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其他文案

廣東地區立夏時節吃什麼食物3篇 《立夏時節,廣東必吃的美食有哪些?》

欄目: 其他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3.03W

立夏時節,廣東地區氣温逐漸升高,氣候濕熱。食物宜清淡、涼爽、易消化,如荔枝、西瓜、芒果、葡萄、涼粉、涼茶、綠豆湯等。同時應注意飲食衞生,防止腸胃不適。

廣東地區立夏時節吃什麼食物3篇 《立夏時節,廣東必吃的美食有哪些?》

第1篇

古詩云:“立夏秤人輕重數,秤懸樑上笑喧閨。”立夏之日的“稱人”習俗主要流行於我國南方,起源於三國時代:傳説劉備死後,諸葛亮把他兒子阿斗交趙子龍送往江東,並拜託其後媽、已回孃家的吳國孫夫人撫養。

那天正是立夏,孫夫人當着趙子龍面給阿斗秤了體重,來年立夏再秤一次看增加體重多少,再寫信向諸葛亮彙報,由此形成傳入民間的風俗。

據説這一天稱了體重之後,就不怕夏季炎熱,不會消瘦,否則會有病災纏身。吃完立夏飯後,在橫樑上掛一杆大秤,大人雙手拉住秤鈎、兩足懸空秤體重;孩童坐在籮筐內或四腳朝天的凳子上,吊在秤鈎上秤體重,謂立夏過秤可免疰夏。若體重增,稱“發福”,體重減,謂“消肉”。這日,孩童忌坐石階,如坐了則要坐七根,始可百病消散。

忌坐地栿(門檻),謂這天坐地栿將招來夏天腳骨痠痛,如坐了一道就須再坐上六道地栿合成七數,方可解魘。舊時母親擇此日為女孩子穿耳朵,穿時一邊哄孩子吃茶葉蛋,當孩子張口咬蛋時即一針捷穿。也有為家養貓兒穿耳朵、札上紅頭繩的。早在古代的君王們也常在夏季初始的日子,到城外去迎夏,迎夏的日子就是立夏日。

雖然全國各地立夏這天的傳統食俗各有特色,但説起立夏那天最經典的食物就是“立夏蛋”了。立夏前一天,很多人家裏就開始煮“立夏蛋”了,一般用茶葉末或胡桃殼煮,看着蛋殼慢慢變紅,滿屋香噴噴。茶葉蛋應該趁熱吃,吃時倒上好的酒,內灑些許細鹽,酒香茶香,又香又入味。

除了吃蛋之外,還有另外的玩法。煮好的蛋,挑出整隻未破的,用綵線編織成蛋套,掛在孩子胸前,或掛在帳子上。小朋友們還要拄立夏蛋(就是碰蛋),那是這天最快樂興奮的事,拄蛋以蛋殼堅而不碎為贏。立夏為什麼要吃“立夏蛋”呢?“立夏吃蛋”的習俗由來已久。俗話説:“立夏吃了蛋,熱天不疰夏。”相傳從立夏這一天起,天氣晴暖並漸漸炎熱起來,許多人特別是小孩子會有身體疲勞四肢無力的感覺,食慾減退逐漸消瘦,稱之為“疰夏”。女媧娘娘告訴百姓,每年立夏之日,小孩子的胸前掛上煮熟的雞鴨鵝蛋,可避免疰夏。因此,立夏節吃蛋的習俗一直延續到現在。

古人認為,雞蛋圓圓溜溜,象徵生活之圓滿,立夏日吃雞蛋能祈禱夏日之平安,經受“疰夏”的考驗。立夏日一般在農曆的四月,“四月雞蛋賤如菜”,人們把雞蛋放入吃剩的“七家茶”中煮燒就成了“茶葉蛋”。後來人們又改進煮燒方法,在“七家茶”中添入茴香、肉滷、桂皮、薑末,從此,茶葉蛋不再是立夏的節候食品,而成為我國傳統小吃之一。

我國北方多種植小麥,立夏正是小麥上場時節,因此北方大部分地區立夏時有製作與食用麪食的習俗,意在慶祝小麥豐收。立夏的麪食主要有夏餅、麪餅和春捲三種。夏餅又稱麻餅,形狀各異,有狀元騎馬、觀音送子、猴子抱桃等;麪餅,有甜、鹹兩種,鹹麪餅的用料有肉絲、韭菜等,蘸蒜泥食用,甜麪餅則多加砂糖;春捲,用精製的薄面餅,包着炒熟的豆芽菜、韭菜和肉絲等餡料,封口處用麪粉拌蛋清粘住,然後放在熱油鍋裏炸到微黃時撈起食用。

立夏時節,正是小麥登場的時節,老北京講究吃麪,意在慶祝小麥豐收。據説,立夏吃麪這個習俗源於晉代。那時,吃麪是為紀念北方麥收後的喜慶嘗新,又寓意來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有句話説得好:入夏面新上天。其寓意立夏吃麪可強健體魄,為人們帶來好運。

老北京喜歡吃炸醬麪。炸醬麪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12和蛋白質,營養很飽滿。但是炸醬麪的豬肉脂肪含量過高,常吃者易發胖,容易造成油脂攝入超標。建議在食炸醬麪時,可少放點瘦豬肉,多放點黃瓜,蘿蔔絲等配菜,以此降低一碗炸醬麪所含的熱量。

除了炸醬麪,北京人最愛吃的還有打滷麪。做打滷麪要先把黃花、木耳、口蘑用熱水發開,洗淨後,不要倒掉髮蘑菇的水,濾出後打滷用。取湯鍋加葱姜和煮熟的五花肉切薄片,與黃花、木耳、口蘑一起放入鍋里加入煮肉的湯和發蘑菇的水,加入鹽、醬油調味後勾芡,再加入打散的雞蛋,取出倒入湯盆,滷就做好了。在起鍋之前,用鐵勺炸點花椒油,趁熱往滷上一澆,嘶啦一響,椒香四溢,就算大功告成了。

立夏的麪食主要有夏餅、麪餅和春捲三種。夏餅又稱麻餅,形狀各異,有狀元騎馬、觀音送子、猴子抱桃等,現代多以海蠣餅代替。而夏餅經常用於母親送給已出嫁的女兒。在立夏吃夏餅,有不病夏、不瘦夏之説。

製作夏餅並不複雜,有甜、鹹兩種,甜的主要加以芝麻,白糖;鹹的,則更為豐盛,伴以鹽、韭菜、肉末、蝦米、香菇、胡蘿蔔、雞蛋等。

夏餅是將和好的面壓成薄餅,裏面包上肉絲、韭菜等,放入鍋中煎炸製成。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品麪餅,話豐收,其樂融融。

春捲分餅和菜兩部分,卷菜的餅一定要是新鮮做得的燙麪薄餅,講究圓、薄、滑。擀好的餅一定要再上面輕輕抹一層油,為的是不讓餅和餅之間粘連,同時吃起來口感也較為爽滑,配着卷在裏面咯吱咯吱作響的蔬菜,一軟一硬,口味一流。

春捲裏卷的蔬菜一般都是隨您喜歡來選擇,大多數家庭中會選擇簡單的豆芽菜、韭菜等。有的還放上肉絲、筍絲、葱花等,較高級的春捲則用雞絲或海蠣、蝦仁、冬菇、韭黃等製作而成。

春捲是由古代立春之日食用春盤的習俗演變而成。春盤始於晉代,初名五辛盤。據説宋時福州有個書生,為了温書應試,整天埋頭攻讀,常常廢寢忘食。他的妻子三番五次勸他也沒用;就想了個辦法:把米磨製成薄餅,以萊肉為餡,包成捲筒形,既當飯,又當萊。這種小吃後來定名為春捲,並逐漸流行於城鄉各地。

另外,老北京人立夏時還要吃扒糕。扒糕做起來很簡單,其實,就是用蕎麥麪製作的。夏天涼吃,冬季可用油來煎着吃,佐料配以醃胡蘿蔔絲、蒜泥、辣椒油,還有就是用芝麻醬、芥末醬、醬油、醋等混合勾兑的醬料,吃起來很好吃。

扒糕的顏色雖不好看,但很多老北京人仍鍾情於扒糕。主要是因為扒糕的原料“蕎麥”有很大的營養價值。據《本草綱目》中説蕎麥“實腸胃,益氣力,續精神,能煉五臟滓穢。作飯食,壓丹食毒,甚良”。

現在經科學驗證,認為蕎麥是含有磷、鈣、鐵及氨基酸、脂肪酸、亞油酸多種維生素的營養食品,對心臟病、高血壓病、糖尿病患者有食療的作用,是這些患者的首選食品之一。但蕎麥屬寒性食物,而且不宜消化,所以不可多吃。

立夏還有“立夏嚐鮮”之俗。人們品嚐時令食物,以求健康吉祥。諸如吃櫻桃、芽筍、青蠶豆、蒜苗、莧菜、青梅等新上市的水果和蔬菜。在吃以上美食的同時,不妨多食用時令食物。

廣東地區立夏時節吃什麼食物3篇 《立夏時節,廣東必吃的美食有哪些?》 第2張

第2篇

自古即有“以髒補髒”“以心補心”的説法,豬心能補心,治療心悸、心跳、怔忡。據現代營養學分析證明,豬心是一種營養十分豐富的食品。它含有蛋白質、脂肪、鈣、磷、鐵、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c以及煙酸。

鮮豬心對加強心肌營養,增強心肌收縮力有很大的作用。臨牀有關資料説明,許多心臟疾患與心肌的活動力正常與否有着密切的關係。因此,豬心雖不能完全改善心臟器質性病變,但可以增強心肌,營養心肌,有利於功能性或神經性心臟疾病的痊癒。

蓮子分佈於我國南北各省。具有補脾止瀉,止帶,益腎澀精,養心安神之功效。常用於脾虛泄瀉,帶下,遺精,心悸失眠。蓮子對心臟是非常好的,經常食用能讓人心氣足,變得愛笑開朗。蓮子芯泡茶喝可以去心火,可以治療心煩意亂等症狀,甚至對失戀等引起的抑鬱情緒也有緩解作用,是一種非常有用的補益食物。

夏天本就是勞心勞力的季節,所以,吃蓮子。蓮子有俗稱為蓮子養心。所以,在夏天的時候,可以多選擇吃一些蓮子。但要注意的是,蓮子食用過多容易引起胃脹,噯氣等胃部症狀,對於有慢性胃病的患者,食用蓮子後,更容易導致胃部不適,因此建議慢性胃病患者謹慎食用。

綠豆性涼味甘,有清熱解毒、止渴消暑、利尿潤膚的功效,還有一定的祛鉛毒功效,綠豆粉因其含有大量蛋白質、b族維生素以及鈣、磷、鐵等礦物質,故有增白、淡化斑點、清潔肌膚、去除角質、抑制青春痘的功效。

綠豆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生綠豆水浸磨成的生綠豆漿蛋白含量頗高,內服可保護胃腸粘膜。綠豆蛋白、鞣質和黃酮類化合物可與有機磷農藥、汞、砷、鉛化合物結合形成沉澱物,使之減少或失去毒性,並不易被胃腸道吸收。

第3篇

立夏那天最經典的食物就是“立夏蛋”,而全國各地的吃法不同。相傳從立夏開始,天氣漸漸變暖,許多人會有復身體疲勞、四肢無力、食慾減退的感覺,傳説,立夏這天吃了雞蛋或鴨蛋,可以避免這些症狀。

進入夏天后,苦瓜已經逐步上市,並且因為苦瓜的營養價值極高,所以成為了立夏食用的普遍食物。

蝦面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清朝初年,廈門、台灣、廣東斗門、順德盛產蝦,漁人將蝦子捕到後,用新鮮的蝦子拌麪吃,這就有了蝦子面的雛形。

立夏飯,每逢立夏前一天,孩子們會向鄰居家討要一碗米,稱之為“兜夏夏米”。

立夏時節,正是小麥登場的時節,老北京講究吃麪,意在慶祝小麥豐收。據説,立夏吃麪這個習俗源於晉代。那時,吃麪是為紀念北方麥收後的喜慶嘗新,又寓意來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有句話説得好:入夏面新上天。其寓意立夏吃麪可強健體魄,為人們帶來好運。

老北京喜歡吃炸醬麪。炸醬麪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12和蛋白質,營養很飽滿。但是炸醬麪的豬肉脂肪含量過高,常吃者易發胖,容易造成油脂攝入超標。建議在食炸醬麪時,可少放點瘦豬肉,多放點黃瓜,蘿蔔絲等配菜,以此降低一碗炸醬麪所含的熱量。

除了炸醬麪,北京人最愛吃的還有打滷麪。做打滷麪要先把黃花、木耳、口蘑用熱水發開,洗淨後,不要倒掉髮蘑菇的水,濾出後打滷用。取湯鍋加葱姜和煮熟的五花肉切薄片,與黃花、木耳、口蘑一起放入鍋里加入煮肉的湯和發蘑菇的水,加入鹽、醬油調味後勾芡,再加入打散的雞蛋,取出倒入湯盆,滷就做好了。在起鍋之前,用鐵勺炸點花椒油,趁熱往滷上一澆,嘶啦一響,椒香四溢,就算大功告成了。

立夏的麪食主要有夏餅、麪餅和春捲三種。夏餅又稱麻餅,形狀各異,有狀元騎馬、觀音送子、猴子抱桃等,現代多以海蠣餅代替。而夏餅經常用於母親送給已出嫁的女兒。在立夏吃夏餅,有不病夏、不瘦夏之説。

製作夏餅並不複雜,有甜、鹹兩種,甜的主要加以芝麻,白糖;鹹的,則更為豐盛,伴以鹽、韭菜、肉末、蝦米、香菇、胡蘿蔔、雞蛋等。

夏餅是將和好的面壓成薄餅,裏面包上肉絲、韭菜等,放入鍋中煎炸製成。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品麪餅,話豐收,其樂融融。

春捲分餅和菜兩部分,卷菜的餅一定要是新鮮做得的燙麪薄餅,講究圓、薄、滑。擀好的餅一定要再上面輕輕抹一層油,為的是不讓餅和餅之間粘連,同時吃起來口感也較為爽滑,配着卷在裏面咯吱咯吱作響的蔬菜,一軟一硬,口味一流。

春捲裏卷的蔬菜一般都是隨您喜歡來選擇,大多數家庭中會選擇簡單的豆芽菜、韭菜等。有的還放上肉絲、筍絲、葱花等,較高級的春捲則用雞絲或海蠣、蝦仁、冬菇、韭黃等製作而成。

春捲是由古代立春之日食用春盤的習俗演變而成。春盤始於晉代,初名五辛盤。據説宋時福州有個書生,為了温書應試,整天埋頭攻讀,常常廢寢忘食。他的妻子三番五次勸他也沒用;就想了個辦法:把米磨製成薄餅,以萊肉為餡,包成捲筒形,既當飯,又當萊。這種小吃後來定名為春捲,並逐漸流行於城鄉各地。

另外,老北京人立夏時還要吃扒糕。扒糕做起來很簡單,其實,就是用蕎麥麪製作的。夏天涼吃,冬季可用油來煎着吃,佐料配以醃胡蘿蔔絲、蒜泥、辣椒油,還有就是用芝麻醬、芥末醬、醬油、醋等混合勾兑的醬料,吃起來很好吃。

扒糕的顏色雖不好看,但很多老北京人仍鍾情於扒糕。主要是因為扒糕的原料“蕎麥”有很大的營養價值。據《本草綱目》中説蕎麥“實腸胃,益氣力,續精神,能煉五臟滓穢。作飯食,壓丹食毒,甚良”。

現在經科學驗證,認為蕎麥是含有磷、鈣、鐵及氨基酸、脂肪酸、亞油酸多種維生素的營養食品,對心臟病、高血壓病、糖尿病患者有食療的作用,是這些患者的首選食品之一。但蕎麥屬寒性食物,而且不宜消化,所以不可多吃。

立夏還有“立夏嚐鮮”之俗。人們品嚐時令食物,以求健康吉祥。諸如吃櫻桃、芽筍、青蠶豆、蒜苗、莧菜、青梅等新上市的水果和蔬菜。在吃以上美食的同時,不妨多食用時令食物。

中醫認為“夏氣與心氣相通”,立夏養生要注意早睡早起,重視“靜養”,避免運動過後大汗淋漓,“汗”出傷陽,在飲食調養方面,宜採取“增酸減苦、補腎助肝、調養胃氣”的原則,飲食宜清淡,多吃蔬菜、水果、粗糧。起牀前可以做幾個小動作,有利於增強體質,中醫養生,延年益壽。

立夏過後,温度逐漸攀升,人們就會覺得煩躁上火,食慾也會有所下降。立夏飲食原則是“春夏養陽”,養陽重在養心,養心可多喝牛奶、多吃豆製品、雞肉、瘦肉等,既能補充營養,又起到強心的作用。宜採取“增酸減苦、補腎助肝、調養胃氣”的原則,飲食應清淡,以易消化、富含維生素的食物為主,大魚大肉和油膩辛辣的食物要少吃。將綠豆、蓮子、荷葉、蘆根、扁豆等加入粳米中一併煮粥,並擱涼後食用,也可起到健胃、驅暑的功效。平時多吃蔬菜、水果及粗糧,可增加纖維素、維生素b、c的供給,能起到預防動脈硬化的作用。

養生專家提醒説,立夏以後,天氣轉熱,人的心神易受到擾動,出現心神不寧。因此,值此時節,人們要格外重視精神的調養,加強對心臟的保養,尤其是老年人不可有過激之處,應該保持愉快的情緒,安閒自樂,切忌暴喜傷心,保持神清氣和、心情愉快的狀態。

立夏之後血熱會給人帶來很多不適,氣虛血熱會影響人的消化功能。因此,每頓飯不要過飽,給胃留下足夠的蠕動空間。還人以輕鬆自然。今年的夏季注意涼血補氣和早睡早起,是人儲存陽氣力求身體大獲豐收的一個季節。

對大多數人特別是關節患者來説,夏季應該避免貪涼,不用或適度使用空調和風扇。在工作場合中,應把自己的病情告訴同事,以取得同事的理解,儘量不用空調或適當調高温度。最好常備一件長袖衣,隨外界環境隨時加減衣服。

立夏節氣,人們常常衣單被薄,即使體健之人也要謹防外感,一旦患病不可輕易運用發汗之劑,以免汗多傷心,避免氣血淤滯,以防心臟病的發作。故立夏之季,情宜開懷,安閒自樂,切忌暴喜傷心。清晨可食葱頭少許,晚飯宜飲紅酒少量,以暢通氣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