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心得體會

《愛的教育》家長讀後感7篇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3.16W

從一本書中我們得到了什麼啟發都可以通過讀後感寫出來,讀後感在寫的時候我們可以聯繫自己的現實生活,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愛的教育》家長讀後感7篇,供大家參考。

《愛的教育》家長讀後感7篇

《愛的教育》家長讀後感篇1

?愛的教育》這本書是一部流傳在世界各地的名著,它是以日記的形式來寫的,雖然每篇的內容不多,但都有一個感人的小故事。我讀了《愛的教育》裏的“小石匠”這一篇日記,它讓我深受感動。

小石匠家裏很窮,但他是一個很有趣的小孩,他的臉像蘋果一樣紅紅的,愛裝兔臉,誰見了他也不能不笑的。他的父母也很愛他,他的衣服雖然很舊,但穿的很温暖。

一天下午,我們一起吃牛油麪包時,父親阻止我去搽被小石匠衣服的xxx弄髒椅背,父親不願意讓小石匠認為我們嫌棄他,所以他及時阻止了我的行為。父親讓我學會了尊重對方。

“小石匠”這篇日記讓我懂得了:生活中的小小細節也應該有一顆寬容和理解的心。

記得今年八月十五下午,我和爸爸媽媽去超市,我們買了五六盒月餅,然後開車回了家。我們正要把盒子裏的月餅放到袋子裏的時候,我看見一個老人推着三輪車收廢品,於是我對爸爸媽媽説:“今天是中秋節,是全家團圓的節日,咱們送給那個老人這些裝月餅的盒子吧!”爸爸媽媽聽了我説的話露出了滿意的笑容。我立刻把月餅盒子一個個遞給了老人,最後我還送給了老人一包月餅,並祝他節日快樂。

老人用他那滿是老繭的手接過了紙盒和月餅,然後抬腿上了三輪車,微笑着對我們招招手騎車離開了。

勞動者不分貧富,都應該享受尊重,享受愛!

《愛的教育》家長讀後感篇2

讀着《愛的教育》,我思緒萬千;合上《愛的教育》,我心潮起伏。這本書沒有大事情,不講大道理,只是用樸素平淡的語言,塑造出了一個個貌似渺小,但實際上卻很不平凡的人物,自然生動,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例如鐵匠的兒子、少年鼓手、父親的老師、敍利亞、齊齊勒……等等。這些平凡的小人物的命運和情感故事,在我心中激起了一陣陣感情的`漣漪。

“愛的教育”這四個字,説來容易,做起來又何其難!在安利柯的生活中,父母老師如此細膩的用行動教會孩子怎樣去愛。看看他們,想想自己,生活中的我好象少了些耐心,多了些浮躁;少了些寬容,多了些挑剔;少了些鼓勵,多了些批評……經常拿出一副家長的樣子來,大有説一不二之勢讓孩子無條件服從,不能細緻地去感受一顆童心。總是感覺孩子已經上學了,長大了,應該懂事了。

經常拿大人的標準來要求孩子,當孩子達不到要求時,就認為是孩子沒有認真的對待這件事,沒有專心的去做,進而去批評孩子甚至是打罵孩子,卻從來沒有認真考慮過自己又是否能真正做到,做的更好。雖然我們在物質生活上給予孩子很多,甚至應有盡有,但是卻沒有真正走到孩子的心裏去,沒有成為孩子真正的朋友,孩子對我們的愛怎麼會不打折呢?

孩子就是孩子,她不是成年人,要以對待孩子的態度去對待她,去愛她,去尊重她,孩子原本是可愛的,在其成長的路上真的需要愛的精神,愛的教育,教會孩子學習,讓她擁有愛心,讓她懂得做人。父母是孩子生活中的老師,每天都生活在一起,一言一行,都對孩子有着很大的影響,家長在不經意間的流露,可能給孩子留下很深的印象。我相信自己不會再象以前那樣對待孩子了。

我會加強與孩子的交流,瞭解孩子的內心世界,讓孩子把我當成朋友,而不是隻會訓斥她的媽媽。我要從身邊的每一件小事做起,正直,誠實,自信,以自己的實際行動來影響孩子,以實際行動告訴孩子,什麼是真、善、美,什麼是假、惡、醜,要學會愛自己,更要愛他人,要學會尊重、關愛、友善、感恩,讓愛在孩子的心裏紮根,讓孩子在愛的環境中自由、健康、快樂地成長!

這高尚、純潔、美好的典範讀本,帶來我的情感激盪與精神享受遠甚於孩子,感謝這一份“愛的作業”!

《愛的教育》家長讀後感篇3

暑假裏,在施老師的推薦下,我和孩子一起讀了意大利亞米契斯着的《愛的教育》。在紛紜複雜的世界中,“愛”究竟是什麼,有什麼力量,讓我和瀟圻跟着這個意大利國小生一起長途跋涉,去尋找答案吧。

這是於1886年寫的一部兒童小説。小説以一個叫安利柯(音譯,不同版本有所不同)的男孩的眼光,記錄了從10月份4年級開學的第一天到第二年7月份發生在身邊的各式各樣感人的小故事。它所寫的只是一些平凡而善良的人物:像賣炭人、小石匠、鐵匠的兒子、帶病上課的老師等,正是這些看似平凡、實則真實可信的記敍,把我們帶到了一個愛的世界。書的每個章節,都把“愛”表現得精髓深入、淋漓盡致,大至國家、社會、民族的大我之愛,小至父母、師長、朋友間的小我之愛,處處扣人心絃,感人肺腑。文中沒有乏味的説教,也沒有豪言壯語,更沒有轟轟烈烈的英雄事蹟,卻讓我們感受到了“愛的教育”,給我和孩子上了一堂生動的“愛的教育”課。

?愛的教育》中有這樣一篇日記《我們的老師》,講述的是上學的第一天,新老師與同學們見面時的情景。“在這個世界上,我已經沒有親人了。現在,你們就是我的家人,你們就是我的孩子,我愛你們,希望你們也喜歡我。我不願意責罰你們,但是,請拿出你們的真心,把這裏當成自己的家。”多麼樸實無華的語言,把老師對學生的濃濃的愛表現得淋漓盡致。瀟圻説:“我們的施老師也是這樣,把我們班這樣的大集體比成是家,我們是這個家裏的五十三個孩子”。這就是愛。

?我的女老師》講述的是安利柯二年級的女老師到家裏做客,“老師臉色不大好,頭髮也白了些,還經常咳嗽,為了孩子們,老師講課時的聲音要很大,生怕後面的孩子聽不清她講的內容。”讀到這兒時,瀟圻説:“我們的施老師也是這樣的,一年級時,因為用嗓過度,咽喉時常疼痛,可是為了我們的學習,從不輕易請假,從不落下一堂課。經常都是邊吃藥,邊堅持上課,這是施老師對我們的愛。我們要更加地保持課堂安靜,遵守課堂紀律,才能讓老師不用大嗓門,老師的喉嚨才會快點地好起來。”看,孩子已經從書中體會到了愛,並懂得了愛的相互性。

?病中的老師》,講述的是安利柯去看望因過度勞累而病倒的老師,“老師的鬍子很長,臉也很憔悴”。一見面,老師就着急地問起了學校裏孩子們的情況,上課有沒有守規矩。讀到這兒,讓我想到了我們的施老師,她也是一樣,批改作業、日記太辛苦,造成了頸椎疼痛,就是這樣,她也不肯輕易地請假,也從不落下一篇日記的批改、評語。只是利用節假日的時間默默地抓緊治療,這是一種怎樣的敬業精神、愛的精神呀!

合上書本,不覺雙眼濕潤,小説中的一個個鮮活的人物形象:和藹可親的老校長、孜孜不倦的老師、熱忱的班長代洛西、聲張正義的火車司機兒子義俠卡隆等,已深深地烙在了我和孩子的腦海之中。孩子從學校回來會説,贈人玫瑰,手有餘香。老師的榜樣感染作用太大了,孩子從中潤物細無聲地被這些愛深深地浸潤着、包圍着。愛是永恆的動力,愛是最好的老師,讓我們也不要吝澀地付也自己的愛,愛人、愛己、愛國家。愛是博大的,無窮的,偉大的力量,是教育中不可缺少的。

《愛的教育》家長讀後感篇4

千燈湖的夜晚更美。

離人心上秋。有的災區沒有孩子們的學校,如果我給他們畫上幾所漂亮美麗的學校!只見它順着沙發的邊沿,爬上了沙發,伸出了兩隻小爪子,在沙發上抓啊、撓啊。記得有一次考試,我前面的基礎題就扣了四分,並不是我不會做,而是因為我粗心大意,沒有認真審題。

?愛的教育》的書,這本書採用日記的形式,講述一個叫埃瑞克的小男孩成長的故事,記錄了他一年之內在學校,家庭,社會的所見所聞,這本書洋溢着對祖國,父母,師長,朋友的愛。

讀《愛的教育》,我走入埃瑞克的生活,目睹了他們是怎樣學習,生活,怎樣去愛,我們要全身心的去愛我們身邊的每一個人,《愛的教育》中,把愛比成很多東西,愛是無窮的,偉大的。

是一個人生命中所不能缺少的。愛是人與人之間溝通的橋樑。書中描寫了一羣充滿活力,積極要求上進,如陽光般燦爛的少年,他們有的家庭貧困;有的身有殘疾;當然也有一些是沐浴在幸福中的。這些孩子雖然從出身到性格都有不同,但他們身上卻都有着一種共同的東西――對自己的祖國深深的愛,對親友的真摯之情。

這一個個小故事,讓我深受感動,我們每個人都應該付出愛心,只有世界充滿愛,我們才會更幸福。

《愛的教育》家長讀後感篇5

“把你們的錢拿回去!'少年從牀幔後探出頭來,對他們輕蔑地説:'我不接受侮辱我的國家人的施捨!'"

這是《愛的教育》裏的《帕多瓦的愛國少年》的結尾。短短几個字事多麼鏗鏘有力!少年的話久久在我耳邊迴盪。可令我不解的是,一個心靈受過極度創傷的少年此時為何如此勇敢和正直?又是什麼支撐着他呢?

書中的主人公——一個年僅十一歲,處境悲慘慘的少年。長期虐待和飢餓使他改變了性格。他像一隻野獸一樣遠離人羣,在一艘輪船上,幾個旅客酒後興起給了這個可憐的孩子一些錢,卻盡情肆罵着少年的故國——意大利,少年毅然把錢拋向上空。

錢幣就像雨點般打在那幾位旅客身上,也深深地敲擊着我的心靈。一個衣衫襤褸,長期忍飢挨餓的少年事多麼渴望得到錢啊。有了錢,他就可以吃一頓飽飯,換掉身上不能遮體的破爛衣衫。可是,他不能容忍別人侮辱自己的祖國,最終狠狠地回擊了他們,勇敢捍衞了祖國的尊嚴。少年的舉動是多麼震撼人心!也許每個人都會做,但這需要多大的膽量和決心啊。對於如今衣食無愁,無憂無慮的我們,都能像少年一樣推開層層誘惑,禁受住這樣的考驗嗎?

少年本值得同情,但他小小年紀表現出來的愛國氣概卻不是我們每個人都能做到的,這是一筆無形的,勝過金錢的財富。古往今來,又有誰擁有了這筆財富?精忠報國的岳飛,為人民事業操勞的周總理,接觸的愛國工程師——詹天佑……他們默默地貢獻着自己的力量,永遠把祖國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他們是可崇可敬的,不也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嗎?相反,像秦檜那樣的”賣國賊“也大有人在。他們自私自利,把國家的尊嚴放在一邊。他們非但不能盡心盡力,報效自己的祖國,反倒被判了祖國。比起故事中的少年,他們理當自慚形穢,他們才值得可憐呢。

其實當我們沒有才能去回報祖國時,更要從細微處做起。記得有一則資料寫到:到長城來玩的旅客,為了讓自己“永垂不朽”就在長城上刻下自己的名字或“某某到此一遊”的字符。我也遇到過不少這樣的情況。“永垂不朽”是靠自己努力創造的。他們這樣做非但毫無意義反而嚴重破壞了我國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長城是我們中國的驕傲啊,是人類的驕傲啊。這樣做,不會叫外國人恥笑嗎?這些想讓自己“永垂不朽'的人為什麼不想想後果呢?難道這麼一點小小的事我們都做不好嗎?

祖國是我們第二個母親,作為中華兒女的我們,作為炎黃子孫的我們,我們也是祖國的希望。祖國需要我們去熱愛,去尊重,我們隨時隨刻都要拿出故事中少年的勇敢和正直,去擁抱我們可愛的祖國,去擁抱那一面面鮮豔的五星紅旗!

《愛的教育》家長讀後感篇6

?愛的教育》值得父母和孩子一起細細品味。首先要感謝新世紀國小給家長提供這樣一個機會,讓我們和孩子共同學習,共同成長。我到現在還只讀了一半,書中有關於孩子、家長、老師的一個個感人的故事給我和孩子留下深刻印象。

作為一名家長同時也作為一名人民教師,看了這些故事深深感到其中的愛!《愛的教育》採用日記的形式,以一個叫安利柯的小男孩的角度講述他在讀書期間每天發生的有趣或有意義的事情,真實記錄了他的成長過程。

書中的每一個小故事看似簡簡單單,平平凡凡然而一個愛字卻貫穿全文,有大至國家、社會、民族的大我之愛,也有小至父母、師長、朋友間的小我之愛。插班進來的格拉勃利亞的小孩,通過老師的介紹不僅讓孩子們感覺到祖國的偉大,還讓代洛西代表孩子們展示同學之情,兄弟之愛。

這本原來我懷着完成任務的心態去讀的書,竟然能夠如此震撼我的心靈!當我看到父親教育兒子的細節,我常常想,生活中的我好象少了些耐心,多了些浮躁;少了些寬容,多了些挑剔;少了些鼓勵,多了些批評自己希望孩子在怎樣的環境下成長?又希望孩子成為怎樣的人?孩子原本是可愛的,在其成長的路上真的需要愛的精神,愛的教育,教會孩子學習,讓她擁有愛心,讓她懂得做人。

我相信世界上沒有父母不愛自已的孩子的,廣義講社會做的一切也都是為了後代,《愛的教育》告訴我們,只有愛是不夠的,還得有效地傳遞。是用信的形式來傳遞媽媽對孩子的愛的,給了孩子心靈上的震撼,加深了母子之情。書中爸爸或媽媽的信均是孩子處於認識的十字路口時所提供的一盞明燈,其實質是在有效地傳遞愛。純粹的説教有時是沒有用的,而應當通過各種途徑有效地傳遞我們的愛,這種愛的力量就會真正成為其正確認識世界的動力。

《愛的教育》家長讀後感篇7

一滴墨水,引發千萬人的思考;一本好書,改變無數人的命運。人的思想成長靠的是書。寒假時我交了一位好朋友《愛的教育》。

這位朋友以日記的形式,記敍了少年安利柯一學期以來的事情,以及父母兄弟姐妹寫給安利柯的一些勸戒、教育性的信件,還有每一個月老師給他們講的關於意大利少年的故事。

他處處洋溢着少年那稚嫩的心理,使我懂得了父母對我的愛、朋友對我的愛、兄弟姐妹對我的愛,不管是愛,還是被愛都是幸福的,珍惜別人給予的受,不吝惜你自己的愛,一切都便是美滿的。文章中曾多次描寫了主人公的朋友,比如:卡隆,代洛西。當然還有個壞孩子弗蘭蒂。他們之間有着許許多多的快樂事。他們愛着任何人,甚至是無惡不作的無賴弗蘭蒂,我認為這個人是作者有意刻畫的,以他為代表,教育我們不珍惜別人的愛的悲慘下場。

他的言語感人肺腑,特別是每月故事中的《萬里尋母記》。文中,馬爾可在得不到母親消息時,他毅然決定去千里之外的美洲尋母,一個13歲的少年,孤橫跨大西洋,可想而知,那需要多大的意志力與勇氣啊!到了美洲後,事先的計劃出了意外,而這小小少年卻能起死回生,一路打聽母親的情況。那需要智慧的頭腦,強健的體魄。而這個社會經驗不足,體弱多病的少年是如何找到母親的呢?靠的是永不言棄的精神和他對母親的思念以及母親往日對他的愛。

他把“愛”這個主題抱得緊緊的。親情,友情,襯托出孩子在愛與被愛中得到的教育,以引人深思。看了這本書,我的心靈得到了洗滌,往日與父母、朋友的矛盾、衝突讓我深深地感到後悔錯誤。

?愛的教育》的的確確是“愛的教育”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