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其他文案

有關一年級上冊數學教學工作計劃集合5篇 "初學數學,讓孩子穩步前行——一年級上冊教學計劃"

欄目: 其他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2.85W

本文集合了一年級上冊數學教學工作計劃,涵蓋了教學目標、日常教學內容、考試內容等方面。旨在幫助一年級數學老師更好地開展教學工作,提高教學質量。

有關一年級上冊數學教學工作計劃集合5篇

第1篇

一、學情分析:本班人數22人,其中男生10人,女生12人。班上大部分學生會數10以內的各數,會認這些數,會寫這些數;少部分學生已能計算10以內的加減法;但也有一部分學生對課堂學習不太適應,課堂上集中注意力較短,根據這些情況,在教學時,我應從學生的學習興趣出發,注意建立良好的師生情感,讓學生愛教師、愛數學,並通過以後的學習,體會到學數學的樂趣和作用。

二、教學理念:讓不同的孩子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三、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國小數學一年級上冊(人教版)。

四、教材分析:本冊實驗教材是以《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和所規定內容為依據。一共分為十個單元:數一數、比一比、1————5的認識和加減法、認識物體和圖形、分類、6—————10的認識和加減法、11—————20的認識、認識鐘錶、20以內的進位加法及總複習和兩個數學活動(數學樂園和我們的校園。)

第一單元“數一數”教材設計了一個“美麗的校園”情景,一方面幫助學生了解學校生活,另一方面初步感知10以內各數,體會數存在於我們生活當中,使教師初步瞭解學生數數、觀察和語言表達能力情況,為以後教學做好準備。本單元教學重、難點是使學生充分感知10以內的數,關鍵是要充分利用教材資源和生活情境讓學生充分數數。

第二單“比一比”是學習認數、計算和量的準備性知識,重點是初步感知“多少、長短、高矮”的含義。難點是學會比較物體多少長短高矮的方法。關鍵是掌握比一比的方法。

第三單元“1—5的認識和加減法”是數概念中最基礎的知識之一。是國小生學習數學的開始。重點:教學生寫數字和初步建立數感、符號感。難點:建立數感、符號感。關鍵:使學生經歷數概念的形成過程。

第四單元“認識物體和圖形”是學生學習空間與圖形知識的開始,主要是從形狀這一角度使學生初步認識物體和圖形。重、難點:掌握圖形特徵,建立空間觀念。關鍵:通過直觀操作,感受圖形特徵。

第五單元“分類”能力的發展對於將來理解、接受和掌握系統化的知識,形成科學、嚴謹的思維方式很有益處。重、難點:確定分類標準,掌握分類方法。關鍵:掌握初步的分類方法。

第六單元“6—10的認識和加減法”是學生進一步學習20以內數的認識和加減法計算最直接的基礎。重、難點:建立數感、符號感,掌握6—10的加減法。關鍵:讓學生體會數可以用來表示和交流。

第七單元“11—20各數的認識”為學習20以內的加減法做準備。重、難點:認識數位和計數單位,掌握數的組成。關鍵:通過直觀操作,逐步形成數概念。

第八單元“認識鐘錶”主要是使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會看整時和半時,初步認識鐘面。重、難點:會看整時和半時。關鍵:掌握看整時和半時的方法。 第九單元“20以內的進位加法”是20以內退位減法和多位數計算的基礎,也是進一步學好數學必須練好的基本功之一。用加法和減法解決簡單的問題,既有利於學生在用數學中領悟加減法的含義,又可以為以後發現和解決稍複雜的問題打下基礎。重點:掌握20以內的進位加法。難點:用加法和減法解決簡單的問題。關鍵:掌握一種20以內進位加法的`方法。

用正確的數學語言表述比較的結果,熟練地口算10以內的加減法,會口述計算20以內的進位加法的思維過程。10以內的加減法和20以內的進位加法這兩部分知識與20以內的退位減法是學生學習認數和計算的開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同時它們又是多位數計算的基礎。因此,一位數的加法和相應的減法是國小數學中最基礎的內容。是學生終身學習與發展必備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必須讓學生切實掌握。

除了認數和計算外,教材安排了常見幾何圖形的直觀認識,比較多少、長短和高矮,簡單的分類,以及初步認識鐘面等。雖然每一單元內容都不多,但都很重要,有利於學生了解數學的實際應用,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根據新課標的要求,結合實驗教科書第一冊的內容和我班的實驗情況,從知識技能、數學思考、解決問題、情感與態度等這四個方面確定全冊的教學目標。

1。經歷從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數的過程,能熟練地數出數量在20以內物體的個數,會區分幾個和第幾個。會用數表示物體的個數或事物的順序,能比較數的大小,掌握10以內各數與20以內數的組成,能認、讀、寫0—20各數。

2。初步瞭解數位和計數單位:知道個位、十位上的數各表示什麼意義。 3。結合具體情境,初步體會加減法的含義。

4。知道加減法各部分的名稱,初步體會加減法之間的互逆關係,能熟練地口算10以內的加減法和20以內進位加法。

5。認識符號“>”、“<”、“=”,會用這些符號表示20以內數的大小。>

7。初步瞭解事物比較和分類的方法,結合實際,能把同類事物進行比較和分類。

9。初步學習對日常生活中的數據進行收集和整理,會看、填寫簡單的統計圖和統計表。

10。初步培養學生操作、觀察、比較、辯析、整理、概括、語言表達、用數學交流的能力。

1。結合現實素材抽象出0—20各數,感受0~20各數的意義,能用符號和詞語來描述20以內數的大小,初步建立數感。

2。能按一定的順序整理和記憶:10以內數的組成和分解,10以內數的加減法,20以內的進位加法。

3。能按照自己喜歡的方法,想10以內的數的組成、分解,想10以內加減法的得數和20以內進位加法的得數,體會算法的多樣化。

4。能簡單地、有條理地思考20以內數的認識和計算中的應用問題。

5。通過拼、擺、畫、想各種圖形,感受和描述各種圖形的特徵,通過對幾何形體的分類,初步建立空間觀念。

6。能用對應、比較等方法,比較出兩個事物的多少、長短、高矮。

8。在學習過程中,通過動手操作、自已探究、實踐活動等,發展學生探究精神、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

9。通過數學活動,初步發展學生對應、統計等數學思想方法。

10。 初步學習用數學的眼光去觀察和認識周圍的事物,發展數學意識。

2。初步學會根據加減法的含義和10以內的加減、20以內的進位加法,解決生活中的一些簡單問題。

3。能比較出學生生活中事物(在20以內)數量的多少、長短和高矮,能給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分類。

4。結合自已的生活經驗,初步體驗1時、幾時、半時的長短。

5。能根據簡單統計圖表的信息,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6。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同一個問題,發展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

⑶會想。能根據一些信息想出數學問題;會根據數學問題,想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⑹會做。會做數學作業,書寫規範,格式正確,認真細心,能自己出題自己做,能檢查。

2。在合作交流過程中,積極主動地參與數學活動,積極思考,爭取發言,尊重別人,認真傾聽他人發言,有獲得成功的體驗,增強自信心。

4。愛護學具、文具、數學書、作業本、書包,養成勤學習、有條理、講究美的好習慣。

5。初步體驗學習數學的價值,感受用數學的樂趣,與同伴交流的樂趣。

6 受到關心集體、熱愛家鄉、熱愛自然、保護環境等思想教育,促進學生在情感態度等方面健康發展。

七、質量目標:及格率達95%以上,優秀率達到85%以上。

1。認真研究《標準》和教科書,提升教學理念,從學生的年齡特點出發,以學生的已有經驗為基礎,充分利用教材資源,尋找學生熟悉的數學生活,使之進入課堂。

3。加強演示、觀察與操作,讓學生經歷用數字和數學符號描述現實世界的過程。

5。在課堂教學中,注意多一些有利於孩子理解的問題,而不是一味的難、偏、廣。應該考慮學生實際的思維水平,多照顧中等生以及思維偏慢的學生。

7、每月進行作業評比活動一次,比一比看誰學習進步快。

8、對學生堅持正面評價,幫助學生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挖掘教材的德育因素,優化教學過程。發揮教材本身思想教育功能,不失時機地潛移默化地滲透。教師應善於從教材中挖掘、提煉其藴涵的德育因素,把顯性的教學問題和隱性的德育影響有機地結合起來,從而實現數學的育人功能。

有關一年級上冊數學教學工作計劃集合5篇

第2篇

班上大部分學生會數10以內的各數,會認這些數,會寫這些數;少部分學生已能計算10以內的加減法;大部分學生對課堂學習不太適應,課堂上集中注意力較短,根據這些情況,在教學時,應從學生的學習興趣出發,注意建立良好的師生情感,讓學生愛教師、愛數學,並通過以後的學習,體會到學數學的樂趣和作用。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國小數學一年級上冊(人教版)。

本冊實驗教材是以《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和所規定內容為依據。一共分為十個單元:數一數、比一比、1----5的認識和加減法、認識物體和圖形、分類、6-----10的認識和加減法、11-----20的認識、認識鐘錶、20以內的進位加法及總複習和二個數學活動(數學樂園和我們的校園。)

本冊教材的教學重點是10以內的加減法和20以內的進位加法。難點是用正確的數學語言表述比較的結果,熟練地口算10以內的加減法,會口述計算20以內的進位加法的思維過程。10以內的加減法和20以內的進位加法這兩部分知識與20以內的退位減法是學生學習認數和計算的開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同時它們又是多位數計算的基礎。因此,一位數的加法和相應的減法是國小數學中最基礎的內容。是學生終身學習與發展必備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必須讓學生切實掌握。

除了認數和計算外,教材安排了常見幾何圖形的直觀認識,比較多少、長短和高矮,簡單的分類,以及初步認識鐘面等。雖然每一單元內容都不多,但都很重要,有利於學生了解數學的實際應用,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第一單元“數一數”教材設計了一個“美麗的校園”情景,一方面幫助學生了解學校生活,另一方面初步感知10以內各數,體會數存在於我們生活當中,使教師初步瞭解學生數數、觀察和語言表達能力情況,為以後教學做好準備。本單元教學重、難點是使學生充分感知10以內的數,關鍵是要充分利用教材資源和生活情境讓學生充分數數。

第二單“比一比”是學習認數、計算和量的準備性知識,重點是初步感知“多少、長短、高矮”的含義。難點是學會比較物體多少長短高矮的方法。關鍵是掌握比一比的方法。

第三單元“1—5的認識和加減法”是數概念中最基礎的知識之一。是國小生學習數學的開始。重點:教學生寫數字和初步建立數感、符號感。難點:建立數感、符號感。關鍵:使學生經歷數概念的形成過程。

第四單元“認識物體和圖形”是學生學習空間與圖形知識的開始,主要是從形狀這一角度使學生初步認識物體和圖形。重、難點:掌握圖形特徵,建立空間觀念。關鍵:通過直觀操作,感受圖形特徵。

第五單元“分類”能力的發展對於將來理解、接受和掌握系統化的知識,形成科學、嚴謹的思維方式很有益處。重、難點:確定分類標準,掌握分類方法。關鍵:掌握初步的分類方法。

第六單元“6—10的認識和加減法”是學生進一步學習20以內數的認識和加減法計算最直接的基礎。重、難點:建立數感、符號感,掌握6—10的加減法。關鍵:讓學生體會數可以用來表示和交流。

第七單元“11—20各數的認識”為學習20以內的加減法做準備。重、難點:認識數位和計數單位,掌握數的組成。關鍵:通過直觀操作,逐步形成數概念。

第八單元“認識鐘錶”主要是使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會看整時和半時,初步認識鐘面。重、難點:會看整時和半時。關鍵:掌握看整時和半時的方法。

第九單元“20以內的進位加法”是20以內退位減法和多位數計算的基礎,也是進一步學好數學必須練好的基本功之一。用加法和減法解決簡單的問題,既有利於學生在用數學中領悟加減法的含義,又可以為以後發現和解決稍複雜的問題打下基礎。重點:掌握20以內的進位加法。難點:用加法和減法解決簡單的問題。關鍵:掌握一種20以內進位加法的方法。

根據新課標的要求,結合實驗教科書第一冊的內容和我班的實驗情況,從知識技能、數學思考、解決問題、情感與態度等這四個方面確定全冊的教學目標。

1.經歷從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數的過程,能熟練地數出數量在20以內物體的個數,會區分幾個和第幾個。會用數表示物體的個數或事物的順序,能比較數的大小,掌握10以內各數與20以內數的組成,能認、讀、寫0-20各數。

2.初步瞭解數位和計數單位:知道個位、十位上的數各表示什麼意義。

4.知道加減法各部分的名稱,初步體會加減法之間的互逆關係,能熟練地口算10以內的加減法和20以內進位加法。

6.通過實物和模型辨認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等立體圖形,能辨認長方形、三角形、正方形、圓等平面圖形,會用這些圖形進行拼圖。

7.初步瞭解事物比較和分類的方法,結合實際,能把同類事物進行比較和分類。

9.初步學習對日常生活中的數據進行收集和整理,會看、填寫簡單的統計圖和統計表。

10.初步培養學生操作、觀察、比較、辯析、整理、概括、語言表達、用數學交流的能力。

1.結合現實素材抽象出0-20各數,感受0~20各數的意義,能用符號和詞語來描述20以內數的大小,初步建立數感。

2.能按一定的順序整理和記憶:10以內數的組成和分解,10以內數的加減法,20以內的進位加法。

3.能按照自己喜歡的方法,想10以內的數的組成、分解,想10以內加減法的得數和20以內進位加法的得數,體會算法的多樣化。

4.能簡單地、有條理地思考20以內數的認識和計算中的應用問題。

5.通過拼、擺、畫、想各種圖形,感受和描述各種圖形的特徵,通過對幾何形體的分類,初步建立空間觀念。

6.能用對應、比較等方法,比較出兩個事物的多少、長短、高矮。

8.在學習過程中,通過動手操作、自已探究、實踐活動等,發展學生探究精神、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

9.通過數學活動,初步發展學生對應、統計等數學思想方法。

10. 初步學習用數學的.眼光去觀察和認識周圍的事物,發展數學意識。

2.初步學會根據加減法的含義和10以內的加減、20以內的進位加法,解決生活中的一些簡單問題。

3.能比較出學生生活中事物(在20以內)數量的多少、長短和高矮,能給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分類。

4.結合自已的生活經驗,初步體驗1時、幾時、半時的長短。

5.能根據簡單統計圖表的信息,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6.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同一個問題,發展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

⑶會想。能根據一些信息想出數學問題;會根據數學問題,想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⑹會做。會做數學作業,書寫規範,格式正確,認真細心,能自己出題自己做,能檢查。

2.在合作交流過程中,積極主動地參與數學活動,積極思考,爭取發言,尊重別人,認真傾聽他人發言,有獲得成功的體驗,增強自信心。

4.愛護學具、文具、數學書、作業本、書包,養成勤學習、有條理、講究美的好習慣。

5.初步體驗學習數學的價值,感受用數學的樂趣,與同伴交流的樂趣。

6.受到關心集體、熱愛家鄉、熱愛自然、保護環境等思想教育,促進學生在情感態度等方面健康發展。

1.認真研究《標準》和教科書,提升教學理念,從學生的年齡特點出發,以學生的已有經驗為基礎,充分利用教材資源,尋找學生熟悉的數學生活,使之進入課堂。

3.加強演示、觀察與操作,讓學生經歷用數字和數學符號描述現實世界的過程。

5.在課堂教學中,注意多一些有利於孩子理解的問題,而不是一味的難、偏、廣。應該考慮學生實際的思維水平,多照顧中等生以及思維偏慢的學生。

7.每月進行作業評比活動一次,比一比看誰學習進步快。

8.對學生堅持正面評價,幫助學生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第3篇

本學期我擔任一(3)班的數學教學工作。一(3)班有62人。由於剛剛跨入國小校門,年也紀小,課堂上很難坐住,喜歡在課堂上講話、做小動作等。相信經過我們大家地努力孩子們肯定會有很大進步的。

本冊教材一共分為七個單元:1、10以內數的認識和加減法(一);2、10以內數的認識和加減法(二);3、分一分、認識物體;4、11-20各數的認識;5、20以內的進位加法;6、20以內的退位減法;7、總複習。

本冊教材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本冊教材主要是通過各種各樣的活動對學生進行數感及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口頭表達能力、學習習慣、合作與交流的能力等方面的培養,讓學生對數學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同時鼓勵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學習自己有用的知識,對學生進行有效地思想品德教育,初步瞭解一定的學習方法、思考方式。

1、熟練地數出數量在20以內的物體的個數,掌握數的順序和大小,掌握10以內各數的組成,會讀、寫0—20各數。

2、初步知道加、減法的含義和加減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初步知道加法和減法的關係,比較熟練地計算2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

3、初步學會根據加、減法的含義和算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5、直觀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發展空間觀念。

7、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本冊的教學重點是20以內的數的認識與計算。它們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廣泛的應用,是學生認數和計算的開始,是學習較大數的`認識與計算的基礎,是學生適應終身學習必備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

難點是20以內的進位加法和20以內的退位減法,這是學生學習認數和計算的基礎,同時它又是多位數計算的基礎。因此,2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是國小數學中最基礎的內容,是學生終身學習與發展必備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必須讓學生切實掌握。

1、從學生的年齡特點出發,多采取遊戲式的教學,引導學生樂於參與數學學習活動。

2、在課堂教學中,注意多一些有利於孩子理解的問題,而不是一味的求難、求廣。應該考慮學生實際的思維水平,多照顧中等生以及思維偏慢的學生。

3、佈置一些比較有趣的作業,比如動手的作業,少一些呆板的練習。

4、加強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聯繫,適當教給家長一些正確的指導孩子學習的方法。

第4篇

一年級的學生全部進入學前班,接受過學前教育,但學生的基礎參差不齊。有少數學生的數學成績較差。因為學前班學生學習習慣、行為習慣養成不好,因此有待加強養成教育。學生們都活潑可愛,有着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可塑性強,整體上是一個積極向上的班級。

1. 熟練的數出20以內的物體的個數,會區分幾個和第幾個,掌握數的順序和大小,掌握10以內各數的組成,會讀、寫0-20各數。

2. 初步知道加、減法的含義和加、減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稱,初步知道加法和減法的關係,比較熟練的計算一位數的加減法;會解決一些實問題。

3. 初步學會根據加減法的含義和算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4. 直觀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

8. 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本冊教材包括:數一數、比一比,10以內的認識和加減法,認識圖形,分類。11~20各數的認識,認識鐘錶,20以內進位加法,用數學實踐活動。這一冊的重點教學內容是10以內的加減法和20以內的進位加法。這兩部分內容和20以內的退位減法是學生學習認數和計算的開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同時它們又是多位數計算的基礎。因此,一位數的加法和相應的減法是國小數學中最基礎的內容,是學生終身學習與發展必備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必須讓學生切實掌握。

1. 根據《標準》調整了教學內容,為學生學習數學提供了更豐富的知識。

2. 重視學生的經驗和體驗,根據學生的已有知識和經驗設計活動內容和學習素材。

3. 認數和計算相結合,穿插教學,使學生逐步形成數的概念,達到計算熟練。

4. 重視學生對數概念的理解,讓學生體會數可以用來表示和交流,初步建立數感。

5. 計算數學體現算法多樣化,允許學生採用自己認為合適的方法進行計算。

6. 安排“用數學”的內容,培養學生初步的應用意識和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7. 安排實踐活動,使學生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關係。

9. 體現數學方法的.開放性 創造性,為教師組織教學提供豐富的資源。

2、湊10法。這是學生學習20以內僅為加法的計算方法之一,學好這部分內容將對學生計栓產生積極影響。

1、加強直觀教學,增強操作、觀察、時間等教學手段的應用。

2、通過動手操作,小組討論等方法,讓學生了解數的組成,以及20以內的家法的計算方法。

4、加強知識的遷移作用,降低難度,分散難點,減小教學步子

6、儘量注意創設的情境為探索數學問題提供豐富的素材或信息。幫助學生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7、時常注意強調學生認真做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的習慣。

第5篇

分類一種基本的數學思想,它是根據一定的標準,對事物進行有序劃分和組織的過程。分類能力的發展,反映了兒童思維發展,特別是概括能力的發展水平。分類能力既是幼兒邏輯思維能力發展的重要方面,又對促進幼兒邏輯思維能力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進行分類時,首先要對客觀事物進行分析、綜合,通過比較,發現事物之間的聯繫與區別,並抽象、概括出事物的一般特點與本質屬性,本單元主要是為了使學生比較系統地掌握初步的分類方法。

1、能按照某一給定的標準或選擇某個標準對物體進行分類。

3、在分類的活動中,體驗分類結果在單一標準下的一致性和不同標準下的多樣性。

1、初步感知分類的意義,體驗分類的方法,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能力、判斷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及合作交流的意識。

2、會選擇不同分類標準的方法,培養學生思維的開闊性和靈活性。

1、會選擇不同分類標準的方法,培養學生思維的開闊性和靈活性。

推薦內容
一年級下冊數學復課教學計劃8篇 "數學復課之旅:一年級下冊精彩教學計劃" 七年級上冊數學教案集合8篇 "數學教學必備!七年級上冊教案精選集" 一年級上冊數學教學計劃及進度表 人教版九年級上冊數學教學工作計劃6篇 九年級上冊數學教學計劃精編 國小五年級數學上冊教學計劃7篇 國小五年級數學上冊完整教學計劃 二年級數學上冊教學計劃7篇 "從數字到邏輯:打造精準數學思維——二年級數學上冊教學計劃" 七年級上冊數學教學工作計劃4篇 《創新而有趣的七年級上冊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六年級數學上冊教學計劃4篇 "精心設計,輕鬆實現——六年級數學上冊教學計劃詳解" 一年級上冊數學教學計劃人教版7篇 七年級上冊的數學教學計劃2篇 《數學之旅:七年級上冊教學精華計劃》 國小三年級數學上冊教學計劃合集8篇 國小三年級數學上冊教學全攻略! 一年級上冊數學教學工作計劃-一年級數學教學計劃 八年級數學上冊教學工作計劃7篇 精準高效!八年級數學上冊教學計劃 人教版國小一年級數學上冊教學計劃5篇 三年級數學上冊的教學計劃5篇 開啟數學之門:探索三年級數學上冊教學計劃 數學一年級上冊教學計劃 四年級數學上冊數學教案國小數學四年級上冊數學教案6篇 "精心設計的四年級數學教案:帶您探索國小四年級上冊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