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心得體會

全國兩會精神心得體會50字6篇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3.21W

寫心得體會可以讓我的知識表述能力也會得到提高,心得體會是記錄我們內心收穫的感受性文章,對個人思想的進步是有很大的幫助的,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全國兩會精神心得體會50字6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全國兩會精神心得體會50字6篇

全國兩會精神心得體會1

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治國方略與法制建設目標。1999年3月15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第五條第一款,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這標誌着社會主義依法治國理論日益走向成熟,社會主義依法治國實踐邁入更高階段。

依法治國,作為一種先進的治國方略與法律文化,是社會進步、社會文明的重要標誌。法治國家,是以市場經濟的相當發展為經濟基礎、以民主政治的相當完善為政治基礎、以發達的權利義務觀為核心的精神文明為思想文化基礎的。真正意義上的依法治國在資本主義社會才開始實行,但是,正如資本主義社會不可能有真正的民主一樣,資本主義也不可能有徹底的法治。社會主義國家不僅應當是人民真正當家作主的民主國家,而且也應當成為真正實行依法治國的法治國家。社會主義的依法治國必然是而且應當是人類歷史上全新的、最高歷史類型的依法治國。實行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必然要經歷一個很長的歷史過程。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隨着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建立與完善,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逐步發展與成熟,以科學的權力義務觀為中心的社會主義法律文化的逐步發展,全面確立社會主義依法治國方針的要求越來越強烈。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第三代領導集體高舉鄧小平理論的偉大旗幟,繼承鄧小平同志的民主法制思想,總結古今中外治國的成功經驗,反映全國人民的意願,順應時代發展潮流,明確提出了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治國方略,並從憲法的高度確立了社會主義依法治國的理念,這標誌着黨和國家治國方略的根本性轉變。

社會主義依法治國的基本要求是,(一)有法可依,這是依法治國的法律前提,也是依法治國的首要環節。有法可依不僅要求立各種各樣的法,更重要的是要求所立的法是良好的法,即符合人民的利益、社會的需要和時代的精神的法。如果所立的法非常糟糕或者漏洞很多,不僅會給壞人提供為非作歹的機會,還會使好人無從依法行事。(二)有法必依,有法必依是指一切政黨、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公民都必須依法辦事。這是依法治國的中心環節。有法必依要求:(1)黨必須在憲法和法律的範圍內活動。執政黨作為國家的領導核心,能否做到在憲法和法律的範圍內活動,能否依法決策和依法辦事,是依法治國能否實現的關鍵。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實行並堅持依法治國,要求執政黨不去隨意干預國家機關的正常活動,更不能代替國家政權包辦一切,而是要時刻保持與人民羣眾的密切聯繫,與廣大

人民羣眾一起嚴肅認真的監督國家機關和公職人員嚴格執法守法,保證其充分、正確、合理地行使職權。

兩會依法治國

全體黨員,特別是各級黨員領導幹部務必加強對法律和法學知識的學習,努力增強法治意識,掌握和提高運用法律手段管理經濟和社會事務的本領,以自身的實際行動帶動廣大幹部和羣眾,在全社會形成學法、用法的良好風氣,為堅持依法治國打下堅實的思想基礎。(2)一切國家機關及其公職人員必須嚴格依法辦事。國家機關及其公職人員是代表國家制定、執行和實施法律的專門機關和人員。它們嚴格依法辦事,是實行並堅持依法治國的關鍵所在。國家權力機關、行政機關、司法機關及其公職人員,都要嚴格依法辦事,這樣才能切實保護人民羣眾的合法權益,同時又為人民羣眾樹立守法的榜樣。(3)廣大社會成員要依法辦事。廣大社會成員不但要自覺以法律為行動指南,還要善於運用法律來爭取和捍衞自己的權力和自由,勇於同一切破壞法律秩序的違法犯罪行為作鬥爭,維護法律的威嚴。這是依法治國廣泛而深厚的社會基礎,是依法治國真正實現的重要標誌。(三)執法必嚴,依法治國的關鍵是執法,難點和重點也在執法。執法必嚴一是講執法要嚴肅,即執法機關和執法人員要本着對人民負責、忠實於法律的精神嚴肅認真地、一絲不苟地執行法律。二是講執法要嚴格,即正確、合法、合理、公正、及時。(四)違法必究,就是要嚴格追究違法犯罪行為人的法律責任。這是依法治國的必要保證,是法律威嚴的重要體現。違法不究,不但會使受到侵犯的合法權益得不到法律保護和救濟,使被破壞的社會關係和社會秩序得不到恢復,而且還會損害法律的威嚴,使法律失。

實行依法治國方略,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是社會主義制度自我完善的過程。這也是一個前無古人的偉大創舉,是一項艱鉅複雜的系統工程,要經歷一個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作為基層司法人員,我們要切實做到從自身做起,模範地遵守國家法律,在司法工作中做到執法必嚴,違法必究。

全國兩會精神心得體會2

去年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釋放出加快供給側改革的意願,並明確提出了“去產能、降成本、去庫存、降槓桿、補短板”的五大目標。我們預計目標會得到進一步的分解和明確,相關文件將在上半年陸續出台。雖然實施供給端改革有助於提高全要素生產率,提升投資者對中國經濟增長的預期,但具體影響需要看具體執行文件的力度。比如,春節前夕,國務院分別發佈了關於鋼鐵行業、煤炭行業化解過剩產能的指導意見,去產能力度大幅低於預期,中國產能過剩情況在一段較長的時間內難以改善[2]。因此,關於後四項目標的具體進展,還需觀察後續相關執行文件的規定和具體部門的政策。

“十三五”規劃綱要明確未來經濟轉型的方向。首先,預計“十三五”期間政府確定的預期平均增長目標為6.5%左右,但這是一個底線增長目標,如果低於這個目標,翻番目標將難以實現。

其次,“十三五”是落實改革的時間窗口。財税改革重在減税以及劃分中央地方關係,今年的減税主要通過“營改增”實現;企業的社保繳費負擔較重,將在未來幾年逐步解決;房產税草案開始起草,預計將在2017年提交人大立法;環保税有可能在今年提交全國人大立法。國企改革側重提高效率,國企改革側重提高效率,減少壟斷,建立具有競爭力的企業集團。雖然國企改革總體方案和有關文件均已出台,但短期進展不盡如人意,預期配合去產能工作,國企的兼併重組有望加快。金融改革提高資金配置效率,包括金融業市場化、金融與實體經濟關係和風險管理三方面,同時適當調整貨幣政策框架,構建利率走廊和有效的利率傳導機制,更多地通過公開市場操作管理流動性,影響經濟活動。

再次,基建投資將對經濟增長髮揮重要作用,新型城鎮化特別是大城市的發展將成為經濟增長的新動力,預計市民人口年均增長兩千萬,是此前十年年均增長的兩倍,帶來新型基建投資機會。

第四,大力度改善民生,通過人口、户籍改革促進人口的自由流動,逐步建立全國統一的社保體系,將養老保險上交中央政府統一管理。

第五,提升消費率,促進宏觀經濟結構轉型,預計消費年均增長率為10.5%,比總體經濟名義增速高2個百分點以上。

第六,實現有質量的經濟增長,促進產業升級,加快發展節能環保產業;淘汰傳統產業的過剩產能,促進信息科技、新能源等新興產業的發展。

此外,預計今年繼續規範政府和經濟主體行為,降低經濟運行的交易成本,提高經濟運行的效率。為配合政府部門改革、依法治國和減政放權,全國人大的工作將涉及到經濟方面的立法、修法。去年,《商業銀行法》、《大氣污染防治法》獲得修正和通過。預計今年《證券法》、《價格法》等會繼續修改,環保税也將在今年立法,房產税的立法工作也開始啟動。但由於全國人大會議時間短,大部分立法、修法工作將在會後由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

全國兩會精神心得體會3

觀大勢、掌全局,議大事、抓大事,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圓滿完成各項議程,在北京勝利閉幕。這次大會充分發揚民主精神,嚴格遵循法定程序,與會代表緊緊圍繞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履職盡責、凝心聚力,再次奏響了民主、團結、求實、奮進的樂章。大會務實高效、成果豐碩,我們對此表示熱烈祝賀。

在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國家各項事業、各方面工作都取得新進展、新成效。會議充分肯定各國家機關過去一年的工作。代表們一致認為,政府工作報告充分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按照“四個全面”戰略佈局,突出主動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的總體要求,貫穿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順應人民羣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期待,既講成績、也講問題,直面困難挑戰,部署應對之策,是一個凝聚力量、提振信心、求真務實的報告。代表們盡心履職,聽取審議了全國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和“兩高”工作報告,審議通過了各項議案、報告和其他議題,為部署和落實今年的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和國家各方面工作凝聚起廣泛共識、奠定了堅實基礎。

立法是依法治國的前提和基礎,全面依法治國首先要完善立法制度。這次會議審議通過了立法法修改決定,這是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三者有機統一的生動實踐,是科學立法民主立法的成功典範,是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的重要成果。我們相信,立法法的修改完善,必將對充分發揮立法的引

領和推動作用,做到重大改革於法有據、立法主動適應改革和經濟社會發展需要,提高立法質量,發揮積極的推動作用。

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完成“十二五”規劃,穩增長調結構、實現經濟社會發展提質增效升級,任務艱鉅而繁重。新形勢下,面對接踵而至的挑戰、稍縱即逝的機遇,尤其需要發揮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支撐作用,廣聚社會共識,崇揚法治精神,為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國家、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會提供強大的制度動力。

民主興則民心聚,法治興則國家強。無論是加強和改進立法,確保國家發展、重大改革於法有據,還是加強和改進法律實施,堅決糾正有法不依、執法不嚴、違法不究現象;無論是加強和改進監督,確保公權力受到有效制約和監督,還是充分發揚民主,堅持為人民用權、為人民履職、為人民服務,積極穩妥推進政治體制改革、有序擴大政治參與,全國人大和地方各級人大都肩負着重大責任。國家權力機關做出的每個抉擇,都關涉人民羣眾的幸福安康,與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緊密相連。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以法治規範和完善國家治理,以民主激發和凝聚民智民力,不管形勢如何複雜多變,艱和險可能構成一時挑戰,但時和勢都將在我們這邊。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深深根植於中國社會的沃土,60年風雨為證,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支撐中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根本政治制度,是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自信的重要源泉。永葆開放心態、堅定製度自信,在堅持中完善、在實踐中發展,這一根本政治制度必

將為中國的現代化進程凝聚起強大動力,以獨特的光輝照亮人類政治文明的星空。

美好的願景不會自動化為現實,良好的設計要靠實幹才能落到實處。以制度築牢自信、以民主凝聚人心,奮發有為、只爭朝夕,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一定能在協調推進“四個全面”的歷史征程上,為實現民族復興的光榮夢想貢獻新力量、譜寫新篇章。

全國兩會精神心得體會4

今年“兩會”,尤為引人注目,因為今年的“兩會”在一個不尋常的年份召開,使得13億國人,加上幾千萬海外僑胞,以及多少億關心中國發展的人,都把視線聚焦於中國,聚焦於北京。會議期間提出了新一屆領導人的選舉和大部制的改革,我認真學習了習總書記和李總理的報告,他們從歷史和時代的高度出發對 近30年來改革開放的偉大歷史進程進行了高屋建瓴、大氣磅礴、精闢深刻的科學總結。

中國之所以能夠在短短的三十年間從一個貧窮的國家一躍而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這與改革開放是分不開的。所以改革是中國的必經之路。然而過去三十年的改革,主要解決的是對改革的基本認識與基本態度。現在開始新一輪的改革,將主要解決認識深化問題、深化改革的決心問題。

至於改革的效率與速度,我認為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如果太慢,羣眾無法接受,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也不答應。如果太快,現實卻不允許,規律也不允許。所以我認為應該率先解決事關羣眾利益、事關社會公平、事關穩定大局的大問題,如收入分配製度改革和社會保障制度改革等。只要能解決好這些問題,就 能激發廣大羣眾的積極性,這樣其它的改革推動起來也會事半功倍。

每一次兩會都在折射着新的社會現象,反應的是當時下人民所關心的問題。同時正值本屆政府換屆,所以這次兩會能否解決這些民生問題至關重要。接下來我就從本屆兩會的一些關鍵詞談談我的看法。按照對美麗中國的提法,我想我們應當轉變我們的經濟發展方式,改變生產生活模式,處理好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的辯證關係。同時企業和我們每一個公民都應為此努力。企業應該進行科技研發,生產出更多新能源產品,改變傳統的模式。而我們每一個個人,應該從小事做起,比 如:對垃圾進行分類、少開車多乘坐公共交通出行等等。

此次召開的兩會意義十分重大,必然將在中國的發展史上留下重重的一筆。從兩會報告中,我們學習到了很多東西、得到了很多啟示,能讓我們更快的成 長,更清楚的瞭解國情,更好的關注未來。它要求我們當代大學生努力學習,刻苦鑽研,提升自我修養與能力,更要求我們瞭解國情,進而立足國情,立足自身現實,規劃自身發展。兩會只是我國政治事務中的一面旗幟,一個標識和符號。我堅信,在以習近平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領導下,一定會把握重要的歷史機遇,繼承和發揚優良傳統,解決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開拓創新,中國必定能贏得寶貴的發展時間,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宏偉藍圖必將變為現實。作為學生,尤其是研究生, 我們更要肩負起歷史重任,努力學習,加強科研和創新能力,竭盡全力為國家的十二五規劃貢獻綿薄之力。

認真學習貫徹2013年兩會精神,是我們作為研究生的首要政治任務,通過兩會精神的學習,使我深刻的覺悟到:中國的興旺發達關鍵在黨,民族的全 面振興關鍵在我

們青年一代。在實際學習和科研工作中應認真貫徹落實兩會精神,進一步增強了自身的使命意識和責任意識,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兩會精神上來,在 以後的學習工作中要立足本職崗位,作出業績,在祖國建設的道路上貢獻自己全部的氣力。

全國兩會精神心得體會5

近年來,“反腐倡廉”一直高居兩會熱點話題前列,在從嚴治黨、鐵腕反腐的高壓態勢下,今年的兩會,反腐議題更是引起了會內會外的強烈關注。政協新聞發言人説沒有不受查處的“鐵帽子王”,人大新聞發言人傅瑩談反腐的“治標與治本”,政府工作報告強調“有權不可任性”,都從不同方面釋放出強烈的反腐信號。

日前,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西代表團參加審議時指出,要深入推進反腐敗鬥爭,下大氣力拔“爛樹”、治“病樹”、正“歪樹”。“反腐並不會影響經濟發展,反而有利於經濟發展持續健康。”這些力挺反腐、推進反腐的好聲音,不僅有力批駁了“反腐影響發展”“反腐不利經濟”等錯誤論調,而且再一次表明了中央持續正風反腐的堅定決心,在代表委員中引起強烈反響。

隨着改作風、反腐敗的深入,在取得紮實成績的同時,遇到的阻力也在加大,出現了一些雜音怪論,試圖牽制反腐繼續向前的步伐。因而,在兩會上,凝聚共識、正本清源,很有必要。

比如,面對“為官不易”“為官不為”等觀點,劉雲山同志在參加內蒙古自治區代表團審議時指出,為官不為是官之恥辱,為官有為才是官之本分。王岐山同志在民建、無黨派委員聯組會上提出,永遠會面對與腐敗的鬥爭,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永遠在路上,針對的是反腐可以歇歇腳的謬論。“政治生態也要像青山綠水”“反腐沒有禁區、沒有盲區、沒有死角”“反腐再吹勁風,查處更要力度”??再看看代表委員們對兩年多來反腐實績的肯定,社會各界對下一步反腐鬥爭的新期待,關於反腐的共識得到了鞏固和拓展:反腐是社會發展的正能量,反腐要踏着不變的步伐向前走,除惡務盡,一抓到底。

這種共識的達成,很大程度上源於嚴峻現實的倒逼。兩會上,區域性腐敗、系統性腐敗、家族性腐敗和塌方式腐敗等現象被不斷提及,周永康案、蘇榮案、劉鐵男案、山西官場腐敗問題等重大典型腐敗案例成為鏡鑑,這些現實問題使人們清醒認識到,反腐敗鬥爭依然面臨複雜嚴峻的形勢,很多問題依然樹倒根存,遠遠沒到鳴金收兵的時候。

匯聚眾智、集思廣益,大家一起來解決難題,是兩會重要作用的一個體現。在反腐上,這一點也很明顯。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上海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要抓住領導幹部這個“關鍵少數”,堅持思想建黨和制度治黨緊密結合,全方位紮緊制度籠子,更多用制度治黨、管權、治吏。依法反腐、制度反腐是遏止腐敗的根本之策,也是代表委員關於反腐建言獻策着力最多的地方。從改革人事制度,防止“帶病提拔”,到用制度規範領導幹部配偶和子女經商辦企業,從建立責任倒查機制,對腐敗高發地區領導實行問責,到儘快推進反腐立法,構建反腐法制體系,這些很有含金量的反腐好聲音,表明依法反腐、制度反腐正在積聚力量,準備新一輪的發力。

“黨要管黨絲毫不能鬆懈,從嚴治黨一刻不能放鬆”,人們有理由相信,以更多的共識、更大的力度、更嚴的尺度、更完善的制度,反腐鬥爭從兩會的新起點繼續出發,一定會取得更加紮實的成績,帶來黨風政風和社會風氣的持續改善。

全國兩會精神心得體會6

“要把扶貧攻堅抓緊抓準抓到位,堅持精準扶貧,倒排工期,算好明細賬,決不讓一個少數民族、一個地區掉隊”,在參加廣西代表團審議時,習近平總書記再次關注少數民族地區的扶貧問題,一個大國元首念茲在茲的關懷,温暖的不僅是在場的代表委員,更是億萬不在場的父老鄉親。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從這個奮鬥目標提出開始,就把共同富裕寫在自己的旗幟上。有一個地方貧困,就不是“小康”;有一個民族苦厄,就不算“全面”。從踏訪河北阜平“看真貧”,到給獨雲南龍族鄉親們回信希望“加快脱貧致富步伐”,習近平總書記一再強調,“全面實現小康,少數民族一個都不能少,一個都不能掉隊”,體現着各民族同榮辱、共進退的手足之情,釋放出為最廣大人民謀福祉、求幸福的博愛精神。

新中國成立以來,少數民族地區和廣大農村得到了很大發展,但一些民族地區羣眾困難多,困難羣眾多,同全國一道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難度較大。總體而言,民族地區和廣大農村依然是我國發展的重點、難點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短板”。現在,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只有幾年時間,越是任務緊迫、時不我待,越是要以更加明確的目標、更加有力的舉措、更加有效的行動,深入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脱貧,讓貧困羣眾得到實惠,讓民族地區獲得發展。

十八大以來,正是在黨中央的領導和關心下,少數民族的扶貧工作順利推進。一些民族地區,黨員幹部到村、資金項目到村、扶貧工作隊到村,精準扶貧提高了扶貧效率;一些貧困地區,優先實施水、電、路改造,民生改善強化了情感紐帶;一些農村地區,幫助村民發展特色種養殖業,外在幫扶激活了內生動力??輸血與造血相結合,政策與實際相結合,民族地區和貧困地區的發展欣欣向榮,釋放出巨大的活力與潛力。

我們常説,民族地區是我國的資源富集區、水系源頭區、生態屏障區、文化特色區、邊疆地區、貧困地區,集這麼多的“區”於一身,既表明了民族地區的獨特優勢,也充分説明其複雜性和艱鉅性。從天山腳下到武陵山區,從彩雲之南到塞外草原,習近平總書記的“少數民族緣”,極大地鼓舞了全國各族羣眾同步實現全面小康的信心和幹勁。“既然選擇出發,留給世界的就只能是背影”,在中央帶領下,在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們一定能啃下扶貧攻堅這塊硬骨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