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心得體會

組學術報告心得體會6篇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2.83W

心得體會是指把實踐中的領悟用文字記載下來的重要文體,及時寫篇心得體會是非常有必要的,表達自己的觀點,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組學術報告心得體會6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組學術報告心得體會6篇

組學術報告心得體會篇1

在結賬以前必須先對賬,對賬主要是為了發現和糾正記賬過程中出現的差錯。因為在會計核算過程中難免會出差錯,而且差錯可能出現在各個環節,如記賬憑證填制中的錯誤、記賬過程中的錯誤、實物保管過程中的疏忽等等。因此,在會計期末將賬簿同會計憑證、其他賬簿、實存物資相核對,可以保證賬證相符、賬賬相符、賬實相符,是會計信息真實可靠的保證,同時為報表的編制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對賬中的錯誤讓我又重新温習了查找錯帳的方法:差數法、尾數法、除二法、除九法。除二法是查重複賬用的,除九法是查數字顛倒的,差數法是查少計賬的,尾數法是用來查少計尾數的。還可以這樣分成兩種方法,一、查找漏記、重記錯差的方法。總帳與分帳不平時,如果差錯數是72,就得先看憑證上有無72這一筆數字。如果發現有這一筆,就應看有關帳户是否有漏記、重記的情況。二、查找反方向差錯的方法。這種反方向的差錯數,一定是偶數,可用2除盡。所得的商數就是差錯數。

電算化在公司的普及使用,讓我對電算化又有了更新的認識,會計電算化是會計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相結合的產物,會計電算化的不斷髮展,要求會計電算化人才培養要突出實務性特徵,要使會計電算化人才能夠迅速理解適應和進入計算機會計實務環境,能夠熟練從事手工會計操作和運作財務軟件,具有從實務中學習和進步的能力。會計電算化人才是一種複合型人才,無論其側重哪一方面,都應該擁有足夠的會計和計算機兩方面的知識,懂得計算機技術手段,能將會計工作轉化為計算機應用;要熟知一些計算機環境下的會計運作方式和模式。在我國,隨着經濟的持續發展,對會計類專業人才的需求一直處於一種上升的趨勢,即使是大學生人數激增,畢業生就業困難的今天,會計類專業的就業形勢也明顯的比其他專業的要好,在各地的招聘職位需求排行榜上,財經類專業一直處於領先,根據調查結果顯示,社會對會計電算化專業畢業生需求意願較強,九成單位有長期需求。

因為公司分工較細我是在銷售部實習,所以涉及到的都是和資金流入有關的會計科目,應收賬款很常見,使我對應收賬款有了更多認識。應收賬款是指企業因賒銷產品、商品或提供勞務而應向購貨單位或接受勞務單位收取的應收款項,是企業因銷售商品、提供勞務等經營活動所形成的債權,是企業流動資產的一個重要項目。隨着市場經濟的發展,商業信用的推行,企業應收賬款數額普遍明顯增多,應收賬款的管理已經成為企業經營活動中日益重要的問題。應收賬款的功能主要有以下方面:1、擴大銷售,提高了企業的競爭能力。2、減少庫存,降低存貨風險和管理費用的開支。

以前,我總以為自己的會計理論知識紮實較強,正如所有工作一樣,掌握了規律,照蘆葫畫瓢準沒錯,那麼,當一名出色的會計人員,應該沒問題了。現在才發現,會計其實更講究的是它的實際操作性和實踐性。還有就是會計的連通性、邏輯性和規範性。每一筆業務的發生,都要根據其原始憑證,一一登記入記賬憑證、明細賬、日記賬、三欄式賬、多欄式賬、總賬等等可能連通起來的賬户。會計的每一筆賬務都有依有據,而且是逐一按時間順序登記下來的,極具邏輯性。在會計的實踐中,漏賬、錯賬的更正,都不允許隨意添改,不容弄虛作假。每一個程序、步驟都得以會計制度為前提、為基礎。體現了會計的規範性。

組學術報告心得體會篇2

10月25日下午,中國科學院馬志明院士在東區水上報告廳作了題為《我們與數學強國的差距—關於我國數學發展的點滴思考》的學術報告。報告中,馬院士結合自己的工作經歷,介紹了我國近年來在數學領域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快速進步,以及我國與數學強國的差距。馬院士認為通過我國老一輩數學家們為中國數學發展所做的大量工作,國家對數學這門學科的大量投入以及中國數學界的團結和不懈努力,中國數學在國際數學界的影響越來越大,我們正在走向世界。

馬院士曾擔任過國際數學聯盟執委會副主席,這一經歷讓他切身感受到中國數學的成長和變化。他談到現在的國際數學科學及相關領域的學術會議上都有中國數學家(包括海外華人華裔)的聲音,在國際數學科學及相關領域的雜誌上都有中國數學家的文章,中國數學家在國際上出版了許多學術專著,以中國數學家命名的定理和方法也已越來越多,不少中國數學家被邀請在國際學術刊物擔任編委,在國際學術組織裏擔任職務等等,這些都從不同方面説明了中國數學和數學家們在國外數學界正被廣泛承認和認可。

在看到成績的同時,馬院士還分析了我國與數學強國的差距。特別強調了我國缺乏引領國際數學研究的強有力的學術領軍人物,缺乏大師級數學家,具有中國特色的學派在國際上影響力還不是很強。同時,現有的科研評價機制讓國內的學術氛圍出現了太多的浮躁,研究太急功近利。他希望同學們看到成績和不足後,努力學習知識,客服不利因素潛心研究,為我國早日成為數學強國做出自己的貢獻。

通過聽取了馬院士的報告後,我獲得了很大的收穫,通過以下幾方面談談我個人的一些心得體會:

1、通過中國數學所取得成績與在國際上的影響,更增強了我的自信心。相信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也能夠在自己的專業領域內取得一定的成績,並得到別人的認可;

2、只有掌握了紮實的學術基礎,才能在專業領域內取得真正的成績。在今後的學習和學術研究中,應該拒絕浮躁,營造良好的數學氛圍;

3、繼承老一輩科研工作者嚴謹求實、淡泊名利的傳統。潛心研究,力爭做出專業領域內前沿的成果。

組學術報告心得體會篇3

開學前學校組織老師們聽取魏書生老師的教育報告,魏書生是當代着名的教育改革家。一直以來,我都希望能有機會聽他的報告,真正認識一下這位被外界傳得像神一樣的教育大家。這次終於如願以償,通過觀看“魏書生班主任工作報告會”錄像,我感覺那真的是一位名人。感受頗深,受益匪淺。

魏書生的演講深入淺出,平實幽默。讓聽眾在感覺和思考中領悟“教育與人生”的奧祕,是為人父母,求學勵志、為人從教,經商從政不得不聽的演講報告。

從魏老師的精彩演講中,我深深感受到魏老師的教育藝術的深刻內涵和獨有魅力,我不敢從浩瀚的宇宙到生命的運動,去評説魏老師的哲學眼光和教育思想,我更多的是汲取了對我的教育教學滋潤的雨露。

1、以人為本的科學手段:在魏老師的教育思想中科學與民主是制勝的法寶,曾深深的牽動過我的心跡,但曾一時還不能消化吸收,可這次聽完報告,在我心底好像豁然開朗,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就貫穿在魏老師的教育理念始終。科學的手段是以人為本,魏老師做的是人師而不是經師,授人以漁而不是授人以魚,魏老師是把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自育能力放在教育的第一位,重視學生的學習和參與過程,這就是科學,並且是最最普通而樸實的科學。

2、以人為本的民主管理:在魏老師龐大的管理系統中處處體現着以人為本的管理特色,相信每一個人的能動性和創造性,在班級管理中,學生能做的事,班委不要做,班委能做的事,班長不要做,班長能做的事,班主任不要做;在單位上,科長能做的事,副局長不要做,副局長能做的事,局長不要做。看似多麼簡淡的道理,但在大多數人身上卻不能做到,由此也不難看出魏老師的宏觀調控藝術,管理藝術背後深含的人格魅力。

他在教學上的科學和民主思想,深得學生的喜愛和歡迎。他心裏只有學生,教書是為育人,育人是為民族的偉大振興。他在育人過程中,充分體現了人文主義思想。他用他的智慧和曠達,去尊重學生、理解學生和啟蒙學生。開啟學生未知的內心世界,開發學生內在的潛能,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使學生具備各方面的能力,培養學生具有思想品德高尚、具有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的高素質多能力的綜合素質人才。學生在這樣一位老師的啟蒙教育下,身心愉悦,學習及其它方面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就可不言而喻了。

而這一些需要一種平和的心態,需要一種持之以恆的精神。聯繫自己,而我缺乏的正是這種心態,這種精神。

魏老師還讓我佩服的是他對待後進生的態度。無論學生底子多薄,基礎多差:無論學生的表現讓人看來多麼“惡劣”,他都能徹底地做到“尊重”。我經常教育學生説:“要想得到別人的尊重,首先要自重,其次要先尊重別人。”其實,老師和學生之間又何嘗不是如此呢?一個學生如果真正從心底尊重一個教師,那他一定會為了老師而努力改變自己的缺點。所以,我佩服!這是我努力的方向。

這次報告讓我們感受較深的一點就是魏書生老師的那顆平常心。他的格言:“用平平常常的心態,高高興興的情緒,去做平平凡凡的工作。”是呀,生活是瑣碎的,平凡的,工作也如此。如果我們不是用一顆平常心看待生活,去對待生活,去對待工作,那麼生活和工作給我們的便是無盡的煩惱。

組學術報告心得體會篇4

上週四,我在信息學院聽了一場3g方面的技術講座,講座的內容主要是對3g、wlan、bluetooth三種通信技術之間關係的分析,通過講座我對這三種技術的原理和關係有了更深入的瞭解,獲益良深。

講座是由華為通信公司的一位研究人員講授的,講座內容主要分三個部分,第一部分介紹了當前通信技術發展的背景以及這三種技術的基本介紹。第二部分着重介紹了三種技術的不同之處。第三部分介紹了三種技術當前的商用情況和業務模式。

1、3g、wlan、bluetooth這三種技術本質上是互補性的,儘管它們可能在邊緣上是競爭的。wlan目前得到廣泛應用的技術是802.11家族,它是ieee在1997年發表的第一個無線局域網標準,而現在媒體屢屢提到的802.11b是1999年9月被批准,它也被稱為wi-fi(聽起來有點像音樂發燒友説的hi-fi),可支持11mbps的共享接入速率;與此相似的是802.11a技術,它採用了5ghz的頻段,其速率高達54mbps,分頻採用ofdm(正交頻分複用)技術,但無障礙的接入距離降到30-50米;去年新出現的一個候選標準802.11g其實是一種混合標準,即能適應802.11b標準,又符合802.11a標準,它比802.11b速率快5倍,並和802.11b兼容。

藍牙技術是以低成本的近距離無線連接為基礎,為固定與移動設備的通信環境內建立一個特別連接的開放性全球規範,工作在2.4ghz頻段,目前可支持1mbps的數據速率,支持數據與語音業務,目前可實現無障礙的接入距離在10米左右(發射功率為4dbm時)。藍牙技術研究小組sig在20xx年年初已出台藍牙1.1標準(信道數據傳輸速率為1mbps),20xx年年底又出台了藍牙標準2.0版(信道數據傳輸速率為2mbps)。由於藍牙與802.11b都工作在2.4ghz頻段上,相互之間存在干擾,文獻數據表明,使用dsss直序擴頻的802.11b其發射功率為20dbm時,將使藍牙數據包的丟失率達到13.46%,因此去年4月ieee的pan(personal area network)工作組提出一項議案,可使bluetooth和802.11b同時工作,避免相互干擾。

3g最早在1985年國際電訊聯盟提出,當時考慮到該系統可能在20xx年左右進入市場,工作頻段在20xxmhz,且最高業務速率為20xxkbps,故在1996年正式更名為imt-20xx(internation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20xx)。3g是一種能提供多種類型、高質量多媒體業務的全球漫遊移動通信網絡,能實現靜止2mbps傳輸速度,中低速384kbps,高速144kbps速率的通信網;但由於各國、各廠商的利益差異,產生目前三大主流技術標準wcdma、cdma20xx和td-scdma,而焦點集中在wcdma(3gpp)和cdma20xx(3gpp2)上,隨着3gpp和3gpp2的標準化工作逐漸深入和趨向穩定,itu又將目光投向能提供更高無線傳輸速率和統一靈活的全ip網絡平台的下下代移動通信標準,稱為beyond 3g。

2、wlan提供了高帶寬,但卻是在有限的覆蓋區域內(建築物內以及户外的短距離)。根據大多數業界估計,即使1000個wlan也不能在一個城域上提供足夠的覆蓋。與此相比,3g網絡支持跨廣域網絡的移動性,但是數據吞吐速度明顯低於wlan。 由於3g與wlan在覆蓋區域和帶寬上具有不同優勢和侷限性,因此這兩種技術支持不同的應用並滿足不同的需要。在這種程度上,它們沒有相互構成競爭威脅,而是相互補充。

由於3g、無線局域網和藍牙網絡在技術屬性上不同,因此在它們所支持的功能和應用上也不同。

(1) 3g支持移動性,wlan無線局域網支持便攜性

3 g網絡是建立在蜂窩架構上的,最適於支持移動環境中的數據服務。蜂窩架構支持不同蜂窩之間的信號切換,從而向用户提供了全網絡覆蓋的移動性,這種移動性常常通過不同網絡運營商之間的漫遊協議進行擴展。當然,可供移動用户使用的帶寬是有限的。

wlan無線局域網提供了大量的帶寬,但是它覆蓋區域有限(室內最多100米)。它所支持的應用經常通過像筆記本電腦這類便攜式以數據為中心的設備訪問,而非通過以電話為中心的設備進行訪問。 pda和類似的小型設備也開始配置具有wlan連接性,不過這一過程還處在幼年期。 藍牙網絡只適於距離非常短的應用,很多情況下它們僅僅被用做線纜的替代物(2) 3g支持語音和數據,wlan無線局域網主要支持數據

語音和數據信號在許多重要的方面不同:語音信號可以錯誤但不能容忍時延;數據信號能夠允許時延但不能容忍錯誤。因此,為數據而優化的網絡不適合於傳送語音信號。反之,為語音而優化的網絡也不適於數據信號。wlan主要用於支持數據信號,與此形成對比的是,3g網絡被設計用於同時支持語音和數據信號。

雖然wlan正在向集成電話功能發展,但是其目前的結構中缺少支持像語音、多媒體和內容這類更高水平應用所要求的必需架構:例如,適應服務質量、可伸縮性和計費機制要求的架構。 現在有少數國家大型電信運營商提供了wlan無線局域網服務(如上海電信的天翼通wlan業務),儘管目前它們在漫遊、覆蓋以及計費整合上仍不成熟。

3、wlan可以提供比3g網絡大得多的帶寬。 雖然這種假設是正確的,但是大家同時要注意到wlan是一種共享頻帶的技術。在共享頻帶技術中,可用的頻帶帶寬被用户瓜分。換句話説,無線局域網可以提供11mbps帶寬容量的事實並不意味着10個用户同時都使用11mbps容量。 雖然3g網絡也受到容量的限制,但分組交換的蜂窩技術使它們可以以高容量支持更多數量的用户。並且由於wlan在無需許可的頻帶上運行,因此它們也更易受到其他運行在同一頻帶的技術(如藍牙)的干擾。

同時,主導力量的不同也導致技術的不同發展方向。wlan是由數據通信而非電信廠商領導的。這裏的領導者是傳統企業網絡公司,如agere、cisco、3com、ibm、d-link及其他公司。 無線局域網廠商以自己的lan經驗(像便攜性)來定義移動性。因此,它們的定義與3g移動基礎設施設備廠商使用的定義不同。 許多wlan公司僅關注提供傳輸線路而對這些線路中傳輸的東西沒有太多的興趣。

另一方面,3g基礎設施廠商(如alcatel、ericsson、lucent、nokia、nortel、motorola、samsung和siemens)來自傳統的電信世界。 它們的關注點是移動性,它們尋求利用可以為電信網絡運營商生成更大收入流的移動數據服務來增強移動語音服務。

移動性管理向人們提出了嚴肅的挑戰,但它也代表着巨大的收入機會。在移動環境中,電話號碼一般屬於一個人而不是一個地方,因此,網絡知道你是誰,並且知道你在哪裏以及你何時在哪裏。這就使將來可以轉換成巨大收益的個性化信息服務成為可能。

就藍牙來説, nokia和ericsson等廠商尋求藍牙技術只是為向它們的設備添加功能性,它們不一定將藍牙視為另一個純無線局域網標準。

wlan和藍牙的供應渠道與3g通信系統的供應渠道有着顯著的不同。大多數無線局域網和藍牙設備廠商利用oem關係簡化銷售和分銷過程。也許是由於它們認為自己僅僅提供無線連接性,因此wlan和藍牙廠商不會專門參與服務的實際提供。特別是藍牙本身在支持移動服務上不夠安全或不夠強壯,只是芯片上的技術,只能以oem方式在藍牙廠商和具體設備製造商之間傳遞。

但與此同時,由於此類移動數據服務的新興世界仍沒有很好地得到定義: 在這個世界中,大家還不清楚怎樣的服務類型或提供這些服務相關的業務模型能夠成功,因此設備廠商(特別是3g廠商)正在積極探索不同的服務提供模式,使自己可以有效地向移動運營商推銷網絡解決方案和設備。而各電信運營商也同樣都處在同一起跑線上,為將來的服務內容和業務模型苦苦思索。 但比較明顯的是,wlan和3g業務模型有一樣重要區別: 提供wlan服務的業務提供商(可能是大的電信運營商,也可能只是普通的isp)只會向用户提供基礎設施, 用户必須購買或租用wlan接入設備,來接入到無線局域網中; 相比之下,3g運營商很有可能為用户提供3g終端的價格補貼,以便吸引用户加入到自己的3g網絡中。 不過若能很好的處理好wlan和3g或2.5g在業務技術層次上融合,如在wlan環境中使用基於gsm/gprs sim卡認證技術,也可以使電信運營商更好的建立自己獨有的業務模型,以充分利用原有的 計費系統和客户關係。

聽完講座我感到三種技術屬性各有不同,也各有長處,對我們用户來説是非常好的互補性的東西,我們可以根據不同的需求選擇不同的技術,它們將來的發展方向和前景也是很讓人期待的。

組學術報告心得體會篇5

3月10日上午,我在學校學術報告廳認真聆聽了山東省教育科學研究所研究員張斌博士所做的《突破課堂》的報告,感覺受益匪淺。下面針對這次報告內容,結合我對課堂改革方面的淺顯認識談一下自己的反思和體會。

張博士在報告中指出,課程改革中的核心是課程標準,他通過一些真實的實例,來講述如何制定好三維目標、如何根據課程標準上課,如何編制課程綱要。他突出理解制定三維目標的重要性,一堂課,是不能沒有目標的去實施。他進一步強調了我們不能太迷於現有的教材和教案,要有自己的獨到的見解,定好自己理解教材下的三維目標,寫出自己的教案。

實施新課程標準必須要從根本上轉變以往的陳舊觀念,雖然課改進行了幾年,我們的課堂也嘗試着進行改革,也融入了新的教學理念、教學方法,但是我們反過頭來研究我們的課堂,與國家的新課程標準進行對比,我們會發現,我們還是新瓶裝舊酒,課堂延續着舊的教學模式。

俗話説:“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從我們教師的角度來説,要突破課堂應做好以下三點:一是教師能夠依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科學合理地確定課堂的三維教學目標,編制科學合理的導學案。二是教學的過程必須是學生主動參與的過程。這種主動參與主要體現在教師能否採取靈活機動的教學策略和評價方式調動和激勵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三是教學中適時指導、監控、反饋、激勵,以多種方式鞏固學生的學習成果,使三維教學目標的達成度更高。要突破課堂,打造高效課堂,對老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在備課方面要準備更加充分,每節課上課前,要自己問自己幾個問題:我打算讓學生獲得什麼?我打算讓學生用多長時間獲得,我打算讓學生怎樣獲得?我怎樣知道學生達到了要求?這課前四問能夠讓老師對於課堂有了大概地瞭解,準備就要更加充分,做到不上無準備之課。在上課時,應該合理分配課堂時間,什麼時間學生自己學,什麼時間老師開始講,什麼時間開始練,這些都應該做到心中有數。更應該準確把握課堂節奏,重難點精講細講。

總之,課堂是我們教學的主陣地,要切實的提高教育教學效率,課堂就是我們的主戰場。影響課堂效率的因素很多,但備課工作佔了相當的比例。 王*勤教授説過:“無論課程改革怎樣改,鑽研教材把握教材是我們 教師永遠的基本功。”只有把握好教材,教師在教學中才能遊刃有餘。我們必須下足課前準備功夫,備課不是單純地寫教案,而必須備教材、備學生,不僅要花功夫鑽研教材、理解教材,仔細琢磨教學的重難點,更要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選擇課堂教學的“切入點”,合理設計教學活動。仔細考慮課堂教學中的細節問題,對於課堂上學生可能出現的認知偏差要有充分的考慮,針對可能發生的情況設計應急方案,確保課堂教學的順利進行。還要設計高質量的有針對性的課堂練習。只要我們在課堂改革中認真備課,冷靜思考,勇於實踐,善於總結,終會取得高效課堂教學改革的成功。

組學術報告心得體會篇6

隨着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傳統的研究生教育在觀念、內容和方法上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研究範圍不斷拓展和深化。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為了促進研究生自主開展學術交流活動,達到開闊視野、啟迪智慧、提高創新能力的目的,營造敢於探索、勇於創新的學術氛圍,每年都邀請很多大師來我校進行學術交流。這些學術活動有跨區域、跨校、跨院系層次之間的交流與研討,還有不同學術背景的知識觀點、思想相互碰撞與融合。學校研究生學術活動逐漸形成了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各種形式的學術活動成為校園裏一道道亮麗的風景。這些學術活動拓寬學術思路與領域,激發創新激情,提高研究生創新能力。以下是我參加學術活動的一些筆記總結和心得體會。

1、 學術活動之一:《關於氣候變化的哲學思考》學術講座 20xx年x月x日,長安大學的李佩成教授為我們做了題為關於氣候變化的哲學思考的學術報告。李教授曾在水建學院任教,因此顯得格外親切和藹。而他對專業知識的深刻見解更是讓我們獲益頗多。他強調,運動變化是絕對的,地球的氣候一直在變。地球氣候一直在變化着,當代氣候變化的態勢並未超出歷史氣候變化的範疇。矛盾決定一切事物的生命,推動一切事物的發展,氣候變化有着眾多因素的推動。要歷史的、全面的、辯證的看問題,不能肯定當代的氣候是完全變暖或是人類活動所致。任何事物都是一分為二的,對於全球氣候變暖是好是壞還要做具體的分析。因此,他認為應該具體矛盾具體解決,中國應該尋求自己的應對氣候變化之策。他的論題與新聞媒

體一面倒的觀點相比,充分體現了作為學術研究工作者的科學客觀的態度,這一點尤為值得我們大家學習。

2、學術活動之二:《河流研究的新挑戰》學術講座

20xx年x月x日,來自清華大學的王兆印教授來到我們學院為我們做了題為河流研究的新挑戰的學術報告。會上,王教授針對汶川地震引發的河流研究7個方面新挑戰:巨型滑坡體的穩定及開發利用、堰塞湖引起的河牀演變及管理方略、顆粒侵蝕及治理、地震引發的4種次生災害鏈、滑坡崩塌堆積體的植被修復、高容重兩相慢速泥石流及青藏高原抬升對河流演變及生態的影響,給我們作了一場精彩的報告。王老師大量利用他在實地考察得到的圖片、數據、影像,給大家作直觀的介紹及深刻的分析,讓大家對該方面的研究現狀與進展有了比較全面而深入的認識。我們在感歎王老師知識淵博的同時,也為王老師對科研的認真態度以及學術熱情歎服。王老師把河流的研究範圍拓展到山區河流,同時研究中結合到地質生物學方面的知識,研究成果在國際上引起不同反響。

3、學術活動之三:《碩士畢業論文寫作》學術講座

20xx年x月x日,花保禎教授為我們做了題為碩士畢業論文寫作的學術報告。花保禎教授從碩士學位論文的特點、結構、寫作提綱、論文的修改等四個方面進行了詳細講解。他介紹了圖標的使用和圖片的處理,着重講解了參考文獻的使用和編輯,並推薦了一個參考文獻管理軟件:endnotes x1。當刪除或添加參考文獻時,使用該軟件可以避免參考文獻管理混亂,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對我們碩士

研究生規範學位論文寫作,提高學位論文寫作質量與水平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4、學術活動之三:《碩士畢業論文寫作》學術講座

20xx年x月x日,西安理工大學謝教授為我們做了題為科技創新中的若干問題的學術報告。謝教授首先從科技創新的意義談起,講述了科技創新的準則、程序、靈魂、基礎、歸宿及條件等六個問題,最後給研究生們提了六點建議,幫助大家科學的確定研究生學習階段的研究方向。謝教授的報告語言風趣、幽默,旁徵博引,深入淺出,在科技創新和研究生生涯等方面為我們提出了很多具有實際指導意義的建議,指明瞭努力和奮鬥的方向,受到了大家的熱烈歡迎。

作為一名工科研究生,我深知參加各種學術活動的重要性,所以我在讀研階段已經參加了幾十場學術活動,其中大部分是農工科領域的學術大師所作的學術報告,同時我還參加了一些文學藝術類的學術活動。這些學術報告開闊了我的視野,擴寬了我的知識,陶冶了我的情操,最重要的是直接告訴我如何開展學術研究,如何修身養性。此後只要有機會我還將繼續參加這些有思想、有觀點學術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