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心得體會

《汪曾祺散文》最新讀後感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2.18W

説起汪曾祺這個名字,大家都記得嗎?汪先生的散文中大家最喜歡哪一本呢!下面是本站為大家整理的《汪曾祺散文》最新讀後感,供大家參考。

《汪曾祺散文》最新讀後感

《汪曾祺散文》最新讀後感

20xx年寒假,我讀完了《汪曾祺》散文,通過他的文字,對汪老有了一個較全面、較細緻的瞭解。

汪老出生於江蘇高郵城鎮一箇舊式地主家庭,從小就受到良好的傳統教育和藝術的薰陶。在藝術上給予汪老啟蒙和薰陶的,是他的“絕頂聰明”的父親:是畫家,會擺弄、改良各種樂器,會養蟋蟀、金鈴子,養花,會給孩子們製作各種精巧美觀的玩具;在學業和為人處事上給予汪老深遠影響的,也是他的兄弟般的父親:關心學業但不強求,培養愛好但不強迫,汪老小時候的繪畫、書法、作文,均受到父親的影響和啟發。

作家汪曾祺

汪老的散文沒有結構的苦心經營,也不追求題旨的玄奧深奇,平淡質樸,娓娓道來,如話家常。寫風俗,談文化,憶舊聞,述掌故,寄鄉情,花鳥魚蟲,瓜果食物,無所不涉。他幫助人們發現了就在自己身邊的“凡人小事”之美。品讀汪老的散文,好像聆聽一位性情和藹、淡泊名利的老者談話,雖然話語平常,但饒有趣味,就是對於自己當年被劃為“右派”的經歷,他也是如談別人的事一般,娓娓道來。讀着讀着,你會一廂情願地認為:汪老是文如其人、人如其文的,我喜歡他的作品,當然也喜歡他的人了。讀着讀着,你會看到一個博學多識,情趣廣泛的老人,正把他的人生經歷一一細數。喜歡他的一組寫人的文章,推薦大家走近汪老筆下的金嶽霖、老舍、趙樹理,《地質系同學》《吳大和尚和七拳板半》等也很值得一讀。喜歡聽他講在雲南求學時的經歷:《泡茶館》《跑警報》。喜歡他回憶故鄉人事的文章:《花園》《多年父子成兄弟》《自報家門》。喜歡讀他的北京生活、工作:《國子監》《衚衕文化》《午門回憶》。

(通過查閲資料發現,汪老不僅僅是散文家、更是小説家、劇作家,著名的京劇《沙家浜》的劇本,他就是主要編者之一。他的小説作品中赫然有《異稟》,隱約記得這是我多年前讀過的印象比較深的一篇小説。)

戲劇家汪曾祺

汪老年幼時對唱戲就很感興趣,在雲南大學經常參加晚翠園曲會,和崑曲愛好者們做“同期”。這對他後來在北京京劇院的編輯工作是很有幫助的。他對北京京劇院的“五大頭牌”——馬譚張裘趙的四位京劇表演藝術家各自的藝術特色,進行了中肯到位且獨特的評價,不是一個熱愛京劇、觀察入微的人,是寫不出如此傳神的文字的。讀到這樣的文字,對於年幼時曾經搬着小板凳趕村上的草台班,看錫劇、越劇的我來説,真是過癮啊!於是我固執地認為,在唱戲方面,汪老絕對是有一把好嗓子的。

旅行家汪曾祺

汪老出生於江南水鄉,大學就讀於雲南,後又居於北京。由於工作需要,走遍了祖國大江南北。新疆的南山塔鬆、天池雪水、天山、伊利河、果子溝、葡萄溝,湖南的桃花源、岳陽樓,山東泰山的雲霧、石刻、擔山人,雲南的各種花木……一一入文,讀來如神遊祖國山河,領略各地風俗人情。尤其推薦閲讀《草木春秋》、《昆明的雨》、《湘行二記》。

美食家汪曾祺

誰説汪老這樣的文人雅士就應該粗茶淡飯,甚至不食人間煙火?民以食為天,汪老一路走,一路遊,一路吃,一路寫,有名的、無名的,酸甜苦辣鹹,甚至臭,皆入口、入文。讀來讓我這個吃貨垂涎欲滴。推薦閲讀《肉食者不鄙》《魚我所欲也》《昆明菜》《四方食事》。汪老不僅僅是愛吃、能吃、會吃,自己也會烹飪美食,閒來喜歡自己買菜做菜,和家人一起品嚐,也喜歡親自下廚做小菜一二,招待貴賓或老友。汪老對吃的研究,不僅僅停留在品味、寫文,他是把吃當作文化來研究的,有《宋朝人的吃喝》《吃食和文學》等為證。在《故鄉的食物》《故鄉的野菜》中,汪老介紹了家鄉的食物:炒米、高郵鹹蛋、鹹菜茨菰湯、螺螄、蜆子、昂嗤魚、鵪鶉、枸杞頭、蔞蒿、薺菜、馬蘭頭……這些也都是我熟悉的江南特有的食物。

關於書畫家汪曾祺,就不一一贅述了,網上有很多他的書畫作品。只談一點,他喜歡楊凝式的《韭花帖》,撰文暢談這本名帖的來歷,喜愛之情溢於言表。

喜歡汪老和他的文字,還有一個特殊的原因,因為汪老曾就讀於江陰南菁中學。在他的散文中,寫到了江陰的河豚魚,寫到了他念念不忘的、終身難忘的江陰壽山(中山)公園正對面的一家水果店。在我兒時的記憶裏,好像是有這麼一家。難道歷史如此悠久,在汪老的高中時代就存在了?此文不長,名《水果店》,特摘錄下來:

江陰有幾家水果店,最大的是正街正對壽山公園的一家,水果多,個大,飽滿,新鮮。一進門,撲鼻而來的是濃濃的水果香。最突出的是香蕉的甜美。這香味不是時有時無,時濃時淡,一陣一陣的,而是從早到晚都是這麼香,一種長在的、永恆的香。香透肺腑,令人慾醉。

我後來到過很多地方,走進過很多水果店,都沒有這家水果店的濃厚的果香。這家水果店的香味使我常常想起,永遠不忘。

那年我正在戀愛,初戀。

汪老真是率真又可愛!當年,他是不是進去這家水果店為心愛的姑娘買過水果?當年,他是不是和她一起嗅着陣陣果香,流連於壽山(中山)公園?

汪老的文字真是樸實無華而回味無窮!這就是借物抒情?更確切地説,是借香抒情?讓我仔細回憶自己什麼時候吃過的什麼食物,什麼時候看過的什麼風景,給我留下最深刻的回味的,也來試着寫一寫這樣的小短文。

讀完了汪老的散文,接下來,我要讀讀他的小説了。

《汪曾祺散文》最新讀後感

《汪曾祺散文》是我20xx年時偶在市集中買到的,記得還是盜版書。當時對汪先生所知甚少(應式教育的後果),只知汪先生應該算得上是一個著名作家。

閒暇之餘,開始是以一種慵懶的心情看《汪曾祺散文》的。哪知,一讀之下竟不能放下。

讀《汪曾祺散文》,如同是聽一位經歷抗戰、解放戰爭的歷史老人在向我們娓娓動聽地述説生活小事,而在傾聽之中,這種生活小事似乎更是一種無形中的人文和歷史教育。

在《汪曾祺散文》中,我們看到了曾經的西南聯大教授們的風采,我們讀到了當時人們對於政治、文化的評判,我們如同讀一位歷史老人的故事。

在《汪曾祺散文》中,我們讀到了中國文人不屈的傲骨,看到了中國學者在艱苦的環境中對思想與學術的孜孜追求......

汪老以一種充滿人文色彩的筆調,向我們講述着曾經的往事,向我們傳來種種可供學習的精神與思想。

讀《汪曾祺散文》,如同在讀歷史,更如同在向眾多先賢和在世的思想老人學習為人處世!

讀了汪老的書,相信大家都能明白,其實中國不缺乏文化大家和散文大家,我們只是缺乏學習和認知的機會。讀了此書再説中國無散文大家,也許會是一種笑話!

汪曾祺之書,不讀後悔,讀了不遺憾!

《汪曾祺散文》最新讀後感

好的散文,是帶着情感與温度的。——題記

我是在國中語文書讀到端午的鴨蛋這篇文章,從下面的文章出處發現了作者是汪曾祺,每個人寫作畫畫啊都有自己風格,我喜歡這篇文章,我想其他文章可能跟這個風格差不多,於是我找來看,從此一發不可收拾。

汪老沒有刻意的描述深層次的情感,都是很平常的描述周圍百姓的小生活情趣,大部分散文多出的是濃郁的文化韻味,這種韻味是歷史帶來的,是個人感悟的。文筆雖然淡然,卻讓人感到厚重。同時他的文字是跳的。他喜歡瑣碎事物。喜歡花草美食文化繪畫書法喜歡新鮮事物,像個富有童心的小孩子。

汪老是個能夠享受生活之人,他寫吃喝玩樂總能比別人的多一份趣味,在他的筆下,似乎魚羊總是更鮮,泉水總是更冽,蔬菜總是更嫩,水果總是更甜。便是些常人不喜的食物比如豆汁、臭豆腐等物,讓他一描寫總也能勾起嘗一嘗的慾望。看汪老的照片不是便便大腹,有點帥,只是常看他的談吃散文可能真的會讓人胖個三五斤。那些畫面鮮活的存在我的腦海裏。

汪老的散文有時用筆極清雅,有時卻又極放任,有時淡然如君子,有時戲謔似頑童。讀他的散文常不覺笑出聲來。有一段寫他們要去吃臭豆腐“我們在長沙,想嚐嚐毛澤東在火宮殿吃過的臭豆腐,尋味跟蹤,臭味漸濃,“快了,快到了,聞到臭味了嘛!”到了跟前,是一個公共廁所!”讀到這裏你當真不能不笑,汪先生的戲謔可是連自己也戲在了其中。

《葡萄月令》讓我對葡萄艱難神奇的生命有了切實瞭解。從來不知道葡萄的根在冬天是要下埋的,積雪覆蓋。來年開春再挖出來,搭架、上棚。從不知道,葡萄的枝葉是一脈水管,將根部的水分盡情吸飲,這是多麼神奇的植物啊。

《夏天》——乘涼。搬一張大竹牀放在天井裏,橫七豎八一躺,渾身爽利,暑氣全消。看月華。月華五色晶瑩,變幻不定,非常好看。月亮周圍有了一個模模糊糊的大圓圈,謂之“風圈”,近幾天會颳風。“烏豬子過江了”——黑雲漫過天河,要下大雨。一直到露水下來,竹牀子的欄杆都濕了,才回去。(多麼閒暇的時光,多麼愜意的生活,城市裏哪裏這樣,哪裏能這樣清心寡慾,享受當下時光)

在《四方食事》中,各種各樣的口味,各種各樣的調味品,各種各樣的食品都有他的看法和吃法。有些美味有的人不喜歡,但吃着吃着就愛上了。如同生活,我們不嘗試,不體驗,怎麼會知道生活的多樣性呢?還有你不喜歡的東西,自己可以不吃,但也不要反對其他人吃。是呀,存在的就是合理的,求同存異,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強加於人。生活,應該多種體驗,就如作者説的,一個人的口味要寬一點,要雜一點。對食物,對文化,對生活都如此。

都説讀書能讓人內心變得平靜,我覺得不夠確切。讀不同人寫的的書感受也會不同,讀小説會讓你體驗別樣人生;讀傳記會讓你思悟人生;讀散文則會產生另外一種效果,有時去回憶,有時去思考,有時又走進作者所描述的世界。

生活中總是有着小美好,小期待,小確幸,我們不僅僅為了活着,不必辛苦恣睢的謀生,而要有趣的活着,做一個能感受温暖美好的生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