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其他文案

教學研修總結2篇 教學研修:提升教師教學水平的關鍵!

欄目: 其他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2.43W

這裏是公文網站,本文主題為“教學研修總結”。本文將探討如何有效地組織教學研修活動,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和教育教學質量。希望能為廣大教育工作者提供有益的思路和方法。

教學研修總結2篇 教學研修:提升教師教學水平的關鍵!

第1篇

近段時間認真學習了陳金花老師提出的思想品德趣味性教學理論,結合自己在教學中的實踐進行了認真反思,意識到趣味性教學的確能及大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利於思品課堂教學實現其教育教學目標。

要真正把思想品德趣味性教學的理念貫徹於今後的教學實踐中,我認為還需做好如下幾個方面:

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是學校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課程設置上,思品課承擔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面對時代的發展,教學理念的更新和學生個性化等因素的變化,我們老師的觀念也要變,要明白:“為什麼教”、“教什麼”、“怎樣教”,而不能只是在應試教育的框架下,只重視知識的傳授、應試的技巧。教師的講解代替了學生的自我感悟,只是讓學生被動地學,這必然達不到本學科的教育教學目的和效果。我們首要的任務就是讓學生想學,願意學。

建立“民主、平等、合作”的新型師生關係。隨着素質教育的深入貫徹和新課程改革的大力推進,現存的師生關係越來越束縛着素質教育和新課改的進程。教育中的師生關係被深深烙上傳統文化的印記,主要體現在:重“教師”不重“學生”的主觀性;重“傳授”不重“能力”的強制性;重“記”不重“思”的淺層性。舊的教育方式限制了學生的發展,使學生具有很強的依賴性,缺乏創造性,缺乏可持續自我發展的能力,根本不適應現代社會發展的需要。因此,有必要在課堂教學中構建新型師生關係,從而提高思品課堂教學實效性。

教師更新觀念,做到尊重學生,樹立平等意識;幫助學生,樹立服務意識;影響學生,樹立師表意識;相信學生,樹立民主意識。新型師生關係的建立,會迸發出強勁的教育能量,促進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益的大幅度提高,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使他們成為學習的主人。

課堂是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主陣地。教師通過這個主陣地向學生傳授基礎知識,形成基本技能,發展基本能力,陶冶情操,促進個性發展,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質,從而全面地實現教育教學目的。然而課堂駕馭能力不同的教師教育教學的成效大不一樣。駕馭能力強的教師一進課堂就有大將風度,成竹在胸,充滿信心,面對複雜、多變的課堂,能駕輕就熟、遊刃有餘地指揮調度;能牢牢地吸引住學生的注意力,充分地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出色地完成教育教學任務。

而駕馭能力差的教師在課堂上往往會不同程度地表現出自信心不強、情緒低落、教學環節紊亂、缺乏系統性、應變能力差、不能調動學生參與興趣等缺點。趣味性課堂教學,對教師解決突發事件和課堂問題的能力要求增強,可以説,教師課堂駕馭能力的高低是思品課堂教學成功與否的一個關鍵。所以,我們應不斷提高自身專業知識水平,潛心備課工作,運籌教學方略,講究提問設計,發揮教育機智,推敲教學語言,增強心理素質,才能不斷提高課堂駕馭能力,適應趣味教學的要求。

在教師與課程的關係上,我們教師不應是被動的貫徹、執行者,而是課程的創造者、開發者。也就是説,我們教師一方面要學好用文本教材,另一方面還要開發和利用好書本以外的各種資源,引導學生觀察社會、深入社會實踐,通過學生的體驗、感悟、反思等來拓展學習空間,增長智慧。

我們教師要儘量發掘和利用貼近學生與現實生活的素材。如説美麗的自然環境、悠久的歷史文化、豐富的民間風俗、燦爛的建設成果、感人的英雄事蹟、鮮活的時事新聞等,或反映時政動態的報刊、書籍、圖片、錄音、錄像、影視作品等,都是思品課的重要資源,從這些資源中挖掘出更加豐富的內容,並對教學內容進行選擇、組合、改造與創造性加工,從而使素材的開發與利用落實到教學的層面上,引導學生將書本知識轉化為實踐能力,使學生從生活中受到相應的教育,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

回顧這段時間學習,收穫很多。研修教會我如何高效地指導課堂教學,讓學生喜歡政治課。我感謝陳金花老師,感謝國培研修給了我一個學習鍛鍊的機會,讓我體會到我與國培研修共成長。

教學研修總結2篇 教學研修:提升教師教學水平的關鍵! 第2張

第2篇

教學技能是教師最基本的職業技能,它是教師在教學活動中,運用教與學的有關知識和經驗,為促進學生的學習、實現目標而採取的教學行為方式,是教師把掌握的教學理論轉向教學實踐的中介,這一環節的有效實施,對於提高教師教學質量、完成教學工作任務、增強自己的教學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義。

通過學習,我知道了教學技能的特點,教學技能有以下3個明顯特點:

教學技能和性質決定了教學技能的特點,這些特點表現在教學技能的習得與養成的過程中,成為教師掌握教學技能應當遵循的通則。

教學技能的學習應當鑲嵌於教學情境中,藉助案例研究、行動參與等方式才有效。

著名英國科學哲學家波蘭尼曾把人類的知識分為“顯性知識”和“默會知識”。除了那些能用符號明確表述的“顯性知識”外,教師擁有一種獨特的知識,那就是一種凝結在經驗裏的、只可意會面而難以言傳的“默會知識”。美國學者舍恩稱之為“行動中的知識”,日本教育學家佐騰學稱之為“實踐性知識”。教學技能是教師實踐取向的“默會知識”中最主要的組成部分,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教學技能往往是在關於技能理念知識沒有成“焦點意識”的情況下,按照“教育實踐的邏輯”很順暢而自然地加以應用的。

教學活動是一個系統結構,具有整體性特徵,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任何一種行為方式或具體操作,都是被教學活動的整體所決定和支配的,這也就使得各種教學行為方式存在相互聯繫、相互滲透、相互作用的關係。

通過教師教學技能的特點和教學技能的分類,使我明白了教學設計是一種用以開發學習經驗和學習環境的技術,這些學習經驗和環境有利於學生獲得特定的知識技能。這些學習經驗和環境有利於學生獲得特定的知識技能。學習環境的功能是為學習者完成學習行為提供資源、工具和人際方面的支持。人際關係是指學生之間和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人際交往。學習環境是學習者產生學習行為的容器,是對學習行為的支持。

發揮情境的作用:教育情境是對教育效果產生直接影響的由特定要素構成的有一定教育意義的氛圍與環境。

促進師生的交往:在學習環境中積極的人際環境最為重要,能使學生能夠成為學習活動之主體的“應答性學習環境”或“參與型教學”環境、“對話型教學”環境。這樣的環境應當是:充分的交往互動、平等的對話溝通、活躍的相互作用、和諧的心理氣氛、共同的合作參與。

提供學習的“支架”:是“幫助學習者把經驗組織起來,形成解決問題的適宜結構,使學習者在形成科學理解的最近發展區上得到及時的支撐”。

做為一名教師,教學技能的應用與教學活動時一體的,並在教學活動中形成的發展,從表現心事上看,板書、多媒體課件、演示和實驗等都是教學技能:同時它又是藉助於教師語言在頭腦中進行的智慧活動方式,如思考、判斷等。但有一些技能如每個教師邊寫的教學教導,是由教師單個人行動完成的,只憑老師自己的操作就可實現。這和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與學生相互作用的教學行為不一樣,所以相對來説是封閉式的教學技能。

做為一名從事教育教學工作的老師,每天都在從事着教學實踐的活動,就應具備多方面的教學技能,不斷提高自己的整體素質,在教學時間活動中自覺的訓練和總結經驗,實質不斷地得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