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心得體會

絲路精神心得7篇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2.7W

一份優質的心得體會是要有能夠引人深思的觀點和價值觀的,寫心得體會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思考自己的職業發展,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絲路精神心得7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絲路精神心得7篇

絲路精神心得篇1

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歷史與現實在5月的北京交匯,主席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峯論壇開幕式上的演講如黃鐘大呂,在來自世界各地的千餘名參會者心中激起強烈共鳴。

40多分鐘的演講中,主席帶領人們穿越時空,直面當今世界的發展之問。回顧4年來“一帶一路”超乎預想的建設成果,展望令人期待的未來目標,宣佈中國對“一帶一路”建設的新承諾,會場上近30次熱烈掌聲,表達的是對“一帶一路”建設成就的敬意,更是對源自歷史、立足現實的發展價值的深切認同。

“説,古絲綢之路,和時興,戰時衰。巴勒斯坦人也始終相信,只有發展、合作才是取代戰爭、衝突的出路。‘一帶一路’就是這樣一條和平之路、發展之路,是人類進步的機會。”撫今追昔,巴勒斯坦改革與卓越委員會主席阿德南對主席的演講感同身受。“主席的主旨演講很好回答了當今國際社會面臨的許多重大問題”,哈薩克斯坦總統納扎爾巴耶夫的讚賞,代表與會者共同的心聲。

身處今天的太空時代,我們早已無需牽着駱駝、駕着木船行走世界,科學與文化的演進,將人類文明推上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但在繁榮的暗影裏,貧富分化還在加劇;在“流淌着牛奶與蜂蜜”的地方,兒童伏屍偷渡的海濱,婦孺喪生於恐襲的炮火;而國家與國家、文明與文明之間的競爭衝突,將越來越小的地球攪得晝夜不寧。

人類向哪裏去?世界該怎麼辦?“歷史是最好的老師”,主席倡導共建“一帶一路”,正是要繼承絲綢之路留給人類文明的寶貴遺產,堅持以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鑑、互利共贏為核心的絲路精神,將人類社會擺渡向和平、繁榮、開放、創新和文明的彼岸。

古絲綢之路的興衰史,堪稱人類文明的教科書。無論是當年的十字軍東征,還是今天戰亂不斷的北非中東,戰馬和長矛、堅船和利炮永遠難以帶來安寧和幸福。只有堅持和平合作、互利共贏,構建共贏共享的人類命運共同體,一起來面對和破解發展的難題,才能讓和平的薪火代代相傳,讓發展的動力源源不斷,讓文明的光芒熠熠生輝。

人類只有一個地球。世界經濟的大海,你要還是不要,都在那兒,是迴避不了的。想人為切斷各國經濟的資金流、技術流、產品流、產業流、人員流,讓世界經濟的大海退回到一個一個孤立的小湖泊、小河流,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符合歷史潮流的。胸懷天下、交友四海,才有“百千家似圍棋局,十二街如種菜畦”的盛景。距離並不是問題,相向而行才是關鍵。“一帶一路”四年來的豐碩成果已經説明,只要我們不被怨隙遮蔽雙眼,不為損人利己的利益所惑,就一定能走出一條相遇相知、共同發展之路,走向幸福安寧和諧美好的遠方。

絲路精神心得篇2

指出,“一帶一路”倡議順應時代潮流,適應發展規律,符合各國人民利益,具有廣闊前景。我們要乘勢而上、順勢而為,推動“一帶一路”建設行穩致遠,邁向更加美好的未來。

第一,將“一帶一路”建成和平之路。要構建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係,打造對話不對抗、結伴不結盟的夥伴關係。各國應該尊重彼此主權、尊嚴、領土完整,尊重彼此發展道路和社會制度,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要樹立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安全觀,營造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

第二,將“一帶一路”建成繁榮之路。推進“一帶一路”建設,要聚焦發展這個根本性問題,釋放各國發展潛力,實現經濟大融合、發展大聯動、成果大共享。要深入開展產業合作;要建立穩定、可持續、風險可控的金融保障體系,創新投資和融資模式;要着力推動陸上、海上、天上、網上四位一體的聯通,紮實推進六大經濟走廊建設,建設全球能源互聯網,完善跨區域物流網建設;要促進政策、規則、標準三位一體的聯通。

第三,將“一帶一路”建成開放之路。要打造開放型合作平台,維護和發展開放型世界經濟,共同創造有利於開放發展的環境,推動構建公正、合理、透明的國際經貿投資規則體系。要維護多邊貿易體制,推動自由貿易區建設,促進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着力解決發展失衡、治理困境、數字鴻溝、分配差距等問題,建設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經濟全球化。

第四,將“一帶一路”建成創新之路。要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建設21世紀的數字絲綢之路。要促進科技同產業、科技同金融深度融合,為互聯網時代的各國青年打造創業空間、創業工場。要踐行綠色發展新理念,共同實現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

第五,將“一帶一路”建成文明之路。要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文明互鑑超越文明衝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優越,推動各國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要建立多層次人文合作機制,推動教育合作,發揮智庫作用,推動文化、體育、衞生務實合作,用好歷史文化遺產,密切各領域往來。要加強國際反腐合作,讓“一帶一路”成為廉潔之路。

“一帶一路”建設植根於絲綢之路的歷史土壤,重點面向亞歐非大陸,同時向所有朋友開放。“一帶一路”建設將由大家共同商量,建設成果將由大家共同分享。“一帶一路”建設是偉大的事業,需要偉大的實踐。讓我們一步一個腳印推進實施,一點一滴抓出成果,造福世界,造福人民。

絲路精神心得篇3

古絲綢之路的興衰史,堪稱人類文明的教科書。無論是當年的十字軍東征,還是今天戰亂不斷的北非中東,戰馬和長矛、堅船和利炮永遠難以帶來安寧和幸福。只有堅持和平合作、互利共贏,構建共贏共享的人類命運共同體,一起來面對和破解發展的難題,才能讓和平的薪火代代相傳,讓發展的動力源源不斷,讓文明的光芒熠熠生輝。

人類只有一個地球。世界經濟的大海,你要還是不要,都在那兒,是迴避不了的。想人為切斷各國經濟的資金流、技術流、產品流、產業流、人員流,讓世界經濟的大海退回到一個一個孤立的小湖泊、小河流,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符合歷史潮流的。胸懷天下、交友四海,才有百千家似圍棋局,十二街如種菜畦的盛景。距離並不是問題,相向而行才是關鍵。一帶一路四年來的豐碩成果已經説明,只要我們不被怨隙遮蔽雙眼,不為損人利己的利益所惑,就一定能走出一條相遇相知、共同發展之路,走向幸福安寧和諧美好的遠方。

歷史啟人心智,現實更給人教育。一帶一路建設開啟世界發展的新里程,以中巴、中蒙俄、新亞歐大陸橋等經濟走廊為引領,以陸海空通道和信息高速路為骨架,以鐵路、港口、管網等重大工程為依託,一個複合型的基礎設施網絡正在形成。亞投行、絲路基金等新型金融機制,同世界銀行等傳統多邊金融機構各有側重、互為補充。參與國人民在科學、教育、文化、衞生、民間交往等各領域廣泛開展合作……事實告訴我們,文明不分優劣,只有封閉與開放之別;發展不論早晚,奮力前行就有美好未來。一帶一路之所以從理念轉化為行動,從願景轉變為現實,就是因為握住了發展這把總鑰匙,凝聚起推動合作的公約數,根植於參與實踐的獲得感。

1300多年前,唐代高僧義淨由海上絲路赴印度取經,返回時在蘇門答臘翻譯佛經,卻發現那裏還沒有紙張。幾百年後,中國造紙術傳入東南亞,徹底改變了知識傳播手段。幾年前,中國企業沿着一帶一路進入老撾,幫助老撾袁隆平普達萊博士轉化科研成果,改寫了老撾大米零出口的歷史。從這樣的意義上講,一帶一路正在創造新的歷史。正如主席在論壇歡迎宴會致辭時所説,一帶一路建設承載着我們對文明交流的渴望,將繼續擔當文明溝通的使者,推動各種文明互學互鑑,讓人類文明更加絢爛多彩。沿着一帶一路這條古道新程,絲綢之路精神曾經塑造了過去的世界,正在塑造當今的世界,也將塑造未來的世界。

20xx學習傳承絲路精神

絲路精神心得篇4

強調,人類社會正處在一個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代。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社會信息化、文化多樣化深入發展,和平發展的大勢依然強勁,變革創新的步伐繼續向前。同時,和平赤字、發展赤字、治理赤字,是擺在全人類面前的嚴峻挑戰。20xx年,我在哈薩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亞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即“一帶一路”倡議。4年來,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積極支持和參與“一帶一路”建設,聯合國大會、聯合國安理會等重要決議也納入“一帶一路”建設內容。“一帶一路”建設逐漸從理念轉化為行動,從願景轉變為現實,建設成果豐碩。

一是政策溝通不斷深化。“一帶一路”建設旨在實現戰略對接、優勢互補。我們同有關國家協調政策,對接規劃,同4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簽署了合作協議,同30多個國家開展機制化產能合作。二是設施聯通不斷加強。目前,以中巴、中蒙俄、新亞歐大陸橋等經濟走廊為引領,以陸海空通道和信息高速路為骨架,以鐵路、港口、管網等重大工程為依託,一個複合型的基礎設施網絡正在形成。三是貿易暢通不斷提升。20xx年至20xx年,中國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貿易總額超過3萬億美元。

中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投資累計超過500億美元。中國企業已經在20多個國家建設56個經貿合作區,為有關國家創造近11億美元税收和18萬個就業崗位。四是資金融通不斷擴大。中國同參與國和組織開展了多種形式的金融合作,這些新型金融機制同世界銀行等傳統多邊金融機構各有側重、互為補充,形成層次清晰、初具規模的“一帶一路”金融合作網絡。五是民心相通不斷促進。參與國開展智力絲綢之路、健康絲綢之路等建設,在科學、教育、文化、衞生、民間交往等各領域廣泛開展合作。

“一帶一路”倡議順應時代潮流,適應發展規律,符合各國人民利益,具有廣闊前景。我們要乘勢而上、順勢而為,推動“一帶一路”建設行穩致遠,邁向更加美好的未來。

絲路精神心得篇5

中國古代,絲綢之路在世界版圖上延伸,訴説着沿途各國人民友好往來、互利互惠的動人故事。如今,一個新的戰略構想在世界政經版圖從容鋪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

提出建設“新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戰略構想,強調相關各國要打造互利共贏的“利益共同體”和共同發展繁榮的“命運共同體”。這一跨越時空的宏偉構想,從歷史深處走來,融通古今、連接中外,順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時代潮流,承載着絲綢之路沿途各國發展繁榮的夢想,賦予古老絲綢之路以嶄新的時代內涵。

建設“一帶一路”,是以同志為的黨中央主動應對全球形勢深刻變化、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做出的重大戰略決策。它對推進我國新一輪對外開放和沿線國家共同發展意義重大。當前,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區域經濟一體化加快推進,全球增長和貿易、投資格局正在醖釀深刻調整,亞歐國家都處於經濟轉型升級的關鍵階段,需要進一步激發域內發展活力與合作潛力。“一帶一路”戰略構想的提出,契合沿線國家的共同需求,為沿線國家優勢互補、開放發展開啟了新的機遇之窗。“一帶一路”在平等的文化認同框架下談合作,是國家的戰略性決策,體現的是和平、交流、理解、包容、合作、共贏的精神。隨着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國際社會上“中國威脅論”的聲音不絕於耳。“一帶一路”的建設,正是中國在向世界各國釋疑解惑,向世界宣告和平崛起:中國崛起不以損害別國的利益為代價。

20xx年10月17日,絲綢之路(敦煌)國際文化博覽會籌委會文化傳承創新高端學術研討會在敦煌舉行。來自復旦大學、北京師範大學、蘭州大學和俄羅斯烏拉爾國立經濟大學、韓國釜慶大學等46所中外高校在甘肅敦煌成立了“一帶一路”高校戰略聯盟,以探索跨國培養與跨境流動的人才培養新機制,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高素質人才。46所高校當日達成《敦煌共識》,聯合建設“一帶一路”高校國際聯盟智庫。聯盟將共同打造“一帶一路”高等教育共同體,推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大學之間在教育、科技、文化等領域的全面交流與合作,服務“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作為一名大學生這給我們帶來了許多機遇,我們要不斷充實自己,完善自己,以適應“一帶一路”給我們帶來的機遇。

在報告提出:“綜觀國際國內大勢,我國發展仍處於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我們要準確判斷重要戰略機遇期內涵和條件的變化”,“變壓力為動力,化挑戰為機遇”。面對第二個十年更加複雜的戰略機遇期,我們必須有更加全面、更加充分的準備。中國進入一個新階段,政治、經濟、文明、社會環境各方面因素都將對當代大學生的具體要求、人生定位、就業規劃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大學生要充分了解時事,把握國內外形勢與政策動態,對自己的未來及早謀劃。響應黨中央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號召,努力提升自我,積極投入到建設祖國的隊伍中!

在建設一帶一路的過程中,到處藴含生機,也給大學生提供了許多發展的機遇。我國是一個人才薈萃的國家,同時也造就了一個競爭激烈的社會。在競爭激烈的當前社會環境,如何抓住機會去應對挑戰,是當代大學生所應該考慮的問題。機遇無處不在,機遇也往往垂青有所準備的人,要想很好把握機遇,發展自己,取得成功,要做的就是提高自身實力,認清當前形勢,勇於創新。我們要全面提高個人素質,當代大學生價值取向呈多元化,沒有遠大的理想和抱負,趨向於實用主義,重功利講實惠,缺乏長遠打算、遠大理想、抱負和社會責任感,因而沒有強大的動力.在當今這個競爭激烈的年代,要想取得跟好的發展,大學首要的就是搞自身的綜合實力。全面提高自身綜合素質,就要落實到政治思想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心理品格素質和身體素質四大方面。就業問題依然是當今大學生不可避免的一個難題,“一帶一路”必然給中國帶來巨大的就業市場,那麼就需要我們大學生不斷充實自己,發展自己,完善自己,來適應市場,抓住機遇,迎接挑戰。

在政治思想道德素質上,大學生就要着重培養自身的事業心和責任感、艱苦奮鬥精神和務實作風等方面的精神。在現代面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生產的發展越來越多地依靠人的智力和知識的今天,勞動者科學文化素質的高低,對生產的發展、社會的進步有着決定性的影響。因而,大學就要牢牢把握好學習的時間,提高自身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心理品格素質和身體素質,是根本,有了良好的心理素質和身體健康素質大學生才能充分融入社會。面對社會的激烈的競爭,才能有精力坦然地應對“一帶一路”給我們帶來的機遇與挑戰。

創新是發展方式轉變的中心環節,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特別是提高關鍵領域核心技術的自主創新能力是當代大學生提高自身能力的關鍵,也是當代大學生面對挑戰所因具備的能力。正可謂不進則退,進則居上,皆是在強調一個人主觀能動性的重要之理。停滯不前,不求改革創新,就如同一潭死水,毫無生機,也沒有機遇。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我們要勇於創新,開拓進取,為“一帶一路”的偉大構想提供智力支持。

總之,“一帶一路”得偉大構想給我們大學生帶來的不僅是機遇,也有挑戰,我們要勇於創新,開拓進取,不斷提高自己的科學文化修養與思想道德修養,樹立崇高的理想,腳踏實地,不尚空談,抓住“一帶一路”給我們帶來的機遇,勇敢的迎接“一帶一路”給我們帶來的挑戰。

絲路精神心得篇6

20xx多年前,勤勞勇敢的中國人民用智慧、勇氣和汗水開拓了連接亞歐非大陸各文明的人文、貿易交流通路,與沿線各國人民共同鑄就了輝煌的古絲綢之路。千百年來,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鑑、互利共贏的絲路精神已深深融入到中華民族的靈魂與血液中,成為了中國參與全球政治、經濟、文化等交流活動的重要依託。

新的歷史時期,主席準確把握國際秩序深刻調整、全球經濟一體化不斷深入的大趨勢,高屋建瓴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大倡議,得到國際社會高度關注和有關國家積極響應。建設一帶一路,共同打造開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區域經濟合作架構,將讓中國與世界更加緊密地聯繫在一起,推動更多國家和地區開展全方位合作,共克時艱、共創輝煌。這充分展示了中國主動參與國際事務的積極姿態和負責任大國的形象,表明中國將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承擔起應負的責任與義務,為世界和平、繁榮與穩定作出更大貢獻。

一帶一路是促進共同發展、實現共同繁榮的合作共贏之路,是增進理解信任、加強全方位交流的和平友誼之路。中國將秉承絲路精神,與一帶一路沿線各國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經濟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體、責任共同體和命運共同體。

一帶一路建設將以政策溝通為重要保障。我們將本着求同存異理念,積極推動沿線各國構建多層面的政策交流機制和聯動機制,加強頂層設計和戰略謀劃,協商研究確定有利於深化區域合作的制度安排,探索建立一帶一路雙多邊合作機制,推動共同編制合作規劃或簽署合作備忘錄,促進政治互信,深化利益融合,努力形成合作最大公約數.

一帶一路建設將以設施聯通為優先領域。我們將在尊重國家主權和安全關切的基礎上,推動沿線各國加強基礎設施建設規劃、技術標準體系對接,共同推進交通、能源、信息等國際骨幹通道建設,突出抓好區域間互聯互通,打通缺失路段,暢通瓶頸路段,提升通達水平,努力為沿線各國合作交往提供多元優質、便捷暢通、安全高效的基礎設施網絡。

一帶一路建設將以貿易暢通為重點內容。我們將與各國一道研究解決投資貿易便利化問題,努力消除投資和貿易壁壘,構建區域內和各國良好的營商環境,積極推動共同商建自由貿易區,促進各經濟體間發展自由貿易關係,形成覆蓋一帶一路、面向全球的高標準自貿區網絡,激發釋放合作潛力,做大做好合作蛋糕.

一帶一路建設將以資金融通為重要支撐。我們將與沿線各國深化金融合作,加強亞洲貨幣穩定體系、投融資體系和信用體系建設,共同發揮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等金融機構的支撐作用,積極穩妥推動建立上海合作組織融資機構和金磚國家開發銀行,加快組建併發揮絲路基金的作用,推動沿線國家加強金融監管合作,逐步在區域內建立高效監管協調機制,構建區域性金融風險預警系統。

一帶一路建設將以民心相通為社會根基。我們將傳承和弘揚絲路精神,推動沿線各國間廣泛開展文化交流、學術互動、旅遊合作等多種形式的人文合作,支持各方互派留學 生、訪問學者,共辦文化年、藝術節等活動,聯合打造具有絲路特色的世界精品旅遊線路和旅遊產品,加強民間組織交流合作,使一帶一路成為連接不同文明的紐帶,培育情感共同體。

一帶一路將以共同發展、共同繁榮為第一要義,賦予古絲綢之路新的時代內涵,不限國別範疇,不搞封閉機制,所有有意願的國家和經濟體都可以參與進來,成為一帶一路的支持者、建設者和受益者。

風起揚帆正當時,四海同心逐新夢。一帶一路戰略構想的宏偉藍圖已經繪就,中國願意與沿線國家一道,和衷共濟、相向而行,再現古絲綢之路曾經的榮耀與輝煌,共同鑄就團結、發展、繁榮、文明的希望之夢。

絲路精神心得篇7

歷史上的“絲綢之路”是以中國為起點的、遍及歐亞大陸甚至包括北非和東非在內的長途商業貿易和文化交流線路的總稱。它是沿線國家共享的一個歷史文化遺產,但維護它的主要動力來自外界,而不是中國內部(中國歷史上並沒有主動去推銷)。

今天的“一帶一路”,我們是主動的,是主席倡議的。主席在20xx年二十國集團工商峯會開幕式上的主旨演講中強調:“我提出‘一帶一路’倡議,旨在同沿線各國分享中國發展機遇,實現共同繁榮。”20xx年5月14日,主席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峯論壇上發表的主旨演講中指出:今天的“一帶一路”建設植根於絲綢之路的歷史土壤,重點面向亞歐非大陸,同時向所有朋友開放。不論來自亞洲、歐洲,還是非洲、美洲,都是“一帶一路”建設國際合作的夥伴。“一帶一路”建設將由大家共同商量,“一帶一路”建設成果將由大家共同分享。

“一帶一路”只有取得雙贏才能夠持續。這跟歷史上的“絲綢之路”是有本質區別的,並不是歷史再現。我們不是要復原歷史,而是要着眼現在、開創未來,為沿線國家注入強大動力,為世界和平發展帶來新的機遇。

自“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一個廣為流行的看法是:“一帶一路”是我國的區域發展戰略,特別是針對古絲綢之路沿線地區的發展戰略。這也是不對的。根據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與國家能源局共同制定併發布的《推動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能源合作願景與行動》(簡稱《願景與行動》),“一帶一路”是統籌我國全方位對外開放的長遠、頂層戰略,是我國與沿線國家共同打造開放、包容的國際區域合作網絡的倡議。也就是説,其建設是以國家間合作為主要平台。

“一帶一路”規劃的任何項目不能由某一個國家説了算,而是需要多徵求沿線各國的意見,確保“一帶一路”建設能夠兼顧各方的利益訴求,體現各方的共同意志。這就是“共商”的涵義。因而,無論從屬性上還是從範疇上看,“一帶一路”都不屬於區域發展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