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心得體會

教師課程設計心得體會5篇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1.59W

通過心得體會的寫作,很多人都可以提高自己對思維的鍛鍊,心得體會一定要寫出自己的特點,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教師課程設計心得體會5篇,供大家參考。

教師課程設計心得體會5篇

教師課程設計心得體會篇1

著名幼兒教育家陳鶴琴先生説過:“幼兒園教育是一種很複雜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單獨勝任的,也不是幼兒園一方面能單獨勝任的,必定要兩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確實如此,幼兒教育如果沒有家長的配合、支持,那麼只能獲得一半的教育效果,只有家園共建,雙向互動,才是開啟成功早教的“金鑰匙”。

最近學習解讀了新《綱要》中家園合作這一塊內容,在“教師以平等的態度幫助家長建立主人翁的意識”中其中有兩小點提到“教師要有強烈的責任心和角色意識,要明確自己在家園合作中承擔的任務”及“教師樹立為家長服務的意識,解決家長的後顧之憂”。作為班主任,更要明確自己在家園合作中承擔的任務,和家長的交流中發現對我們的工作是否滿意。這與家園合作分不開。

作為一名有責任心的幼兒園老師,除了對家長“尊重、熱情、主動”外,必須樹立為家長服務的意識,尤其是我們在幼兒園,孩子年齡小,要照顧的方面很多,更要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同時為我園提升口碑。幼兒園和家長之家建立起互相的信任感,架起家園合作的橋樑。解決家長的後顧之憂,也是我們工作的其中一部分。如:班上的家長,由於工作時間的原因,可能孩子們離園時間到了家長趕不及來接幼兒,我園就安排孩子們去晚託班,又安排了老師們輪着值班,雖是延長服務,老師們沒有任何報酬,但老師們誰也沒有“計較”過。

家園合作,當幼兒園或老師們滿足了家長的合理需要,家長合作的願望和熱情才會更高,態度也會更積極;當幼兒園或老師們只要用心地、竭誠為家長服務,家長自然會更肯定我們的工作,配合好我們工作的開展。

教師課程設計心得體會篇2

新學期伊始,侯老師、孫主任分別對教師進行了新課程培訓,我們集中學習討論了《遊戲在課程實踐中的融合和運用》、《新課程與幼兒園課程資源的綜合運用》、《幼兒主題環境規劃》、《美國早期教育機構中教師如何使用語言及行為對兒童以支持及引導》等內容,結合我們平時的教學活動,感觸頗深,受益匪淺。

1、幼兒一日活動的基本內容包括教學活動、生活活動、遊戲活動。遊戲活動是幼兒的一種基本活動和基本成長經驗,其實質就是兒童自己的遊戲,遊戲不僅僅是課程實施的手段,是課程的基本內容,更是貫穿全部課程實踐的靈魂。遊戲應貫穿於幼兒的一日生活中,教師要拋棄靜坐中的説教,現成知識的灌輸,而要恰當地運用遊戲,寓教於樂,啟發引導幼兒自主嘗試與探索,積極動手動腦,激發他們的好奇心與想象力、創造力。教師還要擁有一顆童心,保持一份童趣,與幼兒同遊戲、齊歡笑、共成長。

2、在主題環境創設中,我們也存在着不足,如環境的教育價值體現不夠充分,挖掘和利用不夠,以教師的成品呈現為主,幼兒和家長參與的少。在以後的主題環境創設中,我要做到積極引導幼兒、家長參與創設,內容可隨着活動的進行及時添加,高度在幼兒的視線之內。區域角的創設要根據本班幼兒興趣、水平及幼兒的實際狀況靈活安排主題區域活動,玩遊戲時,老師不能怕孩子弄亂了,只讓孩子玩一種玩具,要投入多種多樣的遊戲材料,引導孩子遵守遊戲規則,愛惜玩具,讓孩子自主選擇遊戲、自主選擇遊戲角色,讓幼兒擁有一份自由與空間,可放飛夢想與激情,揮灑浪漫與天真。

3、教師要尊重孩子,平等地對待他們,在最恰當的時間給孩子提出指示和建議,使用的語言和語氣能使孩子感到自信和安心。要使用肯定的建議和指示,不要説反話,以免誤導孩子,儘量避免橫向比較,要縱向比較,使孩子感到自己的進步,對自己充滿自信。對孩子的缺點、錯誤,不要指責,要尊重孩子的個體差異,要換一個角度看問題,孩子的缺點經過正確的引導就會轉化為優點,要保護孩子的自尊心,要關愛和接納每一個孩子,使孩子不斷感受到老師對自己的關愛鼓勵和支持,讓孩子在老師愛的滋潤下早日成為國家的棟樑之才!

教師課程設計心得體會篇3

在教學活動或教研活動中,常常會聽到你的課備得如何?……,教案寫得怎樣?……;最終,無論你的課堂教學效果怎樣,都會説到你的課堂教學設計環節的得與失、説到你這節課準備得充分與不充分。

在言談中有好多老師、有相當一部份有多年教學經歷的老師都認為有了好的教學設計即是備好了課(筆者曾在不經意中作過調查與統計)。到底是有了好的教學設計就是備好了課還是否?筆者認為否!備課是一個古老的話題,凡有幾年教學者要從備教材、備學生、備目標、備過程、備教法等方面説個子醜寅卯。備課歷來是教師最主要的工作之一,在不同的時代會有不同的要求,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今天,我們應該怎樣去備課,才能把“以人為本”的理念體現在課堂教學的全過程中,這是需要我們探討和研究的新問題。而教學設計的主要任務之一是進行教學過程設計,即教案設計,可以看出教學設計是屬於備課中的主項:備過程;所以筆者認為教學設計並不能等同於備課。

a、教學設計內容與方法

一、主題教案調研

1、所調研教案反映出的課堂教學設計特點,包括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的教學處理策略、教學活動過程(導入、講授新課、練習反饋、小結等環節)的處理、教學媒體、形成性練習的設計特點及其相互關係

2、比較相同主題但不同設計方法的教案,分析其各自的優劣

3、從學科教學法角度考慮如何進行某學科或某類內容的課堂教學設計

4、綜合以上調研分析,提出你所設計教學方案的初步設想。

二、運用教學設計系列表格設計一個單元的教學方案

運用教材《教學過程設計》中提供的《課程教學設計表格》、《課堂教學設計表格》系列表格進行鍼對一個教學單元的課程教學設計及課堂教學設計。(或者採用最新版本的《教學設計系列表格》)

三、根據教案設計,製作配套的課堂演示軟件或相關軟件

根據教案設計,製作配套的課堂演示軟件或相關軟件,同時也便於通過課件直觀評價你的課堂教學設計效果。課件的示範和評價方法如下:

1、在教案設計實踐中自覺體會、反思教學設計理論和方法:

2、在你的教案設計中,系統方法如何體現?

3、在你的教案設計中,教學內容處理是否恰當?如何檢驗?

4、在你的教案設計中,運用了哪些學習理論、教學理論?

5、在你的教案設計中,學習者分析是否充分?並如何影響教學內容、教學策略處理?

6、在你的教案設計中,如何設計課堂形成性評價?在你的教案設計中,是否用到學習需求分析?

b、備課的方法與形式

教師課程設計心得體會篇4

本次課程設計,使我對《數據結構》這門課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數據結構》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課程,為了學好這門課程,必須在掌握理論知識的同時,加強上機實踐。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要想把課程設計做的更好,就要學會參考一定的資料,吸取別人的經驗,讓自己和別人的思想有機的結合起來,得出屬於你自己的靈感。

在本課程設計中,我明白了理論與實際應用相結合的重要性,並提高了自己組織數據及編寫大型程序的能力。培養了基本的、良好的程序設計技能以及合作能力。這次課程設計同樣提高了我的綜合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程序的編寫需要有耐心,有些事情看起來很複雜,但問題需要一點一點去解決,分析問題,把問題一個一個劃分,劃分成小塊以後就逐個去解決。再總體解決大的問題。這樣做起來不僅有條理也使問題得到了輕鬆的解決。

通過這段時間的課程設計,我認識到數據結構是一門比較難的課程。需要多花時間上機練習。這次的程序訓練培養了我實際分析問題、編程和動手能力,使我掌握了程序設計的基本技能,提高了我適應實際,實踐編程的能力。

這次的課程設計我對於專業課的學習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以為現在學的知識用不上就加以怠慢,等到想用的時候卻發現自己的學習原來是那麼的不紮實。以後努力學好每門專業課,讓自己擁有更多的知識,才能解決更多的問題!

總的來説,這次課程設計讓我獲益匪淺,對數據結構也有了進一步的理解和認識。

教師課程設計心得體會篇5

暑假培訓已經結束了,這次培訓收穫頗深,通過培訓學習,對於新課標下的教學我有了更深的體驗,特別是關於學生的學習習慣這一方面,領悟如下:

學生的學習習慣體現在學習的全過程之中,在每一個學習細微環節中都有所體現,而學生的學習習慣,會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方法的形成。從而也直接影響學生數學成績的提高。學生的學習習慣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環節。

一、課前:

課前預習能有效地提高學習新知識的目的性和針對性,可以提高學生上課時聽講的效率,改變被動學習的局面,同時也是培養自學習慣、提高自學能力的有效途徑

在與學生的交流中發現,相當一部分學生,沒有課前預習的習慣,只習慣於上課時一節一節跟老師走,一章一章的學,沒有一種主動超前的學習意識。以致於課上目的性、針對性不強,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客觀上是現今中學的學科科目較多,學生難以拿出一大塊時間來預習。主觀原因是大部分學生沒有一種主動學習的信念。相反,課前做過預習的同學課堂上很容易理解老師所講的內容,做作業也較快較輕鬆,課本基礎知識掌握較紮實為以後概念性質的應用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課上:

1、在課堂教學中培養聽課的習慣,聽是主要的。聽能使注意力集中,把老師講的關鍵性部位聽懂、聽會。聽的時候注意思考分析問題,領會老師的主要精神與意圖。老師在課堂上一般講清知識的來龍去脈,剖析概念的內含外延,分析重點難點,突出思想方法。而一部分學生上課沒能專心聽講,對要點沒聽到或不全,筆記做了一大堆,課後又不能及時鞏固、總結尋找知識間的聯繫,只是忙於趕做作業,亂套題型,對概念法則、公式、定理一知半解,機械模仿、死記硬背,也有晚上加班加點,白天無精打采,或是上課根本聽不進去,自已另搞一套結果是事倍功半,收效甚微。

2、課堂是獲取知識的主要渠道,要使學生養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也要通過課堂來加以引導和提高。

(1)抓教材處理,學習數學的過程是活的,老師教學的對象也是活的,都是隨着教學過程的發展而變化,尤其是當老師注重能力教學的時候,教材是反映不出來的。數學學習方法與學習習慣是隨着知識的發生而同時形成的。無論是形成一個概念、掌握一條法則、會做一個習題都應該從不同的能力角度來培養和提高。通過老師的教學理解所學內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弄清與前後知識的聯繫等,只有把握住教材,才能掌握學習的主動。

(2)知識的形成過程是數學能力的培養過程。數學的一個概念、定義、公式、法則、定理等都是數學的基礎知識,這些知識的形成過程容易被忽視。要讓學生對這些基礎知識重視,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一個定理的證明,往往是新知識的發現過程,在掌握知識的過程中,就培養了數學能力的發展,因此要改變重結論輕過程的教學方法,把知識的形成過程看作是數學學習方法的培養過程。

(3)數學課沒有一定的速度是無效學習,慢騰騰的學習是訓練不出思維速度,訓練不出思維的敏捷性,培養不出數學能力的,這就要求在數學學習中一定要有節奏,久而久之,思維的敏捷性和數學能力會逐步提高。讓學生形成快節奏的學習習慣。

(4)在數學課堂中,老師一般少不了提問與板演,有時還伴隨着問題討論,因此可以聽到許多信息,對於那些典型問題,帶有普遍性的問題都必須及時解決,不能把問題的結症遺留下來,甚至沉澱下來,遺留問題要有針對性補救,注重實效。

(5)數學課的課堂練習時間每節課大約在1/4~1/3有時超過1/3,這是對數學知識記憶理解掌握的重要手段,這即是一種速度訓練,又是能力的檢測。學生做題是無心的,而教師所尋找的例題是有心的,哪些知識需要補救、鞏固、提高,哪些知識能力需要培養、加強應用,哪些內容學生容易出錯,教師都要心中有數,精選例題與習題。

三、課後

做好複習對提高學習效率是十分有用的。複習中注重多思考,多理解,多重複,温故而知新。存在的問題是學生羣體中學習的主動性、鑽研性還有欠缺,在學習上有很強的依賴心理,跟老師教學的慣性運轉。數學不是靠老師教會的,而是在老師的引導下,靠自已主動的思維活動去獲取的。針對自已的學習情況可採取一些具體的措施。

(1)建立數學糾錯本,把平時容易出現錯誤的知識或推理記載下來,以防再犯。爭取做到:找錯、析錯、改錯、防錯。達到:能從反面入手深入理解正確東西,能由果朔因,把錯誤原因弄個水落石出,以便對症下藥,解答問題完整、推理嚴密。

(2)熟記一些數學規律和數學小結論,使自已平時的運算技能達到熟練程度。

(3)經常對知識結構進行梳理形成極塊結構,如表格化,使知識結構一目瞭然,經常對習題進行類化,由一例到一類,由一類到多類,由多類到統一,使幾類問題歸納於同一知識方法。

(4)閲讀數學課外書籍與報刊,參加數學學科課外活動講座,拓展自已的知識面。

(5)經常在做題後進行一定的“反思”,思考一下本題所用的基礎知識,數學思想方法是什麼,為什和要這樣想。是否還有別的想法和解法,本題的分析方法與解法在解決其它問題時是否也用到過。

當然,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需要教師和學生長期的努力,從點滴做起,在培養良好習慣的過程中逐步去鍛鍊你的能力,隨着能力的提高相應習慣的成效也就逐漸顯露。每個人的數學素養和數學實力也就相應得到提高和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