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心得體會

關於《千年大運河·文脈頌中華》直播心得感悟範文合集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9.95K

京杭大運河歷經千年的歷史,對我國南北地區的經濟文化發展等都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對於大運河,大家有多少了解呢?以下是本站小編和大家分享關於《千年大運河·文脈頌中華》直播心得感悟範文合集相關參考資料,提供參考,歡迎你的參閲。
 

關於《千年大運河·文脈頌中華》直播心得感悟範文合集

 

千年大運河· 文脈頌中華直播活動觀後感心得體會1

京杭大運河的歷史起源十分悠久,從最初作為水路運輸線到如今成為連接海河兩岸的經濟文化帶,甚至對於我國與世界各國的溝通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在新的歷史文化時期,如何結合國家戰略,保存這一文化遺產並對其進行建設和規劃,具有重要的文化戰略意義與深遠的時代意義。同時,大運河的開發建設直接影響我國河流沿岸的城市化建設、各色產業發展、生態環境保護進展,因此,通過回顧運河的發展歷史,遵循其發展的特定規律,從中尋求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的新思路,有益於其在新的階段發揮更大的價值,推動生態、經濟、政治、文化的全面發展,提高人民的幸福感和精神品質。

京杭大運河的歷史沿革

京杭大運河的建設起源可追溯到春秋時期,工程歷時約一千八百多年,從公元前5世紀初開始興建,經過朝代更迭直到13世紀末才正式完工,其是世界上最早開鑿的、里程最長的人工運河,相較於歐洲國家最早人工運河完工時間早了兩千餘年,深刻體現了古代人民對於發展航運、改造生活環境的智慧和強大的意志。本文將分為三部分簡述大運河的歷史變遷,瞭解大運河在歷朝歷代的建造版圖和主要過程。

春秋戰國時期,我國的長江中下游地帶和淮河區域就出現了人為開鑿的運河,史書中記載最早的是公元前486年由吳國宰相伍子胥帶領吳國百姓開鑿的邗江,當時的主要目的是為了運送軍隊與他國征戰。公元前360年開始修建鴻溝,最終形成了聯結多條河道的水路交通網,極大推動了當時各國間的物質文化交流。後來在漢朝陸續新建了汴渠、白溝、平虜渠等運渠,形成了大運河初步的輪廓。

隋煬帝時期,為了向都城洛陽運送豐富的江南地帶的物資,同時控制華北區域的軍事力量,公元603年開始鑿建永濟渠,後又開鑿了約一千多公里的通濟渠,之後於公元610年開始了江南運河的河道工程,之間歷時二十餘載,形成了規模龐大的隋運河系統。唐宋兩代基本沿用隋運河的航運系統,並且使其發揮了重要的漕運功能,促進了沿河地帶的商業發展。

元代以來,由於運河年久失修致使多處地段不能進行航運,阻礙了物資的運送。為了使運河直接從淮北經山東進入華北區域來縮短運輸里程,改造了江南淮北的多處地帶,並最終使得京杭運河全線通航。之後,歷經明清兩代,我國勞動人民在改善河道淤塞等問題的基礎上,對運河均進行了局部的修繕。但近現代以來,由於戰爭因素導致河道被毀嚴重,直到解放以後,經重新整治和管理河道又獲得了新生。

大運河的現狀及其文化帶的建設意義

京杭大運河目前存在部分河段水質較差甚至乾涸的現象,且由於流經區域極度廣泛,運河流經城市地段受到保護和重視,因而河堤建設保存較好,然而流經村莊田野等地由於無人修繕管理導致河堤的嚴重破壞,甚至成為垃圾孕育的場所,嚴重污染了水源,破壞了當地水生動物的棲息環境。不僅如此,缺乏監管也導致河道附近的古文物遺存被荒廢破壞,凝結着人類珍貴的知識結晶和辛勤付出的傑作逐漸消逝埋沒於歲月的長河。

大運河在古代是南北交通的重要樞紐,隨着世界經濟和科技的不斷髮展以及各國間的密切融合,時至今日又具有了新的特殊使命。在當代,大運河的文化建設正契合一帶一路建設、長江經濟帶建設與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國家戰略,對於帶動旅遊產業的發展也能發揮其得天獨厚的優勢。除此以外,加強對運河的建設與監管,對於古文物建築遺址的保護及其文化內涵的弘揚也有深刻的現實意義,也有益於提升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另外,京杭運河的文化帶建設對於促進河岸文化產業與其他產業的交融、帶動沿岸區域經濟效益的增長及促進全球貿易合作的密切關係都有不可比擬的價值。

大運河文化帶的建設思路

首先,應當重視運河遺址藴含的歷史價值和文化內涵,保護留存的珍貴建築。

中國大運河於2014年6月22日正式申遺成功,列入了《世界遺產名錄》,然而遺址的保護現狀令人堪憂,為此需要加強對京杭運河的全面認識與研究,制定有關運河文化傳承和生態環境保護的法律規章,並進一步加強各地區間的協調與各部門的合理分工管轄,來從各個方面為保護運河文物和傳承運河文化奠定堅實的基礎。

其次,京杭運河自興建以來以豐富的水資源養育了沿岸地區的人民,帶動了周邊城鎮的興起與發展,如今依然可以利用交織的航線推動城鎮的建設和發展。在文化帶建設過程中,要將其與河流兩岸居民的生活和生產緊密聯繫起來,可建立一些文化創意小鎮,進一步優化獨具特色的城鎮體系,使民眾充分享受運河帶來的便利與其對周邊產業的益處。

再次,可深入挖掘運河的文化內涵,利用其山清水秀的自然景觀打造養生旅遊度假基地,對此可根據河段的特色和優勢進行建設和規劃,比如山東臨清作為歷史文化名城承載了厚重的運河歷史,可在當地建設博物館、運河古街等項目。另外,在水源充足、綠化優美、氣候適宜的地區可開發建設温泉旅遊景點和休閒度假區,既擴建和維護了運河的生態環境區域,又助於弘揚悠久的運河歷史和傳播優秀的傳統文化和精神,從而提升國民的認同感和文化自信。

最後,可積極打造融合了第一、第二和第三產業的多元特色文化產業,構建集生態、旅遊和文化為一體的新型文化產業鏈,以綠色生態為發展理念注重環境保護和多元文化產業的協同發展。同時,積極促進農業、林業、水利建設和文化產業的融合,形成產業和諧發展、共同促進的局面。

另外,可依託我國的國家戰略和建設項目,積極發掘京杭運河的全球性戰略意義,藉此提升其在世界的關注度和影響力,以國際視野打造“世界運河文化之都”,建設極具標誌性的運河文化景觀,聚焦社會熱點,使大運河的文化和歷史傳播得更為深遠。

目前京杭大運河的文化帶建設已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所以必將以更為長遠的目光從整體上提升其發展層次和水平。在文化帶建設過程中,應當明確各河段的區域特點和歷史變遷,採取多元化、差異化的發展戰略,同時在保存珍貴的文化遺址的基礎上加強對運河文化和歷史的傳播和弘揚,積極開拓和建設與其生態環境相適應的多元文化產業和旅遊業,使運河持續不斷地造福人民,將其綿延不絕的文化精神傳揚給華夏兒女。

千年大運河· 文脈頌中華直播活動觀後感心得體會2

京杭大運河北起通州,南至杭州,全長1700多公里。從文化的角度看,它具有很多特徵,其基本特徵可以歸納為四個方面。

第一,大運河文化具有農業文明和商業文明的雙重性。中國古代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自然經濟社會,自夏、商、週三代以來,農耕經濟就成為中原王朝的主要經濟形態。大運河的產生與當時統治者爭霸和鞏固政權有直接關係,他們的政權是建立在農業經濟基礎上的上層建築,也是農業文明的組成部分。所以大運河實質是農業文明的產物。 大運河所經過的區域都是我國古代農業經濟發達的地區。大運河的開發和保護必須與農田水利建設事業緊密聯繫在一起。大運河不僅有調節沿岸生態平衡的作用,還可以起到防洪排澇的作用。尤其是隋唐以後,大運河的貫通直接加強了南北方農業生產技術的交流、南北方農作物品種的相互移植與栽培,促進了各地區經濟作物的普遍種植,使運河地區的生產力水平大幅提高,從而促進農業經濟的穩定增長。當大運河形成以後,在服務當時統治者的同時,也帶動了沿岸區域的商業發展。因運河而興起的商業城市,創造了獨特的運河商業文明,淮安、寶應、高郵、揚州因運河帶動,工業、商貿及手工業極為發達;濟寧是煙草盛產地,每年數百萬銀兩交易量;儀徵是鹽、材料、煤、棉麻商品的集散地;蘇州號稱“天下第一碼頭”,各種集散於此;通州是全國物資流通樞紐和最大的中心集散地。應特別指出,明代中後期,在商品經濟發達的運河區域,如蘇州、杭州等地的某些行業已經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

第二,大運河文化具有的包容性是其內在特徵。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關於《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的最新一版《行動指南》把大運河的特點歸結為:“它代表了人類的遷徙和流動,代表了多維度的商品、思想、知識和價值的互惠和持續不斷的交流,並代表了因此產生的文化在時間和空間上的交流與相互滋養,這些滋養長期以來通過物質和非物質遺產不斷得到體現……”這是對大運河文化的載體——大運河的特點的概括。大運河的最大特點就是“動”,包括人類的“動”,商品、思想、知識和價值的“動”,文化的“動”。大運河“動”的特點體現在文化上就是它的包容性。 大運河文化的包容性是大運河文化的內在特徵,指的是大運河本身心胸的寬廣。大運河溝通了燕文化區、趙文化區、齊魯文化區和吳越文化區,由於各個區域地理環境的不同造成的自然條件的差異,生活習俗的不同所帶來的文化背景的各異,軍事上的封建割據所形成的政治體制的不同,這都形成各個區域的文化的不同。大運河貫通以後,運河區域的社會、經濟得到不斷的發展,這不僅為運河區域文化事業的發展提供了雄厚的物質基礎,而且也促進了南北文化的大交流,使各種文化相互接觸、整合,從而形成了大運河文化的包容性。

第三,大運河文化具有的開放性是其外在特徵。大運河文化的開放性是大運河文化的外在特徵,或者説是大運河文化對待外來文化的態度。這和大運河文化的內在特徵是分不開的,甚至可以説是由其內在特徵,即包容性決定的。大運河文化的包容性是指它內在的胸懷。正是由於其寬廣的胸懷,才有對待不同地方文化開放的自信。大運河文化的開放性主要體現在具有較強的開拓性,善於兼收幷蓄國內其他文化,融會貫通,逐步豐富自己的文化內容。例如,在唐代的時候,胡樂、胡舞、胡服,在運河流域就風靡一時。唐代大詩人、新樂府運動的核心人物元稹在《法曲》中寫道:“女為胡婦學胡粧、五十年來竟紛泊。”在音樂、服裝上吸取各地各民族的文化內涵。 大運河文化的開放性不僅體現在吸收對流域外各地文化精華上,還體現在吸收外域文化的精華。如印度佛教傳入中國後,逐漸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而中國化,無論從佛教建築、佛教造像、佛教儀式等各方面都呈現出中國特色。在運河沿線的北京、通州、揚州、蘇州等地都有大量的寺廟,成為運河流域佛教的傳播中心。如運河北端的通州,解放前幾乎村村有寺廟,有的村甚至有幾個廟。明代後期,從西方來的傳教士利瑪竇數次通過運河從張家灣登岸進京,通過各種努力,傳教士們獲得傳教的合法地位。傳教士們在傳播教派的同時,把西方的自然科學成就也介紹到中國來,使當時的人們首次感受到西方文明的魅力,並拉開了“西學東漸”的序幕。 大運河文化的開放性還體現在將中國文化傳播到國外。運河沿岸的城市有很多都是對外文化輸出的重要據點,尤其是京城和運河南部城市。從唐到清前期各代,朝鮮、日本、以及東南亞、南亞諸國甚至是歐洲的客商、文化使者,經過運河沿岸城市到達當時的京城。這些人一方面帶來自己的文化,傳播在運河流域,同時也將中國的文化,尤其是運河沿線的文化帶回本國。特別是在元朝以後,由於北京一直是強盛、統一封建王朝的首都,大運河成為東南亞諸國以及朝鮮、日本朝貢的首選路徑。貢使們往來於運河之上,見證了帝國曾有的輝煌和大運河的繁華。

第四,“外柔內剛”是大運河文化的重要特徵。在分析大運河文化特徵時,人們常將其和長城文化一起比較,認為長城文化具有“陽剛”的性格,而大運河文化則具有“陰柔”的特徵。這種觀點只説對了一半,其實,大運河文化具有外柔內剛的特徵。 從表面上看,大運河缺少長城的壯觀,沒有高大挺拔的外形,只是連接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的一條人工河流,在普通人心裏,大運河和普通河流沒多大區別。這只是大運河“外柔”的一面,大運河還有“內剛”的一面,而且,也是大運河主要方面。 大運河文化的“剛”特徵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首先,開鑿和利用大運河體現出高瞻遠矚的戰略智慧和治國理念。大運河雖不是軍事防禦工事,但大運河不僅可以保障軍事物資的供應,還加強了南北的溝通,直接促進了國家經濟的繁榮,政權長治久安,百姓安居樂業,這有利於綜合國力的提高。大運河促進了國家的強盛,國家的強大是保證國家長治久安的最好保障。所以,從這個角度講,開鑿和利用大運河體現出高瞻遠矚的戰略智慧和治國理念。其次,大運河是一項綜合工程,要開鑿並管理維護好大運河是對國家綜合實力的檢驗,也有利於促進國家的綜合實力。大運河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經濟實力、管理能力、科學技術等各方面的保障。以科技為例,在北宋時期發明閘室技術,至今,還為三峽水利工程所採用;涵橋疏通技術已採用了與現代水輪機相同的技術;高精度利用等高線水文地理科學原理,為當代人驚歎。再次,從歷史的角度看,更能發現大運河的“剛性”。在中國古代,似乎可以發現這樣一個現象:大規模修築長城的朝代,不是滅亡於北方遊牧民族的鐵騎之下,就是在自己百姓的反抗洪流中退出歷史舞台。而大運河暢通的時期往往是該王朝最強盛的時期,當大運河不能通航或部分廢棄,必將給國家帶來不可估量的損失,甚至導致王朝的滅亡。所以大運河文化是“內剛”,這種“剛”是真正的“剛”。

以上四個特徵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體現了大運河文化“融合”的性格。大運河文化的交流、融合是不同文化地域的文化元素之間的平等對話。不同的文化通過互動的解讀與詮釋,不斷地衝突、融合並改變着,形成了大運河文化的自己的性格——“融合性” 要深入瞭解大運河文化還應從特徵看到體現該特徵的核心精神。大運河文化具有的四個基本特徵,實質上就是中華傳統文化中“和”文化的體現,或者説大運河文化的核心精神就是“和文化”。 所謂“和”,是指和諧、和平,其初義是聲音相應和諧。中華和文化人文精神源遠流長,《國語·鄭語》記載了西周末年史伯論和同:“夫和實生物,同則不繼。以他平他謂之和”,老子講“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道之所以能化生萬物,是因為道藴含着陰陽兩個相反方面,陰陽相互作用而構成“和”,“和”是宇宙萬物的本質以及天地萬物生存的基礎。《管子》認為畜養道德,人民就和,“和合故能習”。和諧所以團聚,就不會受傷害。墨子認為“和”是處理人與社會關係的根本原則,而“離散不能相和合”。“和”是社會和諧、安定的調節劑。 孔子以“和”作為人文精神的核心,強調“禮之用,和為貴”。他主張治國處事、禮儀制度應以和為價值標準。為政“寬以濟猛,猛以濟寬,政是以和”(《左傳》昭公二十年),猛寬相濟互補。處理人與人關係,“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論語·子路》),表示孔子對“和而不同”的贊成態度。 除此之外,在儒家經典中,還有許多關於“和”的論述。《淮南子》:“天地之氣,莫大於和……陰陽相接,乃能成和。”《中庸》:“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禮記》:“人之所以羣居,和壹之理盡矣。”董仲舒:“德莫大於和”,“和者,天地之正也”,王夫之:“陰與陽和,神與氣和,是謂太和”等。“和”成為中國文化思想中被普遍接受和認同的人文精神,尤其是大運河文化集中體現了“和”思想。大運河文化的四個基本特徵都是“和”文化的體現。

千年大運河· 文脈頌中華直播活動觀後感心得體會3

京杭大運河對中國南北地區之間的經濟、文化發展與交流,特別是對沿線地區工農業經濟的發展起了巨大作用。

元代會通河和通惠河開通後,京杭運河完成,明代進行了大規模整修,建立了完善的漕運管理制度,600年間,運河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南北交通要道,商運繁盛,運河兩岸興起數十座商業城鎮,對古代經濟的貢獻無法估量。

大運河的開掘加強南北交通和交流,鞏固中央政府對全國的統治,加強對江南地區的經濟建設,促進了中原文化和南方文化相融合,並且方便南糧北運。漕運之便,澤被沿運河兩岸,不少城市因之而興,積澱了深厚獨特的歷史文化底藴。

京杭大運河顯示了中國古代水利航運工程技術領先於世界的卓越成就,留下了豐富的歷史文化遺存,孕育了一座座璀璨明珠般的名城古鎮,積澱了深厚悠久的文化底藴,凝聚了中國政治、經濟、文化、社會諸多領域的龐大信息。大運河與長城同是中華民族文化身份的象徵。

人們常賦予“中國大運河”各種不同的意象,有人説她是“中國臍帶”,也有人説她是中國城市的“温牀”,這些寓意都在於表達大運河對生命的創造和養護所作的貢獻,正是因為大運河對其沿線自然、城市、文化生命的哺育,才使運河自身在漫長的2000多年的時間裏有了“生生不息”的動力之源,運河兒女的勤勞智慧不斷使運河呈現出新的生命氣象。在當代,“中國大運河”申遺成功迎來了運河變化發展新的契機,在現代化交通高度發達的時代,大運河因為申遺成功而實現其生命轉型,她的文化生命將得到充分彰顯,“活態的、線性的文化遺存”“複雜的、豐富的遺產檔案館、博物館”是對其文化價值的高度評價,但是,應該認識到,“中國大運河”申遺成功只是運河變遷史上的一個新的起點,成為世界遺產不是“中國大運河”的終極目標,保護大運河,使其“生生不息”的精神品質得到可持續發展才能體現大運河最根本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