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心得體會

《了不起的蓋茨比》讀後感8篇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5.75K

讀後感是我對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情節發展等方面的觀察和思考的總結,讀後感的寫作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書中的情感和人物形象,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了不起的蓋茨比》讀後感8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了不起的蓋茨比》讀後感8篇

《了不起的蓋茨比》讀後感篇1

浮生若夢,若夢非夢。浮生如何?如夢之夢。

千年前的莊子曾這樣感歎。倘若人生百年不過夢一場,光陰流轉到頭皆空。不如把世間種種、繁華萬千當作夢境,及時行樂,縱情當下。待夢醒時分決然放手,任煙消雲散,不留牽掛。《了不起的蓋茨比》正是描繪了一個華麗卻空洞的夢境,用窮盡奢華的物質和金錢堆砌出一個人、一代人和一個時代的浮生一夢。作者菲茨傑拉德筆下的主人公蓋茨比為愛情和理想打造出人間天堂般的財富幻相,他極力擺脱自己出身貧寒的現實,以極度自負的心態相信自己可以用當下的成就挽回曾經戀人的心,舊夢重温,重現往日的愛情。他的所作所為無不體現他對現實的夢幻化。

小説將主人公的命運映射在更廣闊的舞台上,這種對財富金錢的狂熱追求,窮奢極欲的消費享受,理想的奮鬥與現實的枷鎖交織矛盾,構成對美國咆哮的20年代的反映。主人公蓋茨比夢想的破滅象徵着美利堅的民族神話——美國夢的幻滅,爵士時代一去不復返,正如蓋茨比最終孤零零地離開人世,夢破魂散。

“我們奮力向前,逆水行舟,被不斷地向後推,直到回到往昔歲月。”書的結尾總是回味悠長,這似乎就是蓋茨比一生的總結。從青年時代愛上富家千金開始,他就一直渴望擺脱窮小子的身份,他在時代的浪潮中奮力打拼,尋找一切能夠讓他功成名就的機會,終於有一天他得以成全自己的愛情。金碧輝煌的巨大別墅恍若城堡,華燈遍佈在黑夜中亮如白晝,成為夜夜笙歌、紙醉金迷的富人天堂。賓客雲集,車水馬龍,宴會上他龐大的花園點綴着璀璨的燈光,彷彿萬花筒般極具魅力,吸引人們前來縱情歡樂。他得意於自己是這一切夢境的創造者,期待着曾經的戀人發現自己如今的成就,以成功者的姿態贏得黛西的心,挽回經年的愛情。殊不知他對愛情的執着追求就如同孩童一般幼稚且淺薄,那些浪漫和憧憬只是漂浮在金錢和慾望污濁上的泡沫,富家千金和窮小子的愛情故事永遠擺脱不了現實的成規。蓋茨比渴望找回過去,找回自己和黛西的愛情,然而黛西的眼中看到的不過是榮華富貴帶來的誘惑和滿足,愛情的純潔在貪婪的物質佔有慾中被玷污。黛西重回蓋茨比的懷抱只是受到了他提供的物質享受的吸引,但當她得知蓋茨比的財富是通過非法手段得來時,她對昔日戀人的種種情意便立刻煙消雲散了。這美麗的軀殼下分明藏着一個自私、庸俗的靈魂,甚至當她駕駛蓋茨比的車撞了丈夫的情婦後,她狠心地嫁禍於蓋茨比,毫不留情地置他於死地。

曾經黛西家在東埃格碼頭的綠光,是蓋茨比對未來的希望和夢想,蓋茨比把她當做是愛情的象徵,引領他為之奮鬥。然而這場愛情的背後卻是現實利益可憎的面目,它讓蓋茨比夢幻化的愛情理想在現實面前不堪一擊,這是蓋茨比和黛西的悲哀,是愛情在物質利誘下的屈從。當蓋茨比追求昔日的愛情時,或許他追求的只是自己的夢境,他像醉酒的人,在幻想的極樂中沉迷不醒,或許酒盡燈闌人散後空是悵惘,但在那之前,醉生夢死的歡愉也足以讓人溺於其中,無法自拔。

像一曲爵士樂緩緩地吐露着情慾,極盡纏綿,卻不失優雅。它是美國曆史上的“爵士時代”,縱情聲色,那上流社會的宴會上,輕歌曼舞,衣香鬢影,空氣中氤氲着的滿是紅酒和香水的淡淡氣息。人們對物質享樂的追求達到極致,對金錢財富的渴望陷入瘋狂。美國夢一度是個人追求自由和自力更生的理想,這時卻早已在物慾中沉淪,深陷利益的泥潭。主人公蓋茨比試圖通過個人財富的積累爬上上流社會,成為以消費主義為標誌的有閒階層,“有閒”體現在奢靡的宴會、隨心所欲的購物、高檔的用品上,然而這一切浮華也是美國理想主義敗落的象徵。早期從東部到西部的拓荒者對自由和幸福的追求,早已被以紐約為中心的大都市物質享樂所取代。美國新的經濟增長模式創造出空前的繁榮,國家財富迅速增加,與此同時,個人的物慾也隨之膨脹。金錢至上的觀念影響着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黛西在蓋茨比面前可以因為“從未見過這麼多漂亮的襯衣而失聲痛哭”,拜金主義的形象歷然在目。而出席蓋茨比晚宴的各色人等,皆是一副渴望爬上社會階梯,對財富無限貪婪的面孔,這是一個腐敗、墮落、混亂的時代,是一段價值淪落、道德頹廢的年代。人心在物慾橫流中迷茫不知去向,正如蓋茨比流星般稍縱即逝的繁華夢境,始於狂熱而終於冷漠,最後由絕望墮入虛無。當他的生命於人間消失時,竟可悲到沒人幾人願意出席他的葬禮。這建立於冷冰冰的金錢利益上的浮華一夢就這般黯淡地收場。了不起的蓋茨比奮鬥了半生,卻也未能如願以償,夢碎時分空餘悲涼。

浮生若夢,浮塵如空。為歡幾何?百轉千折。蓋茨比是了不起的,他將人生演繹成一場繁華的夢境,如煙花般絢爛於夜空,閃耀一時,卻也同樣短暫墜落,只留一地殘渣。他追求的愛情、地位、財富也是那個時代千千萬萬美國人所同樣夢寐以求的,蓋茨比的夢想破滅,同時也是美國夢的幻滅。這是時代創造的悲劇,是人類共同存在的心靈黑洞。有人曾説: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也許這是對當下的告誡,但歷史何嘗不是容易重蹈覆轍,當時的蓋茨比和黛西,同樣也是今天千千萬萬的蓋茨比和黛西。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以上就是一祕為大家帶來的9篇《了不起的蓋茨比讀後感》,希望可以對您的寫作有一定的參考作用,更多精彩的範文樣本、模板格式盡在一祕。

《了不起的蓋茨比》讀後感篇2

如果不是有人問我蓋茨比到底哪裏了不起,我是不會考慮看第二遍的。第二遍讀《了不起的蓋茨比》,小説中三名主要女性人物分別是黛西、喬丹、茉特爾,作者筆下的三名女性人物都表現出自私、空虛、金錢至上的品性。而蓋茨比更是願意付出一切的守望一個夢想,一個其實不難實現卻沒有實現的夢想。

書中人物除了蓋茨比之外都是普通的人,要吃喝拉撒爬梯,也有愛恨情仇,個個都有人前人後得瑟失落多張面孔,關鍵是要“過日子”,然而蓋茨比卻是個不要過日子的人似的,有太多的不同尋常的過去,以及現在,看起來像世界的中心,其實只不過是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罷了,對於這個時代來説,除了過好日子之外,英雄只不過是可有可無的點綴罷了。

蓋茨比給黛西看襯衫算是個經典橋段,黛西兩眼一花,我從來沒見過這麼多好襯衫啊。蓋茨比靜靜地看着。後來黛西當着湯姆的面向蓋茨比示愛的時候,蓋茨比接着書裏的“我”的話説下去:

蓋茨比還是這麼冷靜,他清清楚楚黛西是什麼,可是卻依舊呀挽回黛西,或者更是完成一件自己決定要做的事情,不論如何。

再後來蓋茨比死了,所謂樹倒猢猻散,眾人都不願來葬禮,可是他們又不是勢利小人而已,他們跟你我一樣,不過都是要過普通日子的`,普通人。

普通的黛西為了這種生活,第一次離開了蓋茨比,因為她不能等,很寂寞。後來她又一次離開了蓋茨比,依然是為了生活。

二十世紀初的美國西部跟東部大概有着很強的象徵意義。但我倒覺得,蓋茨比終究是這個“大多數人”生活的世界上,日常生活中,可以缺少的點綴吧。

書的故事雖然很簡單,講的卻是一個孤獨的英雄在一羣平民之中悲壯死去的時代悲劇。

《了不起的蓋茨比》讀後感篇3

這部被如此看重的《了不起的蓋茨比》到底是怎樣一部小説呢?從故事情節的層次説起吧。青年軍官傑伊·蓋茨比出生於美國中西部一個普通農家,他英俊聰明,耽於浪漫的好夢。他在南方一個大城市駐防時,和一個大家閨秀黛西一見鍾情,私訂終身。蓋茨比出徵歐洲期間,美麗風流的未婚妻卻嫁給了紈絝子弟湯姆·布坎農。

蓋茨比復員歸國,在紐約從事非法的私酒生意,發了橫財,決心奪回舊愛。這時湯姆和黛西已趕時髦遷居大紐約市長島豪宅,蓋茨比便在其海灣對面買下一所更加豪華的別墅,經常舉行盛大的晚會,等待機會吸引黛西前來赴會,以期重温舊夢。久別重逢,黛西深為蓋茨比忠貞的愛情所感動,也為他的財富動心。湯姆發現兩人間的隱情後,在紐約尋釁攤牌,當眾揭露蓋茨比靠私酒買賣暴富。蓋茨比不甘示弱,坦陳兩人間五年不渝的愛情,要求黛西跟他走,黛西卻拒絕和粗鄙不忠的丈夫分手。黛西駕車從紐約回家途中,心緒不寧,撞死了湯姆的情婦威爾遜太太。蓋茨比決心為她承擔罪責。湯姆謊稱駕車的是蓋茨比,並唆使威爾遜槍殺了蓋茨比。

三角戀愛的模式在中外小説史上屢見不鮮。一對熱戀中的情侶,由於富有的第三者的介入而分手,結果造成悲劇,也不在少數。19世紀英國小説家艾米莉·勃朗特的傑作《呼嘯山莊》就是一個例子。可是,在天才作家的筆下,一個言情小説的平常模式卻被點化成一個高貴的野蠻人心靈承受最深刻的苦難的戲劇和景象、一出驚天地、泣鬼神的愛即受難的悲劇。

?了不起的蓋茨比》的基本情節也屬於同一個模式,菲茨傑拉德的天才卻將一個並無多少羅曼蒂克色彩的三角關係點化成為一個獨特的了不起的蓋茨比靈魂受難的纏綿悱惻的悲劇。

《了不起的蓋茨比》讀後感篇4

在美國的1920年代,是一個污濁的瘋狂的花天酒地的拜金的年代,也是美國夢幻滅的時代,作者通過一個小方面入手,揭示了美國爵士時代的特徵,暗喻了大蕭條到來的原因。

小説的主要人物,尼克代表的是創業者的形象,有知識有文化,但是沒有資本。而大土豪湯姆,有的是錢,但是沒有文化,威爾遜則是一個徹底的窮人。

而蓋茨比,一個新資本家的代表,將三個人的命運交織在了一起。

蓋茨比小時候是一個窮小子,在學生時代愛上了本書的女主角黛西,並開始追求黛西,後又因為自己的經濟能力而被甩,然後就開始了自己的奮鬥,想要把黛西追到手。雖然她已經結婚。他蓋茨比是一個算是勵志的角色,對目標的執着到了一種變態的程度,不惜逾越法律的底線。這使人厭惡。

對尼克的印象是理想的`,與蓋茨比一樣同為白手起家的奮鬥者。但是尼克是理想的,拒絕了蓋茨比拉他入夥去販賣私酒的邀請,站在了法律的一邊。這大概就是本書為一的正面人物了吧。

湯姆和黛西,一個是舊時代資本家的代表,也是一個冷血的守財奴,反映了富豪階層崩壞的道德,一個是美麗時尚的飛女郎,俗氣的拜金女,每次在書中出現時令人感到一股陳舊腐臭的奢靡氣息。

威爾遜呢,是一個被時代邊緣化的人在錯誤的時代選擇了錯誤的選項,最後連復仇對象都是錯誤的,這個錯誤的人給這個故事摸上了一層陰暗的悲劇色彩。

當讀到蓋茨比被槍殺,湯姆和黛西若無其事的出國,尼克參加了蓋茨比的沒多少人的葬禮後回到老家,小説結束了,這個美國夢也相繼破滅,大蕭條,開始了。

我這拙笨的腦殼並不能對這故事有什麼深刻的體會,但是卻深刻的感受到那個年代的瘋狂,以及對身處在現在祖國新時代的我感到幸運。但是無奈,現在的我無法對它有什麼更深的體會,只能期待時間來完成它了吧……

《了不起的蓋茨比》讀後感篇5

正式接觸到這本書是在今年的暑假,而我第一次知道他的名字是在一部大熱的電視劇中,劇中男主一直收藏着這本書,我想沒讀過這本書,一定不明白此時此刻他出現的奧義所在,好奇心促使我想去一探究竟。而後,也證明了一部好的書籍值得大家反覆推敲,並以電影的視角展現給大家,根據這部小説所拍攝的電影也是好評不斷。

故事的主幹是年輕,英俊的軍官蓋茨比邂逅了美麗的大家閨秀黛西,並與之產生愛戀,軍官來自於普通的家庭,由於命運的種種,愛慕金錢與物質的黛西所嫁非人,又在一連串的陰謀中,蓋茨比被槍殺,而最終的黛西從未出席過他的葬禮,甚是悲涼。這無疑是一個具有諷刺意義的故事:時代讓人們只認得錢為何物,卻忽視了愛,世人普遍認為錢可以帶來安全感,而愛卻隨時爆發着災難的危機,明哲保身永遠是正確的。作者對這種奢華的風氣與浮誇的年代是如此的失望。

讀了一大半的時候尚未看出蓋茨比哪裏了不起,直到最後瞭解這個人的真實想法,更像是一種單純的追逐,和對內心幻想的堅守,不願去打破,固執到底,所以充滿了勇氣,讓人感覺英勇。

蓋茨比信奉這盞綠燈,這個一年年在我們眼前漸漸遠去的未來。我們在生活中有時會遇到讓人心驚的,或感歎莫深,或悲傷的時刻,而此時身邊可以觸到的温情,總是格外地讓我們銘記於心。比如作者看到發生在戴西身上的事情後心情悲涼,此時喬丹的共情和陪伴,讓心裏的温暖更甚,更加貪戀,而不願忘懷,就像媽媽摸着頭髮或者脖頸一樣的温暖的觸感。我貪戀這樣的温情,也許就像人們口中常説的生活中充滿了痛苦與繁瑣,但偶爾觸及的幸福那麼好,讓我們心甘情願的生活下去。

《了不起的蓋茨比》讀後感篇6

最近看完了放假前借閲的最後一本《了不起的蓋茨比》。如果説我看懂了什麼,説實話,我看不懂這本書,對書中的內涵也只是一知半解,瞭解到了一些皮毛而已。蓋茨比退伍後通過賣私酒,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最終富甲一方,但他退伍後卻得知自己深愛的女人黛西嫁給了別人,為了重新引起女友注意,他在女友家對面買了一幢比女友家豪華數倍的別墅,每晚派對開到深夜,但是最終他卻得知心中的女神也只是世俗僧或中的拜金女而已,他殺了女友,將自己也送上了一條死路。

了不起的蓋茨比讀後感。看完後,我感受到的更多是蓋茨比對愛情的執着與堅貞,彷彿滄海桑田也不會放棄自己深愛的女友,但同時,我也感受到了世俗的平庸和勢利,以及對那些堅持不懈的人的打擊,在當時那個昏暗、勢利、庸俗的社會下生存,是極其艱難的,也正因為如此才會有蓋茨比這樣不幸的人。

蓋茨比本來有大好前途,可以安穩地過完自己的一生,但社會摧毀了他。

《了不起的蓋茨比》讀後感篇7

上週一口氣讀了《了不起的蓋茨比》,這是一本在美國很有名的書,在美國人心目中,它對美國人的心靈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二十世紀二十年代的美國,空氣裏瀰漫着歡歌與縱飲的氣息。一個偶然的機會,窮職員尼克從美國西部來到紐約追尋自己的夢想,從事起債券生意,無意中他闖入了揮金如土的大富翁蓋茨比隱祕的世界,驚訝地發現,他內心唯一的牽絆竟是河對岸那盞小小的綠燈——燈影婆娑中,住着心愛的黛西。然而,冰冷的現實容不下縹緲的夢,到頭來,蓋茨比心中的女神只不過是凡塵俗世、任性不負責任的物質女郎。而蓋茨比走後,卻無人問津,無論生意夥伴還是朋友門客。當一切真相大白,蓋茨比的悲劇人生亦如煙花般,璀璨只是一瞬,幻滅才是永恆。最終尼克在紐約沒有帶走一片雲彩,選擇了回家,而蓋茨比卻留給了他一個現實的故事和深刻的思考。

現在的中國,有多少懷揣夢想的“尼克”,我想自己也是其中一個。當然不是每個尼克都會遇到並執著於某個物質女郎。有些“尼克”功成名就,但是卻也傷痕累累;有些“尼克”想明白,看明白了,選擇了對自己真正重要的東西;更多的“尼克”迷失了。往往我們過分執着於什麼,就越容易在什麼中迷失,經常走的太遠。我想我們需要停下來,休息一下,靜靜的思考,讓自己的靈魂跟上。

生活只有一次機會,不可重來。

《了不起的蓋茨比》讀後感篇8

那是一座漂亮的大房子,裏面有無窮無盡的奢華和令人難以置信的金碧輝煌,盛大聚會裏客人快樂的交談聲、管絃樂聲與舞曲聲混雜在一起,似乎傳遍了整個20世紀的美國。他就那樣站在房子的最中心,環顧着自己奮鬥的成果,可在他眼前閃耀着的,不是燦爛絢麗的舞池,不是,滿盤無盡的美食,不是名流人士身上的錦衣珠寶,而是一盞綠燈。

在綠燈那頭,住着他過去的戀人黛西,也住着他從前的一切美好。五年的血汗,五年的淚水,五年的隱忍,他所希望的只不過是回到從前。一想到要見她,他緊張、惶恐,生怕做錯了什麼事讓自己的夢想灰飛煙滅;一見到她,他欣喜若狂,卻又懷疑夢想是否真正成為了現實;她傷了他的心,他卻不忍放棄最後一點已破碎的希望的殘餘,直到死,他都沒明白,從頭到尾,他的夢想只不過是一場海市蜃樓……從前的黛西早就已經死了,她死在了那個揮金如土的時代裏,重現於他眼前的黛西只不過是一具自私自利、殘忍無情、世俗拜金的沒有靈魂的行屍走肉。人們都説他傻,因為一個女人葬送了自己的性命,可這句話只對了一半。他所追求的絕不僅僅只是黛西,而是從前那還未被金錢的腐臭味浸泡過的真摯的愛情,是從前純潔清澈的鄉間生活;他瘋狂地想象着童話般的世界,就算這個世界裏只有他孤身一人,他還是死死地空守在皎潔的月光中,凝視着遠方若隱若現的燈火。

可他終究是被打敗了。當他在這喧鬧、魯莽、迷亂的世界裏伸出手想要去抓住已經如輕煙一般飄走的回憶時,他就註定是個悲劇;當他執着地抱着他所謂高尚純潔的愛情理想不放時,他就註定只能在夢想中幻滅。他怎麼鬥得過這早已迷茫得不知所措的美國社會?他怎麼鬥得過這荒蕪、扭曲、空虛的世界?

而蓋茨比只是菲茨傑拉德的化身。與海明威一樣,菲茨傑拉德屬於“迷惘的一代”,在二戰之後充滿物質與慾望的美國,他根本不知道該追求什麼,根本不懂得過去已經不可追憶了。這本書讓我想到海明威早期的作品《太陽照常升起》裏面經歷過戰爭創傷的巴恩斯在戰後醉生夢死、浮躁喧囂的生活。他和蓋茨比一樣,沉浸在放浪形骸的痛苦與絕望之中無法自拔,他們找不到人生的方向,只能一味地尋求刺激來麻木自己的心靈,直到自己的靈魂被浮華吞噬,只剩下軀殼一具。可與菲茨傑拉德不同的是,海明威在苦難中成長成為一個硬漢、一個英雄,成為了一個無法被命運打垮的人,而菲茨傑拉德卻在苦難中毀滅,只留下一首令人哀歎的輓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