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其他文案

教學教育的心得體會4篇 探究教學教育:個人心得體會

欄目: 其他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8.56K

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我們難免會遇到各種問題和挑戰。但是,只要我們能夠認真總結和歸納,就可以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讓學生從中受益並提高成績。本文將分享一些作者在教學教育中的心得體會。

教學教育的心得體會4篇 探究教學教育:個人心得體會

第1篇

以前我們會在期初舉行一次上學期的質量分析會,會上大多是每個老師對試卷的看法,班主任的班級常規管理經驗,久而久之,談話的內容都很狹隘,教師們説的也都千篇一律,只是單純的談話,缺少經驗交流。這學期,在校長和教導主任的帶領下,我們摒棄以前召開質量分析會的慣例,召開了期初的教育教學會,全體國小部成員以及中學部各個處室的代表參加了此次會議。

會上,我們還是以上學期的期末分析為開端,不一樣的是少了一板一眼,每個老師可以自由發言。大家侃侃而談,有前六年級語文老師對試卷的未來方向預測,這就像給新六年級語文老師一個很好的指明燈;有經驗豐富的低年級班主任手把手傳授對低年級學生的班級常規管理,這給那些剛剛接觸這個平台的新老師一個可供學習借鑑的機會……

不但老師們的發言很實用,領導們的談話也是句句説到我們的心裏去。教導主任肯定了我們的團結和成果,國小部負責人許校長不但肯定了我們,還體諒了我們的用心和辛苦,中學部的林校長更是教育年輕的老師們,做別人的事情,學自己的手藝。印象很深刻的是許校長用王書記的“同頻共振、共創精彩”結束,以此鼓勵全體教師齊心協力,打響慎中品牌。

教學教育的心得體會4篇 探究教學教育:個人心得體會 第2張

第2篇

長期以來我國的教學模式受前蘇聯凱洛夫的教學認識影響較深。教學主要強調在教學過程中以教師為中心,以課堂教學為中心,注重雙基,這就形成了我國的傳統教學模式。但傳統的教學模式中,學生不能作為學習的主體參與教學,學生的積極情感得不到體驗,意志品質得不到體現,各種層次的學生也因自身素質不同,使得上課與教師合作機會不同,教學活動都由教師來組織,學生只是消極參與。

數學觀念是人們對數學的基本看法和整體認識,是人類思維的重要特徵之一。數學教育只有把落腳點放在形成學生的數學觀念上,才能將教學活動真正納入到素質教育的軌道上來。“問題解決教學”把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擺在了教學的突出位置,注意觀察、歸納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思維活動的規律,研究思維活動的發展過程,把數學觀念的培養和教育納入到了數學知識的學習、思維的訓練、能力的提高和情感教育等過程中去。對此,學生中出現了這樣的一些不同的想法:有的學生認為“數學就像連環套”;有的學生認為“學數學有用”;有的學生認為“數學問題有魅力”;有的學生認為“善於聯想就學會了數學”;有的學生認為“數學讓我學會了思維”;有的學生認為“數學教學中使用的一些教學方法在其他學科的教學中也可以採用”。數學教育本質上是理性思維的教育,它使人們在社會生活中面對紛繁複雜的實際問題能夠進行理性的思考.因此,不能把數學僅僅看成是計算和推理的工具、科學技術的基礎,而且要考慮它對於形成尊重真理、講究科學的思維習慣和嚴肅認真的生活態度,進而形成學生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方面的作用。這是基於觀念層面上的數學教育,是注重學生的可持續發展的教育,是着眼於提高國民素質的教育。

2.鋪墊師生合作交流的情感基礎,減輕學生心理負擔

學生學習數學的成功與失敗,不僅受着認識因素的影響,而且也受着情感因素的影響。情感因素時時刻刻都滲透在教學的一切環節中,它悄悄地微妙地起着潛移默化的作用。馬克思就曾經指出:“激情、熱情是人強烈追求自己對象的本質力量。”哪裏有成功的教育,哪裏就有愛的火焰在燃燒,熾勢的情感在昇華。教學既是知識技能的傳授,又是師生情感交流的過程,其中藴含着來自師生雙方的極其豐富複雜的情感因素。正如《學記》所指出的“親其師,而信其道”。因此,作為數學教師不僅要有淵博的數學知識,而且還應具備高超的理解力,善於暢通情感信息的交流渠道,去接納和呵護每一位學生,做每位學生的良師益友。為此,教師首先必須瞭解你所教的對象----學生,我國著名特級教師馬明老師説過:“不瞭解學生的教學本質上不是真正的教學。”深入瞭解學生,幫助學生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教師應從學生的性格特點、興趣愛好、潛能特徵等諸方面出發,多角度觀察和分析,努力尋找每個學生的“閃光點”。其次,教師要主動地,有耐心地傾聽學生的真實想法。由於任何真正的認識都是以主體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為基礎的主動建構,因此,儘管這些想法是幼稚的或是錯誤的,但卻具有一定的“內在合理性”,從而我們就不應該採取簡單的否定態度,而應認真地去分析,理解它產生的原因和發生的過程。只有這樣,才能使我們的教學措施有針對性。通過心理交往去影響他們,培養他們樹立正確的動機,濃厚的興趣,堅強的意志及獨立思考的性格。只有這樣,才能鋪墊好師生合作教學的情感基礎,減輕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負擔,從而激發起他們學好數學的信心和持久的動力。

情感教育理論認為,情感作為主要的非認知因素,制導着認知學習.實踐也證明了良好的情感可推動人趨向學習目標,激發想象力,使創造性思維得到充分發揮,反之則會壓抑人學習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問題解決教學”十分重視數學學習過程,除了研究學生智力方面的因素,如認知、理解、應用等規律外,還重視他們在學習活動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信念、態度和情緒等情感因素,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主張以學生的興趣、內在動機來引導學生學習。實踐讓我們認識到,情感注入是開啟學生心扉的鑰匙,正如和學生談話中所述:現在這種憂慮沒了、我很喜歡這樣的老師;越來越希望有更多的做莊機會;你甚至可以給老師提意見;選擇恰當方式,靈活把握契機,教師的情感注入才更加有效。從學生的談話中我們可以找到反映教師情感注入的影子:老師要用鼓勵的語言激勵學生,如:我們是數學天才,我們有學數學有天賦;對於學生提出的有創意性的問題用“精彩、精闢、有創建”等語言加以鼓勵。這種情感的注入,在對待優秀生和後進生的教學策略方面也有所體現:有的後進生認為學不會可以不學、提供一些課外讀物或安排我們解決一些比較複雜的數學問題、享有做不做數學作業都可以的特權。人本主義教育心理學家羅傑斯(crs)認為,真實的問題情境和活動是最能引起態度和個性情緒的學習方式。精心設計數學問題,創設適宜的教學情景,使學生的情緒受到感染,利用情感對認知學習的制導作用,來驅動、誘導學生的學習動機,產生為達到目標而迫切學習的心理傾向,學生的創造性潛能就常常會有異常的`表現:我們會發現“高招”,讓老師都吃驚;引來一片讚許;不時贏得同學們的稱讚,也常令老師興奮不已。總之,讓學生從整體上理解數學認識結構和系統建構過程,在強調自主探索和學生理解性思維活動的同時,加強教師情感的注入,關注學生情感的變化,尊重學生的個性,讓學生積極主動地進行探索式學習是進行教學改革的基本指導思想。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學習過程不是學習者被動地接受知識,而是積極主動地建構知識的過程.弗賴登塔爾説:“數學是系統化了的常識.”從本質上講,數學是關於客觀世界模式和秩序的科學,數、形、關係、可能性、數據處理等,是源於人們對現實世界的數學把握,並反過來不斷地接受客觀事實的檢驗和矯正中發展起來的。而數學過程則是在人們對客觀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畫的基礎上,逐步抽象、概括,形成模型、理論和方法的過程,這一過程是一個充滿探索性和創造性的建構過程。“問題解決教學”的四個環節的教學過程,是基於不同教育功能和不同建構策略的實踐過程,讓學生體驗到數學源於生活和經驗,通過對業已形成的數學知識進行加工、改造,向更高層次推進,並反作用於更為廣泛的現實,對其作出解釋和應用。因此,“學數學有用”,參與過程建構起來的“數學有點‘生動’了”,歷盡數學思維活動的發展過程,深諳“善於聯想就學會了數學”。以“課題”形式組織課程內容,着眼於系統認知結構的整體建構,更加趨於信息的條理化,適應學生思維存儲和提取的需要,提高教學效率。

以現成的體系來教數學,雖然在較短的時間內也能向學生傳授較多的知識,但也存在種種負面影響:數學枯燥、數學神祕,數學是書上寫的、老師講的等.很多學生單純靠記憶學習數學,使數學學習失去應有的魅力,表現為:靠意志無法抗拒大腦的排斥、死記硬背+題海戰術、知道學數學很重要但學不進去。發現是一種樂趣,是人的天性.我國新的課程標準的研製強調科學過程、科學精神、科學態度和科學能力。“問題解決教學”對課程內容進行重組,以“課題”的形式組織教學,倡導學習過程的探索性,讓學生在再創造過程中學習,使數學學習過程充滿生機和活力.我認為,為學生提供適合再創造的學習材料,有了一些數學觀念和方法的鋪墊,有了學生之間的相互討論,即使是普通的學生也能夠創造出數學(一般指原創的模擬)。通過再創造能夠培養學生用數學的觀點和方法認識世界、解釋現象的數學能力,幫助學生正確地認識數學體系的建構和形成過程,體會數學的精神。數學是研究模式的科學,是基於思維的推理形式和方法建構而成的,因此,數學教學應重視知識的系統結構,重視問題的發現和提出過程、問題的解決策略與方法。這是一個再創造的過程,這個過程不僅要涉及學生數學學習的知識目標、過程目標和情感目標,而且要涉及後人在前人的基礎上的發展。這不僅是數學教學的手段,而且是數學教育的重要目標。

過去,片面追求“升學率”,盲目搞“題海戰”。使學生不堪重負,使他們從厭惡數學到討厭數學教師,造成師生之間的對立。隨着素質教育的深入,教育要以人的全面、主動地發展為目的,因此,我們必須解決當前在數學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比如,怎樣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怎樣克服“差生”的學習障礙,防止成績分化?怎樣針對“優生”特點,培養創造性思維,培養拔尖人才等。這一系列的問題單靠課堂教學無法完成,開展第二課堂是課堂教學的延伸、補充和拓展。首先,學生之間的學法差異,可以在第二課堂中進一步因人因情做好指導,包括:傳遞解惑、幫助理解、樹立信心、方法矯正、學習反省等,激勵學生思考,逐漸加強學習。其次,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拓寬數學知識面。我們在倡導素質教學的同時開展了豐富多彩的第二課堂,包括:組織學法、數學史講座、開展競賽、調查活動、成立數學研究和小論文撰寫小組、模型製作、牆報編輯小組、數學討論小組等。如在數學討論小組活動中,對數學中出現的典型疑難問題先由小組成員獨立思考,提出解題方案,再在小組內討論、辯論,集思廣益,形成討論合作之學風。這對培養學生的研究能力和創造性思維十分有益,同時也拉近了師生間的距離。又如,在開展競賽講座中,師生共同鑽研和解答疑難數學題。在師生的共同配合下,競賽活動要搞得有聲有色。

學會與人共處,學會合作,學會交流,是生活在信息社會的人應具備的基本素質。瞭解自己,尊重他人,既有良好的合作意識和合作技巧,又善於表達和交流,是當代社會中求得生存和發展的一種能力,也是新世紀人才培養模式的重要標誌。合作的有效性往往取決於合理分工、有團隊精神、民主決策等,而發展學生的交流與溝通能力需要提供適宜的機會、環境,滿足主體展示自我的願望。“問題解決教學”強調用問題啟動學生思維,讓學生在探索中學習,與傳統的教學方式相比,學生合作與交流的機率大大增加了。另外,以合作小組和書寫課題反思性學習報告的形式,開展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多邊活動,使學生有了更多的討論、交流和表達的機會,這種多邊合作互動,有利於激發集體創造力,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和羣體創造意識。 ?

當然,教學改革中提出的數學“合作教學”,不只是在課堂上多一些學生間、師生間的討論和對話,還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使他們懂得如何尊重別人,耐心聽取別人的意見,如何在分享成果當中既能肯定他人,又能表現自己,從而培養一種公平友好的競爭精神,以適應二十一世紀的新挑戰。

第3篇

一、對於學生良好的姿態,教師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這點我太有體會了。

剛到三年級上課,感覺這個班的學生坐姿還不錯,基本上坐得比較端正。但有一個小男生很文靜,很內向,他叫小昊,“佝僂”着背,“蜷縮”着腦袋,幾乎看不到脖子了,他坐在第一排,特別扎眼。還有他平時站也站不正,背不直,還有點歪。於是我便教育他們一定要坐得端端正正的才行,這樣對身體的茁壯成長有好處,有利於身體健康,也能長得更好看。每次上課都會教育他們坐好,並特別提醒小昊抬頭,再抬頭,一定要抬起自己的頭,別怕,加油,一定要改掉自己的壞習慣,做個昂首挺胸的帥小孩,時常從各方面往鼓勵他,讓他更自信,更活潑。起初,幾天過往了,一點改變都沒有,我很失看,覺得我的教育沒有什麼用啊,他完全當成了耳邊風,開始變得沒信心了,可能是我太着急想轉變他吧。

過了一週了,忽然有一天,我神奇地發現,小昊坐地特別好,特別端正,脖子也長了!那種驚喜,是完全發自內心的,我想大聲地告訴全世界:“我——成——功——了!”我的教育真的沒有白費,好有成就感啊。我及時地鼓勵小昊,表揚他是全班最棒的,不然他會害羞,不好意思往改變。小昊開心地笑了。小昊更有信心了,我也開心了。每次見他都坐得很端正,我還教育他們平時也要有好的習慣,不管坐,立,行,都得要有正確的姿態,俗語説:“坐如鐘,站如鬆,行如風。”就是這個道理,從小要養成好的習慣,終生受益。

小昊的改變讓我實在太欣慰了!每次他都坐得好端正,脖子好長,好看多了,人也精神了。這時,以前比他坐姿好多了的同學都一個個被比下往了,真是不比不知道啊。我不得不叫其他同學向他學習了。以前看着坐姿還好的同學現在比起小昊來,總覺得差遠了,是得改改了,由於小昊坐得太標準了,太好了!我以前覺得自己不論坐姿,還是站姿都還不錯,可現在有時候看着小昊,我不由得要想想自己站得夠好嗎?可不能比學生差了,下意思地提醒自己站得直一點。學高為師,身正為範嘛!實在,小昊從應該向我們學習,轉變成了同學學習的榜樣,也是值得我學習的榜樣。同學們與小昊一起成上進步,我與同學們也一起成長,並有幸監視與見證孩子們的成長。

二、教師要經常與孩子們談心,鼓勵他們努力學習,瞭解他們的一些想法。

有空的時候,我很樂意往和孩子們一起玩遊戲,或者往教室裏看看他們在玩些什麼,聽聽他們在聊些什麼,和他們一起聊天,他們很樂意跟老師説些家常,跟學生在一起聊天很温馨,也更能瞭解他們內心的動態。他們也更親近老師,更喜歡聽老師的話了。

儘量把課堂變得活躍些,讓學生有更多的參與感。讓知識更貼近生活,更有趣味些,這樣學生更輕易接受,並對學習產生愛好。

為什麼一定要説好普通話呢?由於學生的模仿能力超強,他們特別喜歡模仿老師。再説了,老師和學生在一起的時間很多的,在一起時間久了,潛移默化中,學生受老師的影響很大耶。你的普通話不好,學生能説好嗎?普通話説得好,學生更願意聽你的課,也會更加佩服你,何樂而不為呢?所以,和學生一起努力説好普通話,起好示範作用真的很重要!加油,加油喲!

這是我的一些深有感慨的體會,如有不足,歡迎指正。好讓大家更好地探討最佳的教育之道!

第4篇

這一年來,在學校領導和老教師的關心和幫助下,不斷地總結教育教學的經驗和教訓,使自己的教育教學能力和水平都有了很大的進步和提高,在教育教學方面也有一些心得體會,現總結如下:

教師要與學生平等對待,建立一個平等的師生關係。要求學生做到的,教師要嚴格要求自己,自己首先做到。這樣,學生才能信服,才能樹立教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形象和威信。因此,教師要以身作則,樹立威信,才能給學生以榜樣的示範作用。

教育學認為:“教學活動既是以傳授知識和吸收人類間接經驗為主的實踐活動,也是特定的情緒中的人際交往活動。”因此,每一節課都是師生雙方情感體驗的過程。教師要充分相信學生、尊重學生,和諧的師生關係,是學生主動獲取知識的情感基礎。在工作中,我以真誠、平等的心態與學生相處,我的真心換得了學生對我的誠意。在孩子心中,我不僅是老師,更是一位可以信賴的大朋友。他們願意把心裏話對我講,學習和生活上有了困難願意向我尋求幫助,課堂上,在對聯知識的探索中,課堂氣氛既嚴肅又輕鬆,大家積極思考,踴躍發言。甚至已經下課了他們也經常圍着我問這問那,從孩子們的神情和言談中流露出他們對知識的喜愛與渴求。在實踐中我也體會到,良好的師生關係可以轉化成學生學習的動力,使學生體會到成功的喜悦,可激發學生產生自信、自強、奮進向上的決心。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不能老採用一種教學形式,這樣可能會使學生感到沒有新鮮感,提不起學習的興趣,容易在課堂上開小差。教師在設計課堂教學時,應利用各種教學方式方法,使教學過程形象、生動。除了利用多媒體教學外,在上課時,為了激發學生興趣,我會將全班分為若干組,每組有小組長,進行比賽,比速度,比成功率,比美觀,這樣,學生們在“玩”中就自然學到了東西。教學經驗表明,經常變換教學形式,容易激發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和學習效率。

教師要學會傾聽,善於傾聽。傾聽本身就是褒獎對方談話的一種方式,是接納對方、尊重、理解對方的具體體現。你能耐心聽別人傾訴,就等於告訴對方你的態度,無形之中會提高對方的自尊心、自信心,加深彼此的情感交流。因為傾聽能使教師走進學生心靈、瞭解學生內心需要;傾聽,將使我們教師更虛懷若谷,博採眾長,鋭意進取,內涵深厚。在傾聽中師生理解溝通,最終實現教學相長,課堂教學就有了靈性。

經過這一年的教學工作,我的教育理論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我不斷嚴格要求自己,努力汲取他人的長處,不斷更新自己的教學理念,盡心盡力做好自己的教學工作,並運用到自己的教學的實踐中,使每一節課都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使每一位學生都能不斷提高自己。今後還將立足實際,開拓進取,不斷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