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心得體會

名著《復活》讀後感7篇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1.09W

撰寫一篇讀後感可以強化我們對書上所寫的領悟,為了深入揣摩書籍的內容,其實寫讀後感就是不錯的記錄方式,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名著《復活》讀後感7篇,感謝您的參閲。

名著《復活》讀後感7篇

名著《復活》讀後感篇1

合上《復活》,心情久久不能平復。書中的情節在我腦海再次浮現,主人公精神的復活讓人敬佩。浪子回頭金換。

環境真是個可怕的東西,能夠駕馭人。男主人公本是個純潔。熱誠,朝氣蓬勃,有美好追求的人,可當他進入軍隊和上流社會以後,卻過起了花天酒地。醉生夢死的生活,還害女主人公墮落。這一切,他並不以為然,他的父親以及身邊許許多多的人,都是這樣生活的!因為身處在這樣的環境,所以身心完全被侵蝕。於是,開始墮落。女主人公也是受環境所迫,最終也墮落了。

男主人公精神的復活,是因為他還是有良知。看到女主人公因為他而受那麼多的苦,他是非地內疚。於是重新振作,為女主人公到處奔走申冤,使女主人公受到感動,也使她從此不再墮落。兩個主人公都達到了精神和道德上的復活。

這本書同時也反映了沙皇俄國社會的腐敗與殘酷。讓下層人士飽受磨難,而那些上層人士卻醉生夢死的生活着。我很幸運自己沒有生活在那個時代。但是,如今的社會誘惑太多了。每種誘惑都是致命的。我很清楚自己的意志並不堅強,面對誘惑我會,招架不住。

面對誘惑,絕大部分人都妥協。但是無論怎樣,都不能讓整個靈魂也沉陷。不能埋沒自己的良知。生活雖然很現實,也很殘酷,但也一定還有希望。我們不能斬斷自己的後路。沒有永遠的黑夜,天明仍可見到太陽。生活還是充滿希望的。

無論環境是多麼的惡劣,不要迷失自己,不要停止尋找方向。人生路上難免磕磕絆絆,沒有挫折的人生,不是一個完整的人生。

不要放棄生活,更不要放棄自己。

名著《復活》讀後感篇2

?復活》與《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為列夫·托爾斯泰的三部代表作。講述了男主人公聶赫留朵夫引誘姑媽家女僕瑪絲洛娃,使她懷孕並被趕出家門。後來,她淪為壞女人,因被指控謀財害命而受審判。男主人公以陪審員的身份出庭,見到從前被他引誘的女人,深受良心譴責。他為她奔走伸冤,並請求同她結婚,以贖回自己的罪過。上訴失敗後,他陪她流放西伯利亞。他的行為感動了她,使她重新愛他。但為了不損害他的名譽和地位,她最終沒有和他結婚而同一個革命者結為伉儷。

作者對人物的刻畫可謂淋漓盡致,使我印象深刻的是對女主人公鋃鐺入獄後的頹蒼白無力——“這個女人腳穿麻布襪,外套囚犯穿的棉鞋,頭上扎着一塊白頭巾,顯然有意讓幾綹烏黑的鬈髮從頭巾裏露出來。她的臉色異常蒼白,彷彿儲存在地窖裏的土豆的新芽。那是長期坐牢的人的通病。她那雙短而闊的手和從囚袍寬大領口裏露出來的豐滿脖子,也是那樣蒼白。她那雙眼睛,在蒼白無光的臉龐襯托下,顯得格外烏黑髮亮,雖然有點浮腫,但十分靈活”。映襯出了男主人公犯下罪惡後導致的悲劇,彷彿是對後來他的“復活”先抑後揚。

有人認為,《復活》是為瑪絲洛娃而寫,她從青春的美麗年華到獄中被冤的階下囚,再到法庭上的重逢,最後是男主人公對她的付出,她卻不敢、不能接受男主人公的再次的愛,她變的成熟了,她不想拖累他,她經歷了起起落落得意精神重塑。

也有人認為,《復活》也為聶赫留朵夫而寫,是他自我精神的復活。而我從他的身上學到的最珍貴的一點就是他的自我改變,雖然他曾經也墮落過,但當他良心發現後,做了許多好事來彌補過錯,這是任何人都值得擁有的。我想當一個人犯下錯誤時,不論這個錯誤是大是小,的辦法就是深刻的檢討自己,承擔自己所犯的過錯,從而完成精神的重塑。

名著《復活》讀後感篇3

我一直認為,一生中曾經破碎的人,一定真正的活過。其實,在生活中,破碎的東西更為真實、深刻。而在列夫·托爾斯泰的《復活》中,我們不僅品味到一份真摯刻骨銘心的感情,而且瞭解了女主人公卡秋莎在男主人公涅赫柳多夫的幫助和鼓勵中從破碎到重新開始生活的一段人生歷程。

讀過此書之後,或許有人認為是涅柳多夫促使卡秋莎破碎,但我認為,是涅柳多夫促使卡秋莎體味了人生的種百味。雖然在卡秋莎的記憶中,涅柳多夫給了她把輝煌借給昨日的今朝。但畢竟,是她的愛心和同情心讓她再次重新生活——復活。畢竟,在破碎之後,她真正的活過。

我感動涅柳多夫敢於面對錯誤的那顆懺悔之心,敢於面對自己的錯誤的彌補,用自己的愛心和行動喚醒了一顆孤寂的心。

我喜歡斷樹殘枝萎葉,也喜歡舊寺鏽鍾頹牆;喜歡石階傾斜玉蘭拆裂,也喜歡殘月流星雲重霧冷……因為當我看見人們為一個悽慘的故事結局而歎息時,我常常遺憾人們沒有領悟到慘局背後的種種震撼之音,而在《復活》中,一個出乎意料的結局,展現了一顆善良的心,一個天下無雙的決心。

生活中,每個人都需要愛心,而且都應該有愛心,讓每一個世人,在心靈的牧場上,悄悄開始用心放牧身邊的一切,讓世界充滿美好、温馨、活力。

名著《復活》讀後感篇4

?復活》中有很大部分生活畫面的描寫,從法院到教堂,從監獄到流放所,從莫斯科到彼得堡,從城市到鄉村,從俄羅斯到西伯利亞。通過這些畫面,作者把上層社會與人民生活進行對比,把貴族老爺、達官貴人與貧苦的老百姓進行對比,把統治者與犯人進行對比。

書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我想大概是瑪絲洛娃。作者通過瑪絲洛娃體現了俄羅斯人民所遭受的深重苦難和對整個黑暗社會的無比憎恨。她在拒絕聶赫留朵夫的“善行”時,一再表現出自己內心的屈辱、瘸苦和按耐不住的憤怒。正是這種感情觸動了她麻木不仁的靈魂,並最後使她覺醒過來。由於她的靈魂深處始終保存着善良的天性和與聶赫留朵夫初戀時的美好回億,“悔罪”的聶赫留朵夫才能獲得她的寬恕,井使她重新“愛”上他。瑪絲洛娃最終拒絕聶赫留朵夫要求和他結婚的建議,表現出瑪絲洛娃的崇高品質,也是她為了愛他而做出的自我犧牲。瑪絲洛娃的“寬恕”精神使她的靈魂獲得了“復活”,然而,我們卻看到作者在尋求瑪絲洛娃“復活”的過程中,逐步接近了托爾斯泰過去所否定和厭惡的“革命者”。

作者讓瑪絲洛娃進入政治犯的圈子;跟這些人接觸,使瑪絲洛娃感到親切和自然。西蒙鬆對瑪絲洛娃的愛情,雖然説是出於同情,確也是合適的。這能使她的靈魂感到輕鬆和慰藉。尤其重要的是,他們的結合將會把瑪絲洛娃帶入革命者的隊伍。而聶赫留朵夫的那種仁慈的“懺悔”,無論怎樣真誠,卻終究免不了帶有居高臨下的態度和寬宏大量的意味。瑪絲洛娃意識到過去的愛情已經永遠不能“復活”,她也不再需要這一切了。而此時在她面前展現的是她所渴望的、有意義的、鮮活的、真實生活,這才是瑪絲洛娃真正的新生和靈魂的“復活”。

名著《復活》讀後感篇5

暑假,我一口氣讀完了托爾斯泰晚年的一本着作《復活》。似乎很深奧,卻又像讀懂了什麼,精神上的復活,比現有擁有優越的物質生活顯得更加珍貴,更有意義。

一個曾經有着純真美好的童年,對生活充滿希望的年輕人,卻在魚龍混雜的上層社會中過着花花公子般的生活;一個美麗純樸的姑娘,在長達八年的生活中墮落。他們也許會這麼渾渾噩噩地過完一生,但因一次法庭上的偶遇,使這一切發生了改變……

這一次,聶赫留朵夫以陪審員的身份來審理瑪絲洛娃的案件,他認出被告就是他年輕時傷害過的卡秋莎·瑪絲洛娃,又聽到她被冤枉時的慘叫,或許是靈魂的反省吧,他在瑪絲洛娃入獄後奔波在社會的高層,希望替他減刑,可都沒成功,一次次探獄,聶赫留朵夫看見瑪絲洛娃奄奄一息的樣子,覺得自己現在所擁有的都不算什麼,於是用自己的全部家當將她保釋出來。

他又一次向她求婚,她卻拒絕了,因為她不想連累聶赫留朵夫……

這裏,聶赫留朵夫和瑪絲洛娃真正意義上的復活了,這並不是死而復生的復活,而是一種心靈反省和淨化,使自己的心靈得到昇華。托爾斯泰在這本書中反映了人性的醜陋與純潔。《復活》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書,大家有機會可以讀讀他。

名著《復活》讀後感篇6

?復活》是列夫托爾斯泰晚年花費大量心血寫成的一部長篇著作,《復活》講述的內容是托爾斯泰聽到的一個故事:一次,法院審理一個妓女被控偷竊嫖客一百盧布並將嫖客殺死的案子,在陪審團中有一位男士,發現這個案子的被告竟是他多年以前在一個親戚家做客時誘姦的養女。於是他良心發現,設法去營救,並表示願意和她結婚。最後,這個女犯在牢獄中病死。而那個男士也不知去向。

讀完這本書後,我有了許多的感觸。書中的主人公聶赫留朵夫在大學時期是一個善良,充滿活力,有着崇高志願的青年。但當他擔任上官職後卻完全改變了,整日沉寂在享樂之中,早已忘記自己的狂熱理想,變得腐朽,落魄,成為了一個真正的花花公子。直到在法庭上見到瑪絲洛娃,他回想起許多往事,從而使他覺得自己是那麼的可惡,便對於自己以前過的生活產生怨恨。為了贖罪,他給一些無辜的犯人起訴伸冤,將自己名下的一部分土地分給了農民,他徹底的改變了自己的生活,將自己從以前的腐朽中拯救了出來。

這本書名叫《復活》,我想"復活"的就是聶赫留朵夫,是他自我精神的復活,而我從他的身上學到的最珍貴的一點就是他的自我改變,雖然他曾經也墮落過,但當他良心發現後,做了許多好事來彌補過錯,這是任何人都值得擁有的。我想當一個人犯下錯誤時,不論這個錯誤是大是小,的辦法就是深刻的檢討自己,承擔自己所犯的過錯。在書中有一對梅尼紹夫母子,因被人冤枉縱火而被關押。最後在聶赫留朵夫的幫助得到清白釋放,雖然最後被釋放,但是既然無罪為什麼當初要受到關押?只因真正縱火的人有財,便可以將禍栽贓到他人身上。

?復活》這本書還從方方面面體現出當時社會的黑暗以及人們的道德喪失。聶赫留朵夫本身對於這種生活十分厭惡,但是人因環境而變,所以當他身處在黑暗的環境中時,變得墮落這是自己無法掌控的。這讓我懂得善與惡都是一念之差,只要受到影響便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只有仔細的把握好生命的小船,才不會迷失方向,永遠保持真正的自我。

名著《復活》讀後感篇7

復活一直是我最喜愛的作品,而且它也是我最喜愛的作家托爾斯泰的著作。

復活這部小説通過男女主人公的遭遇淋漓盡致地描繪出一幅幅沙俄社會的真實圖景:草菅人命的法庭和監禁無辜百姓的牢獄;金碧輝煌的教堂和襤褸憔悴的犯人;荒芫破產的農村和豪華奢侈的京都;茫茫的西伯利亞的政治犯,突出托爾斯泰雖然對現實社會做了激烈的抨擊,揭露了社會制度的本質。

復活的主人公德米特里·伊萬諾維奇·聶赫留朵夫公爵本來是一個單純,熱情的少年,愛上了姑媽家的養女兼婢女卡秋莎,並與其發生了關係。但後來他背叛兩人的,而懷孕的卡秋莎被趕出家門。

由於社會的現實,把德米特里·伊萬諾維奇·聶赫留朵夫變成一個跟其他貴族一樣的人,而把卡秋莎逼良為娼。由於德米特里·伊萬諾維奇·聶赫留朵夫公爵一次偶然的機會作為陪審員參加審理一個毒死人的命案。而被告者是卡秋莎,看到瑪絲洛娃被宣判後失聲痛哭、大呼冤枉的慘狀,他決心找庭長、律師設法補救。他開始反省,進行“靈魂淨化”,發現他自己和周圍的人都是“又可恥,又可憎”。

最後經過他的幫助,卡秋莎沉冤得雪,對德米特里·伊萬諾維奇·聶赫留朵夫的怨恨也消失了。

看完這篇小説再看看題目,我覺得這兩個主人公的經歷,表現了他們在精神上和道德上的復活。

這部小説讓我知道人性的本質,但是它也是暗示真托爾斯泰的經歷,他本來也是一個貴族人士,也是過着蹂躪奴隸的生活,但他後來慢慢思考,發現這樣自己並不快樂,最後他放棄一切,解放奴隸,尋求真正的快樂。他這樣的行為卻被別人認為他瘋了,甚至是家裏人也覺得他瘋了。

這體現的是當時的以貴族為首的社會,但現在不一樣了。雖然現在不算是大同社會,但有很人不管是有錢還是貧窮,他們都願意幫助別人。作者應該是希望這樣一個社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