您們看到後牆扁額上有“無為”二字了嗎?那就是康熙御筆,“無為”的意思並不是沒有作為,而是期望後代能夠以德治國,施以仁政,以圖國家長治久安。作文 “好了,親愛的遊客朋友們,本次北京故宮之旅就圓滿結束了。此時我期望各位若干年之後還能來找我,我必須為大家再次講解,朋友再見。”我微笑地向遊客們告別。

第3篇

天壇位於北京正陽門東南側,始建於明永樂年間,至今已有近600年的歷史。天壇原是明清兩朝皇帝祭天祈谷的場所,是中國也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形制最完備的古代祭壇建築羣。天壇平面佈局呈“回”字形,北圓南方,象徵天圓地方。天壇分為內、外壇兩部分,每年孟春(農曆正月)祈谷大典在內壇北部祈谷壇建築羣舉行,冬至祭天在內壇南部圜丘壇建築羣舉行。明清共有22位皇帝在這裏舉行過祭祀大典654次。

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在營建北京城的同時,在北京正陽門外東南側建天地壇。初建時這組建築為天地合祀,所以稱為天地壇。其中主建築大祀殿為長方形大殿,十一開間,宏偉壯麗。百餘年間有9位明朝皇帝在天地壇合祀天地。直至明嘉靖年間,明世宗朱厚熜下詔,將天地合祀改為天地分祀。在天地壇的南郊增建了圜丘壇,用於冬至祭天;把大祀殿的規制改為圓形,並更名為大享殿,專門用於孟春祈谷。並且在北郊建方澤壇,以祭地;東郊建朝日壇,以祭日;西郊建夕月壇,以祭月。到了清乾隆年間,清高宗弘曆對天壇進行了大規模的改造,包括:改造天壇內外壇牆、擴建圜丘壇、改建祈谷壇大享殿並改稱為祈年殿、增闢圜丘壇門、改建皇穹宇。1911年清帝溥儀遜位,祭天制度廢止。

現在的天壇是通稱,它實際上由兩個壇組成,南部為圜丘壇,北部為祈谷壇。兩壇各成體系,它們之間由丹陛橋連接。天壇的`建築特點可以用“一、三、五、七、九”這樣一組數字來概括。

一:一條中軸線。自南向北依次是昭亨門—圜丘壇—皇穹宇—成貞門—丹陛橋—南磚門—祈年門—祈年殿—皇乾殿—北天門。

三:三道壇牆。分別為外壇牆、內壇牆和分隔圜丘壇與祈谷壇之間的東西向壇牆。

五:指五組主要建築。分別為圜丘壇建築羣、祈谷壇建築羣、齋宮建築羣、神樂署和犧牲所建築羣。

九:指天壇的9座壇門。天壇西側外壇牆上有祈谷壇門和圜丘壇門;祈谷壇有東天門、西天門、北天門;圜丘壇有泰元門、昭亨門、廣利門、成貞門。

第4篇

龍慶峽古稱“古城九曲”,其水源於海坨山東麓,經玉都山匯入古城水庫。該景區集南方 山水的嫵媚秀麗和北方山水的雄渾壯觀於一體,峽谷曲折蜿蜒,河水幽長碧綠。兩岸山崖險峻,森林茂密,裸露的石灰巖形成奇特造型,特別是長年被水浸蝕所形成的溶洞和洞中的石筍、石柱、石斷層,與灕江山石極相似,只是當您抬頭觀望山峯時,才可感到北方峯崖的雄偉峻峭。

乘船游龍慶峽,山,羣峯屏列,逶迤嵯峨,隨形寓意,依貌稱名,大自然的天道滄桑、鬼斧神工造化了鎮山如來、鐘山、鳳冠島、東大寨、月亮灣等30餘處景觀,附麗了人的感情,山水就有了人的性格和靈性。那水,碧波清流,九曲縈迴,綠得氤氲,柔的纖繾,拓山光鳥影於懷,納長天白雲在胸。山回水轉,水貫山行

龍慶峽的盛夏,氣候涼爽,空氣清新,氣温低於北京城區6度,比承德避暑山莊還低0.8度。而隆冬,結冰期較長,異常寒冷,於是,這裏就誕生了冰燈藝術的奇葩,峽谷,一個冰雕玉砌的世界,一個北國冰雪的樂園。

歷史的腳印,山間古剎廟宇,又為這明麗的山水之夢,着了一筆古銅的底色,令其愈顯久遠幽深。神仙院聳立在羣山圍合,孤峯獨峙之巔,1998年這裏再現明代廟宇風采,在雲霧縹渺,樹木蓊鬱當中,層層崇台,依山疊砌,殿宇樓堂,鱗次櫛比,翠瓦丹牆,飛金流碧.......一覽眾山小的玉皇頂,主閣儼然,重檐九脊。清人來此曾記“逼面千峯起,回頭萬壑低”。憑欄俯臨,峽谷曲流,形勢險勝,投目縱覽,峯濤如注,媯川生煙,大有我欲乘風歸去,飄飄欲仙之感。峽谷深處的金剛寺,掩於南、北金剛山之間,森深壑幽,環境清麗,寺院飛檐凌空,雕甍碧瓦,棟宇巍峨,丹楹刻桷,深山藏古寺,空谷傳鐘聲......

龍慶峽構建了與山水主旋律相協調的遊娛設施,峽谷口,一條258米長的巨龍,頭下尾上地懸掛於千仞峭壁,金鱗閃爍,須爪飛揚,這就是堪稱亞州第一的.龍形電梯,遊人乘入其間不知不覺之中,即達船台。而凌空飛越的速滑溜索、驚險刺激的高崖蹦極,欲試心顫,欲罷不能。 乘坐纜車,我欲因之夢神仙,瞬間即到玉皇頂;穿越300米長的百花仙洞,就穿越了神州大地的南疆北國,四季風光;中國登山協會還籌建並命名龍慶峽為中國登山協會龍慶峽攀巖、攀冰訓練基地,於此成功地舉辦了“龍慶峽杯”全國第七屆攀巖錦標賽,讓更多的中華健兒在此挑戰生命極限;最後,乘上橫跨谷口的福斯特比翼滑道,如同乘上美麗的彩虹,於風、於幻、於有驚無險之中,從龍慶峽谷的仙境回到現實。

龍慶峽有一流的服務設施,可住宿,可餐飲,可會議,可娛樂,設施完備,服務優質。

第5篇

大家好!歡迎光臨世界文化遺產——頤和園。我是你們的導遊,我姓林,你們能夠叫我林導遊。很榮幸為大家服務。此刻我帶我家一齊去遊覽頤和園,大家跟我來吧!

各位遊客,那裏就是有名的長廊,那裏長七百多米,分成273間。請大家抬起頭,看!每一間的橫檻上都有五彩繽紛的'畫,畫着:人物、花草、風景,這幾千幅畫當中沒有哪兩幅是相同的。大家細細欣賞吧!

我們此刻去的就是萬壽山。展此刻你眼前的這座山就是萬壽山。請你們抬頭向上望,聳立在半山腰上的那座八角寶塔形的三層建築就是佛香閣,它高38米多。下面的一排排金碧輝煌的宮殿,你們明白那是什麼嗎?不明白吧1其實那就是排雲殿。此刻我們去的是昆明湖,這湖面積大約220平方米。這座橋名十七孔橋,因為這座石橋有十七個橋洞。

此刻大家能夠自由活動,但要注意:1、不能隨地扔垃圾2、不能亂塗亂畫3、要注意安全。最後我祝大家旅程愉快。

第6篇

五大宮分別為:北京故宮、法國凡爾賽宮、英國白金漢宮、美國白宮、俄羅斯克裏姆林宮)之稱。北京故宮是明清兩代的皇宮。歷代宮殿都“象天立宮”以表示君權“受命於天”。由於君為天子,天子的宮殿如同天帝居住的“紫宮”禁地,因此又名紫禁城。

故宮午門 故宮始建於公元1406年,1420年基本竣工,是明朝皇帝朱棣始建。故宮南北長961米,東西寬753米,面積約為7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5.5萬平方米。相傳故宮一共有9999間房,實際數據是1973年專家現場測量故宮有大小院落90多座,房屋有980座,共計8707間(而此“間”並非現今房間之概念,此處“間”指四根房柱所形成的空間)。宮城周圍環繞着高12米,長3400米的宮牆,形式為一長方形城池,牆外有52米寬的護城河環繞,形成一個森嚴壁壘的城堡。故宮宮殿建築均是木結構、黃琉璃瓦頂、青白石底座,飾以金碧輝煌的彩畫。故宮有4個門,正門名午門,東門名東華門,西門名西華門,北門名神武門。面對北門神武門,有用土、石築成的景山,滿山松柏成林。在整體佈局上,景山可説是故宮建築羣的屏障。

依照中國古代星象學説,紫微垣(即北極星)位於中天,乃天帝所居,天人對應,是以故宮又稱紫禁城。明代第三位皇帝朱棣在奪取帝位後,決定遷都北京,即開始營造這座宮殿,至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落成。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國最後的封建帝制--清王朝,1924年遜帝溥儀被逐出宮禁。在這前後五百餘年中,共有24位皇帝曾在這裏生活居住和對全國實行統治。

故宮博物院平均每年接待中外觀眾600-800萬人次,隨着旅遊事業的發展,觀眾的人數有增無減,可見人們對紫禁城的興趣長盛不衰。

故宮午門故宮有四個大門,正門名為午門。其平面為凹形,宏偉壯麗。午門後有五座精巧的漢白玉拱橋通往太和門。東門名東華門,西門名西華門,北門名神武門。故宮的四個城角都有精巧玲瓏的角樓,角樓高27.5米,十字屋脊,三重檐迭出,四面亮山,多角交錯,是結構奇麗的建築。

故宮建築的後半部叫內廷,內廷宮殿的大門——乾清門,左右有琉璃照壁,門裏是後三宮。內廷以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為中心,東西兩翼有東六宮和西六宮,是皇帝處理日常政務之處也是皇帝與后妃居住生活的地方。後半部在建築風格上不同於前半部。前半部建築形象是嚴肅、莊嚴、壯麗、雄偉,以象徵皇帝的至高無上。後半部內廷則富有生活氣息,建築多是自成院落,有花園、書齋、館榭、山石等。

故宮的正門叫“午門”,俗稱五鳳樓。東西北三面以12米高的城台相連,環抱一個方形廣場。有1組建築。正中有重樓,是9間面寬的大殿,重檐廡殿頂,在左右伸出兩闕城牆上,建有聯檐通脊的樓閣四座,明廊相連,兩翼各有13間的殿屋向南伸出,四隅各有高大的角亭,輔翼着正殿。這種形狀的門樓稱為“闕門”,是中國古代大門中最高級的形式。這組城上的建築,形勢巍峨壯麗,是故宮宮殿羣中第一高峯。午門是皇帝下詔書、下令出征的地方。每遇宣讀皇帝聖旨,頒發年曆書,文武百官都要齊集午門前廣場聽旨。午門當中的正門平時只有皇帝才可以出入,皇帝大婚時皇后進一次,殿試考中狀元、榜眼、探花的三人可以從此門走出一次。文武大臣進出東側門,宗室王公出入西側門。

“神武門”,明朝時為“玄武門”,玄武為古代四神獸之一,從方位上講,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玄武主北方,所以帝王宮殿的北宮門多取名“玄武”。清康熙年間因避諱改稱“神武門”。神武門也是一座城門樓形式,用的最高等級的重檐廡殿式屋頂,但它的大殿只有五開間加圍廊,沒有左右向前伸展的兩翼,所以在形制上要比午門低一個等級。神武門是宮內日常出入的門禁。現神武門為故宮博物院正門。

東華門與西華門遙相對應,門外設有下馬碑石,門內金水河南北流向,上架石橋1座,橋北為三座門。東華門與西華門形制相同,平面矩形,紅色城台,白玉須彌座,當中闢3座券門,券洞外方內圓。城台上建有城樓,黃琉璃瓦重檐廡殿頂,城樓面闊5間,進深3間,四周出廊。

在午門以內,有廣闊的大庭院,當中有弧形的.內金水河橫亙東西,北面就是外朝宮殿大門——太和門,左右各有朝房 廊廡。金水河上有5座橋樑,裝有白色漢白玉欄杆,隨河宛轉,形似玉帶。

瞧!這個建築叫太和門。是故宮裏最大的木製大門。在這兒放着一對獅子,它強悍、威武、高大,代表着皇帝的威嚴。

正前面的大殿叫太和殿,是故宮內最大的建築物,並且是過去北京城最高的建築物,你們覺得它高嗎?是的,它現在一點也不高,因為北京發展很快,高的建築物比比皆是。

太和門內,在3萬多平方米開闊的庭院中,是外朝的中心: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統稱三大殿(明朝稱:奉天殿、華蓋殿、謹身殿,嘉靖時改名:皇極殿、中極殿、建極殿。現名為清朝時名稱)。這3座大殿是故宮中的主要建築,它們高矮造型不同,屋頂形式也不同,顯得豐富多樣而不呆板。

故宮博物院藏有大量珍貴文物,總共統計達1052653件之多,統稱有文物100萬件,佔全國文物總數的1/6。截至20xx年12月31日,中國文物系統文物收藏單位館藏一級文物的總數已達109197件,現已全部在國家文物局建檔備案。在全國保存一級文物的1330個收藏單位中,故宮博物院以8273件(套)高居榜首,並收有很多絕無僅有的國寶。故宮的一些宮殿中設立了綜合性的歷史藝術館、繪畫館、分類的陶瓷館、青銅器館、明清工藝美術館、銘刻館、玩具館、文房四寶館、玩物館、珍寶館、鐘錶館和清代宮廷典章文物展覽等,收藏有大量古代藝術珍品,是中國收藏文物最豐富的博物館。

好啦,大家今天都累了,我們今天的行程就結束了,祝大家生活愉快!

第7篇

大巴車搖搖晃晃地沿着山路駛向遺址,遠處墨綠的山脈綿延起伏,沒有入雲的高聳,卻有如刀削般的陡峭山勢,塵土飛揚間映入眼簾的盡是灰黃的色彩。好一處荒無人煙的地方!我無法想象曾經居住在這裏的猿人是如何定居,如何生活的。

跟着導遊爬了好一段台階,繞着山腰轉了好幾個圈,沿路零散豎着幾個標牌,標牌上寫着這裏發掘出的遺蹟古物。小道旁時不時有已經滅絕的遠古動物的模型,齜着牙,咧着嘴,目光直直射向前方,彷彿虛空中有它的獵物;還有猿人的生活寫照,或半蹲,或直立,或側身仰頭,舉起手中石器,有的揹着剛剛捕獲的獵物……哪怕經過萬年時光,也能看到他們臉上滿足的笑意。心中的好奇愈發強烈,我加快了步伐想要一探究竟。

終於到了第一處洞穴――新洞。洞口很大,洞口前的沙石似是被用心打磨過,一層層如利刃劍鋒,歷經萬年仍有森森寒意。在洞口,便可一覽這新洞的全貌。新洞是保存最完好的一處洞穴,最高處約有5米,洞裏空間不大,但住一家人亦是足夠。愈往洞的深處走,温度愈發低,但又不至於寒冷。真真應了講解員的那句話,這洞的選址是極為巧妙的,夏日涼爽,冬日也不冷。腳下踩着深黃色的土石,混凝得細密、結實,也不會太滑。有一層巖石比地面高出一米左右,沙石更加細膩平坦,我估計是那時猿人睡覺的地方。

手電筒蒼白的光柱照進洞的深處,隱約可以看見有稜有角的幾塊巖石散落在洞的一角,猜想可能是他們生活用的器具、工具等。那些巖石雖是零散地放置在了洞穴中最不明顯的一隅,但是它們中每一件,都是這片土地上最早居住的先祖們的智慧結晶。它們是猿人生活過的痕跡,穿梭了萬年歲月,今日與我們相遇。彷彿是為了赴一場萬年的.約會,不用多麼高調地顯露它們的價值,那些石頭只需靜默地守候在那裏,用萬年不變的目光注視着我們這些渴望求知的拜訪者。與它們對視,眸中含了滄桑,寫滿了古樸。但我清清楚楚地知道,它們代表了什麼。

達爾文進化論中不可或缺的一環,猿人的存在證明了歷史必然的發展趨勢。那個時代的他們,懂得生存,更懂得更好地生存。會使用簡單的工具,也會選一處避風的港灣與家人同住,甚至也會用貝殼獸骨雕刻出小小的飾品。

崇敬之情縈繞心間,看着每一處洞穴,我都會想想那時的人過着怎樣的生活,又有着怎樣的智慧。驚歎於他們已然學會與自然抗爭,感慨於他們已然懂得謀求更好的生活方式。

第8篇

現在,我們來到了天安門廣場。我簡單介紹一下。天安門廣場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中心廣場,位於北京市中心。天安門廣場為長方形,南北長880米,東西寬500米,總面積44萬平方米。如果在廣場上並排站着人,整個廣場可以容納100萬人,也就是説,北京總人口的1/13可以同時站在這裏,夠大了!

明清的時候,廣場沒那麼大。當時是t型。t的橫線是今天的長安街,豎線是從現在的旗杆到毛主席紀念堂的長條區域。在這個區域的兩側,當時的政府機構是按照東寫西寫的格局分佈的。解放後,原廣場兩側的建築被拆除,從而形成了今天廣場的基本格局。

天安門廣場周圍有許多著名的建築。現在順時針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先説廣場西側的人民大會堂。人民大會堂位於天安門廣場的西側。是全國人民代表參政議政、召開重要會議、行使主權當家作主的地方。它建於1959年,最高點46.5米,是現在廣場上最高的建築。整個大廳由三部分組成:南邊是人大常委會辦公樓,中間是萬人大廳,北端是國宴廳。整棟建築從設計到竣工只用了10個月,這是中國建築史上的奇蹟。

廣場的北端是天安門門塔,它是新中國的'象徵。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向全世界人民莊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

廣場的東側矗立着中國歷史博物館和中國革命博物館,它們建於1959年。它是收藏和展示中國古今歷史文物和革命文物的主要場所。

人民英雄紀念碑南面是毛主席紀念堂,這裏曾經有一個門,明朝叫大明門,清朝叫大慶門,民國叫中華門,解放後拆毀。1976年毛主席逝世後,在基地建起了莊嚴的毛主席紀念堂。紀念館建於1977年,以紀念偉大領袖毛主席。現在毛主席的遺體安詳地躺在水晶棺材裏,供人們悼念、致敬和表達深深的敬意。

廣場中央矗立着中國第一座紀念碑——人民英雄紀念碑,它是為了紀念從1840年鴉片戰爭到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為中華民族的獨立和自由獻出了頭顱和鮮血的人民英雄而建造的。整個紀念碑高37.94米,位於雙層基座上。紀念碑周圍鑲嵌着八幅漢白玉浮雕,反映了中國近百年的革命歷史。紀念碑的背面是毛主席起草、周總理親筆題寫的題詞,正面是毛主席親筆題寫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個鍍金大字。

天安門廣場是中國現代革命的見證,五四運動、三八大屠殺、十二月九日都發生在這裏。天安門廣場也是新中國誕生和今天人民幸福生活的見證。現在,它被全國人民評為“中國第一景”,海內外朋友每天都來這裏參觀。

很好!不多説!你一定想在這裏拍些照片。現在請自由拍照。十分鐘後我們將在北方的旗杆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