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其他文案

抗洪救災先進典型事蹟材料4篇 先進典型:抗洪救災的英雄故事

欄目: 其他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1.81W

近日,我國南方多地遭受洪災侵襲,各地公安機關積極投入抗洪救災工作。為了表彰這些先進典型,激勵更多的人投身到救援工作中,特編撰此篇“抗洪救災先進典型事蹟材料”。

抗洪救災先進典型事蹟材料4篇 先進典型:抗洪救災的英雄故事

第1篇

王__,男,__年4月出生,預備黨員,臨城縣崗西供電所所長。

7月19日-20日,臨城縣出現持續性強降雨,崗西供電所轄區降雨量超過400毫米,引發山洪,沖毀道路4處,斷(倒)杆29基,4條10kv線路全線跳閘,35個村莊6510户停電,電網受損異常嚴重。

面對嚴峻險情,災情就是命令。崗西供電所所長王__立即組織召開電網搶修緊急會議,成立搶修小分隊,統計受災情況,調配應急物資,第一時間進入搶修現場。

7月20日早7時,王__顧不上吃早飯,帶領搶修小分隊冒雨趕赴受災最嚴重的台峪村。剛走沒多遠,發現由於洪水沖刷,道路被毀,搶修車輛根本無法前行。面對險情,王__二話不説,率先跳入齊腰的洪水中徒步前行,行動勝過語言,搶修隊員們迅速跟上,沒有一人猶豫。

“10kv石城0467線路主幹82#杆躺在河道中,高壓線落到了水中,83#、84#杆在玉米地深處歪斜着。”面對嚴重災情,搶修隊員們感覺困難重重。王__一邊指揮,一邊給大家加油、鼓勁説,“越是困難的時刻,越是羣眾需要我們的時候,早一分鐘搶修,羣眾的生命與財產就少一分損失,多一份保障!”。臨近傍晚,隊員們輪換休息時,紛紛勸他也休息一會兒,可他卻搖搖頭説:“搶修完了再説”。晚上8時多,台峪村內爆發出一陣歡呼,來電了!此時此刻,王__的眉頭終於舒展開來,能讓人們在受災之後第一時間迎來光明,是王__最大的欣慰。

初戰告捷,搶修工作還要繼續。7月21日,天剛矇矇亮,王__再次下達搶修命令,“我們要以最快的速度恢復所有村的居民用電。”可是杆塔斷在田地裏,人都難以接近,更別説搶修機械了,怎樣才能把線杆、物資運進去呢?關鍵時刻王__振臂一呼:“同志們,考驗我們電力人的時候到了!今天就是用手抬、用肩扛,也要把電杆立起來!”説完他帶頭搬運搶修物資。因為他知道,只有在最短時間內讓受災羣眾有了電,大家心裏才能踏實。於是,每搶修完一處,王__顧不上休息,就帶領搶修小分隊馬不停蹄地趕往下一個搶修點。

經過20多個小時的艱苦奮戰,21日15時左右,崗西供電所管轄區域全部恢復供電,受到當地政府和羣眾的高度評價。

抗洪救災先進典型事蹟材料4篇 先進典型:抗洪救災的英雄故事 第2張

第2篇

姜作坤,中共黨員,公路段萬達養護公司經理,主要負責我市315省道、221省道等線路的養護工作。自6月中旬以來,我市境內先後遭遇多次罕見暴雨襲擊,強降雨造成國省道和縣鄉道多處發生水毀,造成國省道和農村公路損失共2500多萬。面對天災,萬達養護公司經理姜作坤同志帶領全站的職工們始終堅持在抗洪搶險保暢通的第一線上,哪裏有險情哪裏就有他們戰鬥的身影。

6月19日,在暴雨的侵襲下,221省道13k+150烏龍村口處右側路基外發生塌陷,通行困難。發現災情後,姜作坤同志在第一時間上報市公路段,及時率領全公司職工趕到現場,投入搶險工作中。一方面在現場設置標誌、提醒過往車輛和行人注意通行安全;另一方面及時調動機械設備進行排水,按交通局和公路段要求,修築便道,全力以赴地投入到抗洪搶險的戰鬥中。經過晝夜努力,6月21日下午2點多,終於搶出一條便道,供小型車輛通行,但由於雨量過大,清除的便道瞬間就被再次滑落的泥石流淹沒。為了讓車輛安全通行,此後,姜作坤同志一干就是10多個小時,衣服淋濕了、鞋子磨破了、腳和腿擦傷了、肚子餓了,但沒有一句怨言。經過接二連三的開通、堵塞,終於於當晚十二點基本鞏固了一條便道的通行。

滄海橫流顯英雄本色,抗擊洪魔書寫忠誠之歌。連續數十天,姜作坤同志帶領的公路搶修小分隊一直堅守在路上,他白天指揮搶通公路,夜晚就在公路邊上打個盹,一直沒有睡過安穩覺,沒有回過家,每天頂烈日、冒酷暑,臉曬黑了,聲音喊啞了,腳上磨出了血泡,渴了就喝幾口水,餓了就啃幾口麪包,就是這樣不分晝夜堅守在搶修道路最前沿!為的就是把災害的損失降到最低,為的是保障過往車輛和羣眾的安全……在姜作坤和同事們的共同努力下,我市公路各條線路災情得以控制,公路運行安全有序,未發生任何安全事故。到目前為止,他仍然堅守在221省道的水毀現場,對毀後公路路基塌陷進行現場踏勘,為防止災害進一步擴大,針對各種情況實施防治措施。

姜作坤同志在這次抗洪搶通戰役中切實發揚了交通人敢於爭先、甘於奉獻的優良作風,發揮了黨員中流砥柱的作用,他在災情面前表現出來的不怕困難、勇往直前、連續作戰的抗洪搶險精神,得到了羣眾的讚揚和肯定!

第3篇

7月31日凌晨,一場突如其來的特大暴雨襲擊了整個大蘇河鄉,暴雨肆虐達6小時之久,洪水沖毀大量房屋、農田、道路,造成全鄉直接經濟損失達12014萬元,僅平嶺後村就因暴雨造成6户房屋不同程度被淹,水毀農田150餘畝,沖走肉食雞8000多隻,公路沖毀長度達3公里,沖斷橋樑3座,村民的生產生活受到嚴重威脅。災情不容怠慢,在千鈞一髮之際,平嶺後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劉忠祥衝鋒在前、勇挑大樑,奮力組織黨員羣眾搶險自救,經受住了洪災的考驗,最大限度地保住了羣眾生命財產安全。

凌晨4時,暴雨如注、水勢迅猛。面對突如其來的災情,劉忠祥迅速召集村“兩委”成員、村民組長冒雨集合,經過簡短的分析、研究和商定,一場抗洪搶險攻堅戰迅速打響。面對困難不退縮,面對壓力不妥協,為了鼓舞幹勁,劉忠祥身先士卒,冒着大雨,奔波於四個村組之間,針對各村組實際情況做好安排部署。當他再次返回形勢最嚴峻的樑家屯時,河堤已經出現塌方,橋身眼看要被沖垮,危急時刻,他既當指揮員,又當戰鬥員,手持鐵杴,趟着過齊腰深的河水,同黨員羣眾一起裝沙袋,堵決口,迅速築起了一道沙袋堤壩,在他的帶領下,大家死看死守,橋和大壩終於保住了。

隨着雨量增大,河道旁養雞場房及部分村民家中的積水越來越深,劉忠祥意識到,如果再不轉移羣眾和財產,後果將不堪設想。經過短暫分工,村幹部分頭開始組織轉移河邊的農户和雞場,當樑房組孫喜峯家養雞場剛被轉移完,肆虐的洪水就頃刻將整個雞房全部捲走。孫喜峯家人和在場的村民看了這一幕,再看到滿身泥水的劉忠祥,頓時感動得流下熱淚。

面對災情,劉忠祥組織全體村幹部和黨員在對全村各受災户進行一次全面的調查摸底後,及時妥善安置災民,指派村幹部專人負責,重點解決受災羣眾的基本生活保障,確保受災村民有飯吃,有衣穿、有地方住。同時加強危險地段巡查,要求村兩委幹部自始自終在崗在位,對所有被水浸泡過的房屋進行全面排查,對災民的生活妥善安置。

在抗洪搶險的兩天裏,他基本沒閤眼,連續24小時沒來得及吃上一口飯。他始終保持高度的責任心,全身心投入到抗洪搶險工作中,使受災損失達到最低。據統計,在這次搶險中,劉忠祥帶領黨員幹部共轉移出羣眾50多人,無一羣眾因災傷亡。當地羣眾一提到他,無不豎起大拇指,説:“這樣的幹部真夠格。”

劉忠祥帶領全村幹部、黨員用實際行動印證了“關鍵時刻,黨員豁得出來衝得上去”,充分體現了一名共產黨員的模範帶頭作用,展示了基層黨組織的良好形象。

第4篇

7月1日,原定是下馬廟村黨支部全體黨員專題組織生活會的日子,一場突如其來的特大暴雨,讓全村44名黨員在抗洪救災中接受了一場嚴峻的考驗和洗禮。大災面前顯真情,在同風雨搏鬥的近30個小時裏,在拯救羣眾生命安全和財產損失的戰鬥中,下馬廟村黨員幹部盡顯英雄本色,充分展現了基層支部的戰鬥堡壘作用。

在7月1日的特大暴雨中,福田河鎮電力、通訊、交通徹底中斷,下馬廟村已成孤島,面對歷史罕見的特大洪災,現年58歲的村支部書記張__,在沒有增援的情況下,自發組織全村黨員幹部抗洪自救,從凌晨五點到第二天下午連續奮戰30多個小時,排查消除安全隱患27處,轉移安置倒房户17户31人,在與紅魔的抗戰中,最大限度保證了全村羣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低保户張宗宇夫婦因病長年卧牀,屋後的石岸突然垮塌,把房子砸開了一個大洞,形勢十分危急,是他第一時間衝進張宗宇屋內,將其夫婦二人背出來,並用板車拉到村部,安頓在菊花炕房裏;五保户張宗友,房屋垮塌,兩次送到福利院又偷偷跑了回來,是他磨破了嘴皮,連夜將其生拉硬拽到自己家裏進行安置;張__不會騎車,在防汛抗災、生產重建的每個日夜,就靠一雙“鐵腳板”踏遍了每一個小組每一條小道,水庫邊、河堤旁都留下了他深深的腳印和堅毅的身影。

村主任呂延的妻子中風躺在牀上,洪災當天夜裏,妻子拉着他的手不讓出門,但面對村裏的災情和自己黨員幹部的身份,他毅然辭別家人,投入抗災、救災隊伍中。進村主幹道高家衝路段的拱橋一側,被洪水沖垮6米多寬,交通中斷,路邊的變壓器受洪水沖刷,已經傾斜45度,隨時有傾覆的危險,六户村民的生命安全受到極大威脅,他不顧個人危險,第一時間衝進羣眾家中,將他們全部安全轉移,之後,又投入新的戰鬥中,等災情穩定後,他才想起患病的妻子,趕緊回家給她做飯,但此時已經過去20多個小時。

7月1日晚上,汪家坪水庫由於沒有整險,閘口管道較小、壩外滑坡出現險情,由於視線不好,險情不清,現場20多人,沒有人敢貿然衝進水中,危急時刻,村祕書戴全敏沒有片刻猶豫,帶頭跳進冰冷的水裏,受他的鼓舞,大家紛紛跳進水中,硬是用手掏、用鉗子鑿、用鋤頭挖,清出一條應急排水渠,化解了水庫即將翻壩的危險,挽救了羣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七十八歲的老黨員成於耀、七十歲的老黨員劉明啟,雖已高齡,但他們面對險情毫不退縮,積極進行抗洪自救。在他們的感召下,大批羣眾自發組織抗洪搶險突擊隊,對水庫、塘堰進行巡查,哪裏有危險,就衝向哪裏,化解了一次又一次的險情。

下馬廟村,這樣的好黨員、好乾部還有很多,正是他們一次又一次挺起脊樑,成為抗洪救災的中流砥柱,築起了一道道抗大災、搞自救的萬里長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