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心得體會

走在大路上讀後感6篇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3.26W

通過寫讀後感,我們可以積累豐富的閲讀經驗,豐富自己的知識體系,,通過寫讀後感,我們可以感受到不同作家的風格和文學傳統,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走在大路上讀後感6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走在大路上讀後感6篇

走在大路上讀後感篇1

?走在行知路上》讀後感作文

能在聆聽了南京市浦口區行知國小楊瑞清校長的《走在行知路上,創造精彩人生》報告後,打開這本凝聚了一位堅守農村教育,耕耘行知沃土二十多年的校長的成長經歷和管理經驗的書潛心閲讀,於我是心魂俱靜的享受。作為一位國小語文教師,我的閲讀方式早就從隨性天然走向了感性認知與理性分析的融合,那就讓我從主要內容、思想感情、表達方式三個方面談談我讀書後的感悟吧!

?走在行知路上》讀後感作文

一、主要內容,感悟行知教育精髓。

讀完《走在行之路上》這本書,我掩卷沉思:陶行知現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的思想在行知實驗班,在行知實驗國小、行知實驗基地得到傳承和發揚。作為讀者的我們也對行知教育精髓有了更深刻的感悟。

1.不留級制,踐行“一個都不能少”的誓言。

從我參加工作起,就沒有經歷過留級制度,在楊校長的書中我清楚的看到了應試教育下留級制度的殘酷。對楊校長向留級制挑戰的勇氣欽佩不已。我想:不留級制的實施正應和了課程改革“以學生為本”的理念,教育要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教育要為學生的人人發展去激勵去喚醒。

看過電影《一個都不能少》,農村教師為了不讓一個孩子失學拼盡了自己的所有,在城市優越條件下的我們,是否為了不讓一個孩子掉隊拼盡了自己的所有呢?楊校長能從一個不愛學習的孩子身上發現他有繪畫潛力,繼而找準突破口,以藝術帶動求知,使這個學生長大後能走進高等學府,實現迂迴成才。而我們現在的學科教師對於學習上出現問題的學生,沒有考慮他的先天稟賦,沒有了解他的問題原因,沒有為問題學生量身打造一套教育方案。

讀到行知實驗班採用了多元智能理論、成功教育理論、賞識教育理論尋找教育突破口,我想:相信每一個孩子能行,期待每一個孩子成長,幫助每一個孩子進步,我們就能做到一個不少,一個不掉隊。

2.花苞心態,發現“一個獨立個體”的優勢。

結合學校旁邊的200畝荷花園,行知國小提出了教育者要人人修煉“花苞心態”。 就像走進花園我們既善待盛開的鮮花,我們也期待未開的花苞。人人修煉一顆“花苞心態,才是真愛,花苞心態,缺點可愛,花苞心態,耐心等待,花苞心態,和諧時代。”讀到這些朗朗押韻又富含哲理的`短句,我們彷彿看到了“賞識教育”、“成功教育”在行知國小綻放異彩。

我們看到行知國小的孩子在優點卡共享中找到自信,在自主課程(12多)中多元成長,在“走進生命,發現潛能,喚起自信,善待差異,引導自選”的賞識理論中實現了生活教育是叫人“生”,叫人“活”的教育。

這些來自農村國小的教育理論和經驗讓我們振奮,也讓我們汗顏。我們的教師和家長更多的是急功近利的心態,催生了很多早熟的沒有潛力,缺乏後勁的孩子,製造了很多厭惡學習,失去自我的孩子。我們呼喚“花苞心態”在我們每一位教師心上生根,我們期待孩子們能在自信自然的環境中快樂成長。

3.聯合辦學,實現“一個行知基地”的輝煌。

正像楊校長反覆總結的那樣,農村學校怎麼辦?那就要學會聯合(國小校,大教育)村校聯合、城鄉聯合、國際聯合。在廣泛的聯合中實現自我的超越和發展。五里國小從一所落後的農村國小,發展成行知國小,行知教育基地,楊校長的聯合意識功不可沒。

作為一線教育工作者,每天面對的不是學校管理,而是教書育人,“聯合”這個理念能否發揮作用呢?

我想教學中的“聯合”意義更為廣闊,我們要關注學科間的融合,關注課內外的結合,關注學優生與學困生的幫扶,關注小組學習的合作……教學中的“聯合”無處不在。

楊校長靠強強聯合,打造了一個魅力十足的行知教育基地,我們也可以利用學科的特點有效結合,打造屬於我們的魅力課堂。

走在大路上讀後感篇2

奶奶,這是一個多麼親切的稱呼啊!它代表的是自由和縱容。每一個孩子都認為奶奶對我們的愛是理所當然的,想買什麼就買什麼,想玩什麼就玩什麼,想去哪裏就去哪裏。以前還不懂事的我也曾這樣認為,偶爾想孝順孝順奶奶的時候我也是有的,不過馬上就被打消了。直到我看了這個故事,我就瞬間懂了許多。

故事講小遠帶奶奶去看電影,奶奶已經七十了,老了,所以動作有點慢。小遠等了她二十多分鐘,還沒好。於是就生氣地甩下奶奶自己先走出去。奶奶對小遠這個時代的事不太懂,只懂小菜場裏的事。小遠走着走着,想起了小時候。小時候,小遠老要趴在奶奶的肩上,到各處去玩。奶奶還沿路告訴他一些小知識。夏天,奶奶要去拉勞動車,小遠看着她。小明明明不想讓奶奶買棒冰,奶奶還是買了。她的鈔票都被汗水浸濕了。小遠猛一轉頭,突然發現奶奶一下子變老了許多。一瞬間,他突然覺得應該等等奶奶,攙着奶奶。

看完這個故事,我眼淚傾盆而下,腦子裏想的全是奶奶。小時候奶奶天天揹着我上幼兒園,放學,奶奶又從一樓把我背到五樓。還有一次,奶奶突然腳骨折了,奶奶沒來接我。我等得眼淚都快出來了,才出現爸爸的身影。我剛才埋怨的情緒全都沒了。“奶奶呢?”“我要奶奶。”我回到家,奶奶在燒飯。她是單腳跳來跳去在移動。那個時候的我簡直不懂事的無法用語言來形容,我居然在房間裏大笑着。那時候,奶奶六十五歲,我竟然沒有想到奶奶這樣跳來跳去會很累。如果時光能倒流,我一定選擇幫奶奶燒飯,也不要奶奶每天接送。現在,我比奶奶高了,奶奶漸漸渺小了,每次回去奶奶總是燒好一大桌的菜等我們。偶爾,可以住老家,奶奶也總是強烈推薦我住姑姑家,因為這樣我有玩伴,其實我知道,奶奶心裏有一千個、一萬個不願意,可她為了我能高興,還是這樣説。

珍惜眼前的人吧,當我們漸漸長大,長輩們也在悄悄地老去,歲月的衝擊使他們更蒼老,哪一條皺紋、一根白髮不是為我們而生?哪怕為他們擦擦汗,陪他們走走路都是對他們最好的慰藉。

走在大路上讀後感篇3

——《今年,我們小升中》讀後感

你是班級裏的優秀生嗎?你還在為自己取得的一些優異成績而沾沾自喜吧!你的爸爸媽媽是不是想為了你的將來準備將你轉學至大城市上學?你想過在陌生的城市裏求學的艱難困苦嗎?你有想過小升中的激烈競爭嗎?我今年已經讀五年級了,明年的這個時候即將面臨這個渡江大戰。剛好在這個時候我看到了《今年,我們小升中》這本書,真是夏日裏的及時雨呀!

?今年,我們小升中》是00後小女生陳盈穎創作的長篇校園勵志小説。本書取材於小作者的親身經歷,作者在當年“小升中”過程中,參加了上海十所頂尖級重點國中的面試,小説真實再現了學校、家長與孩子所做的準備、各類國中名校的真實面試場景,無疑為家長與孩子提供了一本生動的“小升中全攻略”。00後新鋭作家,傾情演繹校園故事,再現繁華都市“小升中”的升學壓力。

小説中,感情細膩自強不息的主人公漣漪,桀驁不馴成績優異的江超,謙遜懂事的優等生文帆,高傲嫉妒好強的蘇琪,刻苦用功的富二代辛恬,討人歡心的超常兒童迪凱,以及品德和學習兩手抓的優秀教師張老師都被作者刻畫的栩栩如生。

小説全面表現了在當前社會“小升中”殘酷競爭的壓力下,學校的教育方式、家長們的教育心態、學生們的學習生活所發生的巨大變化,這一切,一個轉學到上海的孩子,體驗無疑更加真實與深切。

當我讀完這本書首先深切感受到:“梅花香自苦寒來”,不經歷風雨,哪來美麗的彩虹?我現在已經是五年級的學生了,現半年就進入六年級,很快就面臨擇校和升學考試。從現在開始,我要嚴格要求自己:上課認真聽講,每天認真完成作業,多看課外書,有不懂的問題不恥下問,一定要讓自己的學習有如一台用不鬆懈的鬧鐘毫無差錯的運轉。其次,只要你勤奮學習,美好的未來不是夢。只要我們向着一個目標不停的前進,終點就會離我們越來越近。讓我感受最深的還是主人公那堅強不屈的性格和堅持不懈的毅力,去也要向她一樣客服重重困難,堅持不懈、永不退縮地向着既定目標前進,相信通過我自身的努力,一定可以升學到一個更好的國中學習。

總之,這本書非常值得一看,尤其是面臨小升中的孩子以及他們的爸爸媽媽們。古人云:“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美好的明天,要從小升中開始。讓我們像她一樣,考進一所好國中。

走在大路上讀後感篇4

我是個不太喜歡讓別人講大道理給我聽的人,那樣我會覺得很無趣。但這篇故事與眾不同,它就在我們的身邊,只是我們一直沒有在意。

人總是失去了才懂得珍惜,沒錯,正當我們享受着父母給我們做的午餐,挑剔哪裏哪裏不好吃時,正當我們穿着父母給我們買的衣服,挑剔着哪裏哪裏不好看時,我們是不是應該好好想想:父母憑什麼?憑什麼要供你吃喝,要供你衣服穿?在春節時、過節時、重要場合時,你總是穿着漂亮的衣裳,而父母呢?不在年輕時那樣愛打扮、愛漂亮,這些都為了誰?為什麼要這樣?僅僅是因為你是他們的孩子嗎?僅僅是因為他們是你的父母嗎?如果是,那為什麼是你的父母就要這樣對你,歷史以來拋棄自己孩子的父母數不勝數,你沒有加入到他們的行列,被父母一直所珍視着,你應該感到滿足,是的,由此就夠了,你又憑什麼去挑剔父母給予你的一切的一切呢?

人總要長大,長大後總要衰老,也總有一天會離開人世。各位同學們,父母的願望不多,沒有什麼大願望,他們已經漸漸衰老,再也不是那個志氣蓬勃的少年了,恩,他們老了,他們經歷了許多之後,他們看過了人間的醜惡與善美,他們經歷了很多,他們剩下的願望就是讓你們長大成人,成為一個有用的人,他們對你的期望或許讓你感到太荒唐,但這是他們餘生的心願,是發自內心的,僅僅如此。看着父母一步步衰老的背影,我們是不是應該做些什麼?叛逆還是報答?其實我本人原來覺得,其實叛逆這東西説白了,就是不按父母所希望的“路子”去“走”,再簡單點就是按自己想做的去做,其實這也沒啥錯,可是各位同學們,父母們走過的路比你們多的多,他們為你們選擇了在他們看來的正確的“路”,我們是不是不應該選擇“叛逆”,而是應該坐下來,靜靜地與父母商討一下,跟父母講講自己的想法,而不是不徵求同意就隨意行事呢?

父母老了,我們應該懂事了,我們的父母不再是曾經的那個抱有很大的理想的青年了,而我們也不也不是那個愛調皮搗蛋,卻又惹人喜愛的小孩子了,我們是不是應該嘗試着在父母的後半生中,給予他們回報,完成他們對你的期望呢?

其他也沒什麼可説的了,説再多也沒用,有些人,就是“腦子不好使”,説來説去還是想叛逆,説來説去還是覺得父母有錯,關鍵不在於我能把應該報答父母的原因説的有多清楚,重點還是在於你,記住“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説”,但請記得千萬別走上“叛逆”之路。

走在大路上讀後感篇5

假期閒暇時間,我有幸拜讀了朱永新教授的《走在教育的路上》,感觸頗多。《走在教育的路上》主要記錄了朱教授關於教育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所感所悟,從中可以看到的是一個教育理想主義者的心路成長曆程。此書共分五個部分,分別是“邊走邊吟”、“教育風景”、“書香世界”、“攜手圓夢”、“行者心語”。書中優美的詩歌,樸實的文字,將我們帶入了他心中那個理想的教育境地。

“邊走邊吟”這部分收錄了十首詩,詩歌充分表達了作者對教育事業的激情,“新教育實驗”的行走激發了他的意志,邊走邊吟,成為他追尋教育夢想的一種生活方式。

“教育風景”記錄了朱老師去國內多個地區考察和國外南美之行的感悟,無論到哪,“看風景”成了他不可或缺的一道程序,但對於一個有“教育情結”的行者來説,“看風景“是有選擇的,那就是主題風景——教育。他以廣闊的視野來考察、思索當地的教育問題。其獨特的教育視角引人深思。

“書香世界”收錄了朱教授為一些中國小校長、老師,包括他的兒子朱墨的著作裏所錄的若干篇序言,以及朱教授為自己的著作所寫的部分後記。無知識的行走,無異於行屍走肉。作者在行走之餘大部分時間花在閲讀上。一個人的閲讀史就是一個人的精神發育史。閲讀使人的靈魂得到昇華。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今後我也要像朱教授那樣,走進書香世界,做一個快樂的讀書人。

“攜手圓夢”記錄了作者以“追尋理想,崇揚人文”為使命的“新教育實驗”步伐,一羣有理想的人,聚合在一個理想的平台上,跟着一個有理想的教育家,在播種理想的路上,蹣跚前行。作為“新教育實驗”的創始人,朱教師是一個有思想的人,一個不斷追尋夢想,燃燒激情的人。他為中國的教育事業點燃了希望,他享受教育,邊走邊吟,用“心血”吟出來的詩篇震撼了一顆又一顆年輕的心。

?走在教育的路上》讓我認識到了一個心中有夢想,臉上有激情的出色的教育工作者——朱永新教授。他內心帶着堅定的信念走在教育的路上,他總是可以找尋到獨特的“教育風景”,總是有新的啟迪和感悟。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今後我將一絲不苟地做好本職工作,將我心中的陽光傳遞給更多的學生。

走在大路上讀後感篇6

?心靈雞湯》是一次偶然的機會聽朋友説的,感覺不錯,於是我去買了一本。那些美麗的小短文深深打動我。

?心靈雞湯》的編者是當代美國著名作家傑克?坎菲爾和馬克?韓森,他們以獨到的眼光挑選了這些貌似平凡卻讓人讀來回腸蕩氣的小短文,它們來自於普通的生活瑣事,飽含樸素率真之美。每一則故事都讓人怦然心動,其中《安息吧,“我不能”先生》,對於同是教師的我感觸至深。 唐娜老師不會給少不更事的孩子們講“自信心人人必備”的深奧人生哲理,而是巧用做遊戲的方式,將“我不能”擬人化,與孩子們一起玩“我不能”先生的葬禮遊戲。那個紙墓碑掛在唐娜的教室裏,每當有學生無意説出“我不能……”這句話的時候,唐娜就要指着這個象徵死亡的標誌,孩子們便會想起“我不能”已經死了,進而想出積極的解決方法。最有意思的是,老師語重心長地對孩子們説,希望“我不能”先生的兄弟姐妹“我可以”、“我願意”,還有“我立刻去做”能夠繼承他的事業,這在孩子們幼小的心靈中埋下了自信的種子,對他們健康成長產生不可估量的`影響。 唐娜老師的遊戲很聰明也很實用,使孩子們在快樂中欣然接受了教育,在潛移默化中成長。這對我們老師、家長,無疑是一個很好的啟示。 在現實生活中,天生我才必有用。

每一個人來到這個世界,他或是金子或是鑽石,或是大河或是小溪,或是大樹或是小草,即使是沙石、泥巴,也是建築高樓大廈不可缺少的有用之材。從小培養孩子的自信,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而如何培養,確實是門藝術,也是我們教育工作者須努力探究的方向。如何把教育變成一門藝術,或者把它同生活相維繫,讓它變得更容易接受,更貼近真實生活,我想我應該去探尋。 食補藥補不如心補!來一客心靈雞湯吧!讓它滋潤你的心靈,豐富你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