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其他文案

關於八年級數學月考反思6篇 八年級數學月考:反思與進步

欄目: 其他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3.16W

本文主要反思了八年級數學月考的情況。通過對試卷的分析和學生的表現,我們從中總結出了考試中出現的問題以及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的一些困惑和疑慮。同時,我們也提出了一些建議和改進措施,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數學知識,提高他們的學習成績。

關於八年級數學月考反思6篇 八年級數學月考:反思與進步

第1篇

“百分數的認識”是北師大版數學第十冊第六單元的資料,本課時讓學生經歷從實際問題中抽象出百分數的過程,理解百分數的好處,正確讀寫百分數,並能在具體情境中解釋百分數的好處,體會百分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課堂中我主要圍繞以下兩方面來引導學生探究新知:

?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實驗稿)》十分強調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繫,透過教學使學生“認識到現實生活中藴涵着超多的數學信息,數學在現實世界中有着廣泛的應用;應對實際問題時,能主動嘗試着從數學的角度運用所學知識和方法尋求解決問題的策略;應對新的數學知識時,能主動地尋求其實際背景,並探索其應用價值。”在教學中我密切聯繫學生生活實際,由於學生對教材中“罰點球”這個詞比較陌生,個性是女學生平時不愛看球賽,如果以足球比賽中的“罰點球”創設情境顯然激不起學生的興趣,為此,我把足球比賽換成了學生感興趣的世界乒乓球比賽,讓學生幫忙國家女子乒乓球教練選一個優秀隊員參加比賽。由於學生對乒乓球比賽較感興趣也更容易懂,所以學生透過説一説或是同伴互相探討,很快就想到能夠看誰的獲勝效率高就派誰去,從而較容易地引出本節課要學的資料。

數學來源於生活,因此要讓學生更多地聯繫實際,貼近生活,到達生活知識數學化。把生活中的鮮活題材引入課堂。

在學生理解了百分數的好處及讀寫後,我之後問學生,老師昨日讓你們找的帶有%的數就是百分數,你們找到了嗎?在哪找的,容易找到嗎?然後再讓學生彙報所找的百分數,並結合在前面得出百分數好處中説出自我搜集的百分數所表示的好處。教師結合學生的説法出示各種圖片引導學生説出其中所表示的好處,在學生熟知的生活情景中理解百分數的好處,例如:姚明加盟nba聯賽的第一年,投籃命中率為49·8%。,加深百分數好處的理解。並進行環保教育,每一個題材的選取,我都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興趣的事物出發,為他們帶給了觀察比較、探索研究、歸納總結的機會,使學生感受到數學的趣味和作用,體會到了數學就在身邊。

課後,我讓學生用百分數評價自我的知識目標的完成狀況,並用百分數描述自我的情感態度:“這節課立刻就要結束了,在這節課裏你必須和老師一樣緊張過,興奮過或許還有一絲遺憾,你能用百分數來告訴大家人愉快、緊張、遺憾這三種情緒所佔的百分比嗎?(課件出示)愉快%;緊張%;遺憾%。

有這樣一句話:任何一種有效的,成功的教學,都務必是有學生主體參與的。換句話説,沒有學生主體參與的教學,不是成功的教學。在執教《百分數的認識》這一課中,從學習目標的擬定到評價,我都沒有讓學生主動探究自我得出百分數的好處,總是怕學生不會,教師留意翼翼的一步一步採用一問一答式,學生的主體性都沒有發揮出來。課堂雖然活躍,但是沒有體現本課題“促進學生自主探究”的意圖。在課的開始時引入新課出示百分數時教師其實能夠問“同學們,對於百分數,你想了解些什麼?”這一問題,激發了學生主動學習的慾望。“我想明白什麼叫百分數?”、“我想明白百分數在什麼時候用?”、“我想明白百分數與分數有什麼區別?”……這一系列的疑問經過整理後,就更能激起學生主動探究學習目標,到達更好的教學效果。

關於八年級數學月考反思6篇 八年級數學月考:反思與進步 第2張

第2篇

不知不覺,又進入了九年級的總複習階段了。九年級數學的總複習是搞好畢業升學考試必須進行的一個重要環節,針對在總複習時面臨着時間少,內容多,要求高等突出問題,如何選擇一種科學又高效的複習方法是我的重大任務。每到下學期進行總複習時,就一個字:累。不論老師還是學生總希望能在上一屆的複習方法上有所突破,找到一種更高效的複習方法,可每年都幾乎是同一模式:教師對照考標上出示的知識點,一條條列舉分析,學生邊寫筆記邊思考,然後進行反覆練習,逐條過關。久而久之,老師和學生都沒任何新鮮感,當然也就沒有任何激情可言,更加不用説挑戰了,一堂課上得死氣沉沉,味同嚼蠟。學生面對這樣的複習課就更是沒有主動性和自己的思維創造性,完全處於被動地位,機械地跟隨教師的思路學習,毫無個體差異可言。由於總複習主要以基礎知識點為重,從而致使一部分基礎較好的學生淪為看客,甚至產生妄自尊大的情緒,這對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極為不利,若教師盲目增加難度,實在是違背了基礎教育的初衷,同時也使大部分學生無法產生複習效果。

儘管自己一直都反思自己的複習方法,可仍然不知道怎樣的複習方法才最有效,才能儘可能的使每個學生有所收穫。通過前段時間的複習,覺得學生對知識點的過關程度不好,有的只掌握了表面,一做題就出現很多的問題。只要是學生的自主性不強,全靠老師牽着鼻子走,很少去獨立思考和反思總結,導致沒掌握的知識複習後仍然沒掌握。在後面的複習中將採用以下的方法。

2、學生鑽研教材,自主進行單元知識小結,清理本單元必須掌握的知識點。

3、學生進行整理,教師幫助學生理解知識結構,同時可以兼顧不同層次的學生的不同要求。

4、師生共同對本單元各類題型的解題思路,解題方法與解題技巧進行歸納。

第3篇

在教學中,我們常會碰到這樣讓人哭笑不得的作業:一棵大樹高10釐米。小明的身高120米。……學生之所以出現這樣的錯誤,主要原因在於沒有對長度單位的實際大小形成鮮明的表象。長度單位這個概念,二年級的學生第一次接觸,對於什麼東西是釐米、米只有一個模糊的概念,學習以前可能是從未聽説過,這樣學習起來學生確實有點困難。這樣的例子從另一個側面提醒我們,對於這樣的空間想象能力方面,學生還是比較薄弱,教學時應當重視計量單位觀念的形成,並將這方面的要求落到實處,在教學長度單位釐米和米時,應按照學生的認知特點,還原數學生動活潑的建構過程,讓學生用自己的活動建構對新知的理解,形成自己的體驗。我覺得做到以下幾點比較重要。

1、體驗1釐米的實際長度,可以通過下面的活動展開。

量一量。讓學生選用不同的物品作標準測量課桌的長,進而產生疑問:為什麼量同一物體,而結果卻不同?使學生體驗線段的長度是可以度量的,但需要相同的測量工具,認識到統一長度單位的必要性。看一看。通過觀察直尺,直觀感知1釐米的長度。讓學生從直尺上找出1釐米,並且知道從刻度0到刻度1之間就是1釐米。再讓學生找一找,還有哪兩個數之間的長度也是1釐米,加強對1釐米的感受。畫一畫。讓學生在練習紙上畫出1釐米的線段,再次直觀感知1釐米。比一比。請每個學生拿一個稜長是1釐米的小正方體,放在左手大拇指和食指之間,然後抽掉小正方體,左手手指不要動,看一看1釐米的長度,再比出1釐米,最後用直尺量一量或把小正方體塞進去驗證一下,比的長度是不是大約1釐米。估一估。給學生提供長1釐米左右的學具,讓學生利用已有的1釐米表象進行估測,再讓學生用尺子量一量。找一找。從生活中找出長度大約是1釐米的物體。記一記。閉上眼睛想一想,1釐米有多長。

看一看。直觀感受1米的長度。量一量。量出哪些物體的長度大約是1米。比一比。兩手把米尺拉直,手的位置不動,把米尺放掉,看看1米的長度。再把眼睛閉起來想想1米的長度,最後睜開眼睛,用手再次比畫出1米的長度。排一排。排1米長的隊伍,每兩人間保持一腳的距離,看看大約排幾個人。走一走。自然、均勻地走1米長的一段路,數數大約要走幾步。

這樣教學,把教材上靜止狀態的學習材料轉化為動態生成的活動情境,有助於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形成對新知的體驗,促進對學習內容的理解。

1釐米、1米的概念比較抽象,學生容易遺忘。為了使學生更好地建立概念,可讓學生嘗試利用自己肢體上的某些大約長是1釐米、1米的部位或學習用品、生活用品中的1釐米、1米來幫助記憶。如學生大拇指的寬大約是1釐米;小指第二個關節的長大約是1釐米;二年級學生腳到胸口的距離大約是1米,記住這些身體尺,對建立1釐米、1米的長度概念或進行估測都大有益處。

估測是對事物的整體把握,是對事物數量的直覺判斷。估測與數的認識、量的計量相配合,能加深學生對數的理解,增強靈活處理日常數量關係的能力。在教學中,我們應鼓勵學生大膽估測,比較各自的估測結果,交流各自的估測策略,展示每個學生的獨特想法,相互借鑑,不斷提高學生的估測能力。

估測不是信口胡説。因此,估測一條線段長几釐米,一般不要讓學生隨便報出幾釐米,而是要求他們想一想用什麼工具、方法可以幫助估測。比如,引導學生通過用小手指尖到手腕的距離大約是10釐米來和這一條線段比較,從而得出更加合理的結果。教學中,教師除了注意挖掘學生身邊的生活資源,如身體上的其他部位或周圍的其他物品進行估計、測量,增加估測和實際測量的機會外,還要充分運用教材所提供的練習題。要把估測的結果與實際測量的結果進行比較,找出估測與實際測量的誤差,培養學生初步的估測意識和估測能力。

學生對長度單位的理解還應與實際測量緊密結合起來。測量是教學難點。如果教師直接向學生講解測量的方法,學生的學習可能會輕鬆順利,但考慮到一些學生已經會測量物體的長度,因此可嘗試讓學生自己動手測量,然後交流、討論,總結測量的方法。用直尺量物體的長度,對學生來説容易出現的錯誤有:從尺的一端開始量,而沒有用直尺上的0刻度線與所量物體的一端(起點)對齊;不會靈活使用直尺,不知道直尺上任何一個刻度都可以作為測量物體長度的起點。另外,在量的過程中,部分學生對直尺的控制不夠自如。教師應發揮主導作用,充分講解,悉心指導,讓學生切實掌握測量方法。把尺的邊與物體的邊靠近着平行擺放,而尺的0刻度線要對齊物體邊的一端。學生在進行操作性學習的過程中,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活動,既可以豐富感性認識,又能加深對數學概念的理解。

國小生認識事物帶有很大的形象性,只要提供較多的具體事例,使他們在思維過程中積累起豐富的感性材料,就可以幫助他們逐步學會抽象出數學概念的方法。基於這種狀況,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兒童觀察力顯得尤為重要。在培養兒童觀察力的過程中,要引導學生不僅觀察事物的表面現象,而且要透過現象觀察事物的本質。要指導他們逐漸懂得看問題應該從什麼角度看。同時,要教會他們特別注意進行分析、比較。

第4篇

教方法的老師,卻不知道方法的本質,説起來象無稽之談。可事實上包括我在內的很多老師在初次教學這個內容的時候,恰恰沒有弄清楚這個方法到底該怎樣做。就以例5為例,學生可以很輕鬆的用以前學過的方法解決這個歸一問題,橋樑就是不變的單價,在引導學生用比例解決問題的時候,問題就出來了:是先根據單價不變,得到等式:總價/用水噸數=總價/用水噸數,明確成正比例;

還是因為單價不變,總價和用水噸數成正比例,所以它們的比值相等。第一次試教的時候,我沒有覺得這有什麼區別,選擇了簡單的第一種方式。剛開始過程很流暢,但我發現學生在方法表述上總不願意説到成什麼比例關係,彷彿這個比例是跟本題是不相干的內容,最後在比較和練習上學生也無法清楚的表述出方法和規律,尤其是倒過來後的方程(如12.8/8=x/10用8/12.8=10/x)很多孩子都不能接受。不僅沒有體會到用比例的好處,反而覺得還要寫解設真是麻煩。

慘痛的失敗後我開始認真的分析和檢討,發現學生根據單價不變列出等式,其實用的是以前學過的方法,以單價作為橋樑,比例成了雞肋,方程倒過來後,就不等於單價了,所以很多孩子認為這是不對的。作為六年級的孩子,之所以學習用比例解決問題,就是要讓他們站在理解量之間的普遍關係,一般規律的基礎上,更方便快捷的去解決實際問題。在分析之後,我採用了第二種方式進行第二次教學,首先明確成正反比例的量具備什麼樣的特徵?(比值相等或乘積相等),只要判斷出題目中的量成正比例或反比例關係,就可以列出比值相等或乘積相等的等式。這樣一來,學生做題就不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了,他們有規可循:只要路程一定,就説明時間和速度成反比例,結合數據我就可以列出一個相應時間和速度乘積相等的方程。

教學之後,學生能夠很好的應用比例知識解決問題,尤其是一些基礎的數量關係,如路程=速度×時間,總價=單價×數量等能快速準確的判斷出比例關係,列出等式。當然對於並不常見的數量關係,學生在判斷比例關係上出現了困難。但總體來説,學生在運用比例關係列出方程這個方法的掌握上還是比較成功的。

既然想讓他們有規可循,那麼就要讓他們牢牢地掌握這個規律。因此,在教學中我首先注重了方法與步驟的總結,這個過程也不是那麼容易的,都是以前學過的題目,所以孩子們很容易就丟開比例,而用以前的方法去思考問題。因此,在複習中,我的重點不是放在成什麼比例,而是成正或反比例的量有什麼樣的特徵,先分散一下難點。分析題目的時候用成什麼比例關係?根據這樣的比例關係你能列出一個等式嗎?這個兩個問題將孩子們的注意力放在比例上。問題解決之後,我還設計了一個回頭梳理的過程,可以説讓學生對用比例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過程有了一個強烈的印象。之後的例6上我放手讓學生獨立用比例知識解決,練習中設計了一個分別用正反比例解決問題的對比,這無疑是整節課的小高潮,學生答的非常精彩,基本抓住了用比例解決問題的一般規律。

⒊在辨別中,體會用比例解決問題方法靈活,計算簡便

學生在前面的總結和比較中,學生已經體會到了用比例解決問題有規可循,是解決問題的好方法。但這還不夠,因為以前的方法也很簡單啊。因此需要更多的衝突來讓學生體會到比和比例的基本性質會使用比例解決問題是多麼的靈活和簡便。

第一次試教的時候我採取的是學生做,然後進行講評比較,可具體操作起來很費時間,學生比較時間不充分。同時學生不一定會出現我所希望的情況,或情況太多,使比較增加了難度。於是我改進了方法,採用了判斷題的形式。學生在辨別中發現,成正比例的量他們的比值就相等,既可以説總價與數量的比值相等,也可以説數量與總價的比值相等。原來方程還可以倒過來列,很多孩子也產生了疑問:根據比例的性質,我還可以怎麼列這個方程呢?由於比的基本性質是前項和後項同時擴大或縮小相同的倍數(0除外)比值不變,同學們也驚喜的發現,這樣一來用的好還可以省掉換單位的過程,真方便。

由於總結和比較的到位,最後的實踐操作,孩子們不僅能正確的運用比例知識去解決,更列出了若干個不同的方程,其中一個方程使計算非常簡便,深受孩子們的喜愛。

體現在時間分配上我的安排不是很合理,前面探究過程總是佔時間多。

在內容的設計上進一步做到層次分明,在導入語言上少些花哨,多些簡單和清爽。重視問題的提出,尊重學生的發言等等這些都是我在以後的教學中有待提高的地方。

由於本節課含正反比例兩個方面的內容,再加上比較,所以探究的內容較多,練習的部分不充足。而且在探究過程中,也由於時間的關係探究的不是很充分,每個問題只有1、2個孩子發表自己的看法,成績中下的學生的掌握情況不容樂觀。

部分學生對判斷哪兩種相關聯的量成什麼比例,哪種量一定,怎樣找出等量關係表達得不是很好,有的學生似乎有一種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感覺,這是用比例解決問題的關鍵,所以還要加強訓練和指導。

學生在解正比例的應用題時,發現中下生會出現左邊比的順序跟右邊的順序會相反;在解反比例的應用題時,中下生會運用比例的基本性質外項積等於內項積來解答,計算的準確率低,所以今後對比例的解法還要多指導。

以上一些問題,主要還是在課堂上的一些練習和指導少了而造成的,因此,在第三次教學中,我想嘗試將正反比例解決問題分成兩節課教學,第一節課將重點放在掌握用正比例解決問題和體會這個方法的靈活性上。第二節課則將重點放在掌握用反比例解決問題和正反比例的比較上,這樣一來每節課都可以有比較充分和有針對性的練習,相信可以更好更多的關注一些成績中下生。

第5篇

本節課課前進行了認真的準備,整節課上下來有很多的不足之處,反思如下:

1、對沉默很恐慌。當點學生回答問題時,那個學生講得很慢,還會錯。但是對於我而言,這是一個十分簡單的問題,所以就會想會不會其他學生都懂了?只是個別學生還沒有懂?而且通常這個時候,其他學生都是沉默的,感覺不到他們是不是都懂了!這個時候我就會很恐慌,到底該如何去做呢?儘快結束這個問題,講下一個?還是繼續重複解釋這個簡單的問題?沒有開公開課的時候還好,不緊張;但是在公開課的時候有點緊張,所以就更慌了,有點無所適從的感覺。

2、經驗不豐富。這個是承接上面的問題的。因為把握不了學生到底有沒有懂,所以重複地講知識點,然後最後變成了都是自己在講,學生的思考時間太少!上課的有效提問太少,都是一些不用動腦筋的問題,學生只要回答是不是就可以了。不得不説是這樣,因為這樣問,他們會回答,會讓我覺得他們懂了,放心地講下面的知識點。對於這個問題總結地説來:對沉默恐慌,需要學生的聲音來讓我知道他們已經懂了,同時也是自己的經驗不足,無法自己判斷學生到底有沒有懂!所以一二兩點的本質是一樣的。

3、要明白上課的重點是什麼。亮相課的另一個問題是重點不突出,備課的時候需要考慮,這節課的重點是什麼?如何去講這個重點才能讓學生更加容易地明白?什麼樣的例題能更凸顯出這個重點?這些都是我以後備課時需要重點考慮的

4、自己在教學語言方面還是比較欠缺,一方面,在於對講課內容的過渡及講課過程中的語言運用,缺乏生動性,無法體現出一個老師對於文字的駕馭能力,此外,還有羅嗦的問題,有時我自己説的太多,完全不給學生説的機會,但是作為一堂符合要求的課,應該是以學生活動為主的;另一方面,則是對學生的評價,在講課過程中,我往往會在學生回答問題後重復學生的回答,這樣的評價會直接影響學生的積極性,另外,也無法對學生做到有效的引導。

總之,在這次亮相課的整個過程中,我學到了很多,對自己身上的存在的問題也有了更清楚的認識,今後的在教學中要多思、多問、多實踐,希望自己能在接下來的教學中不斷地累積,教學水平能上一個新台階。

第6篇

對於8、9的認識,學生的腦子裏並非一片空白,可任由教師任意塗抹。在幼兒園的學習中、在日常生活中學生們或多或少已經接觸過8和9,對8和9已經有了一些的認識,在課堂教學中我們要在學生的已知的基礎上進行8和9的認識的教學。《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課程“不僅要考慮數學自身的特點,更應遵循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規律,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已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的基礎之上。”這就是説,數學教學活動要以學生的發展為本,要把學生的個人知識、直接經驗和現實世界作為數學教學的重要資源。

基於此點認識,我在教學主題圖後,讓學生找一找,説一説生活中數量是8或9的物體。可以將課堂教學空間延伸到課外,使每一個學生真真切切地領會8,9的基數含義。同時讓學生説一説,強化學生的感知,也暴露了學生的思維過程,構建自然數和被數物體間的關係,培養學生用數進行信息交流,也可以培養低年級學生“説”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可教學設計始終是一種設計,教學是一種創造性的活動。學生説出了媽媽給我買了4個蘋果,爸爸又給我買了4個蘋果,我一共有8個蘋果。因為一開始,沒有對第一個學生回答的問題作適當的評價,致使後面每個小朋友站起來都這樣類似的説。可見國小生的模仿性是很強的。在教學時,一定要做到及時評價,恰當評價。

2、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學習過程不是學生被動的接受知識,而是學生藉助他人的幫助和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通過意義建構的方式獲得知識。由此可見,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的教學不能替代學生的自主學習,教師無法幫學生思考,無法代學生體驗。所以在教學中教師不只是要教給學生知識,更重要的是通過教學讓學生學會學習的方法,讓學生從學會到會學。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數學學習活動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數學課程的內容是現實的,學習的過程也應該是一個充滿生命力的過程,學生要有充分的從事數學活動的時間和空間在自主探索、親自實踐、合作交流的氛圍中,解除困惑,更清楚地明確自己的思想,並有機會分享自己和他人的想法。

在“8和9的認識”的教學中,我為學生提供了一些活動素材,並給學生獨立探索時間和空間,讓學生通過自己發現、探究和討論交流等活動親身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如“數點子圖”,我讓學生自己觀察,自己數,然後讓他們説説自己是怎麼數的?學生在數的過程中不僅會一個一個地數,兩個兩個地數,而且還會聯繫左右圖來數。 讓學生體會到自己探索的樂趣,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在數完點子圖後,我讓學生從這三個數中隨便選擇兩個,用以前學過的符號來表示它們的大小。給學生提供了較大的比較空間,學生思維的靈活性也得到了很好的培養。但是,在這一教學環節上,我沒有處理好板書。我完全是按照學生的回答來板書的,沒有系統性。7〈 8 9 〉8

如果當學生自己選擇了兩個數,並且運用〈 或 〉説出了一個式子。這時教師就可引導學生,還是這兩個數,你還能用另外一個符號來連結嗎?這樣,可能學生就會比較有序地説出,也可以從對比中發現兩個數的關係。一次選擇就讓學生會用兩種符號來表示兩個數的大小,板書也不會讓人感覺很亂。

新課程帶來的其中一大變化就是:教師的角色發生了重大轉變,從課堂單一的數學知識的傳授的角色,逐步向數學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的轉換。本節課主要體現在多元化的生生、師生評價。如在出示直尺圖後,我讓學生也來噹噹小老師,看着直尺上的數,向其他的小朋友提幾個問題。學生在互問互答完以後,我會提醒提問題的學生,“你覺得他回答的怎樣?”“把掌聲送給____!”通過送掌聲的活動,給學生以極大的鼓勵,同時也活躍了課堂氣氛,使整個課堂裏充滿了掌聲,有效地促進了學生評價能力的提高。

對於8和9,學生都已經認識,並且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已經會寫。在教學完8、9的基數與序數意義後,我又獨立放了單獨一塊內容教學8和9的寫法。到底這還有沒有必要教,或者放在這個地方教合不合適,還值得探討。

另外對於評價機制,我自問對每一個學生都是一視同仁的。但在上課時,獎勵上也有些不公平。如在做摘蘋果的練習時,我是一道題獎勵一個蘋果,但沒有考慮到題目的難易程度,有些很容易的題目,學生也是得到一個蘋果,而有些很難的題目,也是一個蘋果。獎勵要體現公平,在一堂課上,可能還看不出什麼。但長此以往,如果獎勵不公平,會降低學生的積極性。本來獎勵的目的就是要激發學生的上課積極性,如果不公平,反而會適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