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實用文 > 觀後感

一九一九觀後感7篇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42W

大家在寫觀後感的過程中,可以聯繫自身的實際情況,觀後感寫好了,從而提高職場人的寫作能力,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一九一九觀後感7篇,供大家參考。

一九一九觀後感7篇

一九一九觀後感篇1

?一九四二》觀後感

電影《一九四二》説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戰爭、災荒,席捲了中國河南。

影片中的老財主,市儈、狡詐,是典型的封建地主。但是在這一場天災人禍面前,他親眼見證了自己的兒子、妻子、孫子的死去,最後與自己的女兒分離。他的遭遇是三百萬災民的縮影,描述了那個特殊時期,人們面對災荒,戰爭的各種掙扎。

在這場災難中,老財主從見到自己的兒子迫害婦女袖手不管,到最後主動地收養一個孤女,其中的變化不得不讓我深思。

作為一個典型的封建地主,老財主在這場災難中不得不像普通農民一樣逃荒,在逃荒開始,他還幻想着能夠很快的回來,重新擁有一切,而他的女兒,星星,一個仍在讀書的年輕少女,少不更事,還未能理解這場災難所帶來的後果,帶着一隻黑貓,把賴以生存的食物餵給黑貓。開始的富裕,與眾不同,在逃荒的過程中化為烏有。老財主的老伴、兒媳餓死在了路上,女兒星星也因為飢餓將自己出賣。

大年三十,本該是閤家團圓的日子,但是老財主家在這天徹底的家破人亡。在經歷了一連串打擊之後他卻能夠在最後收養一個孤女,我想可能是作為依靠,可能是作為星星的替代,彌補對女兒的愧疚,很多人會把這個行為判斷為善良,會將老財主定位成一個善良的人,但是不要忘了,作為一個封建地主,即使處於近代社會,也是靠着剝削和壓迫發家致富的,要説善良,還真算不上。從看他縱容自己孩子敗壞的行為就可以看出,他算不上什麼好人,更何況,在開始逃荒的時候,他帶着充足的糧食,甚至還有武器。面對着眾多走投無路的災民仍然無動於衷,僅僅是分給自己的長工一點點糧食。他的自私、防備、狡猾可見一斑。但是是什麼原因,讓他在自己都顧不上的情況下仍然收養了一個孤女呢?我得出一個結論,源於生存的信仰。

老財主經歷了一連串的打擊之後仍然沒有放棄生的希望,這是人的`本性的復甦,也就是對生命的渴望,這是在生存層面上的,而在他豐衣足食,靠着壓榨、剝削農民的時候,“欲”是支配他的時候,當遇到巨大的災難,生命受到威脅,只能拋棄財富。這時候生存層面佔了上風,能夠保證他在任何時候都會盡全力來保證生命安全,正是因為這種對生的渴望,才使得希望得以延續。而在很多時候,人們往往在“欲”和生存之間掙扎,為了金錢、地位、名譽不顧生命,由外在的“欲”來支配自己的行為,成了一個受物質所支配的行屍走肉。這就是喪失了生存信仰的後果。

而在影片中另一個性格鮮明的人物也值得我深究,他就是栓柱。作為老財主家的長工,他是一個受壓迫、受剝削的農民。但是卻沒有覺醒意識,心甘情願被老財主所驅使。這是一種奴化的現象,不僅僅體現在栓柱身上,這種現象深深的烙在了一個民族的身上。這個暫時先不説。但是他又是非常質樸,忠厚老實的,他會在受了老財主的一點點好處之後説“我還做您的長工”。會在災難來臨之前對老財主一家不離不棄。也許他的忠心耿耿是奴性的體現,是對生存的渴望,但是在他答應了花枝要照顧花枝的孩子後就已經變了。那麼是什麼原因使得栓柱忘卻了生存的渴望,在日本軍人面前敢於反抗呢?我分析了一下,覺得原因有一下幾點:

一、“欲”的滿足。作為一個沒有文化,有着深深奴性的被壓迫者,他本身沒有多大的思想覺悟,在他看來,跟着老財主逃荒的原因不外乎兩點,一是可以不用捱餓,二是為了心上人,也就是星星。在無法做到口腹之慾的情況下,星星也為了生存出賣了自己。這時候花枝將自己給了栓柱,使他“在餓死之前有一個老婆”。

二、愧疚感和責任感。由於無法保住自己的老婆,他感到愧疚,因為答應了花枝的請求,他意識到自己有了責任。而當孩子不見的時候,道德層面上甦醒和良心的譴責使他暫時拋下了生的渴望,跳下火車。

三、無知者無畏。在被日本人抓到之前,栓柱不知道會面臨死亡的威脅,甚至説他沒有受過這樣的威脅,沒有危險意識。

當這些因素一齊作用的時候,等待他的只有崩潰或者是死亡。

在這其中我們可以發現,栓柱的信仰是發生極大的轉變的,由生存的物質層面上升到道德的精神層面。但是同時我也發現,當道德和現實脱軌的時候,也就是社會現實無法滿足他對道德的承諾,無法滿足他精神上的自我滿足的時候,那時候面臨的只有毀滅。

所以説,一切的的一切,都只有在滿足生存的前提下才能談未來,那是一種對生的渴望,也就是生存信仰。而在現代社會,我們更應該感到的是滿足,因為我們已經在追求更高的精神層面,想要得到更多。但是人性的特點決定了我們總是在恐懼和貪婪之間掙扎,害怕失去,但是卻又為了得到而失去。

一九一九觀後感篇2

我關注的不是這部影片,而是背後那段沉重的歷史。——題記

“餓死還是當亡國奴”是個偽命題

一九四二年,國民政府拋棄了1000萬災民,讓他們自生自滅,把他們視作亂攤子拋給了日本人。在國民政府的眼中,幾百萬災民的生計在抗戰大業面前幾乎不值一提,就像二十年之後幾千萬人的生存在國家建設的“大仁政”裏也不值一提一樣。抽象的國家宏大的需要壓倒了具體國民的生死存亡。

“餓死事小,失節事大”,經由程朱理學所樹立的傳統道德觀在國家層面就成了“寧死不做亡國奴”的道德律令。第一戰區司令長官蔣鼎文的那段話堪為代表:“老百姓死了,土地還是中國人的;可是如果當兵的餓死了,日本人就會接管這個國家”。於是,我們看到,旱災蝗災並起之下,軍糧照徵不誤;災民的生死小業讓位於抗戰的生死大業。

美國記者白修德看不懂。沒有經歷過極權社會的美國人,政府權力受到限制的美國人,享受一流政治文明的美國人,當然看不懂。他們不懂“是餓死還是做亡國奴”的二分邏輯,也不懂為何一個政府能對幾千萬人流離失所置之不理。在他們看來,餓死和亡國奴並不是絕然對立的,任何戰爭最終為的都是一個個具體的國民的生存和尊嚴。民都沒了,國又何在?

國民政府很快就吃到苦果。日軍進攻河南,發放軍糧,收攏民心,國軍一敗塗地。其間,甚至發生豫西山地民眾截擊國軍繳械這些讓後人不敢正視的歷史。有多少民眾“投靠”了日軍我們不得而知,有多少是土匪和游擊隊趁亂搶劫滋事我們也不得而知。但讓一個個吃完了觀音土離死亡只有一線之隔的民眾,擔負起“不當亡國奴”的民族大任,不覺得擔子太重了一些嗎?

是誰把災民推給了敵人,是誰讓災民只能做出這樣的選擇?政府拋棄了災民,日軍殘忍,敗軍如匪,火上加油,反過來搶劫手無縛雞之力的災民,反抗日軍的不正義被視為理所當然,這種來自自己人的不正義,難道就只能默默忍受嗎?中國人不能被外人奴役,難道就活該被自己人奴役嗎?“漢奸論”可以休矣。

“民族劣根性”論也可以休矣

馮小剛避免陷入國族的宏大敍事裏,也沒有一廂情願地塑造一個有氣節的底層中國人。唯一死在日本刺刀之下的,為的是不可磨滅的親情和記憶,而不是所謂的民族或國家。他深知在這種極端情境中的選擇是沒有選擇,所以不可能苛求餓的奄奄一息的災民按照社會的.想象“氣節”一番。這是馮小剛的進步之處。

這部影片現實得殘酷,殘酷得卻不徹底。那段沉重的苦難讓人備感壓抑,而災難中真實的人性則讓人更加絕望。“餓殍遍野”、“赤地千里”是文人政客的含糊説辭。人命賤如草,生無尊嚴死無尊嚴。野菜、樹皮、觀音土,凡是能撐滿肚皮的都成了口中物;荒野中堆滿屍體,任野狗撕咬,路過的人在飢餓的威脅之下早已麻木不仁;人命成為交易,賣妻易子,只為幾升小米;讓這種灰暗的色調蒙上一層黑色的殘酷的,是人吃人,至此,人已經失去了人之為人的意識。先是卑微的苟活,再是淪為野獸般的苟活,活着,成了唯一的本能。

所有道德潰敗的社會無不如此,這與所謂的民族劣根性毫無關係,跟所謂的地域更是八竿子打不着。從這部影片中看到民族劣根性的人不僅失之對具體情境的理解和同情,更是深受意識形態教育流毒之害。有的社會發生大饑荒,卻沒有出現食人的極端場景,不是因為他們的人格更為高尚,而是因為有政府、宗教組織和社會組織的接濟使他們不至於淪為目露兇光、只知果腹的野獸。

而在一個不民主的社會,不僅政府沒有動力去解決饑荒,各種社會組織和宗教組織也沒有多大生存空間。印度經濟學家阿瑪蒂亞森早已解剖出大饑荒背後的機理,饑荒的背後是權利剝奪,“從未有一個重大饑荒在民主國家發生,不管它是多麼貧困……如果政府致力於防止飢荒的話,饑荒是極其容易防止的”,這在二十年後那場更大的災難裏表現得更為明顯。

從這個角度來看,馮小剛又過於保守。他畢竟希望給絕望的人性留下一份温情的寄託。他知道,人性退居到野蠻只是在特定情形下的極端狀況,要防止這種極端狀況的不斷呈現,我們需要的不是人性的改良,而是政府和社會的變革。

還有多少苦難需要打撈?

一九四二,在抗戰八年的宏大敍事中不值一提。正如劉震雲説的,那一年,還發生了斯大林格勒戰役、甘地絕食、宋美齡訪美和丘吉爾的感冒,整個歷史上卻沒有河南的位置。正因為如此,這部影片的上映,某種程度上打撈了那段苦難的歷史。

片尾旁白問母親一九四二年的經歷,母親説,那些鬧心的事,我都忘了,你要寫它,圖個啥呢?

是的,圖個啥呢?

一九一九觀後感篇3

人們不能忘記歷史,可是由於種.種原因卻又不能正視歷史。我們似乎習慣了馮小剛的幽默路線,卻不想他在2012年賀歲檔帶着我們嚴肅了一把。在影視劇極端娛樂化的今天,馮小剛拍這樣一部超風險的電影,可見其人生態度執著。從劉震雲的小説《温故一九四二》到電影拍成,已過去了二十個年頭,創作者的沸騰血性早已凝固成巖石一樣,支撐着從未泯滅的信念。

看完電影《一九四二》我沒站起來,調整了一會兒,幾乎是最後走出電影院的。當天晚上做了一宿的夢,夢見全是長滿了蟲的糧食,夢境清晰得很,以至早上起來,我去看了看家裏糧食是否長了蟲。

我知道這是因為《一九四二》。在影視劇極端娛樂化的今天,馮小剛拍這樣一部超風險的電影,可見其人生態度執著。從劉震雲的小説《温故一九四二》到電影拍成,已過去了二十個年頭,創作者的沸騰血性早已凝固成巖石一樣,支撐着從未泯滅的信念。讓今天遠離苦難的人們無論老中幼,親見我那苦難民族的一場災難,這雖與當下燈紅酒綠不甚和諧,但每一個看過影片的人都會深陷於一場內心的煎熬。

散場時,我前後左右的人都説“太慘了”,他們在影院燈光啟亮的瞬間,只能簡單説出內心真實感受。我們民族百年來有多少“太慘了”的歷史淹沒在史籍之中。我曾經看見過一組民國時期西方人拍攝的流民照片,文字解釋説:逃荒的災民毫無目的地流動,所到之處樹皮全被剝光,幾萬人不見一個笑容。我們在《一九四二》中可以看到這種對人生麻木至極點的影像,真實震撼。我原以為中國導演不喜讀史也不具史觀,拍不出梅爾·吉布森的《勇敢的心》、斯皮爾伯格的《辛德勒的名單》這樣具有歷史凝重感的作品,馮小剛的《一九四二》讓我對他肅然起敬,一個滿身光環的人愣是褪去光環,闖入黑暗之中尋求,智勇可嘉。

只要你認為你有承受力,你願意替民族分擔苦難,那你絕對應該去看《一九四二》,不要以為苦難離你會很遠,一九四一年時河南也有許多人這麼認為。看的時候一定要多想一步,甜蜜與苦難究竟相隔多遠。

一九一九觀後感篇4

馮導早前的喜劇大獲成功,主要不是他導的有多好,是他成功的籠絡了一批人在對的地方做着對的事情。而對於當時的觀眾來説,腦子裏還沒有一個健全的觀影模式,好與壞的標準就是喜劇可以笑,悲劇讓人殤。小人物的生活又特別的接地氣兒,觀眾看電影的時候看什麼呢?其實就看個自己。

後來馮導拍多了喜劇片,膨脹了,覺得自己大片導演什麼都能拍了。就開始琢磨拍點懾人心魄的,震撼人心的東西。在我看來,馮小剛也許也覺得自己在駕馭悲劇的問題上有那麼點沒底,於是乎他得給自己的作品加點料,還是那種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大料,也就是大災大難之類的東西。比如他在《非誠勿擾2》裏要討論生死,就必須先濃墨重彩一個人的死亡,用一整部電影去鋪陳,再煽情以達到自己的目的。

汶川地震的時候,多少人守在電視機前關注着救援哭得跟那個似的,只是這難道是因為央視的攝像師拍攝技術特別好嗎?這是因為那些記者的鏡頭下對於災難的解析直擊人內心深處嗎?當然不是,傻子都知道那是因為大災本身就足以撼動人堅硬的內心,記者要做的就是如實報道罷了。

剛看完《唐山大地震》我覺得拍的特好,都看哭了。我朋友就説她覺得沒什麼,覺得煽情挺刻意的,我一直説人家冷血,現在想想,這是多麼冷靜的思考啊。直至今日回想起來,除了“沒了,才知道什麼叫沒了”這一句台詞,我完全想不到《唐山大地震》有什麼特別震撼我的話,所有的哀傷元素,演員的形象臉譜化模式化的。當時內心的顫動不過是因為同理心在作怪,覺得大地震真是太慘了,那麼多同胞都死了,仔細想想,這也不是馮小剛的功勞,大地震的部分幾分鐘就結束了,剩下的不過是我腦中自己腦補的場景。他不過就是給觀眾搭了一個空架子,電影好不好看完全要看觀眾自己的修為。他拍一唐山大地震你要能腦補出一個星際大戰,那這片子你就愛翻了。

所以説,會拍的不如會説的。這次他又要拍《1942》,説是要讓人們銘記一段快要被遺忘的歷史。可是人都説了,餓死人的年頭多了,你説哪一年?為什麼是這一年,這一年和下一個餓死人的那一年的禮拜四有什麼不一樣?你就説不出來,仔細想想,也只是因為劉震雲寫了這麼一部小説選擇了這一年罷了。馮導多聰明啊,用一個苦情的背景去烘托一個故事,連人物特點書裏邊都寫好了,你不得不以一個國人的心去帶入自己的私人情緒,很難以一個純粹的角度去觀賞。説白了還是他不能於無聲處聽驚雷,沒有大背景渲染就表現不出東西。

總覺得現在的大導演別的沒學會,就學會個發國難財。救國英雄什麼的就必須拍一段小日本把人虐的跟媽了逼似的然後人們忍無可忍起身反抗,我前段時間看電視劇,敵方逼供我方同志的方法居然還是抓了他妻子在他面前羞辱,為什麼總是同樣的劇情在反覆?因為國人就吃這套。《金陵十三衩》也是這樣,我承認當時看完也很難過,不是震撼,就是難過,想説這幾個女的真苦,心裏又不知道為什麼這麼苦,後來還是豆瓣裏有人説了句,“就因為他們是妓女所以比學生的命賤嗎?”仔細想想可不是麼,人性的光環要這麼去烘托,不就是赤裸裸的階級歧視嗎?看完以後好多人在罵“小日本真xx”,那麼請問導演想要突出的人性光點在哪兒呢?有人提嗎?沒有。為什麼,就是因為你既然想要用這種民族情結的東西烘托自己的電影,就不要怪觀眾陷入這種情節之中而忽略電影本身。

而此種電影最大的好處就是它取材的是中國歷史,中國人能代入情緒,等到上映的時候還因為中國觀眾多,花錢看電影的也多,就能帶來票房。

一九一九觀後感篇5

很久沒有幹過看完電影寫觀後感的事情了。這事比較二隻是原因之一,讓這事變得很二主要還是好片太少,爛片當道。今天要不是上個月買的團購券到期,要不是這部影片今天剛好上映,要不是還是不甘心去看《2012》圈錢版,也許我就錯過這部片了。一切都是緣分。

這部片看之前講什麼我完全不知道。1942,看片名就不想看。管它講什麼,首先近代史一點興趣都沒。看年份搞不好是講戰爭的,也是點興趣都沒。不過,海報上印了陳道明,對這位大叔印象不錯就鬼使神差的進去看了。結果被震撼了。

影片開始,講述者説,1942到底發生過什麼,宋美齡訪美,斯大林格勒戰役,甘地絕食,丘吉爾感冒。出最後一條,其他的進入過教科書,作為文科生,有點印 象。可是影片講的是另一件,河南大饑荒。這個,説實話,即使是文科生,即使標榜自己是文藝女青年,實話説我真不知道。哪怕網上看到過,也是一晃而過,沒有 關注過。如果這部影片立意是讓大家知道這段塵封的歷史,那麼馮小剛做的很成功。相信走進電影院看過這片的人都忘不掉。而對於無知者而言,震撼的不僅是逃荒 者悽慘遭遇,還有撥開歷史塵埃看到部分真相時的悲哀。當時的蔣氏政府的不作為,信息封鎖,導致了河南死亡300萬人。而很多人是死在了逃荒的路上,死在日 本人轟炸中,死在中國軍人的槍口,死在扒火車手腳凍僵掉下來被火車軋死,更有甚者,死在別人鍋裏。。。當抽象的數字具化成實在的人物和場景出現在電影中 時,一幕幕血腥震撼的場景讓我忍不住捂耳朵,實在受不了的時候拿手機出來乾點別的。講述的這事已經有點讓我接受無能了。

在此背景下,講述了老東家和佃户一路逃荒的故事。可想而知,個人在這樣的故事背景下,卑微的如同螻蟻。而面對生死攸關的絕境發生着多少折射人性或者説折射 中國人的人性的事情。少東家先是利用家中糧食欺負花枝,而後立馬又被搶糧的災民殺了,死前還被花枝老公瞎鹿暴打。瞎鹿前一分鐘還是夥同老東家偷洋人記者白 修德的驢,後一分鐘就被幾個痞子兵殺死在鍋裏了,也許根本無需撈出來,直接被吃了。媳婦剛斷氣,婆婆就抱起孩子趁着人還熱乎讓孩子吃口奶,可後來她 和孩子也沒能捱過這場災,瞎鹿要把女兒賣掉給母親買藥,母親死在了日本人槍下,而女兒後來從火車上摔下,估計也難倖存了。一隊國軍在日本人剛剛轟炸完災民 後就立馬開始搶車搶糧搶女人,而後日本人第二輪轟炸又來了。蔣介石對災民視而不見,直接導致了災情嚴重死了300萬人,而影片結尾,他也沒保住江山,逃到 台灣去了。老東家一家最後只剩下他一人,默默往家的方向走,路上收養了一個小女孩,就是講述者俺娘。她再也不吃肉。。。這個故事裏面,沒有勝者。只有絕境 裏面人的掙扎。看的人真心難受。影片裏面的倖存者也非勝者,二十年後,一場更大的饑荒也許他們就躲不過了,而那時,不是隻有河南,是整個中國都在哭泣。而 坐在電影院的看客們呢,難道就能俯視這塵封的歷史嗎,我想至少我看過之後是感覺悲涼。歷史離我們不遠,每個人都是倖存者。而五十年代末期的那場災難照樣是 一半天災一半人禍。那是死亡上千萬,那又是怎樣的場景?誰家沒有一段關於那幾年的悲慘故事?誰又能保證以後不會再有?

同樣的導演,都是災難題材,熟悉的演員陣容。《1942》要比《唐山大地震》切入點深入多了。看完發人深省。難道是一個建國前,一個解放後所以尺度不同? 不過就本片的深度,我不得不感慨一句,如今片子審片尺度放寬不少哇。看完片在網上翻看了下影評,一片罵聲。基本都是罵馮小剛怎麼沒膽拍1959。。。或是 説他發國難財。這個我不認同。就像當年救狗事件,很多人跳出來説那麼多人還需要救,幹嘛救狗如此命題看似合理實際暴力。我不是憤青。至少現在已經不是了。 不想展開1959話題,可是真心希望能多拍些好片,別老拿商業巨片來坑人了。《1942》無疑是好片,至少現在畸形的社會,冷漠的人際,金錢至上的三觀, 歷經坎坷卻善於遺忘的中國人,太需要些震撼人心的乾貨來提醒今天的幸福來之不易。我指的不是那些個建*大業等片,那是廣告宣傳片好不好。《1942》雖然 導演某些地方欲説還休,遮遮掩掩,比如人吃人話題。但是能感覺到他想表達的東西很多很有誠意。能讓人看完回家路上還一路思考的,就是好片了。

呵呵,最後,搬個小板凳坐等誰來拍《1959》吧。別讓我等太多年啊!

一九一九觀後感篇6

昨日我們觀看了電影《1942》,電影講述了1942年遭受天災、人禍而民不聊生的河南人逃荒的故事。財主老範家貯存了足夠的糧食,災民們聞訊前來“打劫”,災民人多勢眾,範財主只好先用緩兵之計讓他們進來,又派人去搬兵,計劃敗露後災民一氣之下燒了範家,殺了財主的兒子,老範只能帶着家眷踏上躲災之路。

逃災路上,他的老母親在一次日本飛機殘忍的轟炸中炸死,他的兒媳婦在五天沒吃飯的狀況下產下孩子,結果在極度虛弱中死去,老範之後不得不把寶貝女兒都賣了,換來五升小米。天地間最大的悲痛莫過於此了吧!老範帶着栓柱,抱着剛出生的嬰兒,登上了去陝西的火車。火車上人擠人,栓柱的兩個孩子夜裏被擠下了火車,悲痛不已的栓柱跳下了車去尋找孩子。火車到陝西關口卻被不顧救災沒有良心的軍隊攔下,趕了回去。老範這才發現嬰兒已被自我悟在懷裏捂死了。。。。。。漫漫逃荒路上,老範的親人走得一個不剩,悲哀欲絕、萬念俱灰的他拄着枴杖,步履蹣跚地往回走,説是死也要死得離家近點,路上他認一個小女孩作孫女,在荒涼的雪山中,二人搖搖晃晃地走着,在這樣一幅悲涼的畫面中,電影落下了帷幕。。。。。。

電影是以逃荒為大背景的,老範一家人落得最後只剩他孤身一人的故事深刻地反映了當時河南人毫無活路的社會事實,將軍蔣鼎文不管災民死活,大言不慚地説:“死一個災民總比死一個士兵好”,草菅人命竟止於此!而總統蔣介石也對災民死活不管不問,這些都説明了國民政府的腐敗。一名記者不顧生命危險,去災區實地報道災情才讓國民黨政府迫於壓力向河南發放救濟糧。,只為自我謀利不為國家着想的官員比比皆是,中華民族在水深火熱之中,他們卻沒有一個人站出來為國家而戰。李培基主席則是一名好官員,切切實實為民着想,可終究改變不了死氣沉沉的政府。

日本人的殘暴行徑令人瞠目結舌,他們純粹是把中國人當牲口看待,對着手無寸鐵的災民投下一顆顆致命的炸彈,之後又用機槍掃射,實在是毫無憐憫之心,連災民都不放過。之後栓柱被日本大佐一劍刺穿喉嚨之畫面實在殘忍至極,試問日本人心中到底還有良知嗎?這不禁讓我想起歷史課上學到的一剛故事,日本佔領南京後,兩名軍官比賽殺人,不分勝負,又繼續比賽,可見他們已經是毫無人性的殺人機器。

我想引用蔣鼎文的一句台詞:“國家貧弱才會捱打。”如今我們這一代更就應為了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為了中國的富強,為了中華民族能雄立於世界而讀書,我們國家已經取得了飛躍性發展,但還存在諸多問題,如環境、資源等問題,我們的職責就是為祖國出力,讓祖國騰飛!

一九一九觀後感篇7

昨天去看了馮小剛的大作《1942》,兩個半小時下來後,原本懷着輕鬆愉悦心情入場的我,出來時心中卻只有沉重和悲哀。

這部影片真實地記錄了1942年發生的河南大災荒,事實上,這是一段被很多人遺忘的歷史,然而這場使千萬人流離失所,橫屍遍野的慘痛旱災的確在河南這塊富庶的土地上發生過。

1942年一場突如其來的旱災降臨在了河南,夏秋兩季莊稼全部絕收,滴雨未下,蝗蟲肆虐,很快整個河南變得赤地千里,老百姓們面臨了一場十分嚴峻的“吃”的問題。於是許多人在家鄉的糧食吃盡後,不甘願在原地等四,於是帶着一家老小,開始了一場向着山西的逃荒的漫漫長路。

本片用了兩條線索來陳述整個影片的內容,分別是河南延津的土財主和他的長工一家,還有就是當時國民黨的政府官員。這兩條線索形成了兩個極為強烈的反差,當財主和長工一家正在逃荒路上飽受飢餓的折磨和親人陰陽相隔的痛苦時,國民黨的政府官員卻在繁華的重慶整天歌舞昇平,明知有如此嚴重的旱災卻置之不理。兩者形成了強烈的反差,頗具諷刺意味。

我覺得這部電影和老舍先生的《駱駝祥子》有些相似,同是反映的舊社會的悲哀,同是描述的一個人從充滿希望走向墮落的悲慘歷程,只是不同的是,《駱駝祥子》是人格的墮落,而《1942》則是心靈的墮落,從希望走向絕望,被這個吃人的無情社會吞噬的過程。同時也深刻地揭露了當時國民黨政府官員的昏庸。

説來慚愧,1942的河南大災荒雖然如此慘絕人寰,令人駭人聽聞。但是我卻沒有在歷史書中過多地找到關於它的記載,可以説,這是一段被人遺忘的歷史,但是馮小剛卻把它重新描畫了出來,讓世人熟知。

Tags:一九 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