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心得體會

大白骨精讀後感推薦7篇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4.84K

通過讀後感,我們能夠將書中的智慧和啟示融入自己的生活,從而得到更多的收穫和啟發,讀後感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文學作品的主題和內涵,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大白骨精讀後感推薦7篇,感謝您的參閲。

大白骨精讀後感推薦7篇

大白骨精讀後感篇1

偉大的毛主席曾經説過:“飯可以一日不吃覺可以一日不睡,但書不可以一日不讀。”

今天我讀了《西遊記》中第14章《三打白骨精》,它使我受益非淺。 《三打白骨精》主要講述了唐僧師徒四人去西天取經,來到一座叫白虎領的險峻山峯前,師徒四人又累又餓,可是附近沒有一户人家。孫悟空一個跟斗騰雲駕霧去了遠方摘桃子。可是悟空騰起的祥雲驚動了山中的妖精-白骨精。她認出了唐僧,想吃他的肉。不過看到唐僧身邊有兩個徒弟保護。他怕敵不過他們就變成了一個美麗的女子,手裏提着香米飯和白饅頭向唐僧走來。對唐僧説:“師傅旅途勞累,你看這方山野嶺的也沒什麼東西可吃的這些東西都是我特意給你們做的齋飯,師傅,趁熱吃了吧”八戒一聽有好吃的只急忙搶上去,唐僧一件,馬上叫道:“八戒,不要吃別人的東西,還是等悟空回來吃桃子吧!”可是,八戒已經餓的不行了。剛要吃的時候,悟空突然回來,孫悟空可是火眼金睛啊,一眼就看出這個女子是個妖精,不由分説舉起金箍棒,一棒就把這個妖精打死了,唐僧想攔都來不及。孫悟空跟唐僧解釋説:“師父,她是個妖精,俺老孫下手慢了,給她用那個解屍法真身變成一股黑煙飛走了。”唐僧半信半疑沒有怎麼責怪悟空。

白骨精沒有得手,又變成了白髮蒼蒼的老婆婆,棟着枴杖一邊哭一邊走了過來。孫悟空一眼就認出這老婆婆就是剛才的妖精變化的,舉起金箍棒,大叫一聲:“妖怪,吃俺老孫一棒”。一棒下去,又把這老婆婆打死了。這下唐僧可生氣了“你這不聽管教的潑猴,誰讓你把這老人家給打死的,你這樣亂殺無辜,我絕不饒你。”不由分説念起了緊箍咒,還要把孫悟空趕走,孫悟空一再強調那是個妖精。八戒和沙僧也説,大師兄,一雙金睛火眼絕不會看錯,師傅您就相信大師兄再饒大師兄這一次吧!唐僧無奈只好妥協,但要悟空保證絕不再犯。

可是白骨精哪裏能放過唐僧呢?這次她變成了一位白髮蒼蒼的老公公,裝出一副要找妻子和女兒的樣子。悟空又認出了是妖精變化的,舉起金箍棒就打,唐僧一見立刻念起緊箍咒,不讓悟空行兇,孫悟空疼的死去活來,抱着頭在地上打滾,眼看妖精正一步步的接近唐僧,孫悟空心想師父肉眼凡胎哪裏分辨的出真假,如果不殺死這個妖精,師傅定要給他抓去。於是強隱着劇烈的疼痛跳起來,舉起金箍棒,一棒把這個妖精打死了,只見地上露出了一副白骨。

唐僧遇見孫悟空殺死了老公公。怒的全身發抖,閉上眼睛不斷地念緊箍咒,一旁的八戒也在説:“大師兄也真是的,好端端的把人家一家三口打死了,還把人家變成了一副白骨。這如何是好?如何是好?”

唐僧足足唸了四十九遍緊箍咒停了下來對孫悟空説:“你我師徒緣分已盡,你走吧,有八戒和沙僧足矣!以後你再也不是我徒弟了,你走吧!不要再回來!八戒我們走”孫悟空一聽,眼淚吧吧吧流了下來,知道唐僧是鐵了心要趕他走,沒有挽回的餘地,便一個跟斗去了東海。

故事到這裏結束了,我覺得如果唐僧相信孫悟空,也不會鬧出那麼多事來,畢竟孫悟空是觀音菩薩向他推薦的,有大本事的人。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自己所見到的不一定就是真的。很多事情都可以以假亂真,只是我們沒有能力分辨出來。

大白骨精讀後感篇2

唐僧師徒自西天取經以來,歷經九九八十一難,今天我要説的便是那其中一難三打白骨精。

話説那白骨精可真的是足智多謀,一計不成再生一計,明知唐僧心軟,卻還變成那老翁,老緼,以及他們的女兒。被大聖火眼金睛識破,一棒打走,但在唐僧那個凡人眼裏,孫悟空傷的是一條條人命。都説凡事事不過三,大聖連殺三人,以唐僧那慈悲為懷的性格,看不過去,將大聖逐出師門,以至於最後被白骨精抓走,沒了大聖的保護,唐僧慌了,才知道大聖是為他好,悔不當初。事後八戒去找大聖,大聖也是不計前嫌,救了唐僧。

我十分的傾佩大聖,能夠有那樣的胸襟,並且有武力可以撐起整個團隊。

另外我也十分佩服白骨精,是個有腦子的妖精,沒有駑莽行事,自己的頭腦和野心成正比,並且武力值也是不錯的雖然比不上大聖,不過也是值得傾佩學習的。

讀了這本書我知道凡事要動腦子,眼見不一定為實,萬一就是障眼法呢,不要太相信自己的直觀感覺,要學會思考,不衝動,要理性。要學孫悟空的智慧,也要學唐僧悲天憫人,可要猜亮眼睛看清事實,還要學白骨精的足智多謀,但不能幹壞事,要用在幫人上面。

我還明白了一個道理: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不是所有的可憐人都是好的,有很多可憐人也是壞的,做人一定要擦亮眼睛。但也不能濫殺無辜,因為也有很多好人。

大白骨精讀後感篇3

?西遊記》中的故事情節栩栩如生、扣人心絃,而最讓我着迷的情節是《西遊記》中的《三打白骨精》。

師徒四人去西天取經,來到了白虎山。白虎山中有一個白骨精,想吃唐僧肉,長生不老。白骨精化為村姑、婦人和老父去騙唐僧,不料都被孫悟空識破了。唐僧以為孫悟空三次殺人,怒氣沖天,念緊箍咒趕走了他,悟空只好回到了花果山。孫悟空走後,師徒馬上就被白骨精抓走了。豬八戒逃過一劫,急奔花果山找孫悟空,去救唐僧和沙和尚。最後打死白骨精,救出師傅和師弟,師徒四人愉快上路,繼續西天取經。

唐僧不辨人妖,念緊箍咒趕走了孫悟空,在生活中,我們有時候也會不辨真假,還不聽別人的勸告盲目做事,儘管唐僧二話不説趕走了孫悟空,但孫悟空在關鍵時刻還是不念前怨,馬上去救了唐僧,可見師徒之間的情誼非常深。

回想起來,我以前也有這樣的經歷。一次我在網上買匡威的鞋時,媽媽見了告訴我:這是盜版的不是正品,不要買!而媽媽的勸告我一點也沒有聽進去,反而想道:鞋還有盜版嗎,媽媽一定是想讓我不要買這麼貴的鞋子吧!我毫不猶豫地點了立即購買,下了單,心中還默唸着:媽媽可真小氣啊!一雙鞋都不想給我買。最後這雙鞋到貨時,我才發現,鞋子上的標籤和正品不一樣,正要退貨時發現不可退貨這四個字,後悔莫及,我就這樣白費了這兩百多塊錢,買了個假貨。

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時,有也無。這可真是一個大道理啊!

大白骨精讀後感篇4

你們讀過《西遊記》嗎?今日我給你們介紹《西遊記》裏的一篇,叫《三打白骨精》,故事的大概資料是:唐僧師徒四人經過一座荒涼的大山,悟空説要去探路。悟空怕師父被妖怪捉走,所以他用金箍棒在地上畫了個大圈,叮囑他們待在圈裏,不要出來。

孫悟空一走,白骨精就發現了他們,便想抓唐僧,但地上畫了圈,它怎樣也衝不進去。

可是白骨精不放棄吃唐僧肉,它就變成一個小姑娘拿一籃饅頭,想引出唐僧等人出圈,但卻被孫悟空發現是個妖精,拿出金箍棒,把小姑娘打死了,而白骨精的真身變成青煙逃走了。白骨精又變成老婆婆向唐僧等人走來,悟空一看,又是那個妖怪,拿起金箍棒,把老婆婆打死了,而白骨精卻又飛走了。白骨精又變成老爺爺,又被孫悟空發現,把它打死了。唐僧責怪孫悟空連害三條人命,把他趕回了花果山。因為沒有悟空的幫忙,唐僧被白骨精捉走了,八戒向孫悟空求助,最終孫悟空打敗了妖精,救出師父。

讀了這個故事,我得到了很大的啟發,我們不要像唐僧、豬八戒一樣,不動腦筋,不仔細觀察,人妖不分,這樣就容易上當,我們要向孫悟空學習,認真思考,仔細觀察,分清好人和壞人,像孫悟空擁有一雙“火眼金睛”。

大白骨精讀後感篇5

今日,西遊記中的三打白骨精這個故事吸引住了我。

白骨精三次變成了人,要想騙光唐僧,吃唐僧肉,使自身永生不死,卻三次被孫悟空揭穿,就留有一具假遺體。第三次總算被孫悟空打死了。唐僧就罵孫悟空,孫悟空對他説這時候妖怪,可豬八戒搬弄是非,唐僧就不許他跟隨去取經了。

唐僧太過的善解人意,太過的單純性,非常容易被別人騙,總誤解孫悟空。豬八戒的搬弄是非使唐僧和孫悟空發生爭執。要是沒有他,事兒或許不容易變的那麼的比較嚴重,沙悟淨專業知識坐山觀虎鬥,什麼話都沒有説,太過度死板。孫悟空英勇、剛正不阿、善解人意、聰慧。孫悟空不害怕老師傅誦經,一定説起白骨精是妖怪。他知道老師傅會誤會他,就要他看白骨精的遺體,遺憾最終被豬八戒挑唆。他被老師傅誤解後,被趕跑了,可還是情繫老師傅的禍福,非常值得欽佩。

大白骨精讀後感篇6

本文主要講了唐僧一行人經過白骨精的住處時,白骨精三次化為人類的事情。第一次,白骨精化為一個少女,謊稱自己是給丈夫送飯,不料被悟空識破,但是,還是讓白骨精給逃了。第二次,白骨精變成了一位老媽媽,又謊稱自己來找女兒,不料又被悟空識破,但又讓白骨精給跑了。第三次,白骨精變成了一位老大爺,説是來找老伴和女兒的,還是給悟空識破。但是,這一次悟空徹底的打死了白骨精······

我覺得唐僧過於善良、過於單純了,不能很好的判斷事物的是非。唐僧太容易被事物的外表所迷惑了,所欺騙。

善良是沒有錯的,可是不可以過分的善良。善良太多會容易被欺騙。

大白骨精讀後感篇7

本領高強、機智勇敢的孫悟空,膽小愚善、心地善良的唐僧他們組成了“打怪升級”組合。但是讓唐僧戴上愚善的面紗的,難道只是一味向善的品格?

唐僧雖然沒有火眼金睛,識破不了白骨精,但是他的徒弟孫悟空有啊!孫悟空認出了白骨精,也告誡了唐僧。問題出在了哪裏?“哪有那麼多妖精!你無心向善,有意作惡!”由此可見,唐僧並不信任孫悟空,也不瞭解孫悟空,更不理解孫悟空,這才導致他善惡不分的。

唐僧其實是有些家長的一個縮影,孫悟空就像被管教的孩子。孩子機靈能幹,家長怕孩子驕傲自滿、誤入歧途,所以在分不清的時候,不管孩子這件事上是否有錯,必定會進行一番“説教”,像唐僧念緊箍咒,使孫悟空頭痛難忍。那我想説:“分不清就是分不清!這隻能説明家長不理解孩子的做法。”此時念“緊箍咒”,可能會激化矛盾,於事無補,更別添油加醋、誇大其詞,這樣怨氣也會像看放大鏡一樣一下子大幾倍的。

那怎麼辦?溝通呀!若唐僧之前通過溝通了解孫悟空,也不會趕他走;若唐僧和孫悟空藉此機會傾心相談,互相理解對方這麼做的原因,還能促進團結、知其所長。“知己知彼,將心比心”,我們要學會溝通,才能識人心,百“戰”百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