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其他文案

第九區觀後感1002篇 《第九區:寓言深情,觸動心靈》

欄目: 其他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1.93W

《第九區》是一部2009年上映的科幻電影,由彼得·傑克遜執導。該片以異形生物與人類的衝突為背景,講述了一羣難民與聯合國代表合作,試圖解救難民營中滯留的異形種族。影片通過宏偉的特效、扣人心絃的劇情和深刻的社會寓意,成功引起了觀眾的共鳴。本文將對《第九區》的觀影感受進行述評。

第九區觀後感1002篇 《第九區:寓言深情,觸動心靈》

第1篇

看完《第九區》,我有很長一段時間的胃部不適。倒不是因為電影拍得爛,恰恰是因為電影太過真實,無論是外在造型,還是內在生存邏輯,都真實到讓人後脊背竄上一股涼氣。為了看起來更真實,電影運用了大量手持攝影機和訪談,讓我在電影的前15分鐘以為誤看了bbc的專題片。這是一部你從來沒有看過的外星人科幻電影類型,頂多和《人類之子》有少量共同點。

電影中的外星人形象經歷了幾多變遷,大多被想象成擁有超強戰鬥能力的神祕異形(《星河戰隊》、《異形》),有時斯皮爾伯格會寄予温情彼得·潘的兒童幻想(《e.t.》),偶爾也被摻雜黑色幽默(《火星人玩轉地球》),或者是有求必應的寶葫蘆(如果《長江七號》也算科幻片的話)。

不過,這些都是百分之百用來造夢的電影,連觀眾都會認為那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第九區》則真實得多,一羣前來地球尋求庇護的外星人移民,結果卻被丟在非洲的貧民窟。在這個故事框架下,導演本可以講述一個英雄拯救或純粹惡搞的故事。但《第九區》的野心顯然不是拍一部別人已經拍過的外星人電影,而是打算從《變形記》等不朽名著中吸取營養。

?第九區》在大洋彼岸取得了高票房,這讓我很驚訝,同時也很尊敬。看來美國觀眾並不滿足於進電影院吃完一桶爆米花就拍拍屁股走人。左看右看,《第九區》也不像一部有賣相的電影。除了那張美麗的結婚照和片尾的小花,電影本身一點也不美,甚至男主角也似路人甲乙,絲毫談不上賞心悦目。那些外星人蠕動黏液的造型,更會讓觀眾再也不想吃蝦蟹類食物。然而,這部電影還是取得了巨大成功,因為他開創了一個新類型。它真是一個另類的科幻片,片中所描繪的一切,都讓我們想到身處的世界,如此荒誕,如此弱肉強食。

?第九區》和其他的外星人科幻電影不一樣,相反倒和其他現實題材電影有很多共同點。如果把外星人替換成普通人,本片可以剪輯一個較短的版本,名為《探訪貧民窟》,或者《貧民窟後的政治經濟》這類探討人類社會貧富差距導致的社會問題紀錄片。

這部電影讓我想起了很多優秀電影。他艱難辛酸的逃亡讓人想起了《鋼琴師》,他變異後的無所適從讓人想起了《綠巨人》(李安版),他和體制的荒誕鬥爭則讓人想起了《漢江怪物》。能讓人同時聯想起這麼多部優秀的電影,而同時不會覺得有東施效顰之嫌,這就是《第九區》獨特的、開創性的魅力。當然,想得最多的還是《變形記》。一個男人逐漸變成甲殼類生物後,他不但會遭遇卡夫卡所想到的一切,還有可能被作為研究對象而賺取鉅額資金——這個設想很好萊塢,很現實,也是卡夫卡所沒有想到的。

第九區觀後感1002篇 《第九區:寓言深情,觸動心靈》 第2張

第2篇

這部傳奇般的《第九區》,乍看之下,似乎並沒有什麼特別,只是一部關於奇怪外星人和人類的故事,但其背後所隱含的,卻是一個個,深刻而厚重的哲學問題。

我們的主角威庫斯只是個mnu(列國同盟組織)的小官僚,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有一個美滿的家庭,平常嘻嘻哈哈,喜歡開開玩笑,直到他的高官岳父給了他一個主管搬遷外星人事務的任務,他的人生也因此而改變。面對那些大蝦一般的外星人,他和普通百姓差不多,都並沒有很深的好惡,但也不會把大蝦們視作完全具有同等人權的人類,因為大部分的大蝦愚昧,怪異,行為不拘禮法,和人類具有巨大不同,且很難互相理解和溝通。故而在搬遷過程中,他也只是例行公事一般地不擇手段讓大蝦離開。可是,他又與一心想殺戮大蝦的軍方有所不同,也迥異於要給予大蝦全部人權關愛的人權組織,這種中間位置也暗示了他將被選為故事背後哲學問題的承擔者,必將發生某種改變。

在搬遷過程中,威庫斯接觸到了黑色的謎之液體,從此身體開始發生變異,他的基因被液體所含有的大蝦基因改變了,他開始逐漸變成一隻大蝦。而他,也逐漸地被身邊的人排斥,厭惡,同時由於大蝦強大的外星科技武器只有大蝦基因攜帶者才能使用,所以他又被官方視作毫無人權的實驗品和巨大利益的化身,在官方的管控和誤導下,甚至他最親密的同事、朋友、家人都會開始懷疑疏遠他。他感到絕望,同時依然對大蝦羣體抱有某種拒斥和鄙夷,可是後來他偶然間得知一隻有智慧的紅衣大蝦只要奪回被官方奪走的液體容器便可以飛回大蝦母船從而運用母船科技讓他恢復原形,於是,在他和這隻大蝦合作奮鬥的過程中,他漸漸理解了大蝦的身份和喜怒哀樂以及那種普世的情感,他的身份也成為了人類和大蝦的溝通者和理解者,而最後,當官方、軍方、黑幫都為了利益要害他,同時又要殺害紅衣大蝦時,他終於徹底洞悉和背離了人性的醜惡面,站在了大蝦的一面,拼死與這三方為敵,最終成功把紅衣大蝦父子送回了母星,而自己則徹底變成了一隻被搬遷到荒漠的大蝦。但是這時他還有着人類的情感,深深地愛着他的妻子,像以前一樣為她製作美麗的工藝品。同時,紅衣大蝦臨走時留下諾言,三年後一定會回來治好他。

我是誰,我從哪裏來,這是人類永恆的哲學問題之一,而個人身份的異化和改變自現代主義興起後就被不厭其煩地討論,其中最著名的作品就是卡夫卡的《變形記》,不得不説,《第九區》對於人類異化和周遭對於此異化的看法一定程度上借鑑了《變形記》,就連大蝦這一形象的選擇都和甲蟲有着某種微妙的契合感,但該片顯然對《變》有所昇華,威庫斯最終並沒有痛苦不甘地死去,而是站在了異化的一面拼死抗爭,這種進入異化,認同異化,與異化融合的心路歷程正是對人類自我認知的充實和解決。威庫斯最初宦海浮沉,対世事的認知膚淺圓滑,唯有經歷了這一段異化才使他更為了解人類,也更瞭解大蝦,從而達成了某種共識,甚至可説,對立的兩方在他身上達成了某種統一——人類並不高尚無瑕,大蝦也並不骯髒可鄙,從而,為如何與異類共存這一哲學問題做出了一個邏輯自足的解答。

除此以外,該作把故事發生地設定在約翰內斯堡同樣有着深刻的含義。眾所周知,南非長久以來有着嚴重的種族歧視現象,如此看來,大蝦與人類的對峙,也就不僅僅是片中所講述的外星種族與人類的對峙那麼簡單了,而劇中很多細節更是對此有所暗示。這樣,羣體的異化與對抗,更廣義上的人類的問題也凸顯出來,成為代表個體困惑的威庫斯之外的羣體困惑的代表。

廣義上的技術,是指“人類在改造自然、改造社會和改造人自身的全部活動中所應用的一切手段、方法、知識等活動方式的總和”,雖然有人認為科學與技術應該是一種價值中立的存在,但從當今現實來考量,科學與技術的發展往往應該是給人類帶來巨大的價值的,但是,c.p.斯諾所認為科學技術發展可以帶給人類幸福,科學家往往有着高貴的追求,真的沒錯嗎?難道科學發展真的可以孤立於人文學術與道德倫理存在嗎?《第九區》給出了它的答案——不。當mnu的科學家殘忍的解剖大蝦,進行活體實驗,把他們當做武器靶子,甚至要肢解還是人類的威庫斯時,我們不得不發出感慨,即使劇中外星科技的發展會帶給人類進步,但是科學家恐怕無權作出逾越傳統倫理的行為,更何況這種技術的發展給某些人帶來的利益遠超給予全人類的益處。這樣看來,後現代主義對於科學技術發展背後的政治經濟因素的批判不無道理,更非聳人聽聞,而索卡爾等人對解構主義者的口誅筆伐則是難稱客觀。片中mnu的科學家完全是受到官方和大財團控制的,而其中各種超出倫常的實驗更主要是為了博得技術發展後的海量收益。雖然這樣的故事只是出於製作方某種一貫的左派立場的虛構,但也是合邏輯的自然推演,我們如何確定這樣的實驗和機構在廣袤的地球上從不存在呢?索卡爾等個別科學家的自我剋制與道德追求又如何代表和涵蓋整個世界的科學團體及其研究?

誠然,解構主義者和索卡爾們並不是使用庫恩所説的同一個“範式”來對話,解構主義者對科學的基礎學科數學、物理缺乏基本理解,故而其言論或有偏頗,甚至會讓索卡爾們覺得可笑。然而,他們對於人類良知與道德的訴求,是無可指摘的,科學界更應該引起警覺,對倫理和邊界問題給予足夠重視,不要讓虛構的影視作品真的再現現實。

本片雖然是故事片,卻採取了獨特的紀錄片式鏡頭來表現,還有大量的現場新聞播報和採訪場景。這些都大大加強了故事背後哲學暗喻的真實性,這種模糊了虛擬和現實之間界線的藝術手法同樣是一種哲學體現,到底什麼是真實的,什麼又是虛假的?現實中當然沒有出現大蝦狀的外星人,但電影所反映的社會內涵和哲學思考確實真實無疑的。現實中也會出現像影片中那樣的彷彿客觀的新聞報道和現場採訪,可是當我們看到那張實際上是拼貼產生來污衊威庫斯的照片公然出現在新聞報道中,並被引作所謂證據時,我們一定會對當下的許多新聞報道的真實性產生極大地懷疑,同時思考媒體的實質與其背後到底是一副什麼樣的景象。

總體上來説,這部《第九區》在給觀者提供了充分的視聽享受背後,也為觀眾建起了一座豐富的哲學寶庫,筆者所書寫的,不過是滄海一粟而已,但畢竟不是過寶山而空手回,也算是有了自己的一番思考,增加了對哲學的認識,這實在是令人喜悦的。但當真正面對這些問題時,又不禁感慨萬分——人類發展之路,實在是充滿坎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