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工作經歷

抗洪英雄事蹟材料7篇

欄目: 工作經歷 / 發佈於: / 人氣:6.2K

大家在準備事蹟材料的時候需要注意字句精準,我們寫事蹟材料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語句的流暢。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抗洪英雄事蹟材料7篇,感謝您的參閲。

抗洪英雄事蹟材料7篇

抗洪英雄事蹟材料1

在2---年7月20日始我市遭遇持續強降雨,連日降雨量已經達到歷史最高值。晚上17時,東大高温公司領導接到上級通知,為抗洪救險,附近後小屯村村民需要轉移至東大公司緊急避險。接到通知後,東大高温公司及公司領導積極配合,並組織收容受災的羣眾。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由於連續強降暴雨,工廠處於停電停水狀態,東大公司領導及管理人員和黨員為安撫好接納到的受災羣眾,為了保證受災羣眾的食品能夠供應及時,全體後勤管理和黨員一直在堅守崗位對受災羣眾噓寒問暖,在斷電斷氣情況下,東大高温公司黃總親自一鍋一鍋燒熱水為老人和小孩送上温暖的茶水。體現企業領導和黨員同志的無私奉獻,大愛無疆的博大胸懷,得到了受災羣眾的好評。看着人民羣眾有飯吃、有地方住,黨支部成員和大東高温公司領導心感寬慰。

天災無情人有情,黨旗在飄揚,黨徽閃金光,人民羣眾利益高於一切這是每個共產黨員必須時刻牢記的宗旨,災情發生大第二天,早餐還無着落,黨支部書記樊奇彬同志看在眼裏急在心裏,不能讓受難的羣眾睡不好心情不好再吃不好,況且還有老人和孩子,想到此,黨支部書記樊奇彬急忙召集黨員王亞楠等同志協商辦法趕緊解決受災羣眾的吃飯問題,協商後給公司領導彙報,黨員同志帶頭集資捐款,黨員王亞楠主動請纓和司機小李去市區採購食物,跑了很多早餐店才買到熱騰騰包子和稀飯,終於讓受災的羣眾吃上熱乎乎的暖心飯。事後統計了在黨支部書記樊奇彬同志的倡議下,支部各黨員、預備黨員及積極分子踴躍捐款,共捐得救災款一千多元。

黨員就是一面鮮紅的旗幟,在本次抗洪活動中東大公司支部所有人都在用行動踐行使命,用黨性鑄就不倒的鋼鐵長城。

抗洪英雄事蹟材料2

同志是北陀鎮農業服中心主任,農經幹部,在北陀鎮遭遇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澇災害抗洪救災過程中,不顧個人財產損失,奮不顧身地轉移羣眾,保證了羣眾的生命安全,體現了農經幹部一切為民着想的高尚情操。

6月21日凌晨四點多鐘,山洪暴發,北陀鎮立教村中澗寨處在一片荒涼之中,大部分民房倒塌,此時尚有40多名羣眾正在尚未倒塌的房頂等待救援,這些羣眾隨時都有被洪水沖走的危險,災情就是命令。家住立教上架小組的同志,他的家同樣存在被洪水襲擊的危險。此時此刻,是回家搶運傢俱,還是搶救處在生命危險中的羣眾,對作為農經幹部的同志來説,是個人利益和羣眾利益觀念的嚴峻考驗。同志想:養兵千日,用在一時,在羣眾處在生命危險時刻,應以人為本。家近在呎尺的同志毅然和其他鎮政府幹部一道趕到中澗寨搶救正處在生命危險的羣眾。到中澗寨後,同志和其他鎮幹部一齊想辦法,透過扎木排,組織水性好的羣眾進行搶救,最後把被洪水圍困的全部羣眾轉移到安全地帶。

被洪水圍困的羣眾得到了營救,但同志的家卻遭到了較大的損失,家中房屋倒塌了7間,屋內小型耕田機、電動打穀機、小型碾米機各一台,21寸彩電2台、電風扇5台、縫紉機2台、摩托車1輛、自行車3輛及其他傢俱均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損壞,被洪水沖走小水牛一頭、豬3頭、大米約200斤,估計直接經濟損失達5萬元。

同志還來不及對自己被洪水沖毀的傢俱進行清理,於22日和其他兩位鎮幹部又到受洪水危害較大的善政村九畝寨慰問災民,瞭解災情,並擔任工作組組長。從公路到九畝寨雖然僅是隔江相望,應對濤濤的洪水,到九畝寨只能繞道走山路。由於對路況不熟悉,並且當時還正在下雨,山陡路滑,他們到九畝寨足足走了四小時。當他們一身泥水走到災區時,羣眾感動地説:我們在最困難的時候,是你們帶來了黨、政府的關懷和温暖,感謝黨委、感謝政府。到了九畝寨後,他們顧不得休息,立即到農户逐户逐項登記受災狀況,按時完成了鎮黨委、政府交給他們的任務。

23日晚,處在北陀鎮上游的良佑二級電站壩肩滲水,電站出現了險情。電站一旦垮壩,後果將不堪設想,務必立即通知下游的羣眾隨時做好轉移的準備。已經兩天兩夜都未休息的同志,於當晚十一點多鐘又連夜下到農户,逐家逐户通知羣眾做好轉移的準備,一向到第二天凌晨四點多鐘才回到鎮政府。

洪水退後,同志又投入到災區協助災民開展生產自救,幫忙房屋倒塌的災民解決臨時住址,幫忙他們搭建帳篷,為災民分發救災物資,協助供電部門儘快恢復用電,同志所負責的災區點是重災區中最快恢復用電的點。

抗洪英雄事蹟材料3

盧喜研,男,36歲,中共黨員,賢儒鎮人大主席黨委副書記。

--年7月27日,賢儒鎮遭遇罕見特大暴雨,出現斷電、斷路、斷水、斷通訊,在百姓危難之際,賢儒鎮黨委、政府迅速做出反應,同志作為賢儒鎮的主要領導用心戰鬥在抗洪救災工作的第一線,本着對人民高度負責的態度,確保人民羣眾的生命財產安全,為把洪災損失降低到最低限度作出了重要貢獻。

一、盡職盡責,洪水中解救受困農户

7月28日賢儒鎮發出抗洪預警,啟動防汛抗洪緊急預案。同志於零晨三點趕到鎮政府,並與鎮黨委杜書記一同趕到災情最嚴重的賢儒鎮興農村。由於鎮黨委在第一時間發出預警,興農村的村民大多已轉移至安全地帶。在確保羣眾生命安全的前提下,同志和村民們一齊投入到搶救物資的行動中,滿身滿臉都被洪水侵濕了,但同志仍然不肯停下來,用他自己的話説“能多搶出一代米,多背出一袋面百姓的日子就會好過一點。”正在搶運物資的時候,有羣眾反映興農村樸興國老夫婦一早去了村邊的木耳地,還沒回來。同志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立即調動派出所、林場及興農村幹部一道火速趕赴樸興國村邊的房屋。此時樸興國夫婦已被困在屋內,四周全是水,由於水流湍急,人員無法接近。同志迅速做出指示:找來了解地形的羣眾瞭解實地狀況;調集林場運送木材;機關搶險隊準備鐵線……安排好準備工作後,同志挑選幾名水性好的同志一齊手拉手向樸興國夫婦走去。同志幾次跌倒在洪水中,又頑強地爬了起來。樸興國老夫婦看到前來救援的同志不禁落下了眼淚,感謝的話語還沒説出口,同志上前背起樸興國,順着拉好的鐵線,留意翼翼地蹣跚着。早上7點,樸興國老夫婦被轉移到安全地帶。老兩口感激地説不出話來,同志真誠地説:你們就像我們的父母一樣,在危難之際我們必須要保護好我們的親人!

二、臨危不亂,科學指揮果斷決策

受洪水影響,賢儒鎮牡丹江橋被沖毀,狀況危機,需要緊急爆破。牡丹江橋就坐落在鎮政府所在地賢儒村的村邊,一旦緊急泄洪很可能危及羣眾,同志主動要求繞道趕回鎮區指揮爆破。在趕往鎮區的途中,他透過電話指揮派出所、機關幹部迅速組成臨時動員小組,做好鎮區人員疏散工作。同志一下車,立即瞭解羣眾的轉移狀況,要求逐户排查,確保所有人員全部撤離。

羣眾順利轉移,牡丹江橋按計劃實施爆破。同志對一切可能發生的險情從不抱僥倖心理,在整個爆破過程中調動了車輛、醫務人員、救援人員。就在第二次爆破的時候,三名爆破隊員掉入江中。同志迅速指揮車輛跟蹤,組織人員救援。在長達六個小時的救援過程中,他心急如焚但思路清晰,一步步的做出科學的安排,他只有一個目標:救人要緊。晚上10點當爆破人員被救上岸時同志已疲憊不堪,嗓子也喊啞了,但在他的臉上看到的是欣慰的笑容。

三、深入基層,災後自救更顯公僕本色

洪水過後,賢儒鎮領導深入村屯,妥善安排受災羣眾的吃住,安撫羣眾情緒。同志帶領機關搶修隊投入到災後自救的勞動中。他和村民一齊打樁加固、運送沙石、扛沙袋、幫忙羣眾修路修房,他帶領的機關人員成為賢儒鎮災後自救的一支重要隊伍。雖然遭受了嚴重的洪澇災害,但賢儒鎮的百姓都説:有這樣的父母官陪着我們,我們就有了主心骨,再大的災難也不怕。

同志自參加工作以來,始終把羣眾的利益放在第一位,關心百姓疾苦,用心為農民辦實事,在防汛抗洪的緊要關頭,他身體力行,始終戰鬥在第一線,塑造了人民公僕的良好形象。

抗洪英雄事蹟材料4

周升財是一名老黨員也是黨員突擊隊的一份子,在蕪湖遭遇持續性暴雨、洪澇災害,在抗洪救災過程中,不顧個人財產損失,奮不顧身地轉移羣眾,保證了羣眾的生命安全,體現了黨員踐行“兩學一做”的精神。

荊東社區緊鄰青弋江入長江口處,同時緊鄰水陽江的地理位置,持續暴雨,極容易發生圩堤破損,7月3日,緊急召開連夜會議,疏散羣眾,家住荊東王屋自然村的周升財同志,他的家同樣存在被洪水襲擊的危險。此時此刻,是回家搶運傢俱,還是搶救處在生命危險中的羣眾,對作為黨員的周升財來説,是個人利益和羣眾利益觀念的嚴峻考驗。家近在呎尺的周升財同志毅然荊東黨員幹部一起從最後一户疏散,保證不漏一户。不僅為他們收拾衣服,對行動不方便的老人,他用堅實的臂膀背起他們,一個個接着一個護送到安全點。

7月5日上午10點左右周升財發現居民家舊房處內塌方,立即向防汛中隊部上報。他親自帶領黨員突擊隊,確定緊急避險方案,為減輕圩堤壓力,高水位的危險性,經得居民同意,開始拆除老舊房屋,開溝沙石倒滲,用拆除房屋的建築材料穩固基礎,並用彩條布覆蓋。災難面前很多共產黨員的自願選擇,真正做到了一個黨員就是一面旗幟、一個黨員就是一盞明燈。

7月8日,為確保排水設施更加的完好,功能正常發揮,由周升財帶領黨員突擊隊對原排灌站的出口和原區域排水系統進行疏通清淤清障。他今年已經63歲的高齡卻依然堅持下水進行疏通清淤清障排水管道暗渠,清理雨污清運淤泥污物,他時時刻刻都把羣眾生命財產放在第一位。

7月15日,經過漫長值守,查險除險,在經歷過洪峯、暴雨後,我們迎來了“尼伯特”號颱風, 在炎炎烈日,蔚藍天空,周升財現場發揮“兩學一做”精神,動員羣眾,做好宣傳,對社區危房進行摸排,對住户人員進行轉移。嚴格對圩堤上的樹進行全面清障中。

在災難面前,周升財同志始終把人民羣眾利益放在首位,衝鋒在前,身先士卒,他這種不怕苦,不怕累,不顧個人安危,舍小家為大家的行動,贏得了廣大幹部羣眾的讚譽,譜寫了一首新時期共產黨員抗洪救災的壯麗樂章!

抗洪英雄事蹟材料5

自6月30日以來,我市遭受連續強降雨天氣,新東村一週內降水量累計超過400毫升,境內長江、高安河、東山河、西山河,水位猛漲,部分河堤滲漏滑坡,形勢嚴峻。全村黨員幹部在鎮黨委政府的統一指揮和部署下充分發揮先鋒模範帶頭作用,團結一心、衝鋒在前、不怕吃苦、拼搏奮鬥。

胡安銀,現年52歲,83年參軍,86年退伍回鄉,現任新港鎮新東村黨總支書記。在這次抗洪救災中以自己的實際行動表現出自己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一名基層幹部不怕困難、勇挑重擔的拼搏精神和甘於為人民服務的公僕本色。

在收到上級洪澇災害預警後,胡安銀便立刻組織起新東村防汛隊伍,新東村黨員抗洪搶險突擊隊,暴雨持續了多少天,胡安銀就守了多少個日夜。在暴雨侵襲的一週內,胡安銀始終堅守在抗洪搶險的第一線,頂着磅礴大雨到村內抗旱排澇站、河道、堤岸查看災情,隨時做好險情排查、隱患災情上報,有效處置突發情況,積極組織村上黨員和羣眾開展抗洪自救工作。

胡安銀常説:“我是村書記,守土有責啊。”在他的帶動下,新東村黨員幹部高度警惕,把人民羣眾的人命財產安全放在首位,尚未出現一例人員傷亡的狀況,做人民羣眾合格的守護者。

滄海恆流,方顯共產黨人英雄本色;

恪盡職守,以現平凡崗位責任擔當;

無私為民,不忘初心。以實際行動踐行“兩學一做”,踐行黨旗下的宣誓,譜寫樸實絢麗的人生篇章。

抗洪英雄事蹟材料6

7月1日以來,面對特大暴雨襲擊,全市各基層黨組織和廣大共產黨員把防汛救災作為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的主陣地,充分發揮了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為激勵廣大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學先進、比先進、趕先進,團結帶領廣大羣眾共同奪取這場抗洪救災鬥爭的全面勝利,我們於7月3日已經編髮了一期各地黨員抗洪救災的先進事蹟。下面,繼續摘錄基層的一些先進事蹟予以刊載,希望各地各單位向他們學習。

黨員李建梅:災民們的“好閨女”

照顧一個老人容易,照顧一羣孤老難,木子店鎮嚮明村的婦女主任李建梅做到了一件難上加難的事:將暴雨災害中29名災民接到自己三層小樓住下了,其中大多數是七十歲以上的孤老。

“我胃痛難忍,不想吃飯,建梅特別為我做了不辣的菜,熬了稀飯,餐餐送到我手中,就像自己的閨女一樣貼心。”7月4日晚飯時,在李建梅家,78歲的張金澤老人吃着李建梅送到手裏的麪條,感激地説。放眼望去,李建梅家一樓坐滿了因暴雨至災的村民,其中大多數是上了年紀的孤老。

這次大暴雨致使嚮明村許多農田被水打沙壓、河堤被毀、道路損毀,嚴重的山體滑坡導致34户48人無家可歸。暴雨來臨前,鎮村幹部挨家挨户動員有危險的村民撤離。

特大暴雨説來就來,眼看村民的危房岌岌可危,52歲的李建梅一邊挨家挨户接二連三打電話催促危險户撤離,一邊趕緊把三層樓的房間都收拾出來,以便安置沒有地方去的村民。此時嚮明村村支書商仲良、副書記李世武等村委會一班人迅速開着麪包車到各壪,背的背,牽的牽,將所有危險户及時轉移出來。48名撤離的危險户有21人相繼安置到了親戚家,還有27人被熱心的李建梅接到了自己家。

“村裏哪家經不起風吹雨打、哪家沒有親戚需要安置我都清楚。”李建梅説,“孩子們都不在家,我們夫妻兩個家裏寬敞,被絮等都充足,能提供方便就給鄉鄰們提供方便,他們安全了,我也心安。”她拿出家裏所有的牀、席子和被子,把一些行走不便的老人安排在一樓,牀上鋪上軟墊和席被。婦女和孩子安排在二樓自己的房間、小廳,以及兒子媳婦的新房,身體稍好點的便安排在三樓房間。

頭兩天,李建梅將自家冰箱的肉食全部拿出來煮給鄉鄰們壓驚,第三天,家裏的米麪吃光了,菜園的菜也都被淹死了,李建梅便託人從鎮上採購生活物資。“不管吃的好不好,總得讓大家吃飽穿暖。”李建梅説。

有些人看到雨小了,就偷偷跑回家。為了防止返家的村民發生意外,李建梅天天守在家裏,每天夜裏起來挨個巡查,早上5點半起牀又巡查一遍,打掃衞生,配合鎮衞生院消毒,再做早餐給老人們端送到手裏,再整理房間。

嚮明村老杉樹壪婦女夏紅兵摸着眼淚激動地説:“這麼多人天天擠在家裏,她不嫌棄老人髒、孩子吵,建梅的好,我們永世難忘。”由於屋後山體滑坡,門前石岸垮塌,夏紅兵以及患有癲癇病的兒子、84歲的婆婆、老叔爺一家四口都被接到了李建梅家,被當做客人一樣款待。

李建梅説,只要鄉鄰們安全,再苦再累她也值。災民們住在臨時的家裏不愁吃喝,感到格外安心,也心疼這個好“閨女”。

抗洪英雄事蹟材料7

今年汛期,淮河流域普降大到暴雨,淮河干支流水位迅猛上漲,一場無情的洪水襲捲了淮河流域。面對突如其來的災情,上窯鎮黨委、政府率領廣大幹部羣眾團結一致,英勇抗洪,並在災後積極開展生產自救,贏得了抗洪救災工作的決定性勝利。

在這場與天的搏鬥中,上窯鎮黨委、政府始終把維護羣眾生命財產安全當作最高原則,把抗洪救災工作當作壓倒一切的中心工作。汛情發生伊始,上窯鎮防汛指揮部就緊急召開會議,傳達通報了水情、雨情,安排佈置防汛各項工作,全面啟動上窯鎮防汛應急預案三級響應。

隨着災情的日益嚴峻,田家庵水位達到21.5米,水情就是命令,鎮防汛指揮部把辦公室遷至防洪堤壩上,鎮領導幹部全部到抗洪一線指揮防汛,機關同志一律在單位待命,隨時準備上堤。鎮防汛指揮部採取集中到會議室開會、在堤壩開庵棚碰頭會、電話通知等形式,一直堅持每天至少開一次調度會,及時傳達貫徹區會議精神,佈置落實防範措施。

堅持24小時帶班值班制和重大信息及時通報制。鎮領導班子每人做了細緻的分工,嚴格落實領導責任制,主要領導親臨一線指揮,堅持24小時不間斷拉網式巡堤查險,並做到責任到崗,任務到每人。

鎮黨委、政府本着防大汛、抗大災的思想,在防汛指揮中堅持“四個寧可”,即:寧可把防汛問題估計得更重些;寧可把物資儲備得更充足些;寧可把應急措施制定得更周密些;寧可把應對防範工作組織安排得更細緻些。為取得防汛工作的全面勝利,確保洛河窪幸福堤上窯段安全渡汛,鎮政府按要求備置防浪布4000米,土工布200餘米,編織帶60000條,草袋5000條,木樁3000根,鐵絲200公斤,碎石400餘噸及錘、鉗、鍬、鏟等各類工具。

組織機關幹部奔赴堤壩和各村防汛羣眾一起運送防汛物資,搭設防汛庵棚。提前組織羣眾2000餘人上堤,全線鋪設防浪布,加高加固堤壩。僅用一天時間就鋪設防浪布4000餘米,加高加固堤壩2000多米,為高水位下安全渡汛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由於實行了領導帶班和24小時拉網式巡查,對於險情,做到了及時發現,及時處理。7月12日,巡堤人員發現幸福灣排澇站有兩處管湧。

鎮主要領導聞訊後第一時間趕赴現場,緊急抽調100餘人,實施緊急搶險,經過3個小時的努力奮戰,終於排除了隱患。7月13日凌晨,巡堤人員在巡查過程中發現一處細小管湧,管湧口僅一指來寬,若不及時處理,後果不堪設想。由於巡堤細緻,發現及時,處理得當,這一險情被迅速撲滅。

7月12日,田家庵水位達到23.68米,超行洪水位1.18米,創造了上窯鎮防段23.68不破壩的歷史新紀錄。

大汛當前,團結協作是奪取抗洪救災全面勝利的根本保證。鎮領導班子成員始終站在抗洪一線的最前沿,一些黨政領導已經在大堤上堅守了6天6夜,從未回家一次,為廣大幹羣做好表率作用。機關4名同志帶病上堤,輕傷不下火線,24小時堅守在大壩上。鎮黨委書記李保安帶頭扛起了土袋,和廣大羣眾一起穿梭在築壩的大堤上。

在廣大黨員幹部在鼓舞帶動下,羣眾的抗洪熱情被充分調動起來,在幾千人的護堤大軍中,有年逾70的老者,有數十名婦女同志,還有無數自發趕來的羣眾。原本需要兩三天才能完成的鋪設防浪布、加高加固工作,僅用了一天半的時間就全部完成。

在做好防汛工作的同時,鎮黨委政府十分重視救災工作。受嚴重內澇的影響,我鎮受災人口已達5800多人,受災面積達到1.3萬畝,直接經濟損失990萬元。針對此情況,黨委政府緊急啟動救災應急預案,成立了鎮救災辦公室,由鎮黨委、政府班子成員組成,密切關注受災羣眾的生活,保證羣眾有房住、有飯吃、有水喝、有病能醫。鎮民政部門每天都要下村查訪災情,做到災情每天一上報,保持信息暢通無阻。我鎮雲南崗村內澇災害最為嚴重,全村共7個自然村10個村民小組,目前已有5個自然村8個村民小組被水圍困,村民進出雲南崗村的兩條路已被洪水淹沒。

鎮政府及時準備了兩艘小船和兩個竹排幫助轉移羣眾,搶救糧食和羣眾財產。同時在雲王國小設置了災民安置點,並制定了相應的管理措施,安排專人幫助羣眾搬遷,現僅雲王國小已轉移安置羣眾50户170多人,鎮民政部門及時送去了羣眾必要的生活用品和藥品,並聯系區衞生防疫組深入災區開展防疫工作,妥善安置災民生活,做好災民的思想穩定工作,動員羣眾開展生產自救,確保災區社會治安穩定。

受嚴重內澇的影響,截止7月底,我鎮受災人口已達2.3萬人,受災面積達到2.7萬畝,全鎮11個村,1個社區均不同程度受災,直接經濟損失達到2100萬元。鎮黨委政府把救災工作擺到了當前工作的第一位,緊急啟動救災應急預案,設置災民安置點4個,轉移受災羣眾兩千餘人,安置羣眾近500人,得到了各級領導和社會各界人士的關心、支持和援助。

為了保證受災羣眾有房住、有飯吃、有水喝、有病能醫。我們為災民安置點配備了必要的生活用品,發放米、面、糧、油。重新打深井,建水池,保證災民飲用水安全。在安置房安裝了吊扇,向災民免費發放防暑降温藥品,對環境衞生和飲用水進行消毒,注重做好災後防疫工作。在受災最為嚴重的雲南崗村,全村共7個自然村10個村民小組,有6個自然村9個村民小組被水圍困,村民進出雲南崗村的兩條路已被洪水淹沒。

鎮政府及時準備了兩艘小船和兩個竹排幫助轉移羣眾,搶救糧食和羣眾財產。由於救災工作安排的細緻,採取的措施得當,災民的基本生活有了保障,羣眾的情緒平穩,災區社會治安穩定。目前,我們正在積極準備災後生產自救工作,一但洪水退去,立即組織進行農作物補種,儘量把災害損失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