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心得體會

紀錄片《抗美援朝保家衞國》的感悟心得優秀範文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3.05W

紀錄片《抗美援朝保家衞國》真實還原了抗美援朝的作戰過程,詳細描述了當時黨中央所做的艱難決策。以下是本站小編和大家分享紀錄片《抗美援朝保家衞國》的感悟心得優秀範文相關參考資料,提供參考,歡迎你的參閲。
 

紀錄片《抗美援朝保家衞國》的感悟心得優秀範文

 

《抗美援朝保家衞國》心得體會1

“我愛親人和祖國,更愛我的榮譽!

我是一名光榮的志願軍戰士!

冰雪啊,我決不屈服於你!

哪怕是凍死,我也要高傲的聳立在我的陣地上!”

這是一位叫宋阿毛的志願軍烈士生前寫下的絕筆信。他是犧牲在長津湖戰場上129名戰士中的一員。他們在風雪中堅守陣地、阻擊敵軍六天六夜;他們以戰鬥姿勢凍死在戰壕裏,槍口仍對着敵人;他們就是中國人民志願軍偉大戰鬥精神的昇華——“冰雕連”!

這組讓敵軍見了也肅然起敬的冰雕羣像,用血肉之軀築起了祖國的鋼鐵長城;用堅毅與頑強凝聚起強大的中國力量,鑄就了中華民族魂。是他們用鮮血和生命證實了自己對祖國和人民的無限忠誠;用筆直的脊樑撐起了共和國,也撐起了我們今天的和平與安寧。他們就是我們心中“最可愛的人”。

這世上,從沒有天生的英雄,誰的生命都只有一次。可總有一羣人,從未辜負自己的誓言。有一分熱,發一份光,把點點螢火匯聚成温暖人間的星河;把對祖國和人民的使命感、責任感薪火相傳。三尺講台就是我的“戰場”,援疆之路就是我的新徵程。秉承援疆初心,擔當肩上使命,嚴守各項紀律,努力成為我們這支“招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能勝”的本溪援疆隊伍中合格的一員。 援疆不僅僅是一種家國情懷,更是一種對黨和國家的忠誠,是我們駐守邊疆的一種責任與擔當。正因為我們援疆人能夠把祖國放在心頭,以祖國的利益為重,才能夠做到無怨無悔。我們矢志奮鬥,淬火成鋼;縱然直面風雨,也能無畏堅強!

向“冰雕連”致敬!向中國軍人致敬!

《抗美援朝保家衞國》心得體會2

1950年6月,朝鮮內戰爆發。9月,美國等國以“聯合國軍”的名義在仁川登陸,並越過“三八線”把戰火燒到朝鮮半島北方,迅速向中朝邊境推進。雖然當時中國正面臨着鞏固政權、恢復經濟的緊迫任務,但應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請求,中共中央多次召開會議,經過反覆權衡,在10月上旬做出了抗美援朝、保家衞國的艱難決策。在這場異常殘酷的戰爭中,中國人民志願軍譜寫了氣吞山河的英雄壯歌,創造了人類戰爭史上以弱勝強的光輝典範。

革命英雄主義精神是抗美援朝精神的內核。在長津湖、龍源裏、鬆骨峯、大同江、上甘嶺……志願軍戰士們冒着零下30多攝氏度的嚴寒,在白雪皚皚的崇山峻嶺中縱橫馳騁、浴血奮戰,以劣勢裝備進行殊死搏鬥,面對敵人飛機的密集轟炸,志願軍堅守陣地,決不後退一步。

在朝鮮上空,志願軍空軍面對的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美國空中力量,兩國空軍作戰實力懸殊。一羣年輕的共和國雄鷹,憑藉勇敢頑強、不怕犧牲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和靈活機動的戰術戰法,不斷在實戰中書寫傳奇,取得令世人震驚的輝煌戰績,打破了美國空軍不可戰勝的神話。

在朝鮮戰場上,志願軍中湧現出無數英雄人物:羅盛教、黃繼光、邱少雲……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最可愛的人。正是這些人民英雄用自己的血肉之軀將世界頭號強國擊退,同時也鍛造了敢於壓倒一切困難而不被任何困難所壓倒的自強品格和必勝信念。

美軍在回憶文章中寫到:中國士兵是頑強的敵人,他們雖然沒有防彈背心,沒有鋼盔,攜帶製造粗劣的手榴彈,爆炸力不及美軍的一半,糧食是用米和雜糧磨成的粉……但是,他們永遠向前作戰,奮不顧身……戰後,美軍對志願軍做出這樣的評價:這是世界上唯一一支能用步兵圍殲機械化部隊的軍隊,步兵戰術堪稱巔峯,這是隻有中國才能做到的奇蹟。

國防大學教授劉光明這樣闡釋抗美援朝精神的豐富內涵:抗美援朝戰鬥取得偉大勝利,靠的是中華兒女英勇頑強、捨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這場戰鬥不僅是武器裝備的對抗,更是鋼鐵意志的對決。

紀念戰爭是為了珍愛和平,紀念英雄是為了守護正義。70年來,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穿越時空,始終放射着璀璨的光芒。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告訴我們,一個敢於亮劍的國家和民族,才能在世界上贏得尊嚴。英雄們代代相傳的愛國情懷、民族氣節、英雄氣概、必勝信念,正如矗立在民族復興航程中的燈塔與座標,召喚着中華兒女在逐夢路上奮勇前行。

銘記歷史,緬懷英雄,是為了更好地前行。堅持祖國利益高於一切,直面挑戰,勇於創新,在新的起點上,為推進黨和國家事業進一步發展作出應有貢獻。

《抗美援朝保家衞國》心得體會3

新中國剛剛成立之際,中國領導人就高度關注國家利益,特別是核心利益。朝鮮戰爭特別是美國的大舉進攻,對中國的核心利益構成了直接威脅和嚴重挑戰:一方面,中國的國家主權受到踐踏。美國不斷向中國發出戰爭威脅,不僅武裝支援南朝鮮,支持法國擴大在印度支那的殖民戰爭從南翼牽制中國,而且派遣第七艦隊侵入台灣海峽和進駐基隆、高雄兩大港口,武裝阻止中國解放自己的領土台灣,形成對中國的戰略合圍。另一方面,中國的領土受到攻擊。美國飛機對中國東北邊境城市安東、輯安等地進行頻繁轟炸和掃射,還襲擾山東半島的青島、煙台等地,大有將戰火從中朝邊境進一步擴大之勢。更嚴重的是,當時中國重工業半數在東北,主要工業基地直接暴露在美軍的威脅之下,甚至首都北京也受到美國重型轟炸機的威脅,戰略後方和政治經濟中心頓成前線或戰略淺近縱深。

面對核心利益受到嚴峻挑戰,中國政府做了很多外交努力,曾多次抗議美國干涉中國內政的行動,並強烈要求美國空軍和海軍艦隊撤出台灣和台灣海峽,抗議美國侵入朝鮮的飛機對中國東北邊境城鎮鄉村的轟炸掃射,要求美國軍隊撤出朝鮮,但都無明顯效果。周恩來曾説:“過去我們是管過理過的,如向聯合國控訴等。現在這樣已經不夠了,應有新的決策。”這個新的決策就是出兵抗美援朝。

中國的抗美援朝戰爭,是在國家核心利益受到嚴重威脅,和平努力無效的情況下不得已的選擇。毛澤東主席提出:出去了,即使被打回來,也説明我們是局內人,不出去,連入局的可能性都沒有。這一思維表現出的眼光和膽略令人印象極其深刻。在毛澤東主席的戰略視野裏,戰場勝敗不是出兵或不出兵的標準,“入局”或“不入局”才是出兵與否的標準。這就將“跨過鴨綠江”上升到了一個更高的戰略境界。

抗美援朝是為了支援朝鮮同時也是為了保衞中國的國家利益,是救鄰也是為己。美國約翰?託蘭在《漫長的戰鬥》中便坦陳:“朝鮮戰爭是美國強加在中國人民頭上的戰爭,是在美國武裝干涉朝鮮內戰並嚴重威脅中國國家安全的情況下爆發的。中國出兵朝鮮,是出於國家利益的考慮,是不得已。如果蘇聯侵略墨西哥,那麼美國在5分鐘之內就會決定派軍隊去的。”

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結局,不僅穩定了朝鮮半島局勢,保衞了國家安全,而且對世界政治格局產生了深遠影響。同時,中國以一國之力抗擊17國軍隊,嚴正地捍衞國家利益,雪洗了中華民族百年來倍受欺凌的屈辱史,打出了國威和軍威。

從一定意義上説,中國後來的國際地位和國家安全也正是奠定於抗美援朝戰爭。即使是在越南戰爭期間,美國不斷增兵使戰爭升級,但還是接受了中國的警告,沒有將戰火向北緯37度線以北延伸。抗美援朝戰爭使美國人清醒地意識到,中國願意用鮮血捍衞國家核心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