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心得體會

人間失格讀後感精選模板示例三篇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3.06W

《人間失格》這本書可以決定我們的深度,讓我們端正自己的讀書態度,變成優雅之人,你是否也有這樣的體會呢?寫一寫相關的讀後感吧,以下是本站小編和大家分享人間失格讀後感精選模板示例三篇相關參考資料,提供參考,歡迎你的參閲。

人間失格讀後感精選模板示例三篇
人間失格讀後感1

讀了太宰治的《人間失格》,感受頗深,似懂非懂。

這本書以手札的形式表現了太宰治的內心獨白——一個渴望愛又不懂愛的“膽小鬼”。只不過將故事的主人公換成了一個叫葉藏的青年。

面對世人,葉藏總是怕得發抖。他無法理清人類生活的頭緒,他將懊惱暗藏於心,一味地掩蓋自己的憂鬱和敏感。所以他常常用滑稽搞笑來掩蓋自己內心的恐懼。

他生來就是是一個孤僻的孩子。他曾想過結束自己的生命,但都被救了回來。在成長的道路上,葉藏只交了兩個朋友,但交友不慎,同他們走上了歪道。

但最後葉藏頓悟了。梅勒斯請求他的朋友作為人質等待他趕赴刑場。如果梅勒斯沒有回來,那麼他的朋友將替他而死。但梅勒斯最後冒着風雨趕到了刑場。

葉藏也從這個故事中找到了人與人之間的信任。他開始慢慢接受這個世界,至少他可以與別人交流了。

太宰治曾説過:“膽小鬼連幸福都會害怕碰到棉花都會受傷,又是還會被幸福所傷。如今的我談不上幸福,也談不上不幸。”

這就是《人間失格》。在這裏,人性的醜陋和虛偽,無可遁形。

人間失格讀後感2

《人間失格》全書都瀰漫着一股頹喪、自暴自棄的氣息,甚至是厭世的,讀至一半,我開始疑惑它的悲觀基調為何會在書榜中常年居於高位。

以第一人稱描寫的主人公,有孤僻性格。從童年開始,“我”的內心思考問題就十分消極而深刻,深刻是往消極中不斷延伸,已至於“我”害怕和惶恐去跟別人交流什麼,但是找到了另一種表達方式——搞笑。用極盡搞笑的方式去面對任何事情,偽裝自己的悲觀內心。一旦出現看穿他的人,又會陷入十分的惶恐。

主人公的性格並非社恐,生於富裕有威望的家庭,是家中比較小的兒子,父親在家庭中是頗具威嚴和地位(在外當官),對父親有一定的害怕,但父親對他並沒有很嚴厲。抱着主人公的性格何為從小開始就如此悲觀消極的疑問一直讀完。之後的人生,也是一步步越走越壞,在高中時代就參加地下運動,結識狐朋狗友,吃喝嫖賭,然後以一次和有夫之婦的跳海殉情被救為界限,正式被家中斷絕關係,從此更是自暴自棄,窮困、欺騙、睡女人、酗酒,到後來毒癮成性,被關進精神病院最後被家中大哥接回鄉下養病。

主人公認為他人生的錯誤在於父親和比目魚。父親並沒有露面處理,擔保人是討好父親的門客比目魚。他無處可去,學業已荒廢,暫時住在比目魚家中。為何要將大部分原因怪罪在比目魚身上,是因為怪比目魚沒有很明確的傳達主人公家中的意思:如果還想繼續學業,那麼家中會幫助他、贊助他學費回到學校。比目魚出於心機的“好心”,告訴主人公自己考慮接下來要怎麼辦,他會給予幫助。自此傳達的錯誤信號,讓主人公不想給他添麻煩,或者供養他從而厭煩他,從此人生道路偏離。

這是書中“我”的觀點,可以看出,“我”沒有一點積極心態,把人生偏差過錯輕易歸咎他人,(假使“我”得知真相,但參考“我”的習性、性格,人生也不一定會回到正途)並且“理所應當”地越過越混,一直似乎都是在尋歡作樂又窮困潦倒的邊緣亦夢亦醒,又異常孤獨。

書的最後附着上了作者太宰治的生平軌跡,太宰治本身命運曲折,書中很多主人公的經歷和都與他類似,最明顯的是主人公和作者都多次嘗試自殺,自殺的方式幾乎相同,可以説本書也是他自身的一些自述。

對於作者的自殺原因,我們無從而知,從譯者的推測中可以窺中一二,他是這樣一個內心擁有至高無上的温柔的人,對待女人即使如此,因而無法拒絕情人的自殺提議。折射至《人間失格》中出場的女性也頗多,佔據大幅,各自撫慰、陪伴過主人公一段時間。

這本書的價值,可能要研究過日本歷史和文學發展史,才能更深刻體會。瞭解生平後發現太宰治是日本一個重要而多產的作家,主導着當時二戰後“無賴派”文學。本書是我讀過他的第一部作品。有機會去研讀日本史後,在讀作者一些其他作品應該會更好。

所以,理解淺顯的我,怕不好下筆,也拖延和中間擱置了這篇讀後感。

人間失格讀後感3

一週的時間,讀完太宰治的這本書。

很多人説這是一本閲讀體驗不太好的書,很多人説這是一本充滿抑鬱的書。

但我卻從中讀出了不一樣的味道,而直到讀完也明白了那句生而為人,我很抱歉的真正含義。

先説三章手札,作者不管是在童年還是青年亦或是中年。一直都在為了別人活着,不管是小時候為了博得父親一笑,把想要的禮物從書換成獅子舞面具,還是長大,成人,懂得世故以後那種完全沒有自我活着的狀態。所謂我很抱歉,是自己像這個世界妥協像自己的道歉,是一種對如同木偶人生的嘲笑。

手札之後的內容,作者從多個不同的角度去加以論證這件事人是應該活出自己還是成為別人眼中最好的自己。

另外,很多人説,作者對這個世間充滿了絕望,但這句話應該還有下句:同時也充滿了希望。

只不過,那種留於文字表面的絕望太過濃重掩蓋了在深處沉寂的希望。

當你讀完這本書的時候,你會發現,很多就是在寫自己,比如作者本人的種種表現,比如那個出名以後墮落的畫家,比如最後這個故事的父親。沒有人可以做到活出真正的自己,如果你還想悠然的活着,勢必要對自己做一些改變,一天天一點點。

最終,你成了所有人都喜歡卻唯獨被自己討厭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