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心得體會

遠大前程的讀後感5篇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2.11W

讀後感是我們對作品中的人性和社會問題的思考和思索,讀後感是我們對作品中的教育和啟示的思考和領悟,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遠大前程的讀後感5篇,感謝您的參閲。

遠大前程的讀後感5篇

遠大前程的讀後感篇1

狄更斯筆下的人物神態各異,憎惡分明,生動感人,呼之欲出。

在《遠大前程》中,人物性格特色的具體表現有:1.人物本質的確定化。如小説中勾畫的郝薇香小姐就應當屬於壞女人的典型。她從小嬌生慣養,在結婚當天被新郎欺騙以後,就再也沒有邁出家門,從此“向天下的男人復仇”似乎成了她生命的全部,自我也變成了一個十足的老怪物;2.人物的明晰性。在狄更斯的小説中,每一個人物都代表了某一類人,反映了某一類人的共性。如賈格斯的形象就充分反映了當時倫敦社會的律師形象;3.深厚的人性內涵。狄更斯十分善於挖掘人物身上隱含的人性因素,並經過它們來反映人性中某些普遍性的傾向和規律的東西。喬大嫂在遭受歹徒襲擊、癱瘓在牀以後性情變得温和,臨死前還依戀地拉着喬並請求他的原諒;對於郝薇香小姐的刻畫更是入木三分:

“她剛才一向沒有正視我,此刻才第一次轉過面孔來望着我;使我大為吃驚的是她這時跪在了我面前,對着我舉起合着的雙手,這簡直使我驚駭萬分。…眼看這一位生滿白髮、面孔枯瘦的老人竟然跪在我的腳下,這使我全身顫抖起來。我請求她站起來,伸開雙臂去扶她;可是她只是抓住我的一隻她能夠抓得着的手,並且把她的頭倚在我的手腕上,悲傷地哭了起來。從前我從來沒有見她流過一滴眼淚;此刻我無言地俯身看着她,心中暗想,讓她痛哭,哭去她深藏在心中的痛苦,也許對她倒有益處。她此刻已不跪在地上,而是跌坐在地上。“哦!”她絕望地叫道,“我竟做出這種事來了!我怎樣做出這種事來了!”

這樣的描述對於人性的揭示給讀者帶來的震撼是巨大的。

遠大前程的讀後感篇2

最近,我一直在閲讀另一本外國名著《遠大前程》,儘管我才剛開始讀不久,這本書已經給我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

?遠大前程》又譯《孤星血淚》,是英國作家狄更斯晚年寫成的教育小説,主角孤兒皮普以自傳式手法,敍述從7歲開始的三個人生階段,此小説貫徹了狄更斯文以載道的風格,透過書中孤兒皮普的跌宕起落,表達他對生命和人性的看法。

我還讀過狄更斯所寫的《霧都孤兒》,仔細比較,發現兩部小説不乏共同點——都是描寫生活在英國社會底層的“小生物”的悲慘遭遇,深刻地反映了當時英國複雜的社會現實,由此可見狄更斯的確為英國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開拓和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並且他的作品至今依然盛行,對英國文學發展起到了深遠的影響。

故事從1812年聖誕節前夕開始,父母雙亡的小孤兒皮普,從小由嚴厲兇狠的姐姐撫養長大,他和憨厚的鐵匠姐夫喬經常受到姐姐的毆打。有一天,皮普在父母的墳墓前遇到一個逃犯,那逃犯嚇唬他威脅他,讓皮普為他弄來食物和銼子,善良恐懼的皮普照做了,但不久,那個逃犯就在和另一個逃犯搏鬥的過程中被警察再次逮捕。

雖然故事似乎才剛剛開始,但當時社會的陰暗,階級的不平等,皮普悲慘的遭遇和恐懼的心理,已經在字裏行間流露了出來,皮普的姐姐霸道蠻橫,不講道理,在外人面前卻很要面子;村子裏的人都見風使舵,瞧不起皮普;逃犯則仗勢欺人……只有喬和皮普心地善良,互相關心,為他人着想。但仔細想想,大家都是可憐人,誰不是為世態所迫,生活所逼呢?

?遠大前程》中還有許多故事情節和社會背景等待我去探索,我會繼續讀下去,從中得到更多啟發!

遠大前程的讀後感篇3

大家都聽説過英國的作家狄更斯吧!他可是一位著名的大作家啊!我十分佩服他,所以讀過他的好幾本書。前不久我又買了一本《遠大前程》,我讀了之後,非常有感觸。

?遠大前程》主要講了:孤兒皮普被姐姐和姐夫撫養長大,過着貧窮卻温暖的生活。為了贏得美麗、傲慢的富家女埃絲苔娜的愛情,他決定做有錢的上流社會紳士。機緣巧合,他曾經幫助過的一個逃犯發財後,暗中資助他到倫敦讀書,並進入了上層社會。皮普的面前似乎已經是展開了一條康莊大道,他的“遠大前程”在前方等着他了。於是他開始鄙視自己的出身,鄙視生活困難的親人。向埃絲苔娜求愛被拒絕後,資助他的逃犯被抓,財產全部被沒收。皮普重新被上流社會拋棄。他痛定思痛,重新考慮自己的人生,終於認識到什麼是真正的人生。過了很多年,自食其力的皮普重新回到家鄉,得到了自己來之不易的親情和愛情。

整部小説寫得真實深刻,情節大起大落,富於感染力,尤其是滿目“錦繡前程”轉眼不見的一段,以及其後歷經人情冷暖的中年皮普的形象,讓我難以忘懷。也讓我領悟到了一個人生道理:在我們人生得志的時候,千萬不能驕傲,也許哪天你就像皮普一樣,滿目“錦繡前程”刷地一下就不見了。而從皮普身上我還看到了什麼樣的生活,什麼樣的前程才是真正的“遠大前程”。我們的生活中也一樣,你一定要記住喔!

?遠大前程》是本好書,你也去看一下吧!

遠大前程的讀後感篇4

這是狄更斯的《遠大前程》(也叫做《孤星血淚》),匹普。早晨還跟媽媽説,這樣的好書,永遠也看不厭,每次看,都有新的收穫,真是好東西啊。

前陣子又重看了電影版的《悲慘世界》,下頭也許還偷空重看《我們共同的朋友》。這部片子太早了,反正是我很小很小的時候看的。還有《巴黎的祕密》,這個是很好的片子,操刀鬼就是從那裏而來。我第一次去灌雲的時候,雖然老提醒着自我不要太沉湎於這些東西,做出點正經樣貌,但怎樣也忍不住不去瞄電視裏的情節。當時看得支離破碎的,此刻重新收拾了來好好重看一遍吧。

寫到這兒老媽同志叫我吃飯,是早上剩的酒釀稀飯,紅燒鯽魚,清炒四季豆。吃魚的時候,媽媽在看一個電視劇,有不是很壞的壞人,我問媽媽,如果這世界上沒有壞人了,是不是很無聊媽媽説,大部分人是,你會是麼也是,我什麼時候都不會無聊,永遠有忙不完的事要去做。

或者壞人都在電視劇裏、書裏,現實生活沒有壞人,如果這樣呢我們往往説,書裏很完美,現實很醜陋,如果掉個個兒呢?

書裏的美醜十分鮮明,壞人好人都清清楚楚站在太陽底下,連影子都在説,是好的,還是壞的。可是生活裏,沒有那麼明確,太陽不會告訴你,影子也不會告訴你。所以看了最終的結果,真也是由衷地暢懷。壞人都遭了報應,好人都得了善果,每個人的安排都那麼恰如其分,我心甘情願地在狄更斯的手上顛倒。

此刻夜裏2:16了。看完《我們共同的朋友》。看完,真讓我感動。這麼好的片子,這麼好的人,這麼好的情節,這麼好的美,——如果你們去看一看,就會看到這些,從狄更斯寫出來到此刻,我想已經感動了無數無數的人。據説這是他最終一部小説,用這樣的作品結束一生,是多美妙的事。

這個片子讓我心懷仁慈,,讓我覺得我應當再對自我好一點,對別人好一點,僅我所能。

夜空如此寧和與潔淨,我會心懷感恩去睡,和期待明天。

遠大前程的讀後感篇5

狄更斯的這部經典小説很有魅力,既風趣幽默又寓意深刻,好看易讀而又令人感概良多,就如品了一杯好酒,歷久彌香,回味無窮。書名為遠大前程,實際卻是一場真實發生而又破滅的幻夢,是主人公皮普的一場華麗旅程,從霧氣瀰漫、沼澤遍地的英國鄉村質樸生活到繁華都市倫敦的五色斑斕,最終迴歸鄉村,這場幻夢卻讓皮普對生活有了更深的認識,也讓我們讀者有了更多的感觸。

小説分為三個階段:幻夢前,幻夢中,夢破滅後。

幻夢前,主要是講的社會環境加之人的意識的萌芽,異常是在那個年代英國根深蒂固的階級意識下,小皮普開始只是一個有些膽小、心思單純的孤兒,跟着經營鐵匠鋪性格暴躁的姐姐和心地善良的姐夫喬一齊生活,認為自我的未來就是繼承姐夫的鐵匠事業。但自從親戚潘波趣帶他走進鎮上的孤僻富豪赫香薇小姐的那座莊園,並認識和他同齡的美麗養女艾思黛拉之後,異常是對艾思黛拉的愛意使得皮普的心境開始發生變化。而狄更斯對這變化的發生發展從語言、動作、心裏等方面的描述讓人回味無窮,比如書中寫道:我之後也曾不止一次地嚐到過一種滋味,覺得一時間彷彿天上落下一塊厚厚的帷幕,蓋沒了人生的一切樂趣和美妙的幻想,使我百無聊賴,僅有渾渾噩噩耐着性子度日。記得之後有一段時間,我常常在星期天黃昏站在教堂公墓裏,看夜幕降落,拿我自我的前程跟那一片寒風蕭瑟的沼地景色相比較,覺得兩者倒頗有些類似之處:一樣單調、一樣低下、一樣看不見出路、一樣是濃霧瀰漫、大海茫茫。英國鄉村的那濃霧一向在書中反覆出現,有時消散一些,有時又瀰漫更多,就如皮普的前程,看似暗淡卻突然有了轉折,看似光明卻又危機重重。

一個突然從天而降的消息改變了皮普,讓他走進了繁華倫敦,走進了這個美麗的幻夢。幻夢中的皮普在這外界環境影響下內心的掙扎更加激烈,比如回老家去看望過他誤以為給她遺產的赫香薇小姐後,卻找藉口不去看望給他温暖和愛的姐夫喬和朋友畢吉!這些種種無不在他的內心掙扎中,但掙扎之後更多的卻是走偏了。雖然我們在他的掙扎和朋友赫爾波特中能看到皮普本質上善的一面,可是一些不好的品質在皮普的身上漸漸呈現,揮霍無度、瞧不起自我原本的家人和故鄉、對虛榮的上流生活的迷戀。就在這時,那個雨夜中,漸漸沉淪在倫敦所謂的上流社會奢華生活中的皮普卻被命運給了他當頭一棒,原先一向以來資助自我的並不是赫香薇小姐而是以往幫忙過的逃犯浦俄洛斯。這一棒突然而劇烈,讓皮普漸漸清醒於自我的生活,認清自我的現實,也讓他感覺到欺騙(赫香薇)。而在認識到自我的金主之後,狄更斯的描述,對於皮普對浦俄洛斯感情由厭惡到感激的逐漸變化也很有意思,一點一點的變化,內心的波動,而籌備逃跑那一段則是小説中難得具有戲劇效果的緊張戲碼,在最終逃跑的湖上,浦俄洛斯對皮普説:“我們誰説得上過幾個小時會是怎樣個光景呢?正像我撩得起這把河水,卻看不見河底一樣,可是,河水我抓不住,時光我也留不得,水從指縫中漏掉了”,這段話既暗示了逃跑的失敗,也證明了皮普這遠大前程是一場幻夢,而更多的是對命運對時光的感歎!

遺產消失了,浦俄洛斯也因為受傷在審訊前去世了,心中的愛人艾絲黛拉嫁給了自我厭惡的人,一切就如黃粱一夢,轉眼變為泡影。而這時候幫忙自我的還是那個善良的喬,而現實的一切加上這份愛使得皮普在內心掙扎中,在對與錯中認清了方向,迴歸本質的良知。在回到那改變自我生活、此刻已經變為廢墟的莊園中,他見到了同樣被生活歷練的艾絲黛拉。“我牽着她的手,和她一同走出這一片廢墟,當年我一次離開鐵匠鋪,正是晨霧消散的時候,如今我走出這個地方,夜霧也漸漸消散了。夜霧散處,月華皎潔,靜穆遼闊,再也看不見憧憧幽影,似乎預示着,我們再也不會分離了”,這是全書的結尾,霧的意象也在次出現,這一次是散開,但和多年前離家的夜霧散開不一樣,這一次看見了皎潔的月華,看得更清晰更明亮,很喜歡的一個結尾。

這本書除了寫主人公這一場幻夢之外,幾個配角人物也令人印象深刻。比如:法律顧問賈格斯,每次在處理完一件工作上的案件後都要洗手,彷彿怕被這案件給玷污了。還有他的助手文米克,在工作上靈活嚴肅冷靜,而在生活中卻趣味幽默,他那設計別緻精妙的家就是他的世外桃源,而他把工作和生活劃分得如此的徹底讓人驚訝。當然,赫香薇小姐那座幽暗的莊園,那永遠停滯的新娘打扮在她死白而日漸衰老的皮膚襯托下令人感到驚悚,佈滿灰塵和蟲子的新婚餐桌,想必也印在了讀者的腦中。

跟着皮普一齊經歷了這一場幻夢,這一切的喜怒哀樂,我的眼前是英國鄉村的濃霧和沼地,漸漸的這濃霧化開了,散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