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心得體會

人文素質教育心得體會5篇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1.2W

作為一個職場人,寫心得是無可避免的,我們在不內心萌生了一些想法後,就可以動筆寫一份心得了,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人文素質教育心得體會5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人文素質教育心得體會5篇

人文素質教育心得體會篇1

當前農村的教育並不等於以往的應試教育,也不等同於今天提倡的素質教育,素質教育是相對應試教育提出來的,完整的素質教育是理想社會的理想教育模式。當下的教育模式是處於過渡階段的教育,應試教育是單純追求升學率,忽視德育教育及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的一種片面教育,而素質教育是全面的基礎教育,即從德、智、體、美、勞動等方面去施以教育,把每一個環節都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不僅僅注重理論教育,更重要的是強調實踐教育,強調快樂學習,師生平等互相學習,團結協作。

素質教育並不是不考試,不看學生的學科成績,而它的評價方式是全面的,不僅看考試成績(即智育的檢測)而且更注重從學生的思想品德、科學文化、生理、心裏和實踐技能等方面進行考查。因而我個人認為,當前農村的素質教育應從這些方面去看、去做。

一、 傳統教育中的智育不能忽視,要端正教師的態度,正確指導教師、學生、家長認識、理解素質教育的含義。素質教育不是讓學生想幹什麼就幹什麼的自由主義教育,而是堅持以智育為基礎,拓寬教育的路徑,應用新的、快捷的教學手段去引領、指導、教育學生全面發展。在重視智育的同時,也要重視德育、美育、科學實踐等方面的教育。

二、 克服應試教育的表面性,片面性和句部性。

三、 開齊、開足各學科的課時,增加課外活動,開展課內外科技實踐 活動。定期舉行全校性或多校合作的科技活動競賽,音樂、舞蹈表演比賽,體育項目全能競賽,演講口才比賽等活動,實現愉快教育,以樂促教,以樂施教。

四、 建立健全對非智育學科的教育教學考核和評價機制。鼓勵教師們積極投身教育,積極發展和專研專業教育。形成教師教學專業化,學生學習多樣化,教師分工合作,師生團結協作,學生全面發展, 從現實出發,向素質教育靠近。

人文素質教育心得體會篇2

5月11日—5月14日,我參加了第四屆名家人文教育高端論壇既名師課堂研討會。名師大家展示了一堂堂精彩紛呈的課例,做了精深的學術報告。我被他們那豐厚的文化底藴,深厚的課堂教學功底及高尚的人格魅力深深吸引,聽課期間一次次受到心靈的震撼。現將我本次學習的收穫及今後工作打算彙報如下:

一、我的體會

1、我看到名師的課堂是集學習化、人文化和潛移默化於一體的課堂。

所謂“學習化”,我看到他們都把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放在首要地位,把聽説讀寫的訓練有機高效的結合在一起。他們的課堂設計沒有一環扣一環的環節模式,有的是對文本深入感悟的巧妙點撥,有的是想象説話、寫話的訓練,有的是激情的朗讀示範與指導,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習得學習語文的方法,學習能力得到提升,使得語文課堂真正的返璞歸真。

所謂“人文化”,我看到大師們的課堂之所以那麼輕鬆自然,與學生的親和力是那麼的強,是因為他們真正把學生當做有思想的、可以傾心交流的朋友。在他們的課堂上,孩子們的感覺就像在和自己的長輩聊天、談心,在彼此的談笑風生中進行着知識的學習,獲得情感的薰陶。學生的身心始終處在一種放鬆的狀態,他們真正的是在享受課堂,所以我們經常會在課堂結束時看到孩子們依依不捨的神情。

所謂“潛移默化”,我看到這些名師都是“言傳身教”的楷模。他們利用自己的特長,自己的人格魅力,自己深厚的文化底藴贏得學生對自己的敬仰之情,從而使得學生因崇敬老師而喜歡他的課,激發起學生的學習熱情。老師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在潛移默化地影響着每一位學生。

2、我聽到名師的語文課堂是充滿激情的誦讀課堂。

我靜下心來回想每節課,大師們激情的誦讀示範,反覆地朗讀指導貫穿於課堂的始終。他們不厭其煩地糾正學生讀音的錯誤,注重語調抑揚頓挫的變化,甚至一個標點符號所藴藏着的情感都不放過。詩意般的課堂讓學生真正走進文本的角色,正所謂“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學生在反覆的朗讀中,感悟着一個個鮮活的人物形象,體驗着一個個深厚的人生哲理,心靈得到啟迪,情感得到陶冶。我也深刻地體會到:朗讀是學習語文最簡單也是最有效的方法,抓住朗讀這根線同樣可以演繹出精彩的課堂。

3、我感受到名師對教育教學工作的那份執着與熱愛,那份孜孜不倦的敬業精神深深地感染着我。

於永正老師和賈志敏老師雖已滿頭銀髮,卻精神矍鑠,課堂上風趣幽默,童顏煥發,有時似一位長者,有時似孩子般純真,有時為了一處細小的知識點與學生爭辯得面紅耳赤,這些都源於他們對教育的熱愛,他們把畢生的精力都傾灑在教育這方熱土上。這份執着、這份堅持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尊敬,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學習。

二、我今後的打算

1、回校後,我首先會將本次學習的收穫與老師們共同分享,積極做好二次培訓工作,努力將會議體現出來的新的教學理念如:於永正老師的“五重”教學法融入到展示課中,讓老師們從中獲得啟發。

2、今後我會抓住語文教學的根——閲讀,紮根語文課堂,做探究型的教師。目前語文教學中仍出現了以講代讀、以析代讀、以問代讀、以練代讀等傾向,我們想讓學生學得靈活、學得輕鬆、學得興趣盎然,就必須讓他們自己品讀。我要做好學生閲讀的“營養師”,在語文課堂教學領域做長期深入的實踐探究,努力實現“個性化教學”。

3、向大師們學習,努力做一個“雜家”。著名特級教師賈志敏老師曾經説過語文教師應當做個雜家,即“半個編輯”“半個作家”“半個演員”“半個書法家”“半個演説家”“半個劇作家”“半個播音員”“半個幽默大師”……如果能夠做到這些,那麼應該稱得上是個教育專家。其實,在這諸多“雜”的背後,正是教師“專”的體現,因為“雜”的目的是為了教育教學的需要,是為了給學生一個優質而精彩的課堂,為了給學生一個更加專業的教育。

4、在不斷提升自己業務能力的同時,我將努力做好學科引領工作,發揮自己領頭羊的作用,積極組織搞好學科教研工作,帶動語文教師不斷探索語文課堂教學,提高整體業務水平。

外出學習,尤其是與大師近距離的接觸,我覺得真是去有所獲,學有所值,受益匪淺。我想:我們不能單純的做一個以勤補拙的教書匠,更要做一個以學補拙的學生的領路人。

人文素質教育心得體會篇3

通過聽了楊教授的素質教育專題講座後,使我深深體會到,實施素質教育是時代的呼喚,是社會發展的需要,因此,我們要改變教育觀念,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讓每一個學生在各自的基礎上全面提高。張教授説:“道德素質是首要任務。”從中使我回顧到在這學期所做的工作也參與其中。主要開展了對學生行為習慣的教育。下面談談自己在工作中的一點做法。

一、言傳身教,做好榜樣

教師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直接對學生起着潛移默化的`作用正如張教授在講座中提到身教勝於言教,要求學生做到的教師首先做到,而且要做的更好,更具有示範性,在無形之中為學生樹立榜樣。尤其是班主任,他的世界觀,他的品德,他的行為,他對每一現象的態度,都這樣或那樣地影響着全球學生。車爾尼雪夫斯基説:“教師把學生造成什麼人,自己就應當是這種人。”

我希望我的學生成為積極向上、勇於創新、不怕困難、對人以誠相待。有同情心和責任感,盡力做好任何事情,有一定心理承受力的全面發展的有用人才,而我首先就要使自己成為這樣的人。學生見具有模仿力的一個羣體,他們時時刻刻觀察着老師的一舉一動,並在某些方面進行模仿,所以老師在學生面前必須有模仿的作用。

記得這次剛好教室扇完灰,教室裏亂七八糟,不知道從何下手。我二話沒説,走進了教室,拿起掃把,帶頭掃起來,行動是無聲的語言,不需要任何鼓動行的語言,就已充分調動起學生的勞動積極性,都自覺地拿起掃把,有的擺桌、椅,有的拿起抹布擦玻璃、擦窗台、擦桌子等,經過師生的一番努力下,很快把班裏的衞生搞得乾乾淨淨。事實證明,在教育工作中要努力做到:正人先正己,時時事事做學生的表率,如教育學生遵紀守法,教師就不能有違法亂紀行為;教育學生不怕髒,不怕累,教師就必須做到親自動手,吃苦在前,做好學生的帶頭人,否則,得不到滿意的效果。

二、文明、禮貌教育

由於學生年紀小,知識少,行為習慣正處在形成之中,可塑性大,可變性強,如果學生養成了講文明講禮貌的良好習慣,對他們的學習和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將會使他們終身受益,因此,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進行教育。利於真人真事的講述,班會課中的演練,潛移默化地對學生進行教育,如:有的學生扮演老師、或者叔叔、阿姨,有的扮演學生,見到老師叔叔時阿姨怎樣做,怎樣説。表演做完後還進行評價,他們表演得怎樣,讓學生真正懂得這樣才是文明、有禮。除了待人有禮外,還要讓學生使用禮貌用語。首先讓他們明確哪些是禮貌用語,應該怎樣使用,也通過表演讓他們親身體驗。如向別人提要球時要説聲“請”。不小心碰到了別人要説“對不起”;得到別人的幫助時説聲“謝謝”。

三、衞生習慣的培養

衞生習慣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的,要經過長期的不懈的教育。開課初,不論是個人衞生還是班級衞生都是搞不好,今天搞好了,明天又糟了。怎麼辦?他們畢竟都是年紀小,有關環保、衞生的意識非常薄弱,從何入手呢?就手、足、口病毒入手,首先讓他們觀察有關發病的起源,和預防的措施等,讓他們知道要講衞生,從個人衞生做起,教育孩子注意個人衞生,頭髮長了就要理髮,指甲長了就要剪,手和衣服髒了就要洗乾淨。吃飯前要先洗手等。

環境衞生也怎樣開展才有收穫呢?我就通過實例進行教育如:我們現在的學校美不美?美在哪裏?很多學生都爭着説出了很多美的地方,確實我們的學校。煥然一新,既然我們的校園這麼美,如果有人把紙屑、垃圾扔在地上,那學校還美嗎?我們應該怎樣做?學生就爭着説出自己怎樣做,還通過表演加深認識。經過努力,大部分學生都能做好衞生的保潔工作,自覺把桌椅擺整齊,不亂寫亂畫。

除了以上所做的教育工作,還做好了學生的課前準備和課間教育工作。但還存在着不足,如有個別學生的個人的衞生保潔不夠,課間還有個別學生追逐的現象,課前準備還不夠好等,有待今後繼續完善和改進。

人文素質教育心得體會篇4

通過認真學習,我充分認識到全面實施素質教育,促進內涵發展是當前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核心任務,是一個影響深遠,任務艱鉅的系統工程。特別是增強深化課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內容,是素質教育由外延到核心突破的關鍵環節。

課程改革的深入進行,加強學校管理、規範辦學行為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措施是依法治教的必然要求,是堅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以人為本,遵循教育規律和學生成長規律,面向全體學生,為學生全面健康發展和諧發展奠定基礎。

素質教育從多方面強調了以人為本,注重德育,注重健康,充分利用校內外德育資源,寓德育於各學科教學之中,加強學校德育與學生生活和社會實踐的聯繫,講究實效,克服形式主義。教育是一崗雙責,既教書又育人,形成全員育人、全程育人的德育工作機制,把德育滲透到學校工作的各個領域和各個環節。學校教育的根本,是人的能力培養,既教書又育人。德育為首:道德思想、民族精神、理想信念、法治觀念、心理健康成就一個人的心理素質。

在技術、藝術、體育與健康、綜合實踐四個領域開闊了學生能力發展的天地。促進學生的心理素質與技術能力相結合,得到和諧發展。我作為一個數學課的教師,應該身體力行貫徹我省推進素質教育新政精神,努力盡自己的力量為學生營造平安、文明、和諧的校園氛圍,努力培養學生成為弘揚正氣,團結友愛,生動活潑,全面發展的人才。

人文素質教育心得體會篇5

通過學習是我深深感受到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所肩負的神聖而偉大的責任,作為教師應該具備基本的教師素質,從品德、`學識、`能力`等方面來不斷的提高自己。教師是人類永恆的職業,但社會對教師條件的選擇並不永恆,時代對教師的要求越來越高。教師良好的素質並非與生俱來,而是通過學校教育、繼續教育即終身教育才能獲得。新的教育觀念認為終身教育和終身學習是一個好教師成長和發展的必由之路。通過學習,我學到了很多東西,也更加感到自己的不足。

作為教師,我對教師的職業幸福感有了更新的認識,因為我們每天面對的是一羣朝氣蓬勃的孩子,他們每天都在變化,都在成長。和他們在一起,只要我們用心,我們就會發現他們的可愛,我們就會意識到我們在與他們一起成長,我們就會感到自己永遠年輕,我為我所從事的職業而驕傲而自豪,我們從事的職業確實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事業。通過對教師素質的學習使自己更明確地認識到,做為一名人民的教師,肩負着振興教育,振興民族,培養合格人才的重託,其文化素質和思想道德素質將直接影響青少年培養的質量,因此,做為教師應懂得“教育的最高原則是尊重人,學生不只是受教育的對象,他們首先是人,是正在成長中的青少年,他們有權接受教育,正像他們有權犯錯誤一樣”。所以教師實施教育時要面向全體學生,使所有的受教育者主動地將人類在認知、審美、情感、品德、勞動等方面的文明成果,內化為自己的內在品質,使身心兩方面的潛能都充分得提高和發揮。

其次,通過學習,我更加意識自己才疏學淺。以前我們每天都在忙於備課上課,但往往是憑者自己的經驗,不願或不想去改變自己,不願或不想去採用新的教學方法和新的教學手段。我深深地意識到自己教學理念的落後,教法的陳舊,我應該強迫自己改變自己的習慣,利用學校創設的學習的平台,轉變教學理念,認真學習新課標,誠心向各位同仁、學者、專家學習,使自己不斷地進步。

(1)提高政治思想素質

一個好教師的神聖職責是貫徹執行國家的教育方針政策,培養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的具有良好思想道德素質、文化素質、身體素質、心理素質、勞動素質和審美素質的新型人才?一所學校能否堅持社會主義的辦學方向,能否培養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關鍵在教師。"歷來沒有一個國家敢忽視學校的德育問題。

我國素質教育堅持"五育並舉,德育為首"的原則,教師首先要以德育人。教育思想、教育觀點對教育事業的發展至關重要,正確的教育觀可以造就人才,錯誤的教育思想則會摧殘人才。教師的政治取向、道德素質、教育觀、世界觀和人生觀對學生起直接影響作用。大多數的教師政治立場堅定,高風亮節終身不變,但也有少數人在風雲變幻的社會環境中迷失方向,腐敗墮落,甚至誤人子弟。"教書者先強己,育人者先律己",教師要終身加強政治思想修養、加強現代教育理論、國家教育政策、法規和文件的學習;堅定共產主義信念、堅持社會主義方向、堅持正確的教育觀、人才觀和價值觀;"學為人師,身為世範",引導學生樹立各種正確觀念,教育學生學會求知、學會做人、學會創造,培養學生成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型人才。

(2)更新專業知識,"知識就是力量",知識才是財富,"要給學生一滴水,自己必須要有一桶水"。

我們從小就開始接受教育,學校教育使我們獲得的知識無疑會讓我們終身受益,但不能完全適應現代化的教育需要。人在大學獲得的知識只佔一生所需知識的很少部分,很多知識要在學校後教育中獲得。我們不能固守原有的那點知識而企望它管用一生。當今世界,科技突飛猛進、信息與日俱增,社會各個領域的科學知識不斷由單一走向多元,不斷向更深更廣的層面發展。新世紀教師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習,崇尚學習我們不會落伍。迎接知識挑戰,不懂就學,沒有就補,學習是一個教師補充更新專業知識的最好途徑。

(3)提高教育能力

過去,傳統教學強調教師的知識壟斷和經驗權威,強調單向式、灌注式智育,把學生當作接受知識的機器,把分數當學生的根。這種傳統的教育觀念和教育方法根深蒂固,與現代提倡的以人為本的素質教育觀念矛盾對立,已成為教育發展的阻力。舊的教育模式輕視人的全面發展要素,忽略師生共同參與教學的探究和批判精神,嚴重壓抑學生自主性和創造性發展,必須改革。新世紀的教師必須師德高尚、知識淵博,具備紮實的教學基本功、有終身學習和創新教育能力。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首先要轉變教師的教育教學觀念。通過學習,才能掌握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傳播先進文化,弘揚學術精神,就造創新人才。

教師學習、提高教育教學能力是一項永不間斷的工作:學習專業知識、學習育人方法、學習教學技術,從書本中學、從網絡中學、從他人身上學、從教學實踐中學……終身學習無疑是艱苦的,同時也是快樂的。因為學習使人自強、讓人發展、教人創新。教師要務實求真,成為熱愛學習、學會學習和終身學習的楷模;並將所學知識充分應用於教學實踐,以人為本,尊重學生個性,引導和啟發學生自主學習,鼓勵學生學會思考,學會自我增長和應用知識,學會懷疑和創新?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教學過程既是教師教育學生的過程,也是教師自我教育的過程,教師在教與學之間循環發展。

通過學習,我養成了讀書的好習慣。真正有效的專業成長方式關鍵是閲讀。而讀書對於教師猶為重要。教學並不是販賣知識,而是教師自己成長髮展過程。作為一名教師我深知讀書的重要性,但是沒有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只是偶爾讀一些教育書籍和雜誌,從中摘抄一些感覺較好的文章,沒有及時反思。所以當自己有一些好的想法時,總是苦於無從下手。

與同事交流時,總覺得底氣不足。正如特級教師竇桂梅所説:“讀書是最高檔的營養品,最名牌的抗衰老劑。”怪不得自己這麼底氣不足,營養不良,原來就是少讀書所制。如果自己能夠通過讀書和教學實踐積極反思,也許就會找到解決問題的良方,而不會這樣無所適從了。因此也暗下決心:今後要對自己嚴格要求,制定切實可行讀書計劃,讓讀書成為我的一種習慣!,應該不斷地積累、反思、充電在學習中尋找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