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心得體會

關於《我為什麼而活着》讀書筆記三篇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1.29W

品味書香,品味生活,修身養德,詩意人生,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那麼關於《我為什麼而活着》讀書筆記該怎麼寫呢,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我為什麼而活着》讀書筆記範文三篇,供大家參考。

關於《我為什麼而活着》讀書筆記三篇

《我為什麼而活着》讀書筆記

沈德潛在《説詩晬語》中寫到:“議論須帶情韻以行。”誠哉斯言,以情馭理乃議論性散文的最高境界。在生活中,無論説話還是寫作,都應以理服人,以情動人。羅素的《我為什麼而活着》開篇以奔放的情感,恣肆的文筆,寫出了他生命中最巨大的三股力量:“對愛情的渴望,對知識的追求,對人類苦難不可遏制的同情,這三種純潔而無比強烈的感情支配着我的一生。”愛情雖屬於個人情感領域,但它卻是人與人之間最真最美的聯繫,將追求知識與同情人類苦難定為生活的主要目標,體現了作者的大我意識、大愛情懷,感情真摯,境界高遠,品德高尚。作品層層深入,先聲奪人,呈排山倒海之勢。不愧是以情馭理的典範之作。

海涅在《論“愛國”》這篇散文中,曾飽蘸深情地表達對祖國的摯愛之情:“愛國主義、熱愛自己的祖國是理所當然的事。”這是發自肺腑的大愛;馬克思説過:“激情、熱情是人強烈追求自己的對象的本質力量。”這是一種睿智的哲思;黑格爾也説過“沒有激情,任何偉大的事業都不曾完成,也不能完成。”這種激情是生命的源泉。思想的開闊,想象的豐富,感情的強烈是議論性散文的靈魂,不管是指導閲讀還是指導寫作都須關注情韻伴議論而行。

中心論點提出以後,羅素進行總結:“這三種感情就像颶風一樣,在深深的苦海上,肆意地把我吹來吹去,吹到瀕臨絕望的邊緣。”這句話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形象生動地寫出這三種情感的的強大威力,説明理想很美好,現實很殘酷,為了理想,即使遭遇困境和磨難,即使瀕臨絕望的邊緣,我都無怨無悔;面對生活的考驗,哪怕災難深重,哪怕跌入谷底,哪怕滿是絕望,我依然執着向前。羅素的心胸該是多麼寬廣,羅素的境界該是多麼高尚!這樣的議論生動形象,貯滿情感,以情馭理,讓這篇議論性散文有了蓬勃的生機,魅力四射。

文章共有五段話,採用總分總的結構模式,中間三段分別闡述三個分論點:追求愛情可以給人帶來狂喜,解除孤寂,進入人生最美好的境界;追求知識可以使人精神充實,眼界開闊,形成思想;“愛情和知識把我引向雲霄,但是同情心總是把我帶回塵世,”痛苦的呼號的回聲在我心中迴盪,那是對人類生活的嘲諷。思路清晰,過渡自然,飽含感情,這是對生命的謳歌,這是對人生價值的肯定,這是“我為什麼而活着”的深情告白,這是大我意識、博愛思想、高尚情懷的生動展現。最後一段短小精悍,總結“這就是我的一生,我覺得我活着值得。如果有機會的話,我還樂意再活一次。”首尾呼應,結構圓合。最後的呼告是人格境界的提升,生活的苦難、飢餓的掙扎、無助的痛苦,沒有磨滅我的意志,我還希望再活一次。文采斐然,意藴深刻。以情馭理,堪稱典範。

國家級優秀教師陳寶貴曾經以本文為範本進行寫作教學的指導,這是非常值得借鑑的做法。他在《作文教學是用一棵樹搖動一片樹》一文中寫到:“依據羅素文章的結構,作為模本,我讓學生寫同體文章,目的是通過這樣的寫作強化學生固有的理想追求,但出乎我意料的是,全班50名同學竟然沒有一個同學,從普世價值、真理、正義、奉獻着筆,更沒有改變現實的理想。”“教育的目的是塑造健全而明朗的靈魂,面對學生《我為什麼而活着》的文章中不痛不癢的陳述,沒有明確的思想,更沒有高遠的生命追求的現象,我深陷一種痛苦中。我們的教育是沒有靈魂的教育,我們的教育因為沒有靈魂,才導致學生生命中沒有健朗的靈魂。”

我突然想到,作為優秀的語文老師,應該承擔德育的重任,既要教書,更要育人,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我們應該充分挖掘教材中凝聚的情感力量和道德力量,以情動人,以理馭人,培養的學生必須有深邃的思想,有高尚的道德,有健朗的靈魂,有高遠的目標,鐵肩擔重任,心中有祖國。這不正是我評點羅素的《我為什麼而活着》的深層意藴嗎?議論須帶情韻以行,可以挖掘寫作資源,也可以滲透情感的教育和滋養。一箭雙鵰,何樂而不為?

教育家雅斯貝爾斯説過:“教育的本質意味着,一棵樹搖動一棵樹,一朵雲牽引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一個靈魂。”作為語文老師,我甘願做一棵樹去搖動一片森林,我爭取做一朵雲來暈染一片天空,我竭力充實自己的靈魂來喚醒無數的靈魂。

《我為什麼而活着》讀書筆記

你為什麼而活着,你考慮過嗎?我從來沒有,直到那一節課的結束,我才知道,我不僅要為現在而活,更要為將來美好的生活而活着。

但我想説的是,到目前為止,對於我們來説學習是最重要的。學子可以決定我們將來的一切,即使你將來也會有屬於自己的愛情、生活,但只因知識的多少而讓你比別人拉開距離。 在這個世界上,處處都有困難等着你的到來,你不去,你便是懦夫;你去了,你必是勇者,因為什麼,因為你擁有比別人所沒有的勇氣。記住:世界上只需要智者而不需要懦夫。你呢,選擇什麼? 我學習不好,可以説是學渣渣,哦不,也許連學渣渣都不算上。現在的我只會一度的虛度光陰,全然不知現在自己墮落到了什麼程度。從30多名一直一直的下滑,知道50多名,20多名意味着什麼?意味着你從年級排名350多到了400甚至500多名。在會考時,也可能會因為這些原因而沒有高中上。如果你現在問我上學是幹什麼的,我會説:睡覺。 呵呵,現在我才發現自己是個超級小丑,明明可以做得更好,卻提前選擇了放棄,不是小丑難道是白天鵝嗎?

但那一節課,讓我又充滿了力量。我是為現在而活,更是為將來美好的生而活着,我要報答養育我的父母,而不是為了成為超級小丑而活着。 動起來吧!向前衝吧!那自在之前有不堪的一面,都已經過去明天的太陽還會是新的,明天的花朵仍然燦爛的微笑,而你明天是最美的白天鵝,將來你便是驕傲!

《我為什麼而活着》讀書筆記

第一次接觸羅素的名著《我為什麼而活着》這篇文章是在上高中時。因為列選在語文教科書中,所以還是有意無意的閲讀了。不過因為那時年少輕狂不識人間情愫為何物。草草閲過幾遍,也許是青春期的判逆吧,那時的我對那些太富有人生哲理的文章不做細讀。因而,雖然現在懂得人生的意義所在,但還是與許多哲理精華失之交臂。

前段時間,綜英老師給我們隨堂放聽力進行練習,其取材就是羅素的《我為什麼而活着》,那一刻發現這篇文章耐人尋味。另外,因課程需要,馬哲老師要求我們寫一篇讀後感。所以,我帶着那份興致再一次閲讀了羅素的《我為什麼而活着》。在自己心志漸漸成熟和價值觀開始形成的條件下,仔細琢磨了這篇文章。感觸頗多。下面,想要就自己對這篇文章的理解和讀後的感受以文字呈現。

“我為什麼而活着?”古往今來,人們千百次地這樣追問過自己。我究竟為什麼而活着,這個問題既簡單又複雜。有的人碌碌一生,未及思考就已經成為人間的匆匆過客;有的人搜故尋今,苦思冥想,終其一生也未能參透其中玄機。羅素為什麼而活着?通過文章,我們可以知道:“對於愛情的渴望,對於知識的追求,以及對於人類苦難痛徹肺腑的憐憫。”沒錯,這就是羅素生活的全部內容。以三種單純然而極其強烈的激情支配着他的一生。那麼羅素用“純潔”、“無比強烈”來形容這種激情,到底要表達什麼樣的含義?通過細讀,我認為作者用“純潔”,説明其一生的追求,除了這三種之外,別無其他;“無比強烈”與“不可遏制”呼應,也説明這

三種激情在自己漫長的一生中始終左右着自己的行為。通過渴望愛情、追求知識、同情困難詮釋是他一生為什麼活着,同時也顯現出了他崇高而偉大的情懷。

通過研讀課文,我深入理解了作者的觀點,體味到了作者的`情感態度。

首先,他寫道自己活着的第一種激情是渴望愛情。因為愛情給他帶來狂喜,可以幫他解除孤寂以及體會美好的人生境界。沒錯,愛情是世界上美好的東西。但是,什麼是愛情?以及現在的我們需要愛情的理由又是什麼?我想這是值得活在當下的人們應該思考的話題。

其次,支配他活着的第二種激情是求知。文章中作者提到自己求知的原因是:

(1)希望瞭解人類心靈;在這裏我想説“人的心靈”代指有關人本身的知識。

(2)希望瞭解星星為什麼發光;“星星為什麼閃閃發光”代指有關自然的知識。

(3)試圖理解畢達哥拉斯的思想威力,而這代指有關人與社會的知識。

作者用詩化的語言形象地表現了渴望瞭解人類自身、探索自然奧祕、理解社會科學的強烈願望。這三方面的知識涵蓋了人與自我、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全部內容,也就是説作者渴望瞭解的是一切知識。作為求知的我們,來到大學到底是為了求知還是為了享樂,或者説是揮霍父母的血汗錢乃至自己的青春?現在競爭日益激烈,有多少人為了趕上時代的步伐,日夜兼程。而學習這場激烈競爭的序幕才剛剛拉開,誰能大意的可以高枕無憂呢?更何況以後找份滿意的工作是我們的宿願!我現在的學習,其實是讓自己的心踏實一些,我今天的努力,就是今天的從容為明日的從容甚至為了後日而做的準備,可是誰又知道後天會是什麼樣子呢?一直被謠傳的2012年是世界某日,所以一些人趁機鼓吹不趁着現在好好享受,到那末日到來之時,人就無法再享受到美妙的事物了。倘若2012年真的是世界末日,我相信真正得人是不會因為末日的到來而放下手中的學習,工作的。輕易放下手中學習,工作的是那些心中沒有主見的人,是那些沒有寄託的人,是那些隨波逐流的人。

再次,作者提到第三種支配他活着的激情:對於人類苦難痛徹肺腑的憐憫。他同情苦難:飢餓的兒童、被折磨的受害者和無助老人、全球性的孤獨、貧窮和痛苦。然而也通過這些表達對人類應有生活的嘲諷。在司空見慣的環境裏,人是脆弱的。各種單調重複的信息和符號切割着視覺、聽覺以及包括第六感在內的其它種種感覺,沒有人能抗拒,麻木成為最經常的結果。如今,和平與發展是當今世界的主題。所以人類應有的生活,應當是充滿着愛,充滿着人性,平等和諧、有序發展的生活;而社會中卻一直存在貧窮、冷漠、孤寂等現象,這體現了人性的醜惡,社會制度的不公,給人類散佈了災難,破壞了人類的正常生活,壓抑和毀壞了人性。因此,這是“對人類應有生活的嘲諷”。

羅素在文中提到的三種激情是他在漫長一生中追尋、奮鬥的原動力。而“苦海”、“絕望”則表明這三種激情給他帶來快樂的同時也帶來不安和痛苦。當然,也因為這三種激情,使他永遠不會放棄希望。另外,“冰冷死寂”“深不可測”提示了孤寂的可怕,它猶如黑洞一般吞噬了作者的心。然而作者越是描述孤寂的可怕,越反襯了真摯愛情的可貴,從而表達了對愛情的熱烈追求。

在羅素力量的感召下,我為什麼而活着?這個問題雖然問的很茫然,在此,我還是想問活在當下的你們為什麼而活着。為了親情而活着?為了友情而活着?為了恩師而活着?為了所有對我們友善的人而活着?為了良知而活着?為了正義而活着?為了美好而活着?為了成就而活着?為了奉獻而活着?為了尊嚴而活着?

人生是一條無法選擇的路,我們沒有權利選擇我們的出身,沒有理由抱怨我們的家世背景,也沒有理由為生活中的跌跌撞撞而怨天尤人。最後,針對自己提問:我究竟為什麼而活着呢?我不想為死亡而活着,否則來人世何用?既然選擇我來到這裏,我就為體驗生活而活着。因為活着是一種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