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其他文案

端午節調查報告3篇 "探究端午節習俗,祝福龍舟競渡"

欄目: 其他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1.8W

今年端午節,我們就近採訪了市民和商家,瞭解大家對端午節的慶祝方式和習俗。通過調查發現,除了傳統的吃粽子、賽龍舟等活動外,現代化慶祝方式也開始受到歡迎,如網上購物、旅遊等。下面將會詳細總結我們的調查結果。

端午節調查報告3篇

第1篇

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是我國最大的傳統節日之一。端午亦稱端五,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稱端五也就如稱初五端五的五字又與午相通,按地支順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時為陽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陽。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稱重五,也稱重午。此外,端午還有許多別稱,如:夏節、浴蘭節、女兒節,天中節、地臘、詩人節等等。 端午節的別稱之多,間接説明了端午節俗起源的歧出。事實也正是這樣的。關於端午節的來源,時至今日至少有四、五種説法,諸如:紀念屈原説;吳越民族圖騰祭説;起於三代夏至節説;惡月惡日驅避説,等等。迄今為止,影響最廣的端午起源的觀點是紀念屈原説。在民俗文化領域,我國民眾把端午節的龍舟競渡和吃粽子都與屈原聯繫起來。傳説屈原投江以後,當地人民傷其死,便駕舟奮力營救,因有競渡風俗;又説人們常放食品到水中致祭屈原,但多為蛟龍所食,後因屈原的提示才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做成後來的粽子樣。

我國民間過端午節是較為隆重的,慶祝的活動也是各種各樣,比較普遍的活動有以下種種形式: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以紀念之。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競渡之習,盛行於吳、越、楚。

其實 ,龍舟競渡早在戰國時代就有了。在急鼓聲中劃刻成龍形的獨木舟,做競渡遊戲,以娛神與樂人,是祭儀中半宗教性、半娛樂性的節目。 後來,賽龍舟除紀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們還付予了不同的寓意。

端午節吃粽子,這是中國人民的又一傳統習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來已久,花樣繁多。

據記載,早在春秋時期,用菰葉(茭白葉)包黍米成牛角狀,稱角黍用竹筒裝米密封烤熟,稱筒粽。東漢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鹼,用菰葉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為廣東鹼水粽。

晉代,粽子被正式定為端午節食品。這時,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還添加中藥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稱益智粽。 時人周處《岳陽風土記》記載:俗以菰葉裹黍米,煮之,合爛熟,於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南北朝時期,出現雜粽。米中摻雜禽獸肉、板栗、紅棗、赤豆等,品種增多。粽子還用作交往的禮品。

端午節小孩佩香囊,傳説有避邪驅瘟之意,實際是用於襟頭點綴裝飾。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可愛。

民諺説: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節,人們把插艾和菖蒲作為重要內容之一。家家都灑掃庭除,以菖蒲、艾條插於門眉,懸於堂中。並用菖蒲、艾葉、榴花、蒜頭、龍船花,製成人形或虎形,稱為艾人、艾虎;製成花環、佩飾,美麗芬芳,婦人爭相佩戴,用以驅瘴。

中國古代崇拜五色,以五色為吉祥色。因而,節日清晨,各家大人起牀後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腳腕、脖子上拴五色線。系線時,禁忌兒童開口説話。五色線不可任意折斷或丟棄,只能在夏季第一場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時,拋到河裏。據説,戴五色線的兒童可以避開蛇蠍類毒蟲的傷害;扔到河裏,意味着讓河水將瘟疫、疾病沖走,兒童由此可以保安康。

為盛行於貴州地區的端午習俗。 男女老幼往野外遊玩, 穿新衣, 在中午一時左右, 路上山上或樹下擠滿人羣,手抱花草, 非常快樂。晚上回家將花草和水煮開洗澡,老年人稱為遊百病及洗百病,不出去遊百病及洗百病的人,一年到頭就不會獲得吉利。

此種習俗,在長江流域地區的人家很盛行。遊百病:此種習俗,盛行於貴州地區的端午習俗。

端午節調查報告3篇

第2篇

今年端午節放了三天假,而在端午節那天,我去參加了一次別開生面的考試———全國英語等級,我報考的是英語二級。

端午節一大早,我就趕往我學英語的地方。一看,人還挺多的。我擠入人羣中,在老師那裏領了准考證。雖然之前進行過考前培訓,但親臨現場時,還是不免有一些緊張。我和媽媽去看了一下考前通知。等了一會,終於到了拆封試卷的時候了。sunny老師親自拆封從北京運來的試卷。這時,我不免有些緊張和好奇,我想去看一下試卷。試卷拆封了,我們拿着准考證依次進入考場,我的考號是02號,自然坐在了第二個位置。老師宣讀考試規則,就發試卷了。看試卷的那一刻,我的心都提到嗓子眼了。一看試卷,哎!還比較簡單嘛。可誰知聽力考試的題目雖然題型簡單,可都是形音相近的。錄音開始時第一個單詞我就沒有聽清是mouse還是mouth。想想看,應該是mouth,我就選它吧。後面的題目比較簡單,我都會做。可誰知句子改錯的那一題,我將改過後的句子都寫在後面的橫線上,等我做完了,監考老師卻説那題只用寫錯誤的部分!什麼?題目中又沒説,後面還留那麼大的空!我都寫了,怎麼改?劃了?不行,不整潔。可不劃掉又怎麼辦呢?算了,劃了吧,我只好下定決心劃掉了多餘的英文單詞。

聽力和筆試考完後,還要考口語。我想起培訓時老師對我説口語的文章或圖畫大多數都是書本上的,於是休息的十分鐘我就把書上已經學過的文章都看了一遍。開考了,我的考號是002,所以第二個就是我,馬上就該輪到我了,我心裏七上八下的,生怕考砸了。一會兒,一號就出來了!好,該我了。口語考試是隨機抽試卷考試,抽到哪張考官就問哪張的問題。我想了想去抽,抽中了a卷。我進了考場,考官開始問問題。哈哈!怎麼都是“早上好”之類的?我正慶幸呢,後面的題就開始難了。最後讓我描述圖畫裏的內容。我看了看,怎麼也看不懂一隻鳥在樹下,頭上頂一個石頭,旁邊還有一個石頭。這是書上的嗎?不是啊,算了,我亂説幾句,應付過去了。

考試結束後,我心裏真是亂成一團,不知如何是好,尤其是口語。晚上媽媽散步時遇到了sunny老師,才知道那道題是還沒有學過的課文中的,不過我已經通過了。聽了這番話,我心裏的石頭總算落地了。

這次考試真令我終身難忘!不管考得怎麼樣,我都無所謂,畢竟是一次人生經歷,下次再遇到這種考試,我想我不會再害怕了!

第3篇

端午節到了,不少人家中都會有粽子。慶祝端午節不僅吃粽子,還會賽龍舟,放河燈等等。那端午節的來歷和端午節為什麼要吃粽子你們知道嗎?不知道?那就讓我告訴你們吧!

下午,我到街上去問了一些公公婆婆,一些婆婆説:端午節的來歷是紀念一個叫屈原的人,屈原於五月初五自投汨羅江,死後為蛟龍所困,世人十分傷心,每於此日投五色絲粽子於水中,以驅蚊龍,以免讓蛟龍把屈原的屍體吃掉。一些公公説:屈原投汨羅江後,當地百姓聞訊馬上划船撈救,千直行至洞庭湖,終不見屈原的屍體。那時,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彙集在岸邊的亭子旁。當人們得知是打撈賢臣屈大夫時,再次冒雨出動,爭相划進茫茫的洞庭湖。為了寄託哀思,人們盪舟江河之上,此後才逐漸發展成為龍舟競賽。看來,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與紀念屈原相關,有唐代文秀《端午》詩為證: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我問起公公婆婆們關於一些端午節的食品和賽龍舟的時候,他們説得更起勁兒了,他們説:端午節的食品和賽龍舟到現在已經成為人們過端午節必不可少的東西了,過端午節,是中國人二千多年來的傳統習慣,由於地域廣大,民族眾多,加上許多故事傳説,於是不僅產生了眾多相異的節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盡相同的習俗。其內容主要有:女兒回孃家,掛鐘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葉符,懸掛菖蒲、艾草,遊百病,佩香囊,備牲醴,賽龍舟,比武,擊球,盪鞦韆,給小孩塗雄黃,飲用雄黃酒、菖蒲酒,吃五毒餅、鹹蛋、粽子和時令鮮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動漸已消失外,其餘至今流傳中國各地及鄰近諸國。有些活動,如賽龍舟等,已得到新的發展,突破了時間、地域界線,成為了國際性的體育賽事。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人們總會思念起屈原,在微微的月光下,訴説着對世間的美好願望。

端午節到了,大家都開開心心吃着粽子。一個同學開玩笑説:這麼好吃的粽子,肯定每個人都喜歡吃。有一次聽爸爸説,端午節其實是來紀念偉大愛國詩人屈原的。我很好奇,於是,我對端午節的來歷和粽子的由來做了一次調查。

2、不同味道的粽子:白粽子、臘肉粽子、鮮肉粽子、桂圓粽、水晶粽、蓮蓉粽、蜜餞粽、板栗粽、辣粽、酸菜粽、火腿粽、鹹蛋粽、紅棗、綠豆、紅豆、花生粽子等等。

農曆五月初五,俗稱端午節。端是開端、初的意思。初五可以稱為端五。端午節是我國漢族人民的傳統節日,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動逐漸演變為: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艾葉,薰蒼朮、白芷,喝雄黃酒。

據説,春秋戰國時期,秦軍攻破楚國京都,楚國快要滅亡時,愛國詩人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在農曆五月五日這天屈原含恨投汨羅江自殺。屈原投江後,楚國人民為了不讓江裏的魚蝦鼈蟹吃屈原的屍體,就往江裏投好吃的食物。這樣年復一年,人民為了紀念這位愛國詩人,每逢端午節那天,便把食物投到江裏祭祀屈原。為了不讓那些魚蝦鼈蟹吃掉送給屈原的食物,人們就用竹葉把飯包起來,做成菱角形的尖角粽子,並把送粽子的船打扮成龍的樣子(因為魚蝦鼈蟹屬龍管轄,它們不敢吃龍王的東西)。從那以後,年年端午節那天,人們划着龍船到汨羅江送粽子。這就是端午節吃粽子、划龍舟的來歷。

為了紀念屈原,所以解放後曾把端午節定名為詩人節,以紀念屈原。至於掛菖蒲、艾葉,薰蒼朮、白芷,喝雄黃酒,則據説是為了壓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