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其他文案

培養孩子心得體會6篇 孩子教育祕訣:塑造未來優秀人才

欄目: 其他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3.25W

在當今社會,培養孩子的心理健康和全面發展越來越受到家庭和社會的重視。為了幫助家長更好地瞭解如何培養孩子,本文將從教育意義、方法技巧等方面分享一些心得體會。希望通過這篇文章,能夠給家長們提供一些有益的啟示和指導。

培養孩子心得體會6篇 孩子教育祕訣:塑造未來優秀人才

第1篇

近年來,世界各國的幼教專家們都十分關注早期閲讀,認為早期閲讀對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和思維的發展等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幼兒早期閲讀能力的培養程度,將會影響其終身學習的學習能力和水平。我國在新《綱要》的內容中,第一次明確地把幼兒早期閲讀方面的要求納入語言教育的目標體系,提出要“培養幼兒對生活中常見的簡單標記和文字符號的興趣;利用圖書、繪畫和其他多種方式,引發幼兒對書籍、閲讀和書寫的興趣,培養前閲讀和書寫技能。”由此可見,對幼兒進行早期閲讀是很有必要,也是非常有意義的。

早期閲讀是指在幼兒園階段,以圖畫讀物為主,以看、聽、説有機結合為主要手段(不要求書寫),從興趣入手,萌發幼兒熱愛圖書的情感,豐富幼兒的閲讀經驗、提高閲讀能力。

如何才能培養幼兒的早期閲讀能力呢?以下是我在日常教學活動中的一點心得體會。

為幼兒創設良好的閲讀環境在幼兒閲讀活動中至關重要。向幼兒提供含有較多閲讀信息的教育環境,不僅能激發幼兒的閲讀興趣,還能鞏固閲讀效果,讓幼兒在豐富的閲讀環境中,充分感受書面語言,潛移默化地接受有關方面的語言知識,主動去探索、發現,以獲得成功的喜悦。

幼兒所接觸的書面語言一般是他們已知道的東西的文字代碼。從幼兒認識書面語言這一特點出發,在早期閲讀活動中,我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認識水平,有的放失地為幼兒提供大量的有具體意義的、形象的、生動的閲讀材料,並擺在幼兒容易拿到的地方,讓幼兒自由地選擇閲讀材料,自主的進行感知、體驗、探索、。例如:在每次閲讀活動前,我在活動區、圖書角里提供相應的新圖書,新圖片,並向幼兒介紹圖書、圖片的名稱和內容,以激發幼兒閲讀的慾望和興趣。在閲讀活動結束後,開展角色遊戲活動,讓幼兒挑選最喜歡的角色進行表演,或者講出自己最喜歡的一段故事情節,發展幼兒的想象力。

早期閲讀活動重在為幼兒提供閲讀經驗。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滲透閲讀內容,為幼兒提供機會和場所就顯得十分重要。我根據幼兒的早期閲讀教材,利用一切機會和場所,將季節的變化、動植物的生長規律、幼兒的日常生活等與閲讀教育相結合,讓幼兒充分享受書面語言,潛移默化地接受有關方面語言的知識,通過不斷的感知內化,積累閲讀經驗。有目的、有計劃地為幼兒提供了內容豐富的幼兒讀物,安排一定的時間讓幼兒自由閲讀,使幼兒將已有的閲讀經驗同化於自主閲讀中。我們發現幼兒通過一段時間的教育教學活動,會自由地選擇閲讀內容,挑選自己喜歡的字寶寶、説上一段小故事,幼兒也會戴上自己喜愛的小動物頭飾進行交流。

心理學研究表明:幼兒人小,可塑性很大,容易“先入為主”,是培養良好習慣的最佳時期,而且幼年時期形成的習慣也比較牢固,不易改變。專家們普遍認為閲讀是伴隨幼兒一生成長的活動,所以對幼兒早期閲讀的教育,應站到終身教育的高度予以重視。

活動中,我們經常會發現這樣的現象:有些幼兒對翻書的動作比對閲讀本身更感興趣。因此,他們的讀書速度非常快,往往別人剛看一點,他們就已經看完了一本書。還有的幼兒只對圖書中色彩鮮豔的圖案感興趣,所以常常表現出看書時的無序性。產生這兩種情況的原因,往往是因為幼兒還沒有真真地掌握閲讀的方法,養成閲讀習慣。以下是我在閲讀中的一些做法:

幼兒喜歡圖書,然而又不知道怎樣愛護它們,這就需要我們加以教育和培養。

a、教會幼兒如何取放圖書。在閲讀前,先讓幼兒觀看書架上擺好的圖書,我再做如何從書架上取放書的示範,然後請幼兒模仿練習取放書,每次閲讀活動都要求他們這樣去做。為保持圖書的整齊,還帶領幼兒一起整理書架,將書按大小分類擺放。

b、教會幼兒交換圖書。有些幼兒無論是看書還是玩玩具,都喜歡一個人看或一個人玩,不允許別人動自己的。尤其是幼兒從自己家裏帶來的書,更是愛不釋手,即使是看完了也捨不得放下。針對這樣的情況,我就對幼兒進行啟發誘導。首先拿出一本書,對幼兒説:“我把這本書看完了,想跟小朋友交換一下,誰跟老師換一下?”幼兒紛紛舉起自己的書説:“我跟老師換。”以此培養其初步的交換意識和願望。然後,我就組織小朋友兩個人兩個人地交換圖書,逐漸培養起他們互相商量、互相交換的好習慣。

c、引導幼兒愛護圖書,養成良好的看書習慣。看書時要讓他們看完一本再拿一本,不與別人掙搶圖書;看書時不能大聲説話,以免影響他人;發現圖書有撕破的地方,我在全體幼兒面前,及時用膠條或糨糊粘好。老師無聲的行動,在孩子幼小的心靈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損壞圖書的現象就會逐日減少。我還要求幼兒注意用眼衞生,看書時眼睛與書保持一定的距離,教他們正確的看書坐姿。

a、 認識書名。每次更換新書,我首先向幼兒介紹書,並讓幼兒反覆指字、認讀。通過一段時間的練習,小朋友對班裏的圖書都能説出名字。

b、學會翻書。幼兒看書時,大都不會按順序翻頁,信手亂翻,翻到哪裏就看到哪裏。這時候我就教幼兒認識書的封面,告訴幼兒有書名的一面是前面,看書時應由前到後,一頁一頁地按順序向後翻。

c、幫助幼兒理解圖書的內容。幼兒看書的特點是速度快,往往只瀏覽一下畫面,一本書不到兩分鐘從頭翻到尾,就説看完了,馬上又想去書架上換。讓他們講書裏的故事內容,卻往往一句也講不出。這就要求我們首先把書中的內容以故事的形式講一遍,使幼兒對書中的內容、角色有一個大概的瞭解,然後再組織幼兒看書。通過這種方法我發現,凡是老師講過的書,幼兒都爭着看,而且邊看邊自己講。這説明幼兒只有理解了才能產生興趣。

蘇霍姆林斯基説:“只有讓學生體驗到快樂的情感,才能學好”。怎樣讓幼兒積極的參與到活動中來呢?喚起幼兒比較低級的閲讀感知呢?首先設置問題引發幼兒的興趣。我們通過“導讀引入”和“定向設疑”使幼兒在問題情景中產生興趣。例如:在《會想辦法的魚》中設置了這樣的問題情景,你們喜歡魚嗎?為什麼?——小魚看到魚餌會怎麼想,又會怎麼做?——魚餌到底能不能吃?——魚媽媽為何這樣説話?在活動過程中,幼兒始終保持濃厚的興趣,幼兒展開想象的翅膀有的説:小魚和他是好朋友,有的説:小魚游來游去非常可愛……其次、採用激發興趣。閲讀活動是讓幼兒通過聽、看、想、説,在發展口語的同時思維也得到發展,只有成功地激發了幼兒的聽、説興趣創造性思維才能得到發展,為此我們採用(如果、假如)、逆因性提問(為什麼)等。再以《會想辦法的魚》為例提問:如果小魚吃了魚餌會怎樣?怎樣既可以吃到魚餌又不被魚鈎鈎住?有的説:“請螃蟹來幫忙,把魚鈎上的繩子剪斷”,有的説:“請河蚌把魚餌的肉一塊塊夾下來分給大家吃”,還有的想到了潛水員、孫悟空、奧特曼等。多向的提問把普通的故事變為讓幼兒有內容想和有話説的故事,這會使幼兒的思維處於激奮狀態,使幼兒喜歡錶達,敢於表達,這樣孩子才樂於參加,才能激發幼兒的創新能力。

由於幼兒的年齡特點的侷限,他們對閲讀材料的感知理解是低層次的,在閲讀的過程中離不開老師的指導,但指導不等於代替,引導不等於灌輸。為此,我們在與幼兒一起看圖書時,與幼兒討論畫面的內容,並設計一些啟發式的提問如:狐狸想了什麼辦法玩球?後來怎樣了呢?如果你遇到這種情況,你會怎麼辦?等等,讓幼兒自己進行探索、想象、講述、表達。“狐狸用腳踢皮球,狐狸用頭來頂球;狐狸把球拿到店裏補起來;狐狸叫別的小動物借給他玩一下……”。

著名的心理學家託蘭斯説:“我們要想促進創造力就需要提供一個友善的和有獎勵的環境使之在其中繁榮發展”。為此,在閲讀中,我們要關心、愛護每一個幼兒,仔細傾聽,善於傾聽,及時抓住幼兒思維的閃光點,及時進行肯定、讚賞、激勵、鼓勵、獎勵。這樣幼兒在閲讀中的主動性、創造性的到了培養和體現。

一般的閲讀程序是先識字後讀書,而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我們採用先讀書後識字的方法。我們的閲讀叢書中包括詩歌和故事兩方面的內容,詩歌明快活潑,故事短小精悍,有豐富的想象和離奇的情節。當幼兒還不認識文中所出現的文字時,先由老師閲讀,引發幼兒的學習興趣,附之動作和表演讓幼兒記憶詩歌和故事,初步掌握詩歌和故事內容後,我們教幼兒手指着字,眼看着字,嘴裏念着字,腦子記着字。但是開始的時候,幼兒往往完不成手、眼、耳的協調運做,經常亂指一起,這就需要我們和家長共同幫助幼兒完成有節奏的指字訓練,讓幼兒掌握一定的指字速度和節奏,區分文字和標點符號,有標點符號的應該語氣停頓,但是手不用去點標點符號,應該直接去找下一個字。在每行字末,提醒幼兒換到下一行,用生動的語言告訴幼兒“拐彎請注意”。

總之,早期閲讀教育作為新時期幼兒教育的一個嶄新課題,我堅信,只要我們本着為幼兒終身發展高度負責的精神,去認真研究、大膽探索,就一定能為幼兒的健康、和諧成長開闢廣闊的天地。

培養孩子心得體會6篇 孩子教育祕訣:塑造未來優秀人才 第2張

第2篇

近年來,世界各國的幼教專家們都十分關注早期閲讀,認為早期閲讀對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和思維的發展等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幼兒早期閲讀能力的培養程度,將會影響其終身學習的學習能力和水平。我國在新《綱要》的內容中,第一次明確地把幼兒早期閲讀方面的要求納入語言教育的目標體系,提出要“培養幼兒對生活中常見的簡單標記和文字符號的興趣;利用圖書、繪畫和其他多種方式,引發幼兒對書籍、閲讀和書寫的興趣,培養前閲讀和書寫技能。”由此可見,對幼兒進行早期閲讀是很有必要,也是非常有意義的。

早期閲讀是指在幼兒園階段,以圖畫讀物為主,以看、聽、説有機結合為主要手段(不要求書寫),從興趣入手,萌發幼兒熱愛圖書的情感,豐富幼兒的閲讀經驗、提高閲讀能力。

如何才能培養幼兒的早期閲讀能力呢?以下是我在日常教學活動中的一點心得體會。

為幼兒創設良好的閲讀環境在幼兒閲讀活動中至關重要。向幼兒提供含有較多閲讀信息的教育環境,不僅能激發幼兒的閲讀興趣,還能鞏固閲讀效果,讓幼兒在豐富的閲讀環境中,充分感受書面語言,潛移默化地接受有關方面的語言知識,主動去探索、發現,以獲得成功的喜悦。

幼兒所接觸的書面語言一般是他們已知道的東西的文字代碼。從幼兒認識書面語言這一特點出發,在早期閲讀活動中,我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認識水平,有的放失地為幼兒提供大量的有具體意義的、形象的、生動的閲讀材料,並擺在幼兒容易拿到的地方,讓幼兒自由地選擇閲讀材料,自主的進行感知、體驗、探索、。例如:在每次閲讀活動前,我在活動區、圖書角里提供相應的新圖書,新圖片,並向幼兒介紹圖書、圖片的名稱和內容,以激發幼兒閲讀的慾望和興趣。在閲讀活動結束後,開展角色遊戲活動,讓幼兒挑選最喜歡的角色進行表演,或者講出自己最喜歡的一段故事情節,發展幼兒的想象力。

早期閲讀活動重在為幼兒提供閲讀經驗。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滲透閲讀內容,為幼兒提供機會和場所就顯得十分重要。我根據幼兒的早期閲讀教材,利用一切機會和場所,將季節的變化、動植物的生長規律、幼兒的日常生活等與閲讀教育相結合,讓幼兒充分享受書面語言,潛移默化地接受有關方面語言的知識,通過不斷的感知內化,積累閲讀經驗。有目的、有計劃地為幼兒提供了內容豐富的幼兒讀物,安排一定的時間讓幼兒自由閲讀,使幼兒將已有的閲讀經驗同化於自主閲讀中。我們發現幼兒通過一段時間的教育教學活動,會自由地選擇閲讀內容,挑選自己喜歡的字寶寶、説上一段小故事,幼兒也會戴上自己喜愛的小動物頭飾進行交流。

心理學研究表明:幼兒人小,可塑性很大,容易“先入為主”,是培養良好習慣的最佳時期,而且幼年時期形成的習慣也比較牢固,不易改變。專家們普遍認為閲讀是伴隨幼兒一生成長的活動,所以對幼兒早期閲讀的教育,應站到終身教育的高度予以重視。

活動中,我們經常會發現這樣的現象:有些幼兒對翻書的動作比對閲讀本身更感興趣。因此,他們的讀書速度非常快,往往別人剛看一點,他們就已經看完了一本書。還有的幼兒只對圖書中色彩鮮豔的圖案感興趣,所以常常表現出看書時的無序性。產生這兩種情況的原因,往往是因為幼兒還沒有真真地掌握閲讀的方法,養成閲讀習慣。以下是我在閲讀中的一些做法:

幼兒喜歡圖書,然而又不知道怎樣愛護它們,這就需要我們加以教育和培養。

a、教會幼兒如何取放圖書。在閲讀前,先讓幼兒觀看書架上擺好的圖書,我再做如何從書架上取放書的示範,然後請幼兒模仿練習取放書,每次閲讀活動都要求他們這樣去做。為保持圖書的整齊,還帶領幼兒一起整理書架,將書按大小分類擺放。

b、教會幼兒交換圖書。有些幼兒無論是看書還是玩玩具,都喜歡一個人看或一個人玩,不允許別人動自己的。尤其是幼兒從自己家裏帶來的書,更是愛不釋手,即使是看完了也捨不得放下。針對這樣的情況,我就對幼兒進行啟發誘導。首先拿出一本書,對幼兒説:“我把這本書看完了,想跟小朋友交換一下,誰跟老師換一下?”幼兒紛紛舉起自己的書説:“我跟老師換。”以此培養其初步的交換意識和願望。然後,我就組織小朋友兩個人兩個人地交換圖書,逐漸培養起他們互相商量、互相交換的好習慣。

c、引導幼兒愛護圖書,養成良好的看書習慣。看書時要讓他們看完一本再拿一本,不與別人掙搶圖書;看書時不能大聲説話,以免影響他人;發現圖書有撕破的地方,我在全體幼兒面前,及時用膠條或糨糊粘好。老師無聲的行動,在孩子幼小的心靈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損壞圖書的現象就會逐日減少。我還要求幼兒注意用眼衞生,看書時眼睛與書保持一定的距離,教他們正確的看書坐姿。

a、 認識書名。每次更換新書,我首先向幼兒介紹書,並讓幼兒反覆指字、認讀。通過一段時間的練習,小朋友對班裏的圖書都能説出名字。

b、學會翻書。幼兒看書時,大都不會按順序翻頁,信手亂翻,翻到哪裏就看到哪裏。這時候我就教幼兒認識書的封面,告訴幼兒有書名的一面是前面,看書時應由前到後,一頁一頁地按順序向後翻。

c、幫助幼兒理解圖書的內容。幼兒看書的特點是速度快,往往只瀏覽一下畫面,一本書不到兩分鐘從頭翻到尾,就説看完了,馬上又想去書架上換。讓他們講書裏的故事內容,卻往往一句也講不出。這就要求我們首先把書中的內容以故事的形式講一遍,使幼兒對書中的內容、角色有一個大概的瞭解,然後再組織幼兒看書。通過這種方法我發現,凡是老師講過的書,幼兒都爭着看,而且邊看邊自己講。這説明幼兒只有理解了才能產生興趣。

蘇霍姆林斯基説:“只有讓學生體驗到快樂的情感,才能學好”。怎樣讓幼兒積極的參與到活動中來呢?喚起幼兒比較低級的閲讀感知呢?首先設置問題引發幼兒的興趣。我們通過“導讀引入”和“定向設疑”使幼兒在問題情景中產生興趣。例如:在《會想辦法的魚》中設置了這樣的問題情景,你們喜歡魚嗎?為什麼?——小魚看到魚餌會怎麼想,又會怎麼做?——魚餌到底能不能吃?——魚媽媽為何這樣説話?在活動過程中,幼兒始終保持濃厚的興趣,幼兒展開想象的翅膀有的説:小魚和他是好朋友,有的説:小魚游來游去非常可愛……其次、採用激發興趣。閲讀活動是讓幼兒通過聽、看、想、説,在發展口語的同時思維也得到發展,只有成功地激發了幼兒的聽、説興趣創造性思維才能得到發展,為此我們採用(如果、假如)、逆因性提問(為什麼)等。再以《會想辦法的魚》為例提問:如果小魚吃了魚餌會怎樣?怎樣既可以吃到魚餌又不被魚鈎鈎住?有的説:“請螃蟹來幫忙,把魚鈎上的繩子剪斷”,有的説:“請河蚌把魚餌的肉一塊塊夾下來分給大家吃”,還有的想到了潛水員、孫悟空、奧特曼等。多向的提問把普通的故事變為讓幼兒有內容想和有話説的故事,這會使幼兒的思維處於激奮狀態,使幼兒喜歡錶達,敢於表達,這樣孩子才樂於參加,才能激發幼兒的創新能力。

由於幼兒的年齡特點的侷限,他們對閲讀材料的感知理解是低層次的,在閲讀的過程中離不開老師的指導,但指導不等於代替,引導不等於灌輸。為此,我們在與幼兒一起看圖書時,與幼兒討論畫面的內容,並設計一些啟發式的提問如:狐狸想了什麼辦法玩球?後來怎樣了呢?如果你遇到這種情況,你會怎麼辦?等等,讓幼兒自己進行探索、想象、講述、表達。“狐狸用腳踢皮球,狐狸用頭來頂球;狐狸把球拿到店裏補起來;狐狸叫別的小動物借給他玩一下……”。

著名的心理學家託蘭斯説:“我們要想促進創造力就需要提供一個友善的和有獎勵的環境使之在其中繁榮發展”。為此,在閲讀中,我們要關心、愛護每一個幼兒,仔細傾聽,善於傾聽,及時抓住幼兒思維的閃光點,及時進行肯定、讚賞、激勵、鼓勵、獎勵。這樣幼兒在閲讀中的主動性、創造性的到了培養和體現。

一般的閲讀程序是先識字後讀書,而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我們採用先讀書後識字的方法。我們的閲讀叢書中包括詩歌和故事兩方面的內容,詩歌明快活潑,故事短小精悍,有豐富的想象和離奇的情節。當幼兒還不認識文中所出現的文字時,先由老師閲讀,引發幼兒的學習興趣,附之動作和表演讓幼兒記憶詩歌和故事,初步掌握詩歌和故事內容後,我們教幼兒手指着字,眼看着字,嘴裏念着字,腦子記着字。但是開始的時候,幼兒往往完不成手、眼、耳的協調運做,經常亂指一起,這就需要我們和家長共同幫助幼兒完成有節奏的指字訓練,讓幼兒掌握一定的指字速度和節奏,區分文字和標點符號,有標點符號的應該語氣停頓,但是手不用去點標點符號,應該直接去找下一個字。在每行字末,提醒幼兒換到下一行,用生動的語言告訴幼兒“拐彎請注意”。

總之,早期閲讀教育作為新時期幼兒教育的一個嶄新課題,我堅信,只要我們本着為幼兒終身發展高度負責的精神,去認真研究、大膽探索,就一定能為幼兒的健康、和諧成長開闢廣闊的天地。

第3篇

古人云:“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可見,古人對閲讀的情有獨鍾。其實,對於我們每個人而言,閲讀最大的好處在於:它讓求知的人從中獲知,讓無知的人變得有知。可見閲讀對我們每個人的益處,因此如何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的閲讀習慣,使其受益一生,是我們每個人都在思考的問題,我們家庭的做法是: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讓孩子愛看書,家長必須愛看書,如果家長平時很少看書,要求孩子看書的話也是蒼白無力的,家長愛讀書的行為會潛移默化地傳給孩子,所以給孩子創造讀書的氛圍很重要。

與學校開展的“閲讀存摺”活動有效結合,營造家庭閲讀氛圍,比如每天晚上八點到九點是家庭閲讀時間段,這個時間不看電視、不打電話、不説話,只有閲讀;給孩子讀書,孩子從中獲得的,常常並不只是學習技巧,還可以讓孩子學會分享與參與,它使家庭充滿親情。讓孩子時刻感受到家長的關愛。最重要的是和孩子一起讀書,會增加很多和孩子聊天的話題。在和孩子討論書中的內容的同時,受益的不止是孩子,進步是共同的。讓讀書成為生活的一部分,孩子會逐漸養成期待看書的好習慣。

閲讀習慣不是一天兩天就培養好了,需要時間的積累,需要不斷去激勵孩子。尤其是對於年幼的孩子,每幅圖要讓孩子多看幾遍,一個故事可以多講幾遍。要有意識地與孩子交流閲讀心得。

在圖書館閲讀,孩子可以感受和享用另一種讀書環境,有助於培養他的讀書興趣和借閲到自己喜歡讀的書。

通過參加活動增強孩子的讀書動力,經過努力孩子取得了東營市“讀一本好書”徵文低年級組一等獎及學校評選的“書香小碩士”的成績。

這是我們家培養孩子讀書方面的一點點體會,相信有這個願望,並用心了,孩子一定會愛上這項有益的活動的。

第4篇

古人云:“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可見,古人對閲讀的情有獨鍾。其實,對於我們每個人而言,閲讀最大的好處在於:它讓求知的人從中獲知,讓無知的人變得有知。可見閲讀對我們每個人的益處,因此如何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的閲讀習慣,使其受益一生,是我們每個人都在思考的問題,我們家庭的做法是: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讓孩子愛看書,家長必須愛看書,如果家長平時很少看書,要求孩子看書的話也是蒼白無力的,家長愛讀書的行為會潛移默化地傳給孩子,所以給孩子創造讀書的氛圍很重要。

與學校開展的“閲讀存摺”活動有效結合,營造家庭閲讀氛圍,比如每天晚上八點到九點是家庭閲讀時間段,這個時間不看電視、不打電話、不説話,只有閲讀;給孩子讀書,孩子從中獲得的,常常並不只是學習技巧,還可以讓孩子學會分享與參與,它使家庭充滿親情。讓孩子時刻感受到家長的關愛。最重要的是和孩子一起讀書,會增加很多和孩子聊天的話題。在和孩子討論書中的內容的同時,受益的不止是孩子,進步是共同的。讓讀書成為生活的一部分,孩子會逐漸養成期待看書的好習慣。

閲讀習慣不是一天兩天就培養好了,需要時間的積累,需要不斷去激勵孩子。尤其是對於年幼的孩子,每幅圖要讓孩子多看幾遍,一個故事可以多講幾遍。要有意識地與孩子交流閲讀心得。

在圖書館閲讀,孩子可以感受和享用另一種讀書環境,有助於培養他的讀書興趣和借閲到自己喜歡讀的書。

通過參加活動增強孩子的讀書動力,經過努力孩子取得了東營市“讀一本好書”徵文低年級組一等獎及學校評選的“書香小碩士”的成績。

這是我們家培養孩子讀書方面的一點點體會,相信有這個願望,並用心了,孩子一定會愛上這項有益的活動的。

第5篇

培養孩子愛勞動是早期幼兒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孩子全面發展的一種重要手段。讓孩子從小就“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能增強他們動手做事,克服困難的能力和信心,有助於培養他們的獨立意識。隨着孩子年齡的增長,還應培養他們為大家做事的良好意識,這樣可以促使孩子骨骼、肌肉、神經系統及各部分器官都得到鍛鍊,同時培養良好的社會公德。所以,要利用幼兒期這個人類身心發展的重要階段,對他們進行早期勞動教育,讓他們在輕鬆愉快、多種多樣的勞動中獲得全面發展。

1、 培養孩子勞動的興趣。根據孩子好動、好模仿的特點,培養勞動觀念。他們常常喜歡爸爸媽媽做一些小事,得到表揚後顯得異常興奮,家長應加以鼓勵,使孩子感到自己做得對,高興地堅持下去,由無意識的模仿動作變成有意識的自覺行為。孩子還常會一面伸手一面説'我來',要自己吃飯、洗手、穿衣服……這又是進行愛勞動教育的好機會。家長一定要耐心鼓勵和幫助孩子獨立做這些事,切莫為圖省事而包辦代替,使孩子對勞動產生愉快的情緒體驗。

2、 讓孩子量力而行。要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為他們安排力所能及的勞動內容和時間。如讓三四歲的孩子學會照料自己的生活,自己吃飯、漱口、洗臉、穿脱衣服等,讓五六歲的孩子學做一些簡單的家務勞動,如擦桌椅、掃地、洗手帕等,讓七八歲的孩子參加一些社會公益勞動,如打掃環境衞生等等。孩子勞動的時間不宜過長,一般每次在20分鐘以內。

3、 教會孩子一些簡單的勞動知識和技能。孩子開始學習勞動時,家長必須言傳身教,一步步給孩子做示範,手把手地教,以後再逐步讓他自己幹。並要注意安全、衞生,防止傷害事故的發生。

4、 經常鼓勵和表揚。對孩子的勞動成果,家長應及時地表揚和鼓勵,還要鼓勵孩子不怕困難,敢於實踐,動腦筋想辦法,使勞動進行得又快又好。

孩子的勞動與成人不同,不應以他們為社會創造物質財富為目的,而是為了培養他們良好的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

我們常會看到孩子模仿成人的勞動,如拖地、洗手帕等,儘管做得不很熟練,有時還會帶來一些麻煩,但孩子的這種行為是可貴的,應該鼓勵。

1、 指導孩子生活自理,也就是讓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做,如獨立地吃飯、穿脱衣服、穿脱鞋襪、梳頭、入廁、疊被、整理玩具、圖書等,並讓其逐漸學會洗小件衣物。

2、 指導孩子幫助成人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使孩子知道自己是家庭成員之一,應該分擔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這不僅有利於他勞動習慣的養成,還可通過勞動體會到成人的辛勞。如可讓孩子擺碗筷、擦桌椅、擇菜、剝豆、倒垃圾、到附近商店買小商品等。

3、 可指導孩子進行自制玩具和修被圖書的勞動。如用紙盒、瓶蓋、硬約有等做小玩具,用泥捏水果、小動物、交通工具等,還可把硬紙剪成各種幾何圖形用作拼圖遊戲等;成人還可帶領孩子一起修補破損的圖書,使其繼續發揮作用。

家長要支持、鼓勵孩子參加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正確認識孩子參回家務勞動不是為了減輕成人的勞動,而是為了養成熱愛勞動的習慣,培養責任感、義務感、獨立性、自信心等良好品質。

家長要放手讓孩子去幹,讓孩子在實踐中學會做。當然,成人要給以具體指導、幫助,督促孩子按時把事情做好,千萬不可包辦代替。

孩子年齡小,勞動目的性不強,往往把勞動與遊戲相混淆。家長可通過遊戲來提高孩子勞動的興趣。如家長可跟孩子比賽誰擦桌子乾淨;誰洗手帕濺在地上的水少等等。另外,勞動內容要適合孩子的年齡特點,不能太複雜,以自我服務為主;時間也不能太長,否則會使孩子過度疲勞,影響勞動效果,甚至產生厭惡勞動的情緒。

家庭成員對家務勞動要進行具體分工,明確各自的任務,還應提倡協作。讓孩子明白自己的事自己幹,家長的事幫着幹。

當孩子認真地做完一件家務事,要及時地給以肯定,最好的方法是讓全家人一起欣賞孩子的勞動成果,使他產生自豪感,或親切的擁抱,誇一聲“真能幹”。千萬不要用金錢或物質刺激的辦法。

第6篇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學習好。要使孩子學習好,第一件事就是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俗話説:“五歲成習,六十亦然”。在上學之初就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是關係到他一生能否取得學業成就的大事。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是一項系統工程,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教育也是學校教育的延續,家、校配合對孩子成長至關重要。俗語講:“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必須從小事入手,從點滴做起,從培養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開始。為此,作為正處於國小學習階段的國小生的父母,我們從國小開學之初就十分注重培養鍾俊傑良好的學習習慣,總結起來,我們着重培養孩子養成下面五種學習習慣:

第一,養成定時專心學習的習慣。學習是一種艱苦的腦力勞動,只有專心致志、全神貫注才能提高學習效率,取得良好的成績。為使孩子養成專心致志的學習習慣,父母必須認真地看待孩子學習這件事。孩子上學以後,要給孩子準備一張書桌,或者相當於書桌的適合孩子學習的專用的地方,決不能讓孩子今天趴在牀上應付,明天又在椅子上湊合。還要為孩子安排一段温習功課的時間。國小生放學比較早,放了學可以適當讓孩子在外面玩一會兒,然後再回家開始學習,最好不要拖到晚上。每天到了孩子學習的時間,全家人都要安靜下來,不要大聲談話、聊天或者閒扯,看電視時把聲音關得小一點,儘量給孩子創造一個安靜的環境。

在這段時間裏也不做令孩子分心的事,如打牌、搓麻將等等,免得激起孩子的好奇心,分散他的注意力。也不要一會兒問孩子學校的事,一會兒批評孩子書包弄得太髒、文具放得不整齊,一會給孩子倒杯水等等,最好是坐下來做些沒有聲響的工作。如果這時父母也能坐在孩子旁邊讀書、看報,那就更好了,這樣,除了給孩子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還能給孩子樹立一個愛學習的榜樣。按照上面所説的去做,孩子就會把學習當作生活中的必要程序來完成,每到學習時間,就會主動坐下來做功課,再也用不着父母的提醒、叮囑和責罵了,孩子會很自然地養成定時、專心的好習慣。

培養孩子專心學習,還得培養他做什麼事情都緊張、敏捷、集中精神,絕不慢慢悠悠的好習慣,做事認真做,做完了就痛痛快快地玩。要讓孩子知道,邊玩邊做作業,並不能減少作業,也不會玩得更多,而且作業沒完成,玩也玩得不痛快。只有儘快認真地完成作業,才有可能痛痛快快地玩,玩的時間才能多一點。這一點既要講給孩子聽,也要在行動上約束他。規定不完成作業就不能玩,而且堅持不動搖。緊張、認真的習慣潛移到學習上就是專心致志,而懶懶散散、敷敷衍衍的孩子,不僅事情做不好,學習也學不好。

第二,養成按時獨立完成作業的習慣。做一個好學生必須有學習責任感,而按時獨立完成學習任務是學習責任感的具體表現。一個好學生到了該學習的時候就應該放下一切主動地去學習,應該自己完成的作業決不讓別人代替。但是,由於孩子剛入學,自制力差,還沒養成習慣,一時難以做到,這就要求父母給以督促和指導。雖然工作很忙,但孩子一到五年級的作業我們家長都有有為他簽名,不管孩子提出什麼理由和藉口,當天的作業必須當天完成,決不允許拖到第二天。雖然辛苦了一點,但在檢查與簽名的時候如果孩子做作業中遇到困難,父母只能給以講解和啟發誘導,鼓勵他自己去克服困難,找到答案,但家長決不能包辦代替。因為孩子要掌握知識、發展智力、培養不怕困難的堅毅精神,只有通過獨立思考才能做到。

有人説良好的師幼關係是教學活動寶貴的源泉,是創造優良的育人環境的潤滑劑。而新型的師幼關係更應該是建立在師幼個性全面交往基礎上的情感關係,它是人與人心靈的溝通,是師幼互相關愛的結果。想要有良好的課堂學習常規,就必須有良好的師幼關係。

再小的孩子,都有自尊心,都有被尊重的權利。過去,我們總是認為家長、教師是絕對的權威,這主要受長久以來的封建家長制的毒害。現在該是擺脱這種錯誤觀念的時候了。尊重幼兒的人格與尊嚴,才能培養出有自尊心、有民族自豪感的人。教師不應該看不起幼兒,對幼兒應態度温和、謙遜、平等、友好,讓幼兒有表達自我的機會,有保留意見的空間,有發揮特點的餘地。抱着與幼兒共同研究、共同探討、共同進步的、平等互助的態度,幼兒才會意識到自己,讓幼兒感覺到自己和老師是同樣平等的人,是建立良好師生關係的首要條件

“教育不能沒有愛,沒有愛就沒有教育。”這句被人引用無數次的名言道出了教育的真諦。什麼是真愛?真愛就是要尊重其人格,滿足其需要,引導其發展,這是一種純粹的愛、科學的愛。教師要做到嚴慈相濟,嚴中有愛,要愛每一位幼兒。只有在孩子的心裏播下真愛的種子,才是人類真正的希望所在。真愛的種子就是真愛的教育,正如冰心所説“有了愛就有了一切”。愛是建立和諧師幼關係的橋樑,只有師幼關係處在關愛,平等的和諧氛圍之中,幼兒才能親近老師,大膽地、興致地投入到學習、遊戲之中。我們在活動中表現出教師愛的真情,建立起一種新型的、平等的師幼關係,就一定會在孩子的心靈深處碰撞出和諧而愉快的火花。我們説愛是教育的靈魂,信任就是教育的基礎。信任是一種力量,彼此信任才能使彼此關係更加牢固。

不論什麼原因,如果沒有讓幼兒感到教師對自己的信任,教育不僅沒有正效應,反而會激起幼兒的反抗心理,最終使教育一敗塗地。誰愛孩子,孩子就會愛他,只有用愛才能教育孩子。老師要善於接近孩子,體貼和關心幼兒,和他們進行親密的思想交流,讓他們真正感受到老師對他的親近和'愛'。這是老師順利開展一切工作的基礎。有了愛,便容易交心,孩子也願意與你交流,願意與你親近。在親近與交流的的過程中,老師要努力展現自身廣博的文化與高尚的道德情操,使幼兒對你“既親近又崇拜”,既認定你是值得信賴的老師,又把你當作好朋友,樹立起老師崇高的威望。這樣,教育才有可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寬容是幼兒心理健康發展的良藥。處於新的歷史條件下,獨生子女家庭為主流,每家都是三對一,四對一,甚至五對一,由於溺愛或教育行為的偏頗,這樣條件的幼兒尋求人格獨立而又身心發展不健全的矛盾表現尤為突出。因此,師幼之間的一些矛盾衝突也在所難免。對此,教師們常常採取的對策是以“嚴”為主或説服教育,輔之以懲罰,而耐心寬容卻略顯不夠。對幼兒一次又一次的違規行為,教師的忍耐力都受到極大的考驗,許多教師逐漸變得沒了耐心,沒了修養。在這樣的教育下,大批的“問題幼兒”產生了,“逆反心理”、“無所謂心理”也產生了,教師們為難,家長們無奈。此時此刻你是否想到了“寬容”二字,如果我們教師的耐心更足一點,我們與幼兒之間還有什麼解不開的結呢?當頑劣的幼兒從你的一次次的寬容大度中悟出真、善、美時,他內心培養起的求真、向善之心,自律的行為,就會化成強大的學習動力,而這正是我們教育工作者所希望看到的。

總之,課堂常規的培養,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要對幼兒有所要求,但不能太高,適可而止。要讓孩子們樂於接受課堂常規並牢記於心,讓他們明白,這些東西,不是束縛他們的條條框框,而是一種遊戲的規則。一切成功的教育都需要和諧的師幼關係,在幼兒園的教育教學中,和諧教育的關鍵是和諧的師幼關係。儘管新時期下和諧師幼關係的構建十分複雜,內涵十分精妙,但我相信只要從“心”做起,擁有一份愛心,一份誠心,一份寬容的心,就會有和諧的師幼關係就會有良好的課堂學習常規!

如今的孩子都是獨生子女,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獨苗苗能身心健康,茁壯成長。可是,調查表明:由於家長的過分嬌慣、過分縱容、以及成人教育方法的不當,使得有的孩子形成不良行為習慣。如嬌氣、懶惰、自私、任性、攻擊性強等等。面對孩子的這些不良行為習慣,我們該怎樣去糾正呢?該如何培養幼兒良好行為習慣呢?工作幾年來,本人有以下幾點小小的體會:

作為教師我們應該樹立正確的教育觀與兒童觀,有了正確的教育觀念,才能正確看待自己的教育對象,與孩子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才能真正“熱愛、尊、幼兒,才能平等對待每一位幼兒,為每一個孩子的成長創設寬鬆、和諧、充滿愛的環境。

在工作中,我深深體會到,孩子都是可愛的,他們有優點、也有各自的弱點,作為老師絕對不能因某個孩子有較突出的長處就偏愛他,更不能因某個孩子有比較明顯的弱點就歧視他。只有平等地愛每一個孩子,孩子才能對你產生依戀,產生信任,為糾正他們的弱點打下情感基礎。

每個班的孩子都來自不同的家庭,有的來自高幹家庭,有的父母是個體,也有的是農村轉來的。孩子的表現也各不相同,有的聽話、有的任性,有的活潑、有的孤癖 、不合羣……但相同的是他們都是祖國的花朵,祖國的未來。因此,幾年來,我給予孩子的是平等的愛,是面向全體的愛,不管哪個孩子,犯了錯都積極的幫助糾正錯誤,絕不姑息哪個孩子;當孩子取得成績,不管孩子是好孩子,還是“壞孩子,我都給予表揚、肯定”。如今,孩子們愛粘着我老師長、老師短的,家長們都親切地稱我為“小賴老師”。

每個孩子都有各自的特點。常言説:“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只有瞭解孩子們的個性心裏特點後,“對症下藥”,才能真正開啟每個孩子的心扉,才能真正成為塑造孩子靈魂的工程師。

首先,通過各種途徑深入瞭解分析班上每一個孩子的個性心裏特點,晨讀時,和孩子個別交談,説説心裏話,課餘和孩子們一起遊玩,觀察他們的一舉一動,琢磨他們的一言一行,掌握他們的特點。其次:針對每個幼兒的個性、脾氣、愛好等,因人而異進行教育。比如,小佳佳自尊心較強,且容易產生牴觸情緒。如果教師公開指出他們的缺點,他不但不接受,還使起性子,所以,我批評他時非常尊重,特別注意了批評方式。我採取了正面教育的方式,犯了錯不是馬上批評他,而是給他講道理,懂得自己錯在哪裏,明白了道理,他就能爽快地承認錯誤了。

而雯坤小朋友卻有強烈的自卑感,膽子小,不合羣,做事總是畏畏縮縮,生怕自己做不好,對這樣的孩子我首先是樹立起他的自信心,比如我經常表揚她是一個愛清潔、講衞生的好孩子,讓她感到老師喜歡她,慢慢地更交給她一些容易做的事,擔任一些容易做的事,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讓她體驗到成功的喜悦,從而逐步樹立起信心,開學不到兩個月,雯坤便能主動和小朋友一起做遊戲,性格也活潑、開朗多了。

事實上,每個孩子都有個性弱點,易克俊小朋友,聰明、記憶力好,但常常坐不住,自控力差,盧曉麗是個勤快的孩子,但反應較慢……。老師應細心觀察,發現他們的長處和短處,楊其長,去其短,使每個孩子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發展。

缺點較多或犯了錯的孩子,當他們受到成人的指責、批評或不受人喜愛、不被人尊重時,他們原本那脆弱的心靈就會受到傷害,很有可能變得自卑或粗暴、反抗性強。因此,我們要堅持以正面教育為主,利用幼兒的本身積極因素克服消極因素。

有的孩子經常出現某種不良行為,而每出現一次不良行為就得到一次強化,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不良習慣。因此,孩子的不良行為一經發現,就應該給予重視,並堅決給予糾正。併為孩子創設重複好行為的情景。有一次,幼兒在牆上亂塗亂畫,我馬上制止了他們的行為,告訴他們好孩子不能再牆上亂塗亂畫,要愛護公共衞生,並馬上準備了幾塊小黑板和一些粉筆頭,讓幼兒用粉筆頭在小黑板上塗畫。這樣既糾正了他們的行為,沒有使他們的不良行為成為一種習慣,而且豐富了課餘內容,提高了幼兒的繪畫能力。

各種教學不僅能向幼兒傳授知識,掌握技能,更是培養幼兒優良品質,及形成良好行為習慣的好途徑,如:故事《孔融讓梨》激發幼兒去模仿學習,培養歉然的友好行為;詩歌《小弟和小貓》又讓孩子們知道,大家喜歡的是愛清潔、講衞生的好孩子,從而糾正不講衞生的壞習慣;音樂課上,優美、動聽的旋律培養了幼兒活潑、開朗的性格,讓那些孤僻的孩子在愉快、活潑的情景裏受到陶冶,改變性格;常識課中,通過認識社會生活,瞭解成人勞動,教育幼兒對成人要尊敬,要愛護成人的勞動。

各種教學活動都是培養幼兒良好性格的途徑,但要注意,教學內容不能和實際相脱節,教師要積極引導幼兒將已懂得的道理轉化為實際行動。因此,我特別重視通過日常生活、遊戲來不斷鞏固,強化他們所懂得的道理和形成的好行為。如晨間接待時,堅持要求幼兒用禮貌用語;排隊時,要求幼兒遵守秩序;餐點時要愛惜糧食,養成不挑食的好習慣……

孩子都希望能得到別人的讚許,肯定與尊重,那些缺點較多的孩子也不例外。成人的表揚、鼓勵能使幼兒明白自己的優點和長處,從而使優點長處得到鞏固和發揚,因此,老師應有意識的通過活動,多發現他們的長處,表揚、鼓勵他們,並進一步要求他們改掉一些不良行為習慣。記得,郭文峯這個“淘氣包”頑皮得不得了,老師和家長傷透了腦筋。但有一次,他表演“小娃娃”非常成功,我當即表揚了他,並希望他向小娃娃一樣,聽話、懂事。他特別高興,逢人便説:“老師表揚我了”。從此,郭文峯慢慢地變了,我們再也不叫他“淘氣包”了。

表揚鼓勵幼兒時要注意,對容易產生驕傲的孩子,表揚應慎重;而對於一些缺乏自信,或缺點較多的幼兒,當他們取得了一點一滴的進步、老師都應給予鼓勵、表揚。

孩子首先接觸的是家庭,幼兒從家庭生活中獲得初步的生活體驗,知識技能,形成了初步的行為習慣。而家庭教育是對促進幼兒個性品質的形成起決定性的作用,因此,我們應認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為爭使家庭教育和幼兒園教育保持一致,互相配合,共同執導,幫助幼兒糾正不良行為習慣。

首先,通過家訪,晨間接待,家長會等途徑多與家長聯繫,使家長了解我們,信任我們,願意和我們一到指導幼兒的行為。

其次,舉辦家長學校,教育知識講座。向家長宣傳幼兒教育的正確方法;介紹幼兒園生活及教育工作的內容和方法,幫助家長掌握教育的藝術;向家長宣傳個性品質培養的重要性,使家長注重對孩子情感與人格的培養。

再次,利用便條、家園聯繫卡,使教師、家長互相瞭解幼兒在家、在園的表現;掌握孩子的點滴進步;知道還有哪些不足,從而進行有針對性的再指導,再進一步進行糾正。

孩子是祖國的花朵,儘管有的花朵不是那麼的嬌美,不是那麼的鮮豔。但我們,辛勤的園丁絕不能讓任何一朵花凋零、枯萎,我們應用更多的愛心,用更多的心血去澆灌、培育他們,為我們祖國美好的未來添上一道絢麗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