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心得體會

《師説》心得體會感悟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8.12K

《師説》心得體會感悟

時光如流水,許多事情已辨不清最初的痕跡,不知不覺,就在跌跌宕宕中一頭陷入灌輸教育的泥淖。無比懷念大學公寓旁那一彎清淺的荷塘,那一排暮鳥投林的榕樹,那一片螢火蟲點亮的夜的星光,那是記憶裏無數次棲止的地方。縱使當時的我顆粒嫩翠尚未飽滿,卻一直保持着甜美的微笑和向上的姿態。曾幾何時,我感覺自己恰似一粒秋後漏收的黃豆,猛地撐開肚皮的我好奇外面的世界,卻不知已經不得一場細雨,一頭烈日,一夜冷風。

那時候,我以為走上講台的我能將學習的教育理論演繹得淋漓盡致;那時候,我以為我能繪聲繪色,帶領孩子們馳騁知識的碧空;那時候,我以為在我的三尺講台上可以自由的與孩子們分享星辰月牙和出走的安娜……而有一段時間,很長一段時間,我卻是用“就你跟大家不一樣”來扼殺個性;用“養你這樣的孩子有什麼用”來扼殺自尊;用“別整天琢磨那沒用的”來扼殺想象力……教學才僅僅兩年,我學會了用種種控制,強佔孩子們心田裏最後一隅自由的園子,而這園子本應是絢麗多彩的。靜下來想想這種思維的停滯來自何處?或許始於固步自封,亦或始於經驗不足,間或始於自以為是吧。倘若長期下去,它必將成為我專業發展的瓶頸。心急如焚的我,着實不知如何面對教學這門深奧的藝術。

閒暇之餘,重拾韓愈的《師説》,最為經典的一句話:“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同樣是這短短九個字,和學生時期的感受已是天壤之別。它在警示着我作為教師的職責,在三尺講台上教師應有至理的拿捏,更應有師道尊嚴的自我守護。教師的第一任務應是傳道,然後才是授業解惑。這九個字敲擊了我沉睡已久的心靈,為師者,貴有道,更貴傳道!瞬間,我感覺重獲了一種自以為永遠不會再來的幸福。

學期伊始,我為能有一種不同的方式面對開學第一課,特意安排了一個簡單的實驗。我希望教學路上,不是逼着孩子們掌握幾點乾枯的知識,而是引導孩子們如何學習的同時能讓他們明白生活中的道理;我渴望用我的科學課去開墾學生心田裏獨立自由的一方樂園,而不是用一些言語去傷害他們幼小的心靈。

回想起開學第一課的內容大致是這樣的:

這樣一個實驗:我取出一個燒杯,往燒杯中注入了20ml的清水,説:“這是常態下的水,也叫液態水,如果把它倒入一條小溪裏,它會怎麼樣呢?”一個孩子説:“它能流入大河,然後和許多水一起奔流着湧進大海。”“現在我把這個裝水的燒杯放進冰櫃中,他又會有什麼變化呢?”全班異口同聲説:“會結成冰。”我安排組長把實驗台上裝水的燒杯放進冰櫃中,五分鐘後取出燒杯發現水結成了一塊晶瑩剔透的冰塊。我給兩分鐘讓孩子們去玩冰塊,他們甚是高興。“結冰的水也叫固態水,誰能告訴我固態水和液態水有什麼區別嗎?”孩子們都舉起了手,那眼神告訴我他們很想回答。我請了一位同學,他説“冰塊的温度要低,而且它不能流動。”我説:“是的,0℃以下,這些水就成了冰,它就不能動了,諸如南極極地的一些冰,他們呆在那裏幾千年幾萬年了,它們的全部世界就是它們立足之地的那丁點兒大的地方。現在我們一起來看水的第三種狀態。”我把盛水的燒杯放在三腳架上,並點燃了酒精燈,過了一會,水沸騰了,咕咕嘟嘟翻騰着一縷縷乳白色的水蒸氣,在實驗室靜靜的瀰漫着。沒過幾分鐘,水杯中的水乾了,我關掉酒精燈,讓孩子們一個個驗看燒杯問:“誰能説説這些水到哪去了?”孩子們都知道到空氣中去了。我説:“它們變成水蒸氣跑到空氣中去了,它就是氣態水,它能流進藍藍的遼闊無邊的天空裏去。孩子們,你們可能覺得這是個簡單的實驗,其實他並不簡單!水有三種狀態,人生也有三種狀態,水的狀態是温度決定的,人生的狀態也是自己心靈的温度決定的。假若你們對學習、生活的温度是0℃以下,那麼你的生活狀態就會是冰,你整個人生世界也就不過是你雙腳站的地方那麼大;假若你對學習和生活抱平常的心態,那麼你就是一掬常態下的水,能奔流進大河、大海,但你永遠離不開大地;假若一個人對學習和生活是100℃的熾熱,那你就會變成水蒸氣成為雲朵。你將飛起來,不僅擁有大地,還能擁有天空,這樣的人生世界才會最大!孩子們,新的學期我希望你們用熾熱的心去面對我們的學習和生活,好嗎?”孩子們信心滿滿的回答:“好!”

這是平平淡淡的開學第一課,也是我重拾“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把傳道作為自己的準繩後的第一課,但我卻感受到一種“人生若只如初見”的美;感受到作為教師的一種誘人之道的魅力;感受到一種在教學中把知識和生活緊密聯繫的不竭熱情與動力。教學是一門獨特的藝術,如果説經驗的豐富是成長,那我並不開心,因為這種成長有好多是以漠視學生的童年幸福為代價的,好在我把它記下來,作為我今後的警示。

《師説》事實上把“師”與“道”等同起來:“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有“道”就是“師”,才和賢都不成為師的標準,“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我既意識到作為師者,傳道是我的根本任務,那麼我始終要保持“聞道在先”,才能成為名符其實的“師”,要做到此,必須時時以“聞道先於我”的人為師。

今日我為師,再讀《師説》,已不再僅僅關注“何為師”,而自然思及“如何師”,乃至“如何成為好師”。作為師,吾輩當不時讀讀《師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