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心得體會

邊城簡讀後感參考5篇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1.84W

通過讀書,我們可以拓寬自己的知識面,並且記錄好讀後感,撰寫一篇讀後感有助於加深大家對名著人物的認識,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邊城簡讀後感參考5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邊城簡讀後感參考5篇

邊城簡讀後感篇1

一直聽説過《邊城》的大名,但由於各種原因,一直都沒有看過。這一次在語文課本上與《邊城》結緣,感觸頗深。

人性是世間最美的東西。在現代都市裏,在這個物慾橫流的森林裏,我們又保留多少純淨的人性呢?在城市中終日奔波勞累的我們實在無力去呵護,只任塵埃將它一點一滴淹沒,甚至吞噬。人性中太多的美德將塵封的心靈在一角,疲倦的我們如何有閒暇將其開啟?或許有很多人早已忘記它的存在。可是在邊城,在這個幾乎被世界遺忘的邊城,我找到人性的歸宿。

湘西山美、水美,但人更美。青山繞水,水環青山,纏綿不已。在大自然母親的寵愛中出落得亭亭玉立的翠翠,山教會她堅強,水賦予她柔美。在清澈的見底的溪水的眷顧下,她的心純潔無暇。年少的懵懂,初開的情竇,她的心裏喜愁摻半。因為純樸,她無法拒絕大老,也無法向儺送表白。一切都是源於善。然而終是湊巧,落得個孑然一身獨守空船,為一個未必會回來的人作無期的等待!

其實不管悲慘也好,完美也罷,我們都要走下去,不管我們高不高興,花開花謝,潮起潮落。昨日隨風已逝,明日迎風將來,世界從不理會任何人。

翠翠的愛情隨着儺送的悄然離開逝去,就這樣,愛情之花還沒盛開就已凋落。也許沒有開始的愛情才是最完美的,因為錯過,才會刻骨銘心,沒有結局。才會意味着永恆的存在。

屬於邊城的故事結束,但我們的故事才剛剛開始,人生路漫漫,吾等切記珍惜。

邊城簡讀後感篇2

提起沈從文我們禁不住會想到他的代表作品《邊城》,它是沈從文創作的一首美好的抒情詩,一副俊秀的山水畫,也是支撐他所構建的湘西世界的支柱。

?邊城》的詩情畫意是有口皆碑的,這不僅在於沈從文所描寫的湘西的美麗的山水,更在於作者對湘西茶洞淳樸民風的謳歌。作者在小説中表現了對人性的讚美,把《邊城》塑造成一幅精心塗抹的人性風格畫。這從書中的一些地方可反映出小説獨特的思想藝術風格,通過對人事的敍述、人性的謳歌來表現湘西人民的淳樸和創造的詩的美好意境。

人性不是孤立的,是通過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來展現的。在《邊城》開始通過對老船伕與過渡人之間的交往的描寫,把讀者帶入一種和諧、温馨的氣氛裏。七十歲的老船長,擺渡乘船,不管颳風下雨白天黑夜,五十年如一日,熱誠負責,忠於職守。渡頭本公家所有,所有人不必出錢,有人心中不安,抓了一把錢擲到船板上,管渡船的必為一一拾起,依然塞到那人手心裏去。這樣的人,這樣的生活平凡極了,而在平凡中老船伕那見義就上見利就讓的心卻如金子一般發光,讓人從中看見邊城茶峒的淳樸民風。

而翠翠是在淳樸善良的老船伕的影響下生長的,很自然地保存的老船伕身上的美好品格。翠翠有如深山裏流出的一泓清泉,從未受到城市文明的污染,始終保持着那份純淨與透明。對待愛情上也是忠貞不渝,我們從她的身上也看到了人性之美。

邊城在表現人性美的同時,還通過一些生動的形象塑造了一種美好的意境,讓人讀來為之陶醉。如翠翠肖像畫的描寫:翠翠在風日裏長養着,把皮膚變得黑黑的。觸目為青山綠水,一對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長養她且教育她……就又從從容容地完成了任務。這段着重對翠翠動態的描寫,以傳神筆致渲染人物性格,把天真活潑,心地善良,既羞澀又粗獷的山村少女呈現在讀者面前,讀來為之欣賞、陶醉。

作者在第十三章中也突出表現了這種意境。開始作者勾勒出一幅青山綠水,夏日黃昏美麗平靜的畫面,夕陽、桃花色薄雲,忙個不停的渡船、杜鵑啼泣、石頭草木被曬了一天蒸發出來的熱氣,空氣中有泥土氣息,有草木的味道,還有各種甲蟲類氣味……在寫自然界的聲音、色彩、光影和氣味的同時,烘托渲染了人的感情心理,達到了融情於景的藝術效果。

?邊城》是一顆晶盈圓潤的藝術明珠,其人性美與藝術美珠玉生輝,值得我們去品味與閲讀。

邊城簡讀後感篇3

書中對湘西鳳凰淳樸自然的風土人情的講述,對善良純潔而又心思細膩的翠翠的刻畫,對厚道老實的老船伕的描寫,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書中的文字是鮮活靈動的,處處都顯露出湘楚色彩,滲透着人情與關愛。每每讀來就情不自禁地產生一種淡淡的憂傷,像是觸及到內心的某個地方,使我為書中悽美的故事而感慨,為翠翠坎坷曲折的人生經歷而歎息。古老的小鎮,渺茫的遠山,清澈的河水,錯落的吊角樓,翠翠就這樣守着她的渡船,伴着她的黃狗,在夕陽的餘輝中,在白塔的掩映下,痴痴地守侯着自己的夢,痴痴地等待着愛人的歸來,!

如果説《邊城》是一首充滿人性的詩,那麼翠翠就是這首詩的靈魂。她雖然從小失去了父母的關愛,但那些與自然為伍的船伕和淳樸的父老鄉親給予了她無限的關懷,青山秀水滋養了她純潔的心靈。讓她從一個無憂無慮的小女孩出落成温柔嫻靜的少女。翠翠的形象傾注了作者的理想和詩情,藴含了湘西女子詩意的美。她的音容笑貌,她的言行舉止,她的歡喜憂愁,都摻雜着作者的審美觀點和湘西人特有的情調,折射出了人性的光輝,表達了作者詩性的夢。翠翠的愛情幾起幾落,似乎在那若有若無的歌聲中,在那喜憂焦急的等待中,在那亦真亦幻的氛圍中,理想和現實自然地融合在一起,而作品中飽含着的人性氣息則又體現出了一種詩意的美,那種美清新自然,讓人心曠神怡!

小説的詩意美還體現在對湘西旖旎風光的臨摹中,小説的開頭便向人們展現了一個“桃花源”般的美好意境,幾支木樁支起的樓閣,深褐色的雕花窗户邊爬滿了油油的青苔,在波光的倒影中見證着歲月的痕跡。靜靜的河水,日復一日地流淌着,幽幽的遠山,渺渺的暮靄,青青的石板路,伴隨着苗家女孩甜美的歌聲在古鎮中漸漸盪漾開來!正是因為這樣恬靜秀美的環境才養育出了湘西茶峒那些純潔善良,質樸厚道的人,也正是因為這羣閃爍着人性光芒的人物才賦予了湘西更深刻、更厚重的文化內涵

作者用水一般温柔的語言,用平靜的語調,勾勒出了一幅日常生活中最為平凡的景象,文中並沒有過於華麗的辭藻,也沒有矯揉造作的情感,有的只是一種平和與淡然。作者帶給我們一座他自己心中的邊城,一座沉默的邊城。也許,茶峒的純淨與自然是先生心中所追尋的“桃花源”,也許,翠翠的等待也是先生夢想的寄託。

“到了冬天,那個圯坍的白塔,又重新修好了。可是那個在月下歌唱,使翠翠在睡夢裏為歌聲把靈魂輕輕浮起的年輕人,還不曾回到茶峒來”。彷彿一切都還停留在昨天,依舊是那隻古老的渡船卻不見了老船伕的身影,只留下孤獨的翠翠繼續地等待着,守望着她的夢!

邊城簡讀後感篇4

“愛”與“美”,在這個日益庸俗的社會裏,變得氾濫、虛偽。相比之下,倘若你跟隨沈從文的步伐,你將會在《邊城》中看到一個奇異、瑰麗的“湘西世界”。

這是一段悽美動人的故事。沒有驚心動魄的情節,沒有撕心裂肺的感人場面,但它是細膩而真實的,像一根細柔的絲線悠悠地牽動你心靈的一角。翠翠與生俱來的淳樸風氣使她身上充滿了一種遠離文明社會污染的人性美,而這幅美好的“湘西世界”是否只為了表現人性美的一面呢?

的確,自始至終我們都無法否認翠翠身上的“愛”與“美”:她和外公相依為命,對外公關心備至;她愛上儺送,感情純潔真摯;以至到了最後,儺送遠去,她矢志不渝地等待心上人的歸來……這些都是感人至深的純淨與美好。

然而,“邊城是一座供奉着人性的希臘小廟,在這個與世隔絕的小廟裏,古風猶存,人性純美,自然的人性美表露無疑。”在這個看似美好的世界,“供奉”、“小廟”、“與世隔絕”、“古風”等字眼,同時透視出那個美好卻被傳統封建意識籠罩其中的“人性美”。翠翠的愛情彷彿只能在夢裏實現,天寶闖灘而死、外公為她的婚事憂愁而亡、儺送離家出走,而她失去這一切後,就只是選擇淒涼地守着渡船,等待心上人的歸來。這時我想到了文章的結尾“這個人也許永遠回不來了,也許‘明天’回來!”。

邊城簡讀後感篇5

走進沈從文先生的《邊城》,一座白塔,一個老人,一個女孩,一隻黃狗。故事的開頭樸素又温柔浪漫,小説裏描繪的湘西,風光秀麗,民風淳樸,儼然是一個世外桃源,邊城之美在裏面描繪得淋漓盡致。

如畫的山村,汩汩的小溪,沈從文先生以一種樸素,平和的文字,塑造一個個栩栩如生的形象。整個故事看起來像大段大段的沉默着的電影,沒有轟轟烈烈,沒有風起雲湧,只是用簡單文字勾勒出生命的理想之歌,看完整個故事,感受到的是意猶未盡的治癒。

翠翠和祖父祖孫倆的感情讓人羨慕,翠翠從出生開始就跟着祖父,對祖父百般依賴,跟着祖父撐渡船,翠翠天真可愛,勇敢活潑,可以説她是沈從文先生筆下愛與美的化身。自從翠翠母親去世後,祖父把翠翠撫養長大,十分疼愛翠翠,翠翠心情不好時給她唱山歌,帶她到鎮上玩,知道翠翠愛慕二佬,暗地裏想幫翠翠撮合。

大佬和二佬對於翠翠的愛慕是最純真美好卻又充滿遺憾的,大佬意外離世,二佬遠走高飛。殊不知,白塔邊上一個水靈靈的姑娘正摘着一大捧虎尾草盼着他回來。隨着老船伕祖父去世,白塔崩塌,故人還未歸,翠翠還在盼望。

故事的結尾是讓人惋惜的,白塔重新建起,茶峒的溪水緩緩流淌,渡船接過來來回回的客人,虎耳草在歌聲中給予翠翠多少幻想,一切恍然未變卻物是人非。整個故事於平淡寧和中起筆,於餘韻未盡中消散,邊城之美貫穿其中,沈從文先生並沒有寫二佬是否歸來,留下了一抹淡淡的冷月光,籠罩着邊城朦朦朧朧的婉約美。

邊城的美不是一眼驚豔之美,而像一杯香茗,越品越有味道,它沉澱的,是喧囂浮世沒有的桃源之美,從頭到尾是優雅的基調,讓人感覺很舒服,我有幸與這種美邂逅。

Tags:讀後感 邊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