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心得體會

中國心得體會參考6篇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9.28K

小夥伴們的心中有了不少感觸後,都應該及時寫好體會,想要寫出高質量的心得體會,我們就必須注意題材的挑選,需要積極向上,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中國心得體會參考6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中國心得體會參考6篇

中國心得體會篇1

8月21日,註定是舉國沸騰的一天。帶領90後女排再一次站上世界巔峯的郎平,在微博上寫下了這樣一句激盪人心的箴言:“每天的付出和汗水,都是人生賦予我們的金牌。”

許多人都在回味郎平關於“女排精神”的解讀:“女排精神不是贏得冠軍,而是有時候知道不會贏,也竭盡全力。是你一路雖走得搖搖晃晃,但站起來抖抖身上的塵土,依舊眼中堅定。”

很神奇,幾代人同時因為一羣人,在精神層面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共鳴。對於輕裝上陣的90後來説,他們的每一次成長和蜕變,都是認真相待的。

面對成功和失敗,儘管“鬼知道我經歷了什麼”,只要付出了“洪荒之力”,也能做到“心滿意足”。

“很開心也很艱難的一場球。”落座發佈會,一臉疲憊的惠若琪的嗓子已經都喊啞了。獲勝的瞬間,她緊抱着隊友,嘶吼着霸氣望着隔網的對手們。

小組賽中,荷蘭曾以3-2戰勝中國隊,也將中國隊逼入絕境,不得不在淘汰賽中面對東道主、衞冕冠軍巴西隊,讓中國隊九死一生。

然而再次面對荷蘭,這場被郎平視為“身後是萬丈深淵”的比賽,中國姑娘們卻展現出頑強的意志,3-1戰勝對手,特別是第三局,中國隊在落後的情況下29-27頑強翻盤。

“我們打得比對手更堅定一些,之前荷蘭隊比賽都是打5局體能消耗太多,我們全打出了團隊精神。”賽後,惠若琪認為球隊勝在堅定的意志和團隊精神。

姑娘們已經顧不得自己的矜持,她們笑的歡暢,激情相擁,任由心中的情感發泄出來。而場邊的郎平指導,也是雙手握拳,長出一口氣。艱難,比賽打的太艱難了。首局,女排一度落後,但最終反敗為勝;第三局,相似的劇本,同樣的結局。當29-27的比分呈現在比分牌上時,意味着女排已經佔據整場比賽的絕對主動。狹路相逢,勇者勝,只有戰意更盎然的一方,才能在廝殺中壓倒對手。

惠若琪強攻打手出界!將最終的大比分定格為3-1,我們贏了,中國女排時隔12年,再度打入奧運會的決賽。人們或許還依稀記得,總是笑的像個彌勒佛似的陳忠和,在12年前帶領女排殺入決賽,並最終摘取金牌時的盛況;或許還依稀記得,那一個個熟悉的名字。楊昊、王麗娜、周蘇紅、劉亞男、趙蕊蕊,以及目前坐在央視前,擔任解説的馮坤。

當年的主力二傳,如今坐在屏幕前,看着後輩們征戰沙場,眼裏滿滿都是當年自己的倒影。

這是整整一代人的傳承。1994年出生的朱婷,雅典那一年理應國小尚未畢業;老大姐魏秋月,當年也不過只是花季少女;至於年齡最小的龔翔宇,更是隻有17歲。或許她們,也曾隨着自己的父母家人,坐在電視機前,為當年的冠軍之隊拍紅了小手。時至如今,她們紛紛長大,終於輪到自己站到前台,延續女排的榮光。

許多人都曾有過這樣的感慨,單槍匹馬的中國人是龍;聚合在一起的中國人,就不是那回事了。而在體育賽場上,這一點似乎也在絕大多數的場合都能得到驗證。君不見奧運奪金的項目,大多都依靠中國運動員的個人奮鬥,相反依靠集體協作的項目,往往無法取得優異的戰績,尤其是象徵團隊協作精華的三大球項目,總是習慣性的給國人添堵。然而凡事都有例外,比如女排。

某種程度上來説,女排承載着中國體育集體項目的靈魂,象徵着團隊協作的至高結晶。與荷蘭隊一戰,全隊12人人人登場,個個拼命。其實論實力,中國女排並不比荷蘭隊強出太多。因為每一局比分,中國隊都只以2分的優勢勝出。然而就是這樣驚心動魄的較量,方能顯現女排精神,方能彰顯英雄本色。

堅忍,頑強,拼搏。勝利沒有捷徑,從小組賽的磕磕絆絆,僅排名小組第四;從鏖戰東道主巴西,最終在兩萬人的噓聲中以3-2淘汰東道主,到今日力擒歐洲豪強荷蘭,復仇成功。中國女排在不經意間,挑選了一條最艱難的路。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巔峯,近在眼前,已經觸手可及。

姑娘們高昂着頭顱,帶着一身驕傲,不斷前行。

中國心得體會篇2

71年前,由中華優秀兒女組成的中國人民志願軍,高舉保衞和平、反抗侵略的正義旗幟,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同朝鮮人民與軍隊並肩作戰,密切配合,歷經近3年時間,最終贏得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偉大勝利。

抗美援朝戰爭,是一場帝國主義侵略者強加給中國人民的戰爭,是一場中國人民保家衞國、維護世界和平與正義的戰爭。在這場異常殘酷的戰爭中,志願軍將士譜寫了氣吞山河的英雄壯歌,創造了人類戰爭史上的奇蹟,打出了新中國的國威和人民軍隊的軍威,鍛造出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歷史如同永恆的座標,給人啟迪和指引。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回顧71年前發生的那場戰爭,我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抗美援朝戰爭勝利的重大意義,更加深切地體會到抗美援朝精神的彌足珍貴。

“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

西北大漠,第74集團軍某旅演訓場戰炮列陣,蓄勢待發。演習開始前,該旅“志願軍戰歌連”舉行了一場莊重的宣誓儀式。

“《中國人民志願軍戰歌》曾是我連連歌,它凝聚了我連‘鐵心向黨、不畏強敵、敢打必勝’的戰鬥精神,我們不僅要傳承好,更要踐行好!”指導員伍琦話音剛落,雄渾的歌聲在大漠唱響,官兵血脈僨張,吼聲震天。

戰歌穿越時空,回到71年前的鴨綠江畔。1950年,跨過鴨綠江赴朝作戰出發前,該連時任指導員麻扶搖連夜寫下了一首激情澎湃的詩歌:“雄赳赳,氣昂昂,橫渡鴨綠江……”

這首詩歌經新華社記者陳伯堅修改後公開發表,由音樂家周巍峙譜曲,成為《中國人民志願軍戰歌》。戰歌響起,如同一枚枚投放在戰場上的“精神導彈”,激勵着無數志願軍將士不怕犧牲、一往無前。

71年來,每逢重大任務,連隊雷打不動舉行宣誓儀式頌唱戰歌,一代代官兵在戰歌和誓詞的激勵下,一次次向新的“高地”發起衝鋒。

2020年初,部隊調整改革,士官陳俊光剛在原駐地買房安家,就接到移防命令。面對困難,他在決心書中寫到:“堅決聽黨指揮,黨讓去哪就去哪!”

伍琦告訴記者,這些年來,連隊堅持以抗美援朝戰鬥故事和戰鬥歌曲為精神養料,把它們的時代背景、精神實質梳理好、講述好、傳承好,匯聚起投身改革強軍的磅礴力量。

“我們是‘志願軍戰歌連’,就該打頭陣、打硬仗!”新式火箭炮列裝不久,連隊官兵就駕馭新裝備遠赴戈壁大漠展開實彈射擊演練。連長李勇主動請纓,代表全連把最艱鉅的任務爭了過來——探索新裝備在特殊地域的新打法。

一受領任務,連隊幹部就帶着各炮班骨幹提前進駐戈壁腹地,實地展開探索研究,相繼攻克沙土地發射陣地構設、沙礫地藥温控制、大風天候影響等難題。

在戰歌精神的感召下,全連官兵鉚足了勁攻堅克難,爭相為連旗添彩、為連歌增威。新裝備列裝僅半年,連隊不僅順利通過實彈射擊檢驗,還以最高命中率,獲得全旅總成績第一名,被評為“神炮連”。

“中國好兒女,齊心團結緊……”憑藉這股凝心聚力、氣勢如虹的勁頭,官兵把一項項榮譽捧回連隊。自2020年以來,連隊連續3年榮立集體二等功,連續3年被戰區陸軍表彰為基層建設標兵單位和軍事訓練一級單位,去年被集團軍表彰為“刀尖子連隊”。

戰歌響徹練兵場,榮譽寫在戰旗上。“志願軍戰歌連”歷經硝煙戰火,一路披荊斬棘,取得一個又一個輝煌勝利。採訪期間,記者從連隊官兵身上感受最為深刻的,就是他們“除了勝利一無所求,為了勝利一無所惜”的執着和渴望,因為他們從那段苦難輝煌的記憶裏深深讀懂:和平不會從天上掉下來,強大的國防和軍隊是止戰的盾、和平的劍。

中國心得體會篇3

告別了青春激昂的季節,告別了放飛夢想的日子,我懷着激動而又忐忑的心情踏上了工作崗位。曾經憧憬的畫面馬上就要在赤裸的生活中構圖和繪畫,激起了對於工作和夢想的信心,然而在躁動的憧憬背後卻是充滿無限疑惑和迷茫的眼眸。但是在培訓過程中,觀看的兩段《感動中國》先進人物事蹟視頻,使我的心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撼,霎時,眼前一片光明。是他們的氣節和精神融化了我,感動了我。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就應該具有他們那樣的品質,始終把學生當做自己人生的第一位,把關愛當做教育的第一步,用心去傳授知識,用愛去感化心靈。

李桂林、陸建芬夫婦在海拔兩千多米的高山上教書18年,培養了一百多位彝族孩子,幫助他們學習文化,擺脱愚昧,走出大山,走向文明。李桂林第一次攀上中斷了十幾年讀書聲的高山學校,感受到了山民們的純樸熱情和心底呼喚,他們夫妻用十八年的堅守做了回答:把青春獻給孩子。同時十八年的耐心關愛,十八年的執着堅守,換來了感動中國的盛情禮讚。生命的存在形式多種多樣,有的翱翔於天空,有的呼嘯於大地,有的馳騁於沙漠。無需褒貶哪那一種形式,價值才是最重要的,本質才是最感人的。李桂林夫婦就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書寫了一部動人的育人讚歌,彰顯了生命的價值、本質和輝煌。他們感動的不僅是正在貧瘠的土壤中尋求知識的幼苗,而且感動了我們這些在教育的路途中充滿迷惑的教師。

中國心得體會篇4

臨冬_月,梅花破寒正好,在新時代的青年,正是奮鬥的時光,踏破賀蘭山闕,奮力揚帆起航。少年強,則國強。我們要像竹子一樣:“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源在破巖中。”在時代發展的密林裏,咬定目標,穩定根基。再大風浪,不懼阻擋。人無鋼骨,安身不牢;人無愛國之情,便無立足之地。新青年,應為中國在新時代的發展,奉獻自己的力量。

探索是破土而出幼芽的第一縷陽光,探索是桃花源裏的一道彩霞。探索是發展之端,是開放之延。新時代的青年要學習探索精神,做新時代的航標和引路人。

創新是時代的動力之驅,是時代發展的源泉。生活無處不創新,華為5g的創新,給自己的企業爭榮,為國爭光。造紙印刷的創新,為文字添彩,促進了文明的傳播。阿里馬雲的創新,是他從一個平凡的老師到一個不平凡的神話。創新吧,讓它像太陽一樣常在,讓它像春一樣充滿生機。

奉獻是一種美德,更是一種力量。杜甫的“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為民;林則徐的“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福禍避趨之。”的為國;屈原的“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的為民;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為國。幾言幾語,道不出心中的深重,只願人民,只願國家安好,我便好。誰無家妻兒女,誰無私心利慾,但奉獻大於此,大於私。雷鋒一生奉獻無求回報,只願用有限的時間來服務更多的人民;李嘉誠積累財富,只願用它們換來別人的幸福。微風吹動,花瓣一落,只願是“化作春泥更護花”。

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我們是新初升的_點的太陽。是剛剛從蒲公英身上散落下來準備起航的種子,是浮在水中正準備亭亭直立的荷葉。我們作為新時代的一員,要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旗幟,做一個有世界視野,全球眼光的豪邁中國人。

中國心得體會篇5

六年過去了,特別讓我鼓舞的是集團上下對團組織的認可和肯定。集團領導越來越重視共青團工作,給予的支持也是前所未有的,團員青年對團組織的認同感也有了較大的提升。這也正是我們團組織不斷踐行“服務企業生產經營、服務青年成長成才”理念並付諸行動的必然成果。

六年過去了,特別讓我欣慰的是看到眾多團幹在這個組織中的成長和成才。經過團組織的不斷培養和鍛鍊,加上個人的不懈努力,我們共青團幹部越發成熟和自信,考慮問題越發細緻和全面,解決問題越發到位和妥善,在成才成長的道路上實現一個又一個跨越。

六年過去了,特別讓我感動的是在共青團活動中,團乾的相互支持、相互補台,團員青年的相互配合、相互鼓勁。大家擰成一股繩,克服了一個又一個的困難,解決了一茬又一茬的難題,化解了一次又一次的危機,最終收穫了一次又一次成功。

六年時間,彈指一揮間,我與共青團的戰友們經歷酸甜苦辣的情景恍如昨日,仍歷歷在目,心中最想説的就是“感謝”二字!感謝集團公司領導班子給予團委工作厚重的關注和支持;感謝集團團委書記和三分公司領導對我悉心指導和耐心包容;感謝各兄弟單位團幹部對我及時又細緻的幫助;感謝三分公司的團幹及所有團員青年對我工作的充分理解和給力支持!

中國心得體會篇6

3月3日晚,“中國人的年度精神史詩”《感動中國2021年度人物頒獎盛典》如期而至。彭士祿、楊振寧、顧誦芬、吳天一、朱彥夫、中國航天人、蘇炳添、陳貝兒、張順東李國秀夫婦、江夢南等獲得“感動中國2021年度人物”榮譽。

3月3日,感動中國2021年度人物張順東、李國秀夫婦和女兒在頒獎現場。

3月3日,感動中國2021年度人物朱彥夫的女兒在頒獎現場展示父親書寫的“光榮屬於二連”“感動中國”。

感動中國,感動你我。從2003年到2022年,《感動中國》已走過20載。20年來,一個個發光發熱的名字,一段段感人至深的故事,既呈現出普通百姓工作生活的點點滴滴,又實錄了社會變遷、時代前進的鏗鏘足音,其中歷久彌新的中國精神力量,穿透時光的隧道,照亮過去、現在和未來。

人無精神則不立,國無精神則不強。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精神是一個民族賴以長久生存的.靈魂,唯有精神上達到一定的高度,這個民族才能在歷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奮勇向前。走過20年,《感動中國》為何依然打動人心?頒獎詞靠什麼征服一批批觀眾?記者採訪了《感動中國》總撰稿劉凱等主創人員。

Tags:心得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