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心得體會

超越與自卑讀後感最新8篇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1.6W

寫讀後感是一個思考的過程,通過它我們可以培養自己的批判性思維,提高問題解決能力,讀後感是培養文學鑑賞力和分析能力的一種方法,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超越與自卑讀後感最新8篇,感謝您的參閲。

超越與自卑讀後感最新8篇

超越與自卑讀後感篇1

?自卑與超越》是奧地利作家阿爾弗雷德·阿德勒關於個體心理學的著作。作家從《生活的意義》《心靈與肉體》《自卑感和優越感》……等十二個方面為我們分析了人的存在、成長、生活、工作、社交等個體心理特徵,提供瞭解決以上各方面問題的科學方案。閲讀該書後,我受益匪淺,不僅對自己的人生有了更深刻的認識,而且對自己的工作也有了新的認識。

?自卑與超越》中《學校的影響》一文告訴我們:“教師要成為心理學家,要學會了解學生人格的整體,以及它各種表現的一慣性,才能更好的走進學生,幫助學生。”“成為心理學家”,乍聽起來十分高大上,其實,我們做的所有教學工作無不與人的心理有關。由於學生來自不同的家庭,受到不同的教育影響,形成了不同的性格和行為方式,在聽課、作業、遊戲、勞動、與人相處等過程中心理不同,行為自然迥異。這為老師工作的開展帶來了挑戰。因此,教師想要順利開展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必須讓自己的教育教學符合學生心理的發展。為此,教師必須對自己所教學生的情況有非常清楚、客觀的認識,並依據其特點“對症下藥”。

?學校的影響》一文還為我們列舉了幾種典型的問題學生,其中對“懶惰”學生的分析讓我對本班幾位長期不完成家庭作業的學生的心理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書中説到:“懶惰的孩子從未嘗過被擊敗的滋味,因為他們從沒有面臨真正的考驗。他對眼前的問題總是儘量逃避,不肯輕易和人一較長短”。當他們失敗時,他們會自我解嘲:我只是懶,不是無能。當他有一點點進步,老師鼓勵他時,他會覺得自己不費吹灰之力就獲得了老師的關注關愛,何必努力去冒失去被重視的險呢?回想自己對本班那幾位“特殊同志”的教育,和作者的分析完全吻合。看來,我所謂的嚴厲批評、温情陪伴、耐心講解雖能解決一時之事,但都未觸及他們那已經深入骨髓的懶惰心理。未來該何去何從,這真是一件“路漫漫兮其修遠”的事。

超越與自卑讀後感篇2

?超越自卑》是個體心理學的創始人,奧地利著名心理學家阿德勒博士的代表作品。此書被西方人視為了解自我和他人的教科書,起到了《聖經》起不到的作用。

本書第一章《生活的意義》是全書的綱領,也是阿德勒個體心理學的理論核心。提出了人們生活中的三大問題:職業、社會(既與他人的關係)和性(既為愛情和婚姻)。每個人都要面對這三大問題,而由此作出的反應表現出他對生活意義的最深層的感受。他分析了人們各種錯誤“生活意義”的共同尺度:缺乏從屬感和社會興趣,過度關注自我,和正確“生活意義”的共同尺度:有從屬感和社會興趣,作為團體的一份子,願為人類幸福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這一觀點,本書編譯極為欣賞,他在代序中寫到:在一個物慾橫流、精神匱乏的年代裏,阿德勒的心理學猶如浸入沙漠的一縷甘泉,讓人重新體味到人生活的意義和價值絕不僅僅是金錢、物質和氾濫的私慾,它還有更廣闊的,也更令人神往的精神園地。

阿德勒在書中認為“自卑感”在生活中時刻都有可能產生,象先天的生理缺陷、人在面對現實社會產生的不完滿、不得志、比別人差時的情緒。他認為有這種情感是很正常的,並不是病態的,關鍵是如何對待這種自卑。是利用自卑來逃避現實還是克服並超越自卑,由此而形成截然不同的生活風格。

如果敢於正視自卑,會激發人的創造性力量,成為奮發向上的巨大動力。在達到新的境界後,又會發現新的自卑,於是向新的優越目標前進。這樣,在自卑與優越的距離不斷接近而又拉開的過程中,人便不斷地完善自己,這一過程永無止境。由此,阿德勒認為,全部人類文化的動力都建立在自卑感之上。這一觀點與弗洛依德認為性本能是人類進步的動力是相左的。

阿德勒還提出了“生活風格”這一重要概念,它是指一個人的生活目標,對自己和世界的看法以及他實現生活目標的方式。人在他的思維、情感、行動中處處體現着他獨特的生活風格。“生活風格”是阿德勒治療心理疾病患者的一把利器,他通過對病者生活風格的分析,(主要有三種途徑),幫助病者找出產生這種錯誤生活風格的根源,讓他去正視、瞭解它,並讓病者作出新的生活選擇,形成正確的生活風格。

本書另一大優點是語言平實易懂,例子豐富生動,筆觸細膩,分析精闢,在愉快的閲讀中感悟生活道理,完善自我人格。

超越與自卑讀後感篇3

花了三天時間看完了阿德勒《自卑與超越》。這是一本簡單易讀的心理學書籍,剛開始讀的時候,是被標題吸引,想看看是一本怎樣的勵志書籍,不知道會不會晦澀難懂自己讀不完,讀起來易懂輕鬆,還有很多案例,讓我一直有趣味讀下去。

書中説一個人的性格在六歲前就形成,家庭中父母兄弟姐妹對於個體性格特徵影響的重要性。書中強調合作性的重要性,一個人具有合作的能力,就能愛護別人,關心別人同樣自己在社會生活中才具有生活的意義。書中講到一些人具有性格缺陷:外貌特徵具有缺陷被忽視的人和外貌優秀被溺愛的人。兩者都是在成長過程中忽視或者過度關心而失去合作能力,無法與社會溝通生活的人。

摘抄書中印象深刻的句子如下:

所有真正生命意義的真正標誌:可以與他人分享,且得到絕大多數人認可。但凡人們認為具有“生命意義”的人或事,都具有此共性。

經驗並非成功或者失敗之母,我們的生活經驗對我們沒有太大用處,起決定作用的是我們賦予經驗的認知和意義。

只有渴望將自己融入社會整體而不是隻關注自己的孩子,才能成功學會如何補償自己的缺憾。只是想逃避困難的人,必然會落後於他人。

自卑情結是指一個人在意識到他要面對一個他無法解決的問題時,表現出的無所適從。

只有夫妻二人都將對方的幸福看得比自己的幸福更重要的時候時,雙方才有可能產生真正的合作,才會給予對方真正的愛。

生命的意義在於樂於關注他人,渴望成為社會大家庭一員,夢想着為人類和社會貢獻自己的力量。

6歲以前性格基本形成。

超越與自卑讀後感篇4

1927年心理學奠基之作。經典自有讓人沉下心的力量,在作者阿德勒對於生活的脈絡邏輯中,層層剝開了自我的真相。儘管書中一些觀念對於現代社會已有所偏差,但閲讀經典的意義也在於此,更多融入自己的思考,而不是一味被內容討好。

比起譯名《自卑與超越》,其實我更喜歡原名《what life should mean to you》。正如作者阿德勒所寫,“其實,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自卑情結,因為,我們常常會發現自己所處的位置是有待改進的。”超越自卑或許難以做到,也無法通過一本書就立刻得到答案,但此書能讓人對自身生活和行為有更多的審視。以下是我讀完後印象比較深的感悟:

一、“生活意義”貫穿於我們的各種“行為”之中,行為即是現象,生活意義即是本質。

在幼年的早期,我們受周身環境的影響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生活意義”和“目標”,而之後我們所作出的各種行為,都是以此為導向進行的。故一些人作出一些常人看似難以理解的行為,歸根結底都是其“生活意義”出現了偏差,而我們一旦推測透其行為背後的生活意義,一切疑問也就都迎刃而解。

此外,作者還進一步闡釋了對“優越感”的理解。一方面,優越感是促進人類進步發展的強大力量;另一方面,基於“錯誤”(按作者所言)生活意義的人們往往由於“自卑感”促使自己作出各種行為,為的是在別的方面尋找“優越感”,而這種優越感卻是自我催眠式的,是無法促進自我進步和發展的。

透過現象看本質,不僅適用於看別人,更有效地用於自我的審視。一旦看清自己行為背後的意義和目標,以及對不當的優越感的索取,心好像也漸漸變得平靜。

二、合作對於生活的重要意義和影響。

可以説全文都圍繞着“正確”的生活意義展開,作者阿德勒認為正確的生活意義即是對外界的付出,形成與人合作的意識。

而在人的家庭生活、婚姻生活、同伴相處中,都是要成員間相互合作才能長久鞏固。同時,作者也從家庭成員關係、父母婚姻關係和社會關係指出在孩子幼年時期就要培養其合作意識的重要性。

而前文所説的“錯誤”的生活意義,也與孩子幼年時期沒有被引導形成合作意識有關。作者着重提到了被溺愛的孩子,他們從小就不懂得合作和付出,只是輕而易舉地得到和索取。他(她)們認為自己是“王子”,“公主”,這使得他們在外界社會中總是感到受挫,從而產生了自卑感。

作者提到,家庭是社會的一部分,在還沒真正進入外界社會之前,家庭應該有意識地培養孩子與人合作的能力,以便之後更好地去適應外界社會。所以,基於這本書的教育意義,其實更適合為人父母去閲讀。

而對於成年人,要如何超越自卑,作者也通過接觸的各種案例去表明,要從一個人的行為中推測其錯誤的生活意義,判斷其形成錯誤目標的原因,最後再去培養其與人合作和為人付出的能力。

最後,在這裏放上文中弗洛姆的一句話,

“他對自己的價值的理解就在於佔有的多少,而他如果想成為最好的,就不得不成為佔有最多的。這種惡性循環產生消極、嫉妒、貪心;最終導致人內心的虛弱和自卑。他對於自己的估價是基於他有什麼,而不是他是什麼。”

沒有一本書可以一次性解決所有的生活問題,但它至少能帶給人一種意識的充盈。

他對於自己的估價是基於他有什麼,而不是他是什麼。

生活,帶着疑問,且行且思。

超越與自卑讀後感篇5

《自卑與超越》這本書,總地來説,是一本實用類書籍,書中從頭到尾都在敍述自卑產生的原因以及告訴人們如何幫助人們(尤其是兒童)克服自卑情緒的方法。

在作者看來,生命的意義就是:自我的提升;與社會的合作;兩性關係的和諧,即:職業;社交和兩性。這三個方面只要有一個方面出問題了,那我們就很難認定他是一名成功人士,他也很難感覺到幸福。

由三項中有兩項都是明顯關於和他人合作的項目可以看出來,生命的意義其實是對社會的貢獻,甚至自我提升一項都是要和他人合作我們才能真正地取得成功。

人類只有在社會中才能夠稱之為人,由此來看,這個觀點並不有失偏頗。

接下來便是自卑感和優越感的問題了,其實這都是源於童年時期家長或者教師對於孩子的態度所導致的,家長過於溺愛,孩子就容易成長為一個優越感大於一般程度的人,就容易驕橫跋扈,控制慾會強於一般人,對於自己想要的東西會用一切手手段來達到目的,這也就是很多熊孩子之所以產生的原因。

而要是從小缺少父母的關注,或者父母過於強勢,孩子就會往自卑的方向發展,其特點就是猶豫不決,難以擔任領導職務。過於自卑的人和過於自負的人對於社會來説,都不是特別好的存在。

接下來作者還論述了青春期孩子出現的叛逆現象的原因和如何預防犯罪的原因。青春期孩子的身體趨於成熟,第二性特徵日趨明顯,大部分兒童對於自己的未來還沒有規劃好,會出現對於未來的焦慮,除此之外還有成年之後想要獨立的願望。兩種情感混雜在一起就出現了焦慮,因而會出現攻擊性強,情緒不穩定的情況。

因此一切的一切在書中都認為是在童年時期形成的,人類的童年對人類的人格塑造要比任何一個時期都要有效果。

説了這麼多,個人認為本書的最基礎的知識便是你的經歷不是你之所以成為現在的你的原因,通過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並進行底層價值觀方面的改進,失控的行為會恢復到正軌。也就是説:

反思日常生活適當的加以修正有助於我們過上幸福的生活或許叫正常的生活?

就像富蘭克林一樣,富蘭克林的童年也是非常不受重視的,他的父親由於經濟原因不讓他上大學,在哥哥的印刷工棚上班還不受待見(老闆老給他找一些麻煩),而且年輕時候的富蘭克林言辭犀利,經常侮辱他的對手,因此也給他帶來了許多麻煩。

在這可以看出來,富蘭克林這種言辭犀利,不顧一切都要激怒對手的行為方式,很可能和他小時候在家庭中的經歷有關,由於缺少關注(其實這樣有失偏頗,在他匿名在報紙上發表的時候,他的文章倍受當時各大家的稱讚,不過這也是他去工作去的事了,富蘭克林也許是用這種方式來獲取關注,不過這也側面印證了富蘭克林激怒對手也可能是想引起別人的注意。),他的言辭犀利,差點丟失了性命。

不過有一些年歲的時候,富蘭克林給自己制訂了《13美德檢視本》(我這麼叫),就是上面有十三種好習慣的本子,每天對比自己的行為,最後,富蘭克林成為了美國的開國元勛,美國憲法的制定人之一以及一百美金上的老爺爺。

我認為富蘭克林就是一個由童年的不幸經歷走向卓越的一個人,我猜測,富蘭克林童年時期的過於自負也是一種自卑的表現,因而説他完成了超越自卑的過程。

我們有很多人,由於童年時期家庭的原因,導致了性格上或多或少有些不如意,不過這並不構成你要如此對待你下一代的理由,我們無法控制他人,只能專注於自己。

因而,走向超越的方法就是貢獻他人,通過構建良好的兩性關係,社會關係以及自我提升,身邊的人會給予你更多的支持和鼓勵,因為多一個敵人不去多一個朋友啦,我推測多數人都是這麼想的。

超越與自卑讀後感篇6

最近我讀了《自卑與超越》這本書,讓我對自卑有了不一樣的體會。其實吧每個人都會自卑,或多或少,因為每個人都不是完美的人,難免會對自己感到不滿意。自卑並不可怕,但願自卑之後,你會努力去改變現狀提升自己的滿意度,而不是為了避免受挫折的感覺拒絕嘗試任何改變。

?自卑與超越》是個體心理學先驅阿德勒的代表作。書中作者他告訴我們,理解一個人,就要從他的過去入手,而一個人的生活風格,則是與他對於過去經驗的認識和理解相一致的。在日常生活中好多人都不太願意承認自己自己有自卑感,在很多時候,她們覺得自卑並不是一件光榮的事情,她們總覺得自卑是很消極的一種心裏感受。但其實自卑並不可怕,自卑也不一定不好,關鍵在於怎樣認識自己的自卑,克服困難,走出自卑,超越自我。

本書主要由兩部分來敍述,認識自卑和超越自卑,找到生命的最終意義。但殊不知,其實每個人都會產生不同程度的自卑,在人生的各個階段。我們都會有自己的不足和弱點,與他人的優點進行比較時自然就會據個人的認知來決定。就比如説,身材較肥胖的女生看到個子較纖細的女生,就會油然而生出自卑感,再比如説;當顏值較低的女生看到面容姣好的女生也會產生自卑感。她們只不過在放大自己的不足之處,究其原因,無非是對於自己過度不自信。當我們處於這種情況時,一定要努力走出來,儘管對自己某一方面不滿意,但我們可以培養和發展自己其他方面,從而找到自己自信的源泉,這才是超越自卑!

自卑不一定就是不好的,正是人類對自我所擁有的感到自卑,才不斷的超越自我,從而獲取了巨大的進步。而自卑與超越這本書讓我們重新審視自己,引導我們在人生的旅途的道路上更好的把握自己,超越自卑,樹立自信。

超越與自卑讀後感篇7

本書第一章《生活的意義》是全書的綱領,也是阿德勒個體心理學的理論核心。提出了人們生活中的三大問題:職業、社會(既與他人的關係)和性(既為愛情和婚姻)。每個人都要面對這三大問題,而由此作出的反應表現出他對生活意義的最深層的感受。他分析了人們各種錯誤“生活意義”的共同尺度:缺乏從屬感和社會興趣,過度關注自我,和正確“生活意義”的共同尺度:有從屬感和社會興趣,作為團體的一份子,願為人類幸福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這一觀點,本書編譯極為欣賞,他在代序中寫到:在一個物慾橫流、精神匱乏的年代裏,阿德勒的心理學猶如浸入沙漠的一縷甘泉,讓人重新體味到人生活的意義和價值絕不僅僅是金錢、物質和氾濫的私慾,它還有更廣闊的,也更令人神往的精神園地。阿德勒在書中認為“自卑感”在生活中時刻都有可能產生,象先天的生理缺陷、人在面對現實社會產生的不完滿、不得志、比別人差時的情緒。他認為有這種情感是很正常的,並不是病態的,關鍵是如何對待這種自卑。是利用自卑來逃避現實還是克服並超越自卑,由此而形成截然不同的生活風格。

如果敢於正視自卑,會激發人的創造性力量,成為奮發向上的巨大動力。在達到新的境界後,又會發現新的自卑,於是向新的優越目標前進。這樣,在自卑與優越的距離不斷接近而又拉開的過程中,人便不斷地完善自己,這一過程永無止境。由此,阿德勒認為,全部人類文化的動力都建立在自卑感之上。這一觀點與弗洛依德認為性本能是人類進步的動力是相左的。

阿德勒還提出了“生活風格”這一重要概念,它是指一個人的生活目標,對自己和世界的看法以及他實現生活目標的方式。人在他的思維、情感、行動中處處體現着他獨特的生活風格。“生活風格”是阿德勒治療心理疾病患者的一把利器,他通過對病者生活風格的分析,(主要有三種途徑),幫助病者找出產生這種錯誤生活風格的根源,讓他去正視、瞭解它,並讓病者作出新的生活選擇,形成正確的生活風格。

超越與自卑讀後感篇8

?自卑與超越》中阿德勒從個體心理學觀點出發闡明人生道路和人生意義。每個人因為對其現實地位的不滿意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對優越感的追求是所有人的通性。然而,並不是人人都能超越自卑,關鍵在於正確理解生活。家長和教師應培養兒童對別人、對社會的興趣,使他們真正認識“奉獻乃是生活的真正意義”。這樣,他們就能夠從自卑走向超越。

生活中的每一個問題,幾乎都與職業、社交和愛情這三個主要問題有關。每個人對這三個問題作反應時,都表現了他對生活意義的最深層的感受。真正的生活意義在於對別人和社會發生興趣以及能與人合作。

家庭對人類的.影響很大,兒童時期在家庭中的地位和生活方式給他留下的印象不可磨滅。母親不僅應該使孩子和她很好地合作,更重要的是培養孩子學會與其他人平等合作,發展自己的獨立性。而父親必須以平等的立場和妻子合作,以良好和積極的方式處理好職業、友誼和愛情三大問題。

從某種意義上講,學校是家庭的延續。注意兒童的困難、糾正父母的錯誤,是學校教師的任務。教師應該對兒童有真正興趣;同時也訓練他們對別人發生興趣,使他們走上獨立而又與人合作的生活道路。

生活的意義在於奉獻,在於與他人的團結合作之中獲得滿足,更體現了自己的價值。奉獻的意義是廣泛的,在職業之中,我們與同事團結合作,為單位的生存發展奉獻力量;在社交之中,我們與同學、朋友團結合作,為建築一個温暖的集體奉獻力量;在家庭之中,我們與妻子、父母、孩子團結合作,為建築一個温暖的家庭奉獻力量;這犧牲換取的是大家的團結合作,從而產生更加巨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