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心得體會

閲讀一本好書心得體會8篇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2.86W

我們在寫好心得體會後是可以記錄下自己的感受的,寫心得體會是記錄我們生活感受的重要方式,一定要表達清楚自己的想法,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閲讀一本好書心得體會8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閲讀一本好書心得體會8篇

閲讀一本好書心得體會篇1

在這段時間裏,我如飢似渴地看了一本妙趣橫生的書——《居里夫人愛迪生》。這本書生動地描寫了居里夫人堅強的意志、愛迪生驚人的智慧。他們的優點值得我不斷地學習。現在,我就來説説我讀了這本書後的心得吧。

居里夫人是一個偉大的女性,在物理、化學上都有着廣泛的研究,她全身心地為科學服務着,乾的都是男人要做的事,還省吃儉用,最後獲得了諾貝爾獎。這個偉大的女性讓我讚歎不已,我決心要向她學習,學習她的嚴於律己、百折不撓。

愛迪生並不是科學上的書呆子,他很有童心。有一次,他將女兒的哭聲錄在自己做的留聲機裏。愛迪生對科學的愛好還惹出了許多有趣的事情,在婚禮時,他居然跑進了實驗室。愛迪生還很寬容,有一個人把他的耳朵打聾了,他居然這樣看待:"我到現在還要謝謝那位先生,是他讓我可以專心做實驗,要不然,我會被身邊的事物煩到極點。"就是這樣兩個偉人的故事,讓我看了受益匪淺,我一定要好好向他們學習!

人活在這個世界上,是一個過程,而不是一個結局或是一個終點。人一生中,可能遭遇痛苦、煩惱、悲哀、無奈等很多負面的情緒,這些負面的情緒其實都只是磨練我們成長的過程而已。

每個人的天生資質各有不同,遭遇也有差異,若是和高於自己程度的人相比,會越比越糟糕而沒有信心;若是和自己程度差的人相比,便會越比越驕傲。每一個人在人生的路程中都有自己需要學習走的路,倘若能走在自己規劃好的路程來走,不好高騖遠虛心求教,將有另一片海闊天空。倘若無法順利走在自己規劃的路程,萬不要灰心喪志,再次用心努力下一個的目標,終究也可到達最終的目的地。

因此當每個人預先調整好自己的生涯規劃,實際地善於運用,不僅是懂得尊重生命的過程,也是尊重自己和別人的行為。當每一個人都能即時認清自己,進而肯定自己,如此,生命將得到提升,生活自然也會相對得到品質。

閲讀一本好書心得體會篇2

這學期我讀了《學會選取學會放下》這本書。深有感觸,以下是自己的一點小小感悟,學會怎樣的選取和懂得怎樣的放下在我們人的一生中是何等的重要啊!當我們走過了童年的純真、少年的快樂,在經歷了多次的失敗、打擊、挫折、坎坷中漸漸長大、成熟,才發現很多事情不能過於強求,無論內心的感覺如何,堅持必須不好欺騙自己,要懂得放下。人的一生,可供選取的東西並不多,而要放下的東西卻很多,“棄也是一種智慧”,放下是智者應對生活的明智選取,只有懂得適時放下的人,才會活得精彩。當然,放下不是消極避世,而是另一種更實際更合理的追求。有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無所謂絕對的贏,也無所謂絕對的輸。人無法選取自己的出生,但在人生的道路上怎樣生活和工作中是有所選取和放下的。如果一生不懂得去選取也不懂得去放下,那一輩子就永遠也沒有快樂,甚至會失去很多。

昨日的放下決定這天的選取,明天的生活取決於這天的選取。人生如演戲,每個人都是自己的導演。只有學會選取和懂得放下的人,才能贏得精彩的生活,擁有海闊天空的人生境界。

做一個選取的時候,意味着需要放下其他的觀念、想法、物質、甚至生命。選取與放下往往是同步的,選取的反面既是放下。放下一粒種子,收穫一棵大樹;放下一處煩惱,收穫一片清涼;放下一種偏見,收穫一種幸福。當你放下足夠的時候,生命也將收穫一片藍天。

聖經中有這樣一句話:人降臨的時候手是合攏的,似乎在説:“世界是我的。”當離開世界時手是張開的,彷彿在説:“瞧那,我什麼都沒有帶走。”其實,人生就是一連串選取與放下的過程,有取就有舍,有舍才有得。該放下的就要放下,不是沒有恆心和勇氣,而是選取進取的一種方式。

有人説:“讀書足以怡情,足以博cai,足以長才”使人開茅塞,除鄙見,得新知,養性靈。正因書中有着廣闊的世界,書中有着永世不朽的精神,雖然滄海桑田,物換星移,但書籍永遠是新的。因此,熱愛讀書吧!像飢餓的人撲到麪包上那樣,熱愛讀書,讓目光投向更廣闊的時空,讓心靈溝透過去和未來,已知和未知。

世紀老人冰心説過:“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這是一句至理名言。讀一本好書,能夠使心靈充實,使之明辨是非,使人有愛心和禮貌行為、禮儀規範;而讀一本壞書,則使人心胸狹窄,使人不知羞恥,使人自私殘暴。

“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讓我們暢飲這“源頭活水”,攀登這人類進步的階梯,成為知識的富翁,精神的巨人,成為祖國21世紀的高素質的建設者。

正如拿破崙·希爾所説的那樣,你無法選取你的相貌,但是你能夠選取你的情緒;你無法選取生命的長度,但是你能夠選取生命的寬度;你無法選取整個世界,但是你能夠選取幸福快樂。只要你覺得你是幸福的,那麼毫無疑問你就是幸福。

閲讀一本好書心得體會篇3

這個暑假,我讀了史蒂文生寫的一篇名著—《金銀島》。

?金銀島》寫的是主人公吉姆意外得到了海盜頭子佛林特的藏寶圖。有錢的鄉紳帶着吉姆和醫生李甫西一起坐着帆船踏上了尋寶之旅。然而以西爾弗為首的一批覬覦寶藏的海盜裝扮成水手也隨船前往金銀島。在島上,以鄉紳為首的尋寶者與海盜之間展開了一場鬥智鬥勇的生死搏鬥。最終吉姆憑他的機智勇敢打敗了海盜,尋得寶藏,平安返航。

我們要學習吉姆機智、勇敢的精神。在文中,吉姆意外偷聽到了海盜的陰謀,受到了海盜的利誘、威脅,然而吉姆臨危不懼、鎮定自若,把海盜的陰謀報告給船長,拯救了大家。雖然吉姆在尋寶中遇到了許多困難,但他面對困難迎頭而上,擊破了困難。

在生活中,我們會遇到許多誘惑:網絡遊戲,別人丟的錢……我們也要像吉姆一樣,遇到誘惑不為所動。

?金銀島》真是一本好書,它告訴了我人要機智勇敢,遇到誘惑不為所動,遇到困難迎頭而上……

閲讀一本好書心得體會篇4

這是一本值得每個人深讀的一本好書,書裏講了很多很好用的方法和措施,能夠幫忙我們日常工作中的繁雜瑣事,但是知道的多,確實去做的也許就不多,這就是我們停滯不前或者説辦事潛質一向很低效率的原因所在。下方我談談這次學習的一些收穫。

做事情高效的一個祕訣就是要善於集中精力。高效的人,往往都是把重要的事情放在第一位,而且一次只做好一件事。這就應説是我的首要問題,正因在的工作習慣中常常會同時想着很多件事情,並且都想做好,但是到之後常常是每件事都沒有做好。就應都做,但是都沒有體現出我的最好水平。我也因此苦惱了很久。

要事第一,需要能夠分出事情的重要程度,不能興之所至,便不顧一切:這就應説是我的另外一個問題或者致命的缺陷,對於很多事情在做之前我常常沒有先分清主次,但是常常我的時刻是有限的,但是我應對的事情又是無限的,我是不可能做完我遇到的所有事,故常會顧此失彼,重要沒有做,淨做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當然結果可想而知。

要事第一,還需要弄清楚哪些事情能夠緩一緩。當我們知道了主次,換機一般就不會再出差錯了。

要事第一,還需要學會拒絕。不懂拒絕的人活得最累,最少我是這麼覺得的,歷來總覺得自己的潛質很差,能幫忙的儘量幫忙別人,樂於幫忙別人沒有錯,只是就應在自己該做的事情做完之後。不然就會本末倒置,最後常常時同事怨你不分主次,上級怪你不知輕重。而自己只能有苦無處訴,埋怨為什麼自己的行為總得不到別人的明白。

閲讀一本好書心得體會篇5

古之真人,不知説生,不知惡死。”真正懂得生命的人,沒有覺得擁有生命而可喜,面對死亡來臨而可怕。那情形,該像路邊的野花,莊子對妻子的去世就“鼓盆而歌”。真人不易,學者説儒家教人入世,道家導人出世,曾經,至親的人離世,-

讓我感到生命無奈,生活疲憊,很多時連“世”也分不清,混混沌沌,顧此失彼,隨波逐流,以為明瞭的事多了,卻是越發失了方寸和方向。我翻開書,參照已心。

有時,成年人比少年成熟,是成年人多經歷了幾場葬禮。生死是莊子一個永恆的命題,也是的,生死糾集了一切利益所在,物質、精神、愛憎,是人就逃不了。朋友學佛,説人世是苦難的集合體,要歷無數生離死別,得失禍患,來日要去西方極樂世界,下世不要為人。“生年不滿百,常懷千歲憂”,莊子也説“生之來不能卻,其去不能止,悲乎。”所以莊子説,我們要懂得“順應”,去面對,當你已無能力握着的本文來自站的領頭羊時候,去放開。世上沒什麼是理所當然,或是橫加於人的。多經歷了葬禮,我懂得無論對人對物,如果只去憂患失去的悲哀,而不感恩曾經相遇相守的幸運,那去到哪個世界,也並不能真正快樂。有人問佛祖,什麼是佛?佛説,無憂是佛。原來,現在腳下的土地,也可以是極樂世界,每一個人都有他自己與眾不同的生命力量。生命在思潮裏龐雜,迴歸自然便直觀,生命是八個數目字和一條小橋,像德蘭修女1910—1997,周總理1898—1976,在看這篇文章的人,生命尚缺四個數字。我是人類社會的瑰寶,也是大自然的一棵草,我笑笑自勉,能踏上小橋賞過風光,“活好當下”活出真我就不“悲乎”。

何為真我?生活的本原,生命的本初,願望的本真,書裏娓娓而出。外面實在太吵了,在信息、物質、慾望膨脹的今天,滋長出原始森林裏蔓藤一樣的人際網,已天天疲於奔命,卻發覺滿足更難,快樂變小。“心為形役”原來心被外物奴役着,心當然是高興不起來。是時候靜下心來,聽聽自己的聲音。見過有種培訓課程,學員要每日停下來和自己的手手腳腳,耳朵肚子身體各部説説話,關心它們過得怎麼樣。這近本文來自站的領頭羊公於莊子的觀心入門。“吾所謂聰者,非謂其聞彼也,自聞而已矣;吾所謂明者,非謂其見彼也。自見而已矣。”莊子説的耳聰目明,不在於聽得、看得有多高遠,而是能聽見自己的聲音,看見自己的心。心要見,必先靜。“水靜尤明,況精神乎,聖人之心靜乎。”水能映照天地萬物,是水清靜的時候,風浪大作之下水映不出東西,人心亦然,心湖急流暗湧,世界萬物也照不進人的心。

“莊子把真正瞭解自己內心的人叫善養生者。”以心為鏡,才可看清現狀,聯繫過去,看到未來。“前半生不要怕,後半生不要悔。”閉上目,靜靜的,我問我自己的心,你曾經有過什麼樣的夢,怎樣努力過?你心裏想要的生活是什麼樣的一幅畫卷?“達生之情者,不務生之所無以為;達命之情者,不務生之所無奈何。”懂得生命真諦的人,不會花時間在不該當的事情上,不會因為執拗、較勁追逐不可能實現的目標。于丹老師説,為了娶絕色女子,為了虛榮嫁給富商,離開了愛情,於是此生與他(她)錯過了;捨不得放下手中的一撮米,結果猴子給逮着了。“喪己於物,失性本文來自站的領頭羊於俗,謂倒置之民。”將眼前的利益和自己的心分開,以心為鏡照見自己,再去思索問題,我看到了前面的清朗。“一個人的心態,決定他的生活狀態。”且好的心態,比生活中好的技巧和技藝重要,像運動員往往場上顯不出場下的好成績;搭在板凳上的板條我可以輕易走過,但橫到懸崖上就我就卻步了。靜心達而見心,心能“以天合天”,能以一顆清明的心,以規律迎合規律,忘利忘名忘我,做事做人都會遊刃有餘,做得更好。

書禪明瞭一種“道法自然”的生命狀態,以真求真,以真發現真,“大道合乎自然”是莊子所有理論的核心。“大道合乎自然”,不是人們平常斷章取義的無為、懈怠、隱世避事,“大道合乎自然”我們才能最後獲到大自然裏“和緩的凝聚力”。天地運行,萬物更迭,四時有序,生生不息,正是天地間有着一股和緩的凝聚力。大聖大哲,能聚賢納士傳授至理,是他們不可或缺地擁有和緩的凝聚力。中華民族五千年泱泱大國,骨子裏就是有着一股和緩的凝聚力,團結共濟和諧發展,在大浪淘沙的歷史長河裏不息不滅。“和緩的凝聚力”,讓我們的心恆久澄靜清明,精神有了足夠的強大,便能找到自己心的大道。

靜而觀己心,洞明規律,勉力,順應,

閲讀一本好書心得體會篇6

書,是一個好東西。有了它,可以睿智,可以舒心,可以解惑,可以隨英雄人物出生入死,是一大令人如意之物。《水滸傳》四大名著之一,一百零八將,個個武藝過人,重情義,團結,上上下下都充滿着英雄氣概。説不盡宋江與柴進的仗義疏財,也説不盡武松醉拳之厲害,更説不盡吳用的足智多謀······他們愛打抱不平,遇見壞人壞事,立刻上前解救別人。但是在古代,在那官場的黑暗之處,只要有錢,一切問題官府都可以替你解決。於是,他們便處處受壓迫,受虐待。於是,一小部分英雄開始走向梁山。他們在梁山聚集糧草,操練兵馬,不斷的説服英雄上梁山。終於,一百零八將聚集齊了,他們要向官府進攻,去結束這個黑暗的社會。我相信他們一定會成功。

讀了這本書,我很有啟發,我應該向他們一樣,無所畏懼,敢於同壞人壞事抗爭,這樣才能有所作為。

閲讀一本好書心得體會篇7

?回到教育的原點》一書中,竇桂梅老師在打造團隊、引領教師專業成長的方式上,提出了主題教學模式,即組成教師“專題學習”共同體。學校要想真正地發展,必須建立學科團隊,依託於學科教研與課程開發,教師方能形成自覺發展的專業發展共同體。其中策略之一就是“共讀一本書”。

對所有學校來説,教師都是學校發展的關鍵,專業素養已成為制約教師職業發展的瓶頸。問題就是發展的機遇。竇桂梅老師就是從這一問題出發,把問題專題化、項目化、課程化,組成一個共同學習的團隊,摒棄“頭疼醫頭,腳疼醫腳”的教研方式,通過學習共同體的專題閲讀研究,讓老師與兒童共同分享閲讀經驗,都能獲得良好的根部滋養。

以2007年為例,竇桂梅老師組織教師共讀《西遊記》的主題系列活動。為什麼讀這本書?竇老師的解釋:為了以讀促教。國小語文教材中只是選取了書中的幾個章回,如《三打白骨精》、《三借芭蕉扇》、《猴王出世》等。於是她們力圖通過閲讀整本《西遊記》尋找到源頭活水,從原著中準確的提取出“教學價值”。圍繞原著,又組織教師讀了《四百年學術史》、《與民俗文化》等相關書籍以及上百篇評論。為了讓研究更加深入,還讀了《文學理論》和《文學概論》等相關文藝理論書籍。讀名著,讓老師和學生一道融入中華民族的文化血脈中,最後收穫的不僅僅是一兩節好課,更有看不見的薰陶與浸染。“沒有被厚重的經典名著洗禮過的人無法擁有細膩的心靈”。正是這樣有計劃、有目的的培養機制,有力促進了教師專業素養的提高。

能夠認識到開展讀書活動、建設書香校園,無疑是我們農村國小從實際出發打造學校特色、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為學生人生奠基的明智選擇。但對照竇桂梅老師的做法,我們的讀書活動目前只是停留在一個初級階段,就是為讀書而讀書、就是浮在表象上的讀書。讀書沒有和教書很好的結合,讀書沒有和培養學生做人很好的結合,讀書沒有和提高教師專業素養很好的結合。竇桂梅老師“共讀一本書”的做法給了我們很大的啟示:開展領導共讀一本書活動、教師共讀一本書活動、學生共讀一本書活動。以讀促教(促進教師教書、專業素養提高),以讀促學(促進學生學習、養成教育),以讀促建(促進書香校園建設)。無獨有偶,期初領導計劃交流彙報會上,維武主任在彙報工作中也提到了開展領導共讀一本書活動,並且力薦了王宏甲創作的《新教育風暴》一書,令人欣慰,説明我們的領導、老師也都在思考讀書問題、都在想工作。於是,共識在領導會上達成:本學期開展共讀一本書活動(讀書的數量底線,提倡多讀):領導帶頭,共讀《新教育風暴》一書,教師先以教研組為單位共讀一本書(學校推薦、組內選擇),學生共讀一本書(分年組進行)。學期中、學期末要分別開展座談會、寫讀書心得、讀書知識競賽等進行檢查驗收,以期達到最佳效果,由此推動讀書活動持續健康開展,從“積跬步”出發,向“至千里”前進!

閲讀一本好書心得體會篇8

當我閲讀《感悟人生》後深有感觸。從開始閲讀到結束,我心中始終以自己最大的熱誠、以自己純淨的心靈去汲取書中的點點滴滴和值得我學習的精華。

這本書從季羨林老先生千萬字的著作中篩選出這位著名學者、國學大師、東方文化大師的想法及成長經歷。這不僅僅是季老先生的感悟,也是我們的導師對年輕人的教誨,它讓我們學會了怎樣去奮鬥、探索,怎樣追求理想與目標,也使我們看待生活、事物的眼光變得更加深邃。

書中,看似是先生在教育我們,但更多流露出的是他對下一代的關心與鼓勵。他把自己成長、學習的全部經驗無私地奉獻給了每一位讀者,使讀者獲益非淺。

讀完這本書,老人的聲容笑貌好像浮此刻我眼前,他的金玉之言,將永久地刻在讀者的心田,催人猛醒,激人奮進;讀完這本書,猶如品嚐醇美的甘露,自有味道在其中,“世紀老人”非凡的人生經歷,是一筆巨大的精神財富。讀完本書,我深深知道作為教育工作者本身需要學習的有很多方面,這需要本身的不斷去閲讀超多相關書籍,才能及時的充電,更好的為教育服務,無形當中也會提高自己的文學修養,從而提高自我,何樂而不為呢。

對我感悟最深的、啟迪最大的是季老先生對人生的態度。他一共寫了3篇“論人生”,每一篇都從不一樣的角度,不一樣的觀察點洞察着人生的好處與完美。先生提出了“不完滿才是人生”,還有他對人生好處與價值的一句評價:“如果人生真有好處與價值的話,其好處與價值就在於對人類發展的承上啟下,承前啟後的職責感”。從這些樸實、簡潔的話語中,我們就能夠體會到先生的氣質與人品。他體會到了人生的真諦,更要告訴我們對待人生要有不懈的發奮與強烈的職責感。

要想使人生變得有好處,就要有目標,想要到達這個目標,務必經過無數代人的共同發奮。如接力賽,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一段路程要跑。又如一條鏈子,是由許多環組成的,每一環從本身來看,只但是是一個微不足道的個體,但沒有這許許多多的個體,鏈子也就無法組成。

在人類社會發展的長河中,我們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使命和職責,而且是絕非可有可無的。這就是人生好處與價值的體現。季老先生雖已到耄耋之年,但正是由於老人的使命感和職責感,使他仍然筆耕不輟,他想把更多的“財富”留給下一代,讓我們看到了老一輩的無私和博大,也從中《感悟人生》。

這本書,讓我感到在生活中,工作中,就應以高度的熱情去應對,去進取,去發奮,去開拓我們嶄新未來。讓我們吸取其中的鬥志,為我們的教育事業,傾盡自己的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