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心得體會

看袁隆平與雜交水稻的故事心得體會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1.15W
    袁隆平是世界上第一位將水稻的雜交優勢成功地應用於生產的科學家,被譽為“雜交水稻之父”,對於這位偉大的人物,朋友們會有什麼樣的感慨?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帶來的有關看袁隆平與雜交水稻的故事心得體會,希望大家喜歡。
看袁隆平與雜交水稻的故事心得體會
  袁隆平,“雜交水稻之父”,2019年8月9日過90歲的生日,同時也是實現了“畝產一千公斤”的心願。眾所周知,袁隆平為中國的雜交水稻做出了突出貢獻,養活了中國13億人,現在是遠遠超過13億。但我們對他的瞭解,也僅有前面這一句話,和一張帶有老農膚色的樸實面孔。

或許很多偉人的傳記源頭都是從為國家,為民族做貢獻講起,例如周恩來,為民族崛起而讀書;例如魯迅,棄醫從文也是為了救國,而同樣很偉大的袁隆平的故事卻不同,似乎更順其自然,又似冥冥之中註定的。

袁隆平的水稻之緣始於鄉村教師,而在他做一名鄉村教師之前,差點就成了一名空軍或是一名國家運動員。

袁隆平就讀於西南農學院,生性好動,喜歡自由,與勤勤懇懇的在屋裏做研究相比,户外活動的項目更吸引他。當時正值抗美援朝,新中國政府組織大學生報名參軍。袁隆平報名參加,不僅通過了全部的36項目指標測試,還被選為空軍。在參加空軍預備班學習之前,卻被告知前方局勢好轉,所有參軍的大學生均被退回。

空軍做不成,沒關係,建國初期,國家各方面都需要人才,這不,同年袁隆平又參加了西南區的游泳選拔賽,比賽的前三名可以進入國家游泳隊。袁隆平從小就非常擅長游泳,不到10歲就敢橫渡長江,在武漢讀書時,他參加過湖北省舉行的游泳比賽,獲得漢口區第一名和全省第二名。以他的實力,絕對是有望進國家游泳隊的,但不巧的是,參賽的前一晚,因貪吃成都小吃,第二天肚子痛,只拿了個第四名。

以上兩件事看來十分湊巧,似乎是上天特意留住袁隆平,要他在農學事業上做貢獻,解決中國乃至世界的温飽問題。

這麼一想,會不會世上所有擦肩而過的不幸,都是上天的另有安排。

1953年8月,沒能抓住前兩次機會的袁隆平,以優異成績畢業後,被分配到湖南省黔陽縣城安江鎮的安江農校教書。安江農校,離鎮上四公里外,地處偏遠,袁隆平一待就是16年,每天陪伴他的就是,他的學生和這些實驗田。

或許很多人覺得袁隆平看上去跟個普通的農民沒啥區別,但他卻是出生於家境優渥的知識分子家庭,他母親是國小老師的,他的父親是民國時期官員。他的父親畢業於中南大學文學系,有着一顆愛國心,抗日戰爭期間,曾去運軍火。父親的這顆愛國心也深埋在袁隆平心裏。新中國剛成立,到處鬧饑荒,袁隆平親眼見到有人活活餓食,因此暗暗下決心要解決中國的糧食問題。

志向不是從小立的,一顆熱血的心也不是刻意培養的,而是耳濡目染的,想要自己的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首先要讓自己先成為什麼樣的人。

1960年,在教室前的那塊試驗田裏,袁隆平偶然間發現,十幾株比普通水稻高出20釐米左右,且大籽粒多的水稻,這開啟了袁隆平的雜交水稻之路。美國,日本從上世紀二十年代就投入大量資金做水稻雜交研究,幾十年過去卻一無所獲,認為水稻沒有雜交優勢。但袁隆平卻不這麼認為,每天堅持在田裏彎腰幹活弄水稻。

從1964年開始摸到門路,到1980年,16年過去了,袁隆平終於精心培育出700顆雄性不育株種,用於人工雜交水稻。袁隆平將700顆種子都撒在試驗田裏,到了5月,已紛紛長出苗兒了。袁隆平很是欣慰。卻沒想到有一天早晨,看到這樣一番景象,700顆苗兒全部被連根毀壞,田裏被踐踏得一團亂。袁隆很受打擊,這700顆雄性不育株種花了十六年,一期一期培育篩選出來的,只在一夜間就毀於一旦,實在叫人心痛,至今也不知是哪個歹人乾的。

袁隆平十分失望,但決定要做的事,就是遇到再大的困難也要繼續,即便一切都要從頭再來。他對眼前這塊實驗田已經不抱希望,離開了江安農校,轉向全國的稻田。

經過兩年的顛簸,仍找不到合適培育的雄性不育株,這無疑在原來的傷痛上又蒙了一層霧。儘管情況不樂觀,但他仍積極努力,心裏想着繫着的仍是水稻。

有一次,雲南發生7.2級地震,房子離地震中心只有100多公里,別人都是搶着往外跑,只有他和他的助理們急着回研究室搶救株苗。房子被地震毀了,沒法住,只能住在籃球場上,一住就住了三個月,眼見種子就要下田了,但催牙的温度不夠,袁隆平便把種子綁在腰間,用體温温暖種子,因此落下了腰疾。

袁隆通過對多次失敗實驗分析,最終將目標鎖定在海南的南紅農場。一株被當地人認為無任何用處,穗粒小又少枯的“假禾”,正是袁隆平想要找的研究對象。這株雄性不育,是碘敗型花粉敗育的野生稻,被稱為“野敗”,後來成為所有雜交稻的母本。

  “假禾”在別人看來是草,袁隆平一看卻是寶,可見,千里馬常有,伯樂不常有。

袁隆平研究雜交水稻成功後,不僅幫國家提高糧食產量,2017年還研發出不含鎘重金屬水稻,很大程度幫助日本解決了“軟骨病”的問題,更令人震驚的是,2018年幫助迪拜在熱帶沙漠中種植水稻,全球首次沙漠種植獲得成功,畝產500公斤。

縱觀袁隆平與雜交水稻的故事,可以這樣説,袁隆平本來無拯救世界的夢想,差點走進空軍隊和國家游泳隊,卻在命運的安排下,一步步克服困難,取得成就。既遇之則安之,重點還是要佩服科學家的鑽研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