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心得體會

《安妮日記》讀書筆記模板範文13篇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1.46W

讀書,使人博學多識,才華橫溢,我們要先讀懂文章的含義再進一步思考。那麼關於相關的讀書筆記該怎麼寫呢,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安妮日記》讀書筆記範文,供大家參考。

《安妮日記》讀書筆記模板範文13篇

《安妮日記》讀書筆記1

安妮·弗蘭克是個猶太少女,與父母,姐姐過着富裕安寧的生活。從1933法西斯證券執政後,對猶太人進行殘酷地迫害,使安妮一家人移居到荷蘭的阿姆斯特丹。而在1942年6月12日,安妮過13歲生日,收到了一本日記本,從此與日記做朋友,名為“吉蒂”。這時候,德國法西斯已侵佔了荷蘭,對猶太人進行更為殘酷的迫害。為了躲避,逃到了自己公司大樓的房屋裏面,成為了他們隱蔽的“密室”,同樣為猶太人的一些人也躲了進去……

讀完這本書後,我深有感觸!他們在密室裏整整生活了2年。2年這可是什麼概念哪,他們居然那麼有毅力地生存了下來,我感到十分地感動。詳細地描寫一下,為了躲避德國法西斯的攻擊,他們不得不把密室蓋得嚴嚴實實,窗户全部釘上了板子或者是厚厚的窗簾,擋住光亮。白天,為了不讓下面的人發現,只能輕手輕腳的,如果是現在的話,我們應該是很難辦到的!

可世界還是存有一些極少的好心人,他們的食品就是從靠公司幾位員工。這些人無私為他們奉獻,給予他們食物,書籍,學習!可是……

可是,想想也是!密室的生活可不是好過的,在裏面的生活不能看到陽光,不能觸摸自然,是極其枯燥,煩悶的和無聊的!這裏沒有要好的朋友,沒有良好的老師,沒有無限的快樂,沒有……而且再加上密室外的戰爭形勢,不停地轟炸使他們煩躁!

安妮總説“紙比人更有耐心”,是的!這種説法我也感受得到,對人講一些繁多的事情還不如跟紙對話!每天以日記為發泄,傾訴!她渴望自由,快樂。在這本日記中,可以看出來安妮對自己的看法,他人的看法,生活的看法。從13歲的黃毛丫頭長到成熟的15歲姑娘,再次聲明,很有毅力!

中間也有許多的人鼓勵安妮,比如説她的姐姐瑪戈,還有彼得!彼得是最多的,每次不是安妮上去,就是彼得叫她上去。

讀完這本書,我非常地感動!建議大家也去看吧——你們會感受到裏面的喜、怒、哀,樂。我接下來要看大仲馬的《茶花女》咯,祝大家閲讀愉快!

《安妮日記》讀書筆記2

這個星期,我讀了一本以二戰背景為題材的小説——《安妮日記》。讀完之後,我陷入了沉思……

安妮,一個十四五歲的花季少女。她的生活本應無憂無慮,卻因喪失天良的德國侵略者入侵而被迫躲進了一個暗無天日的密室。在那裏,她的靈魂發生了質的蜕變——由原來的純真善良逐漸變得有些偏執。然而這種性格很大程度是受到密室裏愚蠢無能的凡•丹太太和脾氣暴躁且固執的杜瑟爾醫生的影響所致。

雖然這個密室的生活十分枯燥,卻也演繹了一段美好的愛情——彼得和安妮之間幸福浪漫的故事。然而,就在黑暗即將過去,黎明即將到來之時,他們被殘忍地殺害了,只有安妮的父親一人活着走了出來……

我深深地歎了一口氣。在這本書中,一切故事都被戰爭刻上了痕跡,這些平凡的人們僅僅只是想要一份安定的生活,一方自由呼吸的天地。然而,戰爭如一隻遮天的黑手操縱着太多人的悲歡離合,小小安妮生存的心願卻被泯滅在硝煙中。所以我覺得文中更多的是表現一個受戰爭影響,靈魂被摧殘的花季少女對命運的抗爭,似乎有一種無聲的吶喊響徹在我的耳畔,搏擊着我的心靈。

縱觀當今世界,戰爭的硝煙從未中斷,世界還很不太平,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在國際政治、經濟和安全領域依然存在,或無助的人們在槍林彈雨中逃難,或武裝衝突地區熱點連連。即使貌似和平的大國之間亦是暗潮湧動,各種“突發事件”接二連三。

本世紀世界平均每年發生45場局部戰爭,多少安妮會掙扎其中,多少純真的心靈被戰爭扭曲。我僅僅是一名中學生,對國家大事無能為力,但是,我還是要發出我心中的吶喊:“遠離戰爭,鑄劍為犁,讓和平永駐人間!”

老師評語:文章較清楚地表述出了故事內容,文題醒目有力,由主人公在戰爭中對命運的抗爭痛斥了戰爭的殘酷,進而聯繫當今世界形勢。寫出了對局部地區仍處於戰火中的狀況的憂慮和渴望世界和平的美好心願,體現了當下中學生胸懷天下的擔當和責任感。

《安妮日記》讀書筆記3

再一次翻開它,我已經又長大了半歲。可能正是這個原因吧,我看見的《安妮日記》已經不一樣了。

裏面講的是一個在二戰時期猶太小女孩安妮兩年的密室生活:

在安妮13歲生日後不久,因為當時是法西斯主義,猶太人慘遭迫-害,所以安妮一家以及凡丹夫婦和他的兒子彼得;杜瑟爾醫生和在安妮爸爸公司工作的克萊爾、米普、艾莉搬到了在荷蘭阿姆斯特丹分公司的後屋,安妮在日記裏一直稱它為“密室”。

安妮自從搬到荷蘭以後,就一直生活在陰森的密室裏,白天不能打開窗簾,怕別人看見,晚上只能打開一點點窗户透透氣,但立刻就要關上;上午吃完早餐以後就不能用水了,因為隔壁會聽到;再加上一家人脾氣暴躁,經常大吵大鬧,克萊爾的體弱多病,外面不斷傳來的猶太人被殺的消息,搞得大家心神不寧。

在密室生活的兩年裏,正處於花季少女時期的安妮,在極度的恐慌與不愉快下,在暗淡無光的密室裏,度過了少女成長的關鍵時期。然而她卻毫無辦法,因為他們是走到處處都會受到德國人歧視的猶太人。戰爭的殘酷令我們無法想像。

在1944年的8月4日,在光明就要來到的時刻,納粹分子衝進了公司的後屋,逮捕了這些猶太人,結束了他們兩年的密室生活,最後,安妮以及她的姐姐、媽媽,凡丹夫婦一家,杜瑟爾都慘死在集中營裏。克萊爾被送往德國服勞役,中途逃脱;只有安妮的爸爸活着走出了集中營。

慘淡的生活並沒有改變安妮,她還是個愛説愛笑的女孩子。只是最終並沒有一個完美的結局。但是,從安妮的這些日記中,戰爭的殘酷無情已經敗露無疑。

這並不是安妮一個人的日記,這是二戰時期千千萬萬猶太人的心聲。安妮和其他猶太人一樣,渴望自由。

由此我想到了許多許多,我覺得這本日記不僅是在訴説安妮的心情,而且是在描述戰爭的痛苦。法西斯,這個曾經奪取幾百萬猶太人生命的詞,這個曾經讓千千萬萬德國人感到恥辱的名字!戰爭不僅能使每個人心驚肉跳,讓任何一個人可能死去,最重要的是它能將美好的和平毀於一旦!

我真的希望,不論在哪個國家,在什麼時候,都永遠不要再出現戰爭這個字眼兒。只有全世界的每個人都和平相處,人類才會有大發展。如果地球真的分-裂成了幾塊,只要人類的心還接在一起,就一定能夠渡過難關。但是,人類的心如果被戰爭隔開了,那就真的沒希望了。就像著名的通天塔傳説,只要人類沒有了和平與團結,就算通天塔真的建成了,也會轟然倒塌。所以和平是人類發展的橋樑。

希望大家記住,不管什麼時候,和平都是最重要的!

《安妮日記》讀書筆記4

《安妮日記》這本書主要講述了猶太人安妮一家原來居住在德國的法蘭克福,納粹興起後避難到荷蘭的阿姆斯特丹。在安妮十三歲生日時,她收到了一本硬皮日記本,隨後開始寫日記。這本日記陪伴了她人生最後自由的2年1個月零21天,最終她在集中營因斑疹傷寒而去世。

日記的開頭和結局氣氛截然不同。開頭寫了她收到日記本的喜悦以及她和朋友們之間的交往,寫出她自由、快樂的心。結尾是他們聽到了好消息。但結局是在3天后,他們躲藏的祕密被告發,8人均被送往集中營。有兩個保護人也受到了連累。8人中,唯一的倖存者就是安妮的父親,他幫安妮發表了這本日記,同時告訴全世界:他、安妮和所有人都渴望和平!

安妮在日記中,多次寫出她對和平的渴望,當好消息傳來,她表現了她的激動,當壞消息傳來,她表現了她的恐懼,也痛恨那些殘忍的德國兵。德國軍隊傷害了無數無辜的猶太人,用殘忍的手段拆散了美好的家庭,剝奪了別人生活的權利。

安妮的性格也很引人注意。她的姐姐馬戈和凡·丹先生家的兒子彼得都比較內向,大人們都比較喜歡他們。但安妮的性格活潑,不是很細膩,所以總被大人們指責。但她內心很懂事,為了密室的平靜和安全,她不發泄自己的情緒,儘量不讓大人們因她而傷心。她感受到了不公,卻會自我反省,有則改之,無則加勉,以大局為重。雖然大多數人都沒有注意到她好的一面。我們應該學習她的性格,忍住自己的小性子,學會理解別人。

戰爭的結局是死亡,和平的意義是美好。為什麼要選擇戰爭呢?那麼多猶太人就因為自己是猶太人而死亡,這才是最大的不公平,讓他們沒有生活的權利。為了讓世界變得更美好,為了達成我們共同的宿願,停止戰爭吧!和平!

《安妮日記》讀書筆記5

看完《安妮日記》,我本來平靜的心情變得此起彼伏,彷彿就有熱浪在我心中翻滾。

《安妮日記》是由出生在德國的猶太女孩安妮·弗蘭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德國納粹迫害猶太人期間寫的。安妮一家人和範達恩一家以及一個牙科醫生迪塞爾在安妮父親辦公樓房的“祕密後屋”裏面艱難度過了長達兩年的避難時光。在那麼長的時間裏,整天都可能會有竊賊和空襲警報、飛機轟炸的驚嚇,讓他們“避難大家庭”裏本來文質彬彬的人們都變得敏感、自私並且你爭我吵。但是在這樣衣不蔽體、食不果腹的惡劣環境裏,安妮仍然不屈向上,依舊整天學習,並且寫日記,和世界大戰之前一樣,頑強而堅定地生活着。

安妮給自己的日記本取了一個可愛的名字--姬蒂,她把日記本“姬蒂”當作朋友,是她可以傾訴的對象。安妮在日記中記錄了八個人組成的“避難大家庭”在“祕密後屋”裏相處的種種細節,並且記錄了自己的感受與思考、自己的喜怒與哀樂、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同時也向世人展示了當時猶太人在納粹迫害下遭受的苦難和殘害,以及當時的人們對世界和平的極度的期盼和渴望。

安妮一直沒有被戰爭、苦難和屈辱擊垮,她還夢想着成為一名作家和記者,盼着有一天能在一個和平的世界裏面施展自己的才能,能為人類社會做出一點貢獻。她甚至希望自己即便死後仍然活着。“安妮日記”的後記介紹,16歲的安妮最後還是沒有逃脱納粹的魔爪,病死在貝爾森集中營裏。但是她的日記本“姬蒂”幫助她實現了“死後依然活着”的願望。

我們都和安妮一樣希望這個世界永遠和平,我們要努力學習、保家衞國,為世界和平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現在的我們在和平年代裏衣食無憂,不愁穿戴不愁吃住的,已經是非常幸福了,所以更應該珍惜現在的生活,發現生活的精彩與美好。我認為,大家都應該去看看這本書,才會懂得現在的生活是那麼美好、那麼快樂,才會去珍惜我們的生活。

《安妮日記》讀書筆記6

安妮的經歷是我們可能永遠也感受不到的,她在那烏黑一片的環境中生活了整整二年。她渴望光明,她渴望和平,渴望見到平靜的天空,渴望重新回到那美麗的大自然中去,這些都是我們永遠感覺不到的東西。

現在的烏克蘭、敍利亞的戰爭中,也可能有像安妮一樣躲在祕密小屋裏的人。他們也歷經戰爭的折磨,但他們也沒有放棄,依然樂觀、頑強地活着。

所以我們要珍惜現在的每一天!

《安妮日記》讀書筆記7

這本日記本伴隨了安妮兩年,記錄了他們躲藏時生活的點點滴滴。雖然這其中也包含了安妮對這種生活的不滿和抱怨,以及對屋外戰爭的厭惡與無奈,而安妮仍以一種旁觀者的姿態,以一種樂觀的心態,對這些災難一笑而過。

安妮與我們同齡,可她卻擁有驚人的樂觀,她遭受着與我們截然不同的生活,習慣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的我們,不知比安妮要幸福多少,卻不懂得珍惜,總是埋怨生活中的不順心,不如意。而安妮卻還擁有笑容……

《安妮日記》讀書筆記8

當我們面對學習的時候,總是皺着眉頭嫌上學苦,作業多,壓力大,而安妮呢,在那麼艱苦的環境下,她仍能一邊自學,一邊保住自己的性命,還生活得那麼快樂!她的.內心,可能比我們還要愉悦,因為她有一種信念,一種樂觀的信念。

而我們只要遇到一點點小困難,哪怕只是摔了一跤,就已經在等着大人來安慰了,根本不會去獨立完成一件事情。莎士比亞曾經説過:“愛不是用眼睛,而是用心去看的。”我們擁有許多愛,長輩對我們的愛,老師對我們的愛,同學朋友之間互相的愛等等等等,我們卻不曾發現這些愛。

《安妮日記》讀書筆記9

有位哲人説:蝴蝶之所以能破繭而出,是因為它在束縛中不斷拼搏。繭,就好比一種苦難,在繭中不斷拼搏,才會掙脱出來;如果蝴蝶不拼搏、不努力,只會作繭自縛,呆在那狹小的空間裏,永世得不到掙脱。

所以説,面對苦難,不能望而怯步,要不斷拼搏,在苦難中破繭而出,敢於直視人生的愉悦和慘淡。要學會像安妮一樣,雖然苦難數不勝數,但她從未放棄過,對和平的渴望,對大自然的渴望,不都是她笑對苦難的表明嗎?

《安妮日記》讀書筆記10

安妮的笑容很美,她的笑容中包含了樂觀與希望。威爾科克斯説過:“當生活像一首歌那樣歡快流暢時,笑容常開乃易事,而在一切事都不妙時仍能微笑的人,是真正樂觀的人。”

人生中總會有挫折,會帶來痛苦,但你只要用樂觀的心態微笑着,正確地面對它,它就會化為你走下去的動力,讓我們用微笑來面對挫折,用心中的太陽化解挫折這塊堅冰。記住讓笑常住在你的臉上!

《安妮日記》讀書筆記11

如果説苦難就是一個繭,那麼破繭而出時,便是最大的勝利。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安妮八人躲在祕密小屋中過着暗無天日的生活。

每日,她只能與孤寂為伴;每時,只能與冰冷的牆壁環繞着她;每分,死神隨時都會來看望她;每秒,她都沉浸在苦難中。而她,卻把這種令人窒息的生活當做“一場浪漫又刺激的冒險之旅”。——在苦難中笑對人生,綻放出屬於自己的精彩。她將苦難當作一種歡樂,在苦難面前從不低頭,破繭而出,遨遊在廣闊無垠的藍天中。

《安妮日記》讀書筆記12

安妮在日記中寫道:“我們能躲在這兒實在是太幸運!”

“看呢,這兒的就是我人生精彩的開端,所以越是在危險的時刻,我就越要保持鎮定,用旁觀者的姿態一笑而過吧。”

正值豆蔻年華的安妮,本應在這種時候盡情享受青春的魅力,卻因為外面那些殘酷,蠻橫的戰爭,使她不得不躲藏在“祕密小屋”中達兩年之久。她青春中最美好,最寶貴的兩年也就在此白白斷送……

《安妮日記》讀書筆記13

安妮·弗蘭克,這個與我同齡的女孩,她着時給了我很大的震撼。這麼小的年紀,就被殘酷的戰爭逼着躲進了黑暗的小屋,整天提心吊膽的過着生活,每天她處處都受到拘束,卻一直沒放棄,可惜就在戰爭快結束時,她卻離開了人世。

比起安妮的生活,我們現在過得生活簡直就是一個美好的天堂。安妮在那麼艱苦的環境中都能表現得如此樂觀,還能一邊學習一邊快樂地生活着,而我們,一羣在天堂裏的孩子,卻還不知足於現在的生活,整天向父母要這要那的,父母也都順着我們的意思做;在家裏,簡直就是一個個“小皇帝”,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大人們忙得團團轉,而我們自己卻在那兒玩得不亦樂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