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心得體會

《紅高粱》讀後感500字左右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2.5W

在細細的品讀完《紅高粱》這本書後,大家是不是都從書中收穫不少知識呢!那麼讀後感應該怎麼寫?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紅高粱》讀後感500字左右,僅供參考,歡迎大家的參閲。

《紅高粱》讀後感500字左右

《紅高粱》讀後感500字左右

大概在一個月前,看了電影《紅高粱》,當時就想寫點感想,這幾天網間瘋傳莫言是諾獎大熱門,這天中午又看了一遍。晚上,小説《紅高粱》的作者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趁機趕風頭説一説。

之前,我並沒有在意電影《紅高粱》是由小説《紅高粱》改拍的。因此對其中的微詞都是針對編劇和導演。這是對廣大小説被改成電影的作者的不重視,深感抱歉。莫言獲諾貝爾文學獎,我並沒感到絲毫的自豪和驕傲,但有點慶幸的是,諾貝爾獎也許會因此不是敏感詞了吧,諾貝爾文學獎是斷然不會了,還會成為這段時刻的喉舌媒體關鍵詞大肆鼓譟。不知道諾貝爾和平獎會不會因此也不再敏感呢。如果繼續敏感,這無疑是給諾貝爾獎操作機構一記響亮的耳光,拍馬粘了一手屎。

一個月前看《紅高粱》,是對早期張藝謀抱有一欣賞態度去看的。但習慣於挑毛病的我看着看着就覺得不對勁。

得麻瘋病的酒廠老闆用一頭大毛騾子從九兒她爹手上換來一個如花似玉的大閨女。沒多久就慘遭毒手,死了。轎伕鳩點雀巢成了酒廠主人九兒的老公。後面就是一些弘揚主旋律的無聊堆砌。雖説無巧不成書,但這電影中的一些巧還是超出了我能承受的範圍。因此不噴不快。在那個時代,麻瘋是人人談之色變的一種惡性病。俗稱癩子。我小時候聽老人講,以前如果村裏有人得麻瘋,要被趕出村去的,更有甚者,用一種叫糧杆的農具夾着脖子拖了丟下河去。村裏有沒有發生過這樣的事不得而知也無從考證。當時是當作真事堅信了,震驚於前人對生命之冷漠之餘,對麻瘋的恐懼也讓人背部發冷。但電影〈紅高粱〉裏的李大頭,得麻瘋竟然繼續開酒坊,巧得讓人受不了。另一處,轎伕往酒缸裏灑尿,嚴重的食品污染事件,作坊的大工頭竟然説酒成了,味道個性好。不知道是以骯髒當高尚呢,還是別有用心的反諷。通觀整部影片,找不出反諷的跡象,因此原因只能是前者。而這究竟小説中原始情節還是劇本創作時改的,就得而知了,也不想知道了。聯想到價格屢創新高且銷量一路凱歌不斷的某些酒,我就別有用心的猜想,這些酒會不會也是加了尿的呢!

       《紅高粱》讀後感500字左右

電影《紅高粱》是根據莫言的小説《紅高粱家族》改編的,是張藝謀“攝而優則導”的一鳴驚人之作。本片曾獲得多項大獎,同時也捧紅了不少演員。一向想好好地看一下這片子。

以為從沒有看過《紅高粱》,但當我再次聽到那狂放的將近吼出來的歌聲“妹妹你大膽地往前走,莫回頭,莫回頭……”時,我才依稀記起,第一次看《紅高粱》是在國小的時候。當時什麼都不懂得,只記得有一大片的高粱猶如一波又一波的海浪隨風起伏,一碗又一碗的紅酒灑向空中,灑出了上世紀中國三四十年代一夥農民古樸與野性。

《紅高粱》所描述的並一個不完整的故事,如果必須要把它湊成一個故事的話,那也是一個很乏味的故事。《紅高粱》主要是透過顛轎、野合、祭酒和埋雷炸日本鬼子等故事情節來向觀眾展現出一種敢愛敢恨,敢生敢死,沒有太多理性羈絆的原始生命力。

看完《紅高粱》後,影片裏最後那個畫面在腦海中還是揮之不去,那是在這部片子裏我最喜愛的地方。那機槍招來的爆炸和爆炸所招來的日全食的漫天紅,姜文所飾的“我的爺爺”站在日全食之景裏,那已不僅僅僅是一個普普通通的“我的爺爺”,而是一個超現實的,有點神化的人物。那是展現了人們對那個瘋狂而無序的年代裏的英雄的追求。《紅高粱》正是以這種超現實的、超自然的神話贏得大家的喜愛,讓人們壓抑在內心已久的人本有的野性得到了釋放。

在影片裏,無處不表現出了那種張揚狂放的原始生命力。比如開頭那段搞笑的,很吸引觀眾的顛轎。一羣漢子裸露真上身一邊高歌一邊顛轎,而轎裏的是一個弱小女子,這構成了極大的反差。不管是出嫁或迎親的,都沒有陪嫁人也沒有迎親人,在中國,這是不合乎情理的。還有,“我爺爺”的一泡尿竟然釀成了好酒十八里紅。等等,似乎都是一些不合乎情理的事情。然而,恰恰是這些不合乎情理的事情把人們那種原始的生命力展現了出來,古樸與野性,張揚與狂放。

成功的藝術不必居於生活的真實性,它只要滿足人們生活需要就好。在拍攝《紅高粱》那個年代裏,人們對現實的生活缺少的就是那種張揚狂放的個性,而《紅高粱》正是抓住了這一點,並取得了巨大成就。

《紅高粱》讀後感500字左右

我沒看過電影《紅高粱》,當然這之前也沒看過原着。直到這次讀書苑提到,於是上網找來閲讀。感覺莫言一方面傾注了大量的感情,一方面熟練地賣弄着小説的技巧,倒敍插敍,讓整個時間線索混亂,讓我有些摸不着頭腦,也給了我不少的考驗。

全書的高潮“餘司令伏擊鬼子,‘我奶奶’犧牲”被安排在最前面,後面抽絲剝繭般地展開餘佔鰲和“我奶奶”的愛恨情仇,講述“我奶奶”生前身後的各種故事。

整體以膠平公路的伏擊戰為主線,其間穿插着回憶,使人不斷聯想在這片高粱地裏發生的故事。字裏行間都瀰漫着紅高粱的氣息,那應該是東北鄉才有的氣息。粗狂、野性又火辣辣的充斥着熱情。

讓我很難懂得,對這樣的高粱地是什麼樣的感覺,一開始的死屍、血腥、惡臭、污泥、吞噬屍體的野狼和蠕動於其間的蟲子,混雜在高粱地裏,混雜在黑土地裏,就有種説不出的厭惡。以至於在讀到劉羅漢被撥皮的那段,除了心裏的一種被割傷的悲痛之外,更多的是一股翻江倒海般的噁心,於是不敢往下想。

小説中個性的女性人物很多,但是在那高密的紅高粱地裏,“我奶奶”像一團烈火熊熊燃燒,釋放她生命的色彩。甚至她的死也與眾不同是為餘佔鰲的隊伍送飯時被敵人打死。痛痛快快地生,轟轟烈烈地死,使“奶奶”成為小説中的一大亮點。

莫名其妙冒出的想法有很多,卻不知道哪裏來的,大概是對戰爭觸目驚心的描寫,或者我根本沒有讀懂。但是,內心總有那麼一點抽搐。但書中那些英雄豪傑加流氓的氣魄,卻正是藉助了那股子初生牛犢之蠻勁,讓我深深地記住它是一個發生在東北高粱地裏的抗日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