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其他文案

名人傳讀書筆記3篇 名人傳讀書筆記——瞭解成功人士的祕密學習方法

欄目: 其他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1.63W

“名人傳讀書筆記”是一系列精選的名人傳記讀書筆記。通過閲讀名人傳記,我們不僅可以欣賞他們的傳奇人生,還能學習他們的成長之道和成功經驗。本系列筆記涵蓋歷史名人、文學巨匠、商業大亨等各個領域。讓我們一起走進這些偉大人物的內心世界,探究他們背後的故事。

名人傳讀書筆記3篇 名人傳讀書筆記——瞭解成功人士的祕密學習方法

第1篇

是同一捧花束吧,盛開的鮮花,含苞待放的的花蕾,卻還是免不了枯黃衰敗的葉片,襯在一起卻不顯不和諧,反而更添加了一分零落之美。是的,每一位偉大的藝術家也就如同這花一樣,有開有落,卻無一例外的留下了濃郁的香氣與滿地落花。是孤獨造就的嗎?是輕視造就的嗎?亦或是那傲人的自信與才能造就的嗎?我們無從知曉。他們的夢想是被折斷的翅膀,傷痛在心,卻抵擋不住前進的步伐與對美的渴望。他們不怕別人的不解,因為只有自己知道,不會退縮的,那些把藝術視為生命的人是永遠不會退縮的的,擁有的只是藝術之魂,沒有了靈魂是無法做到任何事的。

音樂家,雕塑家,文學家……他們都生活在迷惑之中,他人不解他們的“固執”,他們又不懂得世人的想法,他們好像生活在與世隔絕的小屋裏。對於他們來説,世人是永遠無法真正的同他們分享獨特的欣喜的,這應該都是孤僻的原因吧。也曾有過歡樂幸福的時光,也曾與愛人共度美好年華,是因為對藝術的執着吧,這些美麗的字眼也隨着遠去的風兒消逝了,成為過去的傷痛,隱藏在心中。單純的熱衷已不能表述對藝術的決心,而是獻身吧,多麼偉大,讓人感到神一般的尊嚴。

竭力為善,愛自由勝於一切,既使為了帝王的寶座,也永勿期妄真理,這是貝多芬的一句名言,真理,是在人們心中還是專家的言論?善惡本是對立,事實上也是這樣,如同人性的兩面,美好,虛偽,甚至是醜惡,人人都會有,但不要背離真理背離自由,因為你會為此而憂傷,為此歎息。

對鄉土的懷戀讓他們堅定了信念,那是自然力的碰撞。明淨的大自然中,迸發出一種淨徹心靈的光芒,普照大地。霎那間,狂風驟雨即至,一片漆黑,讓人窒息,嗅不到希望。遠處隱隱有了些許光亮,撕破天空,晴空萬里。放眼世界,大把陽光等待着我們,探索追尋,追趕他們的腳步,是光明的。

名人傳讀書筆記3篇 名人傳讀書筆記——瞭解成功人士的祕密學習方法 第2張

第2篇

伴着和煦的清風,坐在教室裏,靜靜地讀一本《名人傳》,一番多麼愜意地享受。

伸出手,想要觸摸那思想的高度,卻發現,那不是我可以企及的;交出心,想要感受一下那高貴的靈魂,卻驚奇地發現:哦!原來他們是把心凌立在了世界之上,容納萬物,兼濟天下。那是一種多麼博大的情懷,才能讓他們“相信在這人世間,只要我們彼此相愛,有了愛的力量,我們就會得到幸福。相信這種愛的力量的增長能夠幫助我們在塵世間建立幸福的天國。相信生命是永恆的,愛也是永恆的!”

即使他們的身心早已被摧殘得千瘡百孔;即使他們早已看透世間的黑暗和險惡;即使他們早已看過無辜的生命在他們的眼前被剝奪;即使他們曾在或者正在過着黑暗社會最底層的生活,他們也未曾在生活的無奈中倒下,即使他們想過甚至行動於自殺……

這或許就是他們永遠屹立於世界的原因。他們“不知什麼是甜,什麼是苦,只知道確定了就義無反顧。”即使有時生活對他們並沒有那麼慷慨,他們也沒有選擇回報吝嗇。

他們的精神世界,好像總是有太多的矛盾:理想與現實的矛盾,信仰與生活的矛盾……自古名人多煩憂,內心深處,我竟有了這番感慨。“生活的無奈,有時並不源於自我。別人的無心築就,那是一種陰差陽錯。生活本就是矛盾的,白天與黑夜間的距離,春夏秋冬之間的輪迴,於是有了挑剔的喜愛,讓無奈加上了喜悦的等待。”更何況,他們那雙犀利的能夠看透一切的眼睛,早已看盡了世界深處。

“生命是一朵嬌嫩的花,而青春便是花開的瞬間。只有在那一刻,這朵花才會開的馥郁芬芳,才會美得動人心魄。”就像我曾經看到的一番話:苦澀的青春仍是青春,含淚的笑仍是笑。所以,只要心中充滿希望,即便是陰雨天,也能看到最明媚的太陽!

第3篇

這些人的一生幾乎沒有一天快樂,他們每天夜以繼日地工作都是彌補他們內心的殘缺或是儘可能創造出他們認為完美的藝術靈魂。

貝多芬是大家熟知的一位偉大的音樂家,他的一生寫出了無數的音樂鉅作,但他內心所承受的寂寞和悲傷更是我們無法想象的:從小父親給他的壓力,愛情的一次又一次失敗,然而這些令人意想不了的痛苦遠遠比不上耳聾帶給他的煩燥、抑鬱,但也正是因為他的耳聾,使他體會到了人生的昏暗以及內心對外界聲音的強烈渴望,讓他寫成了更多令人震撼的鴻篇鉅著。

米開朗其羅,這是一個極矛盾的悲劇人物,他有英雄化了的天才,在藝術領域無與倫比,他以無窮的精力永遠追求藝術的盡善盡美。但他的意志卻不是英雄式的,他精神軟弱無力,只能掙扎而沒有力量奮鬥。他沒有一絲一毫的温暖,只能用沒日沒夜的工作來填補自己空虛的心靈,以至於在他死前一週他依舊堅持站着工作。

至於托爾斯泰,羅曼·羅蘭把他看作老師和世界的“精神權威”。儘管托爾斯泰有種.種矛盾和弱點,羅曼·羅蘭仍把他列為“英雄”,主要就是推崇托爾斯泰的博愛精神,他認為托爾斯泰不是那種生在藝術與智慧的寶座上的大師和天才,相反—如他在信中自稱的那個在一切名稱中最美的一個—“我們的兄弟”。

在羅曼·羅蘭筆下,這三個英雄人物的一生都為藝術而存在,但同時又都擁有極悲痛的人生—他們一生中有着大大小小許多疾病,但都不肯去醫治;他們沒有得到自己想要得到的生活、愛情,但令我更為歎服和驚異的是—他們都不約而同地將死看作解脱、釋放、歸宿。甚至認為這是應該被祝福的。如果再聯繫他們的一生,那麼這令人驚異的思想就不再使人驚異了—

他們的生命是痛苦的,他們想要改變現狀,但事與願違,他們想要創出靈魂的藝術,卻又與他們所處的社會有所不融……

當合上這書的時候,或許才會體會到什麼是靈魂的藝術,什麼是心靈的煎熬,什麼才是最具有真正意義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