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其他文案

習總書記赴吉林考察材料

欄目: 其他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3.93K

  習總書記赴吉林考察材料

要加強黨的領導,推動黨組織向最基層延伸,健全基層黨組織工作體系,為城鄉社區治理提供堅強保證。。堅持以黨建為引領,把黨的領導落實到基層治理各領域各方面各環節,是做好基層治理工作的方向性根本性要求。下面本站為大家整理習總書記赴吉林考察資料,希望對你有所幫助,歡迎閲讀。
 

習總書記赴吉林考察材料


 

材料一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吉林省考察時強調,要加強黨的領導,推動黨組織向最基層延伸,健全基層黨組織工作體系,為城鄉社區治理提供堅強保證。堅持以黨建為引領,把黨的領導落實到基層治理各領域各方面各環節,是做好基層治理工作的方向性根本性要求。提升基層治理水平,要堅持黨建引領,通過強化政治引領、打造戰鬥堡壘、凝聚紅色力量,推動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和羣眾工作優勢轉化為治理優勢,把黨的力量和主張傳遞到“神經末梢”“最後一公里”。

注重補鈣鑄魂,強化政治引領。強化基層治理的政治引領,必須要把“補鈣鑄魂”工程實施好。要把學深悟透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首要任務,把“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作為黨的建設永恆課題和黨員、幹部的終身課題,強化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通過專題培訓、分批培訓、研討交流、舉辦大講堂等,持續推動黨的創新理論武裝走心走實,推動黨員幹部進一步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更好地履職盡責。通過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學習方式,拓寬學習教育渠道,引導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幹部真正把學習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經常。注重實踐鍛鍊,在化解基層治理領域重點難點問題過程中,把羣眾關注的煩心事、鬧心事解決好,錘鍊黨性和能力。

抓實規範提升,打造戰鬥堡壘。基層黨組織既是基層治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治理能力彰顯的重要載體。推進基層黨組織規範化建設,要從抓黨支部工作條例入手,聚焦黨組織領導弱化、虛化等問題,通過建立上下聯動機制、創新支部設置形式、常態化整頓軟弱渙散、建立健全決策議事機制、服務羣眾機制等方式,固根基、補短板、促發展。

       在農村,加強村級黨組織標準化建設,對照黨支部規範化建設標準,規範組織形式、學習活動、管理機制,切實推動“三會一課”、主題黨日活動等制度落細落實。在城市,關注街道社區,探索創新支部設置形式,聚焦薄弱領域、“堵點”“痛點”,積極構建城市黨建聯盟,讓黨的工作實現有效覆蓋。同時,建立健全基層治理治理體制機制,健全大事共議、實事共辦、要事共決、急事共商、難事共解、基層黨組織主導的決策議事機制,完善黨員幹部聯繫服務羣眾機制,在為民服務中聚民心,增強黨員羣眾的獲得感、幸福感、榮譽感、自豪感,讓基層治理更有温度。

發揮先鋒作用,凝聚紅色力量。基層黨員幹部是基層治理的基石。提升基層治理能力,重在提升基層黨員幹部的治理能力,注重發揮“紅色細胞”在基層治理中的示範帶頭作用,在聯繫服務羣眾最前沿凝聚紅色力量。要將提升治理能力作為基層黨員幹部的必修課,不斷加強思想淬鍊、專業訓練、實踐鍛鍊,在本職崗位中、急難險重任務中發揚擔當精神,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夯實基礎,貢獻力量。

        要廣泛開展“社區吹哨、黨員報到”活動,通過參加主題黨日活動、聯繫困難羣眾、確定服務項目、認領微心願、提出合理建議等形式,參與到社區建設、管理和服務中,讓黨員在社區治理中發揮作用。要充分發揮農村無職黨員作用,通過設置無職黨員先鋒崗、組建無職黨員工作隊等方式,引導廣大基層黨員積極參與到脱貧攻堅、生態建設、信訪維穩、秸稈禁燒等各項工作中,更好地整合紅色力量,為民服務。

地基固則大廈堅。基層黨組織是執政大廈的地基。唯有堅持把密切黨羣幹羣關係、增加人民福祉作為着眼點,把黨建引領作為推動基層治理創新發展的根本途徑,才能築牢根基,讓基層黨組織拉得出去、頂得上來,基層黨員幹部趕得上來、衝得上去,推動基層治理有“魂”、有序、有力、有效。

材料二

這是一片充滿希望的田野——

深入推進東北振興發展,是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從全面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到深入推進實施新一輪東北振興戰略、再到支持東北地區深化改革創新推動高質量發展,黨中央的戰略部署一以貫之、不斷強化,為東北振興發展帶來新的希望。

這是一片大有可為的熱土——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先後6次到東北地區調研,為東北振興發展傾注了巨大心血。

“東北來得比較多,我十分關心這裏的振興發展。這片土地為我們國家的革命、建設、改革作出了卓越貢獻。新的形勢下如何繼續推進東北振興發展?這次我是帶着這個思考來的,同時也為謀劃下一個五年的發展進行調研。”

2年前,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東北三省,主持召開深入推進東北振興座談會,為推動新時代東北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擘畫藍圖。

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歷史交匯期的關鍵時點,習近平總書記再次來到東北,深入吉林省的農村、社區、科技園區、企業考察調研,為這片熱土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進一步指明方向、注入新的發展動力。

新時代東北地區正醖釀着新的突破,前景廣闊,大有可為。

(一)希望的田野

“總書記您看,現在這玉米又高又壯,長勢喜人,再過兩個月就成熟了,到時候一畝地可以打800多公斤糧食,今年我們又將迎來大豐收。”

7月22日下午,松遼平原腹地,吉林省四平市梨樹縣國家百萬畝綠色食品原料(玉米)標準化生產基地核心示範區,習近平總書記憑欄遠眺,玉米地一望無邊、綠浪滾滾。

這是5年間習近平第三次到吉林考察。這次來,第一站就走進豐饒的黑土地,調研一件頭等大事——糧食生產。

“前年在黑龍江建三江看了水稻,這次我來看看玉米。”玉米地頭,習近平談及此行初衷,“今年夏糧豐收大局已定,關鍵就看秋糧了。今年災害不少,我很關心東北這裏的農作物長勢。”

正值抽雄吐絲期,玉米頂端的花穗,在陽光下閃着金黃。十來架無人機正在進行噴灑作業。

吉林省農業農村廳負責同志彙報:今年吉林全省糧食作物種植面積增加了83萬畝,玉米保苗率達到96.06%,是近5年來最好水平,玉米、水稻、大豆三大品種現在的株高比去年同期都高,同時在防災減災方面也增加了投入。

看着眼前的玉米長勢,聽了情況彙報,習近平強調:“糧食是基礎啊!要加強病蟲害防治,爭取秋糧有好收成,為全年糧食豐收和經濟社會發展奠定基礎。”

梨樹縣是全國糧食生產5強縣之一,也是黑土地保護利用的試驗田。從2007年起,這裏開始探索以玉米秸稈覆蓋、全過程機械化生產技術為核心的梨樹模式,形成糧食增產和黑土保護的疊加效應。

頂着烈日,習近平總書記步入玉米地深處,走到黑土斷面觀測點近距離察看黑土保護情況,並同在場的農業專家攀談起來。

來自中國農業大學的李保國教授已在梨樹縣紮根搞科研10多年。他指着挖開的黑土層剖面告訴總書記,這個地方的黑土層原先至少有60釐米厚,自清代末年開始開墾以來,加上風蝕水蝕,每年要減少3毫米左右。

“100多年了,如果不採取有效措施,再過幾十年,恐怕就要消失殆盡了。”總書記不無憂慮地説。

“我們想了個辦法,把玉米秸稈還田,就像給黑土地蓋了一層被子,不僅可以防止風蝕水蝕,起到抗旱保墒作用,秸稈腐爛後還可以增加土壤有機質。土質鬆軟,玉米根系扎得更深了,還能抗倒伏。”李教授向總書記詳細介紹保護黑土的梨樹模式。

“這個模式總結推廣了嗎?”總書記關切地問。

“梨樹縣已經推廣了200萬畝,全省推廣了1800萬畝,計劃推廣到4000萬畝。”

“這個工作很重要!”習近平總書記語重心長地説,“東北是世界三大黑土區之一,是‘黃金玉米帶’、‘大豆之鄉’,黑土高產豐產同時也面臨着土地肥力透支的問題。一定要採取有效措施,保護好黑土地這一‘耕地中的大熊貓’,留給子孫後代。梨樹模式值得總結和推廣。”

從黑土地保護談到科技興農,總書記指出:“農業現代化關鍵要靠科技現代化,要加強農業與科技融合,加強農業基地和科研院所的合作,專家學者要把論文真正寫在大地上,讓農民掌握先進農業技術,用最好的技術種出最好的糧食。”

農業現代化,需要插上科技的翅膀,也離不開生產經營模式的創新。

2015年,習近平在吉林考察時要求吉林省“爭當現代農業排頭兵”。5年過去了,吉林省加快建設現代農業經營體系,如今已建成家庭農場3.6萬户、合作社8.6萬個。

離開玉米地,習近平總書記來到位於梨樹縣康平街道八里廟村的盧偉農機農民專業合作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