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心得體會

全面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心得感悟例文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3.11W

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使長江經濟帶成為我國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主戰場、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主動脈、引領經濟高質量發展主力軍。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全面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心得感悟例文,歡迎大家閲讀借鑑,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全面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心得感悟例文

全面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心得感悟例文一

奏響新時代的“長江之歌”

“我們讚美長江,你是無窮的源泉;我們依戀長江,你有母親的情懷”,這首膾炙人口的《長江之歌》表達了中華兒女與長江“母親河”的緊密聯繫,歌頌了對長江的深厚情感。如今,我國正處於經濟社會高速發展的戰略機遇期,長江的生態發展也應緊隨時代的腳步,呈現出日新月異的發展勢頭。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蘇省南京市主持召開全面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強調要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為長江未來發展擘畫出美好藍圖,繪就出山水人城和諧相融新畫卷,讓新時代的“長江之歌”的“節拍”更為鏗鏘有力。

追根溯源,加強源頭治理,讓新時代“長江之歌”的前奏更高亢。要奏響新時代的“長江之歌”,起到震撼人心的效果,就需要在起始環節的前奏部分下功夫,為其後續的演奏高潮夯實基礎。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從生態系統整體性和流域系統性出發,追根溯源、系統治療,防止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要找出問題根源,從源頭上系統開展生態環境修復和保護”,從源頭上抓起,從最關鍵部分改起,才能為建設安瀾長江打好基礎,讓長江之水噴湧而來,順勢而下,安然流經沿途省份,朝着新時代新發展的曙光奔去。

對標一流,構築發展新高地,讓新時代“長江之歌”的鼓點更有力。要奏響新時代的“長江之歌”,不僅需要奏出勢頭、打好前奏,還要把握好整體的旋律,讓其鼓點更有力度、更強勁,給人留下耳目一新的印象。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構築高水平對外開放新高地”,對於長江經濟帶的發展而言,就需要“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和共建‘一帶一路’的融合,加快長江經濟帶上的‘一帶一路’戰略支點建設,擴大投資和貿易,促進人文交流和民心相通”,通過經濟聯通、社會發展、人文溝通等方面多管齊下,用心用情構築起長江繁榮發展的新高地,才能讓新時代的“長江之歌”綻放出更為奪目的光彩。

傳承文化,挖掘內涵底藴,讓新時代“長江之歌”的餘音更入心。《列子·湯問》有云“繞樑三日,餘音不絕”,形容歌聲或旋律優美悦耳,餘音不絕,猶在耳畔。作為哺育中華民族、孕育燦爛文明的母親河,長江的魅力也離不開其深刻雋永的文化內涵。要讓新時代的“長江之歌”不落於窠臼,唱出新意,還需要深入挖掘長江的內在歷史文化底藴,從中汲取更深層次的文化因素。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保護好長江文物和文化遺產,深入研究長江文化內涵,推動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講好長江故事,弘揚長江文化,堅定文化自信,方能讓新時代的“長江之歌”餘音更悠遠,更加深入人心。

“你從遠古走來巨浪蕩滌着塵埃,你向未來奔去濤聲迴盪在天外”,要奏響新時代的“長江之歌”,還需從規劃、傳承、發展等各層面着手,讓新時代的“長江之歌”前奏更高亢、鼓點更有力、餘音更入心,讓浩浩長江的一江清水綿延後世、惠澤人民。

全面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心得感悟例文二

聆聽“荊”典旋律 奏響“長江之歌”

“當前和今後相當長一個時期,要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2016年1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重慶召開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揮毫“新時代長江圖鑑”,定下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的主基調,謀劃出中華民族母親河永葆生機活力的發展之道。

我們從長江走來,長江由我們守護。萬里長江、宛如血脈,哺育了一代代中華兒女,滋養着五千年中華文明。全長6300餘公里,一路翻山越嶺、橫跨中華大地,是一條浸潤民聲與幸福的“生命線”;流域面積達180萬平方公里,幹流穿過11省市、數百條支流輻射南北,是一條孕育希望和未來的“母親河”。地處“長江之腰”的湖北省,擁有1061公里長江岸線,是擁有長江干線最長的省份。4年來,湖北勇挑長江經濟帶“脊樑”的重擔,用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筆觸,繪就了長江藍圖的荊楚鴻篇,展現了長江保護的荊楚作為,貢獻了長江發展的荊楚力量。

萬眾一心抓好長江大保護,讓綠色發展理念永遠奔騰向前。縱覽“新時代長江圖鑑”,湖北雄心壯志正是大放異彩的點睛之筆。全心全意服務中心。環保“一票否決制”,自然資源納入離任審計,一份終身追責的“負債表”,湖北幹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用擔當作為確保我們黨成為長江綠色發展大業的堅強領導核心。堅定不移把握重心。開展生態紅線劃定、長江跨界斷面考核、空氣環境質量考核與生態補償等試點,一系列生態體制機制障礙陸續破除。上下齊心共抓共管。全省15個專項戰役指揮部制定清單,掛圖作戰;巴東縣全力推進長江干流庫岸綜合整治項目,守好湖北省“長江第一哨”;金龍泉啤酒集團,關停酒精廠,投入1000多萬元在原址開展生態修復工程;在宜昌猇亭區紅聯港碼頭,“長江志願哨兵”用愛護衞長江。新時代、新基調,湖北鼓足幹勁再出發,從黨員到羣眾、部門到行業,深學篤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持續放大“共”的最強音,挺起“荊楚龍腰”。

久久為功推進治理現代化,讓勃勃綠意充盈人民幸福生活。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是綠色發展的當務之急,更是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坐擁最長長江岸線,身處“中部糧倉”和南水北調核心水源區,湖北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和座談會講話精神,真刀真槍、較真碰硬,緊盯污染治理重拳出擊,謀遠長效守住一江清水。2017年1月,湖北在全國率先出台《關於全面推行河湖長制的實施意見》,11月底,省市縣鄉村五級37331名河長、湖長全部上崗履職。壯士斷腕,解決“化工圍江”;雷霆出擊,治理非法碼頭;合力攻堅,出拳系統治污。長江干線,367座非法碼頭被取締,長江岸線“長”出143公里,重點水域將分類分階段實行漁業禁捕。打好打贏長江生態保護戰,要有百戰不殆的韌勁、盡鋭出戰的闖勁,全面落實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不斷擦亮生態底色,以綠色打造真正的“黃金水道”。

只爭朝夕建好長江經濟帶,讓綠水青山真正成為金山銀山。環境就是民生,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和發展生產力。回首總書記的長江“足跡”,湖北留下了鏗鏘第一步。2013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武漢調研時強調,“長江流域要加強合作,發揮內河航運作用,把全流域打造成黃金水道”。《長江中游城市羣發展規劃》《湖北省水污染防治條例》……在黨的堅強領導下,全省人民凝心聚力,以“荊楚號子”奏響了“新時代長江之歌”前奏。2018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湖北,強調正確處理“五個關係”,以“釘釘子”精神做好生態修復、環境保護、綠色發展“三篇文章”。編制綠色發展規劃,建立綠色發展指標,“四個三”重大生態工程、長江大保護十大標誌性戰役迅速展開……在長江大保護、推動長江經濟帶的道路上,湖北蹄疾步穩,永遠在路上,以“湖北作為”開創清水綠岸、人民幸福的美好景象。

綠水逶迤去,青山相向開。今日之湖北,肩負國家使命與歷史責任,堅定不移地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今日之長江,在荊楚大地激盪發展和湧流幸福,與湖北人民向着美好共同奮進。我們有理由相信,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有力指導下,湖北中的長江勢必越來越美,長江中的湖北將會越來越好,奏響更加嘹亮的新時代“長江之歌”。

全面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心得感悟例文三

鏖戰“長三角”崛起區域經濟發展新高地

淮河邊、長江邊、巢湖邊,蒙窪蓄洪區、田間地頭、扶貧車間……習近平總書記的安徽之行一路察看,一路思考。他曾在中央財經委第五次會議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要推動形成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佈局,並指出長三角、珠三角等地區已初步走上高質量發展軌道,一些北方省份增長放緩,全國經濟重心進一步南移。

扭住“一個基點”,拓展協同發展新疆域。長三角區域一直是改革開放前沿,長江經濟帶的龍頭。牢牢扭住自主創新戰略基點,推動實體經濟、科技創新、人力資源協同發展,真正解決受制於人、受限於技的局面。要堅持以“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為主攻方向,推進科技和制度聯動共建,動態調整力求供需平衡,形成創新鏈和產業鏈新的增長極和增長點,持續轉化產業革命成果,提升數字經濟發展的“最大增量”。從量的積累到質的飛躍,從點的突破到系統能力提升,科技作為第一生產力積蓄了強大潛能,要用全面、辯證、長遠的眼光看待交叉和前沿領域突出問題,破除生產力轉化的體制機制性障礙,變單一“增產”到統籌“提質”,着力打造現代產業新高地,升級轉型實現“標杆”管理的產業生態構建,促進科技成果優先轉化,以科技創新助力脱貧攻堅、護航鄉村振興、促進發展活力,推動區域間、城鄉間、行業間經濟高質量發展。

驅動“雙翼齊飛”,激活價值統一強引擎。科研和產業是科技創新的“雙翼”,要實現科學價值、技術價值、經濟價值、社會價值、文化價值相統一,必須始終遵循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創新之道,唯在得人”的歷史規律。要緊緊扭住人才這個“關鍵點”,始終遵循人才發展規律,在“引育管用”上深化教育改革,將資源配置、體制政策、執行舉措、體系建設保障有效銜接起來,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擴大和提高首席科學家、領軍人才、學科帶頭人的示範“輻射”範圍和質量,培養造就思維新、情懷深、素質高、作風正的人才梯隊。要壓實壓細主體責任,加快構建更加全面系統、更加客觀公正的評價體系和更加開放包容、更加積極有效的激勵機制,破除唯學歷論、唯論文論、唯年齡論的晉升發展渠道,讓有為者有位、吃苦者吃香。要深化鞏固“人才引領發展”的戰略地位,貫通“同行評議+專家盲審”“量化指標+社會監管”的“評選用”系統各環節,建立聯席會議機制,持續深化產業分工協作,不斷創新跨區域產業協作模式,最大限度激活人才創造力凝聚力戰鬥力,讓實力更加突出、結構更加合理、宏觀調控更加有效。

融合“三大創新”,打造多元科創策源地。“一帶一路”建成創新之路,“魯班工坊”帶動合作互動,G60科創走廊讓創新資源更加普惠均衡……融合原始創新、技術創新、制度創新,大力推動創新平台建設,煥發出資源共享、優勢互補、新舊動能轉換的勃勃生機。要靠突破原始核心技術,立足創新高起點,深化國際科技交流合作,統籌糧食安全、網絡安全、能源安全、生態保護、公共衞生等領域,持續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力量,推進利益共享、互聯互通,讓科技成果更充分地惠及羣眾。要矢志不渝堅持原始創新,結合基礎設施建設、“新基建”全面鋪開、科技研發、產品深加工、招商引資和營商環境提升,提供高水平技術供給和優質產品,以開放、服務、創新、高效的技術手段推動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發展,營造有利於多元互聯的良好科研生態,馳而不息下好“先手棋”,闖出改革開放“新天地”,在先試中先行、在變中求新。

立足“四個面向”,釋放綜合治理智動能。“用數據説話”“靠數據服務”理念的轉變,付諸於實際治理,助力打破區域間的“信息孤島”,跑出升級轉型發展“加速度”。習近平總書記在科學家座談會上提出的“四個面向”,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為有力支撐,實現依靠創新驅動的內涵型增長。廣大科學家和科研工作者應立足“四個面向”,着眼最前沿、站穩主戰場,暢通“卡脖子”環節、補齊“空白”領域,以國家重大需求為導向,促進科技強、經濟強、國家強的“大循環”和“雙循環”,營造“比學趕超”良好態勢激發內生動力,努力實現高標準、可持續、惠民生髮展目標,打造人人蔘與、人人共建、人人享有新高地。要以服務人民、造福人民為任務目標,將改革開放的經濟成果、文化成果、科研成果轉化為長三角一體化綜合治理的中堅力量,始終秉持“和平與發展”時代主題,高舉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旗幟,提升對外開放水平。要以“相通則共進,相閉則各退”歷史規律為根本指引,提高科研人員集智攻關、團結協作的服務意識和遵循原則、追求真理的決策諮詢水平,在勇於開“頂風船”、實現“彎道超越”的新航路上揚帆遠航、行穩致遠。

殷殷囑託,備受鼓舞;安徽之行,啟示悠長。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不是一日之功,站在“十三五”收官和“十四五”開局歷史交匯點,解讀“一個基點、雙翼齊飛、三大創新、四個面向”的“1234”行動密碼,崛起區域經濟發展新高地,擘畫全面發力、多點突破、均衡普惠、縱深發展的宏偉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