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心得體會

朱光潛的談美讀後感7篇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2.69W

完成一篇讀後感幫助加深大家對書上內容的瞭解,讀後感指看完一本書後把內心的思考通過文字起草出來的文字報告,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朱光潛的談美讀後感7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朱光潛的談美讀後感7篇

朱光潛的談美讀後感篇1

開場白中寫道“我堅信情感比理智更重要,要洗刷人心,並非幾句道德家言所可了事,一定要從‘怡情養性’做起,一定要於飽食暖衣、高官厚祿等等之外,別有較高尚、較純潔的企求。要求人心淨化,先要求人生美化”。這不僅於當時那個“危機存亡的年頭”十分必要,於經濟高速瘋長、心靈霧迷津渡的現代也迫切而有益。

唯有“無所為而為”才有可能成就一番真正的成就。偉大的事業都出於宏遠的眼界和豁達的胸襟,朱光潛也正是用此情懷才成就了這樣一本雖薄、卻厚重,娓娓道來、耐人尋味的美文。

?談美》首先告訴我們對於同樣一件事物,存在實用的、科學的和美感的三種態度。唯美感的態度是物我兩忘、非功利的目的,且需要保持一定的距離才可。其中,美感中常有移情的作用,“所謂美感經驗,其實不過是在聚精會神之中,我的情趣和物的情趣往復迴流而已”。之後,文章又説明了美感與快感、與聯想,與考證、批評與欣賞,與自然的聯繫與差別;説明了寫實主義和理想主義對美的差別與一致;説明了藝術與遊戲,創造與情感,格律、模仿對於藝術的意義;説明了天才與靈感、汗水與努力對於藝術的作用。

最後,朱光潛強調,儘管處於正名析理期間,開篇便區別了三種對事物的態度,但其實“完美的人生見於這(實用、科學、美感)三種活動的平均發展”,“每一個人的生命史就是他自己的作品”,“知道生活的人就是藝術家,他的生活就是藝術作品”。讓我們知道,藝術人生其實也可以很近、很親切,與你我息息相關。

他警醒我們,“世間有兩種人的生活最不藝術,一種是俗人,一種是偽君子。‘俗人’根本就缺乏本色,‘偽君子’則竭力掩蓋本色。——他們都是‘生命的機械化’”。

“情趣逾豐富,生活也逾美滿,所謂人生的藝術化就是人生的情趣化。”“你是否知道生活,就看你對於許多事物是否能欣賞。在欣賞時人和神仙一樣自由,一樣有福。”借用阿爾卑斯山谷間路上的一個標語牌“慢慢走,欣賞啊”勸告遊人莫錯過眼前美景,朱光潛提醒“贏得了職場,卻輸了人生”的我們,不要成為“這豐富華麗世界中一個了無生趣的囚徒”。我以為,美首先是一種態度,一種心情,一種選擇,其次才是一種原理和方法。

朱光潛的談美讀後感篇2

看完《談美》以後仍然疑惑“美”究竟為何?究竟如何判斷,又該如何體驗。

美是個人的標準、一羣人的標準、一個時代的標準、還是純粹而客觀的標準?嘗以為,“美”類似玻璃制的容器(亦可是其材料、其碎片),它本身即是剔透而光華流轉的,它呈現、它承載、它放大。美既是其本體,又在於它加入了主觀元素後所呈現的變體;雖侷限於它本身的形式,又不限於僅僅在這形式內所能傳達的內容。美的表象喚起快感;美的隱喻喚起聯想;美的形式脱胎於美的衝動,在既成的形式中,某種美的原則被建立,它促使這種美的變體更容易被學習、被複制、被創造。美的形式是不斷演變而常新的,新的美的規則及標準被不斷創造、傳播,這不僅來源於美本身,還來源於文化、經濟等社會各方面;美的聯想卻往往有其共通之處,美的聯想指向個人的情感、與個人過往的經歷、體驗、回憶。美的形式可以趨於客觀;美的聯想往往落於主觀。

“審美”落於個人,往往受特定時代內形成的各類“美的形式”的影響,繼而深入“美的聯想”,則又轉為個人獨有的體驗了。

朱光潛的談美讀後感篇3

“人要有出世的精神,才可以做入世的事情”,這是朱光潛先生為人的準則,也是《談美》一書最基本的觀點。書中這樣比喻,當你走在一條河流的兩岸,如果你在河岸的這邊,你就會發現對岸的景色比這邊的美,而當你走到了河的對岸時,你又會發現對岸的景色又要比這邊的美。對此,朱光潛這樣説道:你在河的這邊,對岸對於你來説是孤立的,你在欣賞它的時候是不受它的羈絆的,而這邊的景色卻因為你身處其中,為其所困。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對生活中的萬事萬物,俗世中的我們總抱着利用它來達到自己目的的心態,將它當做自己的墊腳石。須知唯有獨立絕緣地看待事和物,以“無所為而為”的精神去欣賞,方能體察其美,若懷實用性目的,則心態已失。佛家經典《心經》的前三個字就是“觀自在”,如果能達到這種境界,就是跳出自我,就是美的獲得。

全書也是以此為目的,把其中經歷的各種過程、形態呈現在我們面前。作者第一封信中所舉的古鬆的例子,就是如此。庭院中的一棵古鬆,我們可以有三種不同的角度去看它,即以一種實用者的角度,如木匠;以科學家的客觀角度,如植物學家;另一種則是以美學家的角度去觀察。在三種不同的角度中,實用家想的是如何才能把這棵古鬆做成精美的傢俱,或者是一件精緻的藝術品,而科學家所想的則是這棵古鬆的年齡、屬類等,這兩者都在無意間把外在的意向同自己的行業、學識等聯繫起來,都把古鬆當做一塊踏腳石,由它跳到和它有聯繫的各種事物上去;但是美學家則是把古鬆獨立於自我之外,從第三旁觀者的角度去看,以直覺去體味。

如果把這種美學經驗和我們的生活聯繫起來,我認為這就是積極的人生態度,而這也是作者通過本書向我們傳遞的思想方法。在我們的生活中,不可能風平浪靜,特別是我們這些涉世未深的“初學者”,總免不了遭受挫折、困頓,前方的路也因此蒙上了一層厚厚的塵霧。但如果此時你能以一種美學的態度去觀察這個世界、這分生活、這種狀態,恰如一劑清涼劑,你就會發現一種全新的角度、全新的境界,把自己從生活中孤立出去,以第三人的角度體察生活,欣賞生活,因為只有如此,你才能不受實際的切身利害的牽絆,就能安閒自在地玩味另一種生活,並從中得到美感。

舉目凝神,我彷彿看見朱先生透過這茫茫的紅塵俗世蹙起雙眉、欄杆拍遍。

最後,以阿爾卑斯山上路牌寫給遊人的一句話作為結尾,那就是:

“慢慢走,欣賞啊!”

作為一個美學家,作為一部談美的書,朱光潛先生的《談美》一書對美感態度作了深入淺出的闡發,

談美讀後感。《談美》全書共有15個話題,也就是15封信。朱光潛先生首先提出了“美感修養”的問題,用我們的話來説就是“免俗”。這就要求我們對“利害圈”和物慾要有一些超越,有一些精神的寄託,有一些理想與情趣。藝術活動就可以起到這種超越利害關係的作用,在“無所為而為”中淨化心靈,得到人格精神的提升。

提到“美感修養”的問題,我們都會問:如何培養美感呢?朱光潛通俗而又深入的進行了論述。他點明:審美的態度和審美的眼睛是要逐漸養成的。作者在談到人對事物的不同態度,或者説每個人的出發點不同,觀察事物的立足點就不同,同樣的事物在不同心態的人的心理或視覺上都會有其獨特的反應。一棵古鬆,木材商是商業的心態去看,看到的是古鬆的實用性;科學家是研究的心態去看,看到的是古鬆的科學性;而畫家用欣賞的心態去看,他用審美的態度,嚐到了美的味道。古鬆在不同人眼裏映襯了三種效果,只有畫家不是從“用”的角度去看,而是如朱先生講的:“無所為而為”的欣賞眼光去看的特點,説明人異於其他動物,除了生活需求外,還有更高尚的追求“美”。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俗語講:“距離產生美”。其實朱光潛先生就明確指出了美和生活的距離。真實世界籠罩了霧、雪或雨就容易給人們另外一種聯想,其狀態使真實世界同你我之間產生了距離,因而有了古往今來的詩情畫意等及賦美感的意境。就如同美學上的“移情作用”,把自己的情感轉移到外物上去,彷彿覺得外物也有同樣的感情。所謂藝術來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我想應該也有這個道理。美和實際應該保持一定的距離,要看到事物本身的美,必須把它擺在適當的距離去看,既不是太近,也不能太遠,而且要拋開實際生活中的物慾去看,才能真正的沉浸在藝術的美感當中。一些人們對於熟悉的事物總是容易忽略它的美,因為太過熟識沒有了距離和神祕感,從實際生活中找不到真正的美。有了距離,才會有嚮往,美就會出現在你的眼前。

天才也是靠勤奮得來的,沒有不需要勤奮就獲得能力的。下功夫才會思如泉湧,才會有靈感。朱光潛先生引用杜工部的話:“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就是告誡我們要踏踏實實用足功夫,筆下才有神韻。心中才有靈感,靈感才可以映射出一個人的才能,但天才的背後卻是下苦功服磨練心境、意志、技巧。所謂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講的也是這個道理吧!

文末以“慢慢走,欣賞啊!”結尾,告訴讀者努力向前也不要忘了駐足停下來,看看眼前的風景,品味一下生活。

作者的語言是那麼親切自然,知識在這種脈脈温情的態度中傳達出來,其間沒有美學中那種概念的堆砌,卻使人們對美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最美麗的人生一定有美的人生態度,所以,我想每個人都應讀一讀這本書,它會對你有所啟示的。

朱光潛早年學過中文,讀過教育學、心理學,當過中學教員,然後在多所大學任教。在《談美書簡》的第一篇中寫道:解放前幾十年中我一直在東奔西竄,學了一些對美學用處不大的學科。……學過英、意、德、法幾個流派的符號邏輯,……費過不少精力研究過變態心理學和精神病治療,……讀過不少佛典,認真研讀過“成唯識論”,還看了一些醫學和談碑帖的書,可謂夠“雜”了。……認真地學習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

陸游説:“功夫在詩外”,我想朱光潛的美學成就與他學得“雜”,學貫中西是分不開的,應該對我們做其他的學問有所啟發。

求真務實的治學態度

“一位老朋友的來信,寫過一篇為《美的定義及其解説》的近萬言長文,承他不棄,來信要我提意見。”朱先生看過之後説道:“這種玩弄積木式的拼湊也煞費苦心,可是解決了什麼問題呢?難道根據這樣拼湊起來的樓閣,就可以進行創作,欣賞和批評嗎?”“‘定義’之後還附了十三條‘解説’,仍舊是玩弄一些抽象概念,並沒有把‘定義’解説清楚。作者始終一本正經,絲毫不流露一點情感。”……

從行文中可以看出朱光潛嚴謹的治學態度,一就是一,二就是二,是非分明,態度堅決,措辭嚴厲,即使是老朋友為了科學也毫不講情面。

從生理學觀點談美與美感

節奏是音樂、舞蹈和歌唱這些最原始也最普遍的三位一體的藝術所同具的一個要素。節奏不僅見於藝術作品,也見於人的生理活動。人體中呼吸、循環、運動等器官本身的自然的有規律的起伏流轉就是節奏……

文藝作品的節奏和人的生理節奏原來是相統一的。

朱光潛的談美讀後感篇4

朱光潛先生的`《談美》中這樣寫到"牛希濟的"記得綠羅裙,處處憐芳草"兩句詞就是好例。詞中主人何以"記得綠羅裙"呢?因為羅裙和他的歡愛者相接近,他何以"處處憐芳草"呢?因為芳草和羅裙的顏色相類似。這是朱老先生對聯想中的接近聯想和類似聯想的一個好例,在本章中,對美感和聯想的關係論述可以説十分精彩,下面我們就跟着朱光潛先生的思路,細細品味這其中奧妙。

介紹了聯想的含義後,作者寫到"聯想有時可以意志控制,但大多數情境中,聯想是自由的、無意的、飄忽不定的",這是在寫聯想的性質。我認為是非常真實且貼近生活的,比如我們晚上休息時,本應是一個意識漸去,身心放鬆的過程,但白天所見所看的一切就是在你腦海中不受控制的浮現,你越想擺脱他們,聯想就越活躍的進行,由此可知意識在活動時就是聯想在進行。而且這個聯想線索前後相承,雖有關係可尋但它們都是偶然的。於是作者寫到"多數人覺得一件事物美時,都是因為它能喚起甜美的聯想"

接下來作者在顏色,有歷史性的作品和音樂方面論述了聯想勢力,然後提出了本章的關鍵"聯想所伴的快感是不是美感呢?"朱先生介紹了對這個問題的兩個學派,肯定的是內容派而否定的是形式派。而作者贊成形式派的主張,即反對雜聯想於美感中。作者認為聯想是妨礙美感的,美感起於直覺,不帶思考,聯想卻不免帶有思考。聯想最多隻能增加對一個作品的好感,但並不能增加美感。

這就是本章中作者傳授給我們的道理,看起來很平淡,但運用到生活中,卻可以反應出很多事實。比如你在街上聽到一首曲子,而那首歌正是你喜愛拿手的,腦中就不免有許多回憶聯想,想到某年某月的演出,抑或是這首歌的歌手,心中可能會充滿甜美快樂,但這這是聯想所帶來的快感,並不是真正的美感經歷。真正的美感經歷在於"無所為而為",摒除內心的一切聯想雜念,寧靜專一,只在意那件事務本身,如此美感才出現在心中,否則只是無端的快感。

在放眼當下,在這個物慾橫流的金錢世界中,朱老先生教會我們的就是靜下心來,擁有一顆純粹純潔的心,一顆感受世界之美的心,更是一顆只屬於自己的心。

朱光潛的談美讀後感篇5

最近幾天,我爸推薦朱光潛的《談美》給我,我隨意地翻了翻,發現除了書信沒有其他的東西,覺得無趣就放了下來。過了幾天,當我翻到傅雷寫的《傅雷家書》時,我突然想到,會不會《談美書簡》也是本很好看的書呢?我便帶着懷疑的態度讀了起來,讀完後才感到,這本書實在是太棒了!

這本書中,寫的都是朱先生自己的親身經驗以及他所總結的很多人生道理和觀點。我覺得雖然是簡短的幾句話,但是真的是把人生上許多不起眼的、重要的地方都勾勒了出來,讓我們看到了這些曾經被我們忽視的東西的重要性。我想如果只是單純的把人生大道理寫下來,我想不會有太多的人接受的。聰明的朱先生便用書信的形式,再加上用形象的語言解釋抽象的美學感念,讓我們很容易接受。

在“藝術和實際人生的距離”中,有幾句話寫得很好:“種田的人常羨慕讀書人,讀書人也常羨慕種田人;”“人常是不滿意自己的境遇而羨慕他人的境遇,所以俗話説:‘家花不比野花香’。人對於現在和過去的態度也有同樣的分別……”看,僅僅是簡短的幾句話,但是卻把道理説得那麼清楚,而且也用了幾個簡單的例子,讓我們很容易接受。朱先生用很樸實很精確的語言將一系列抽象的美學概念給我們描繪了出來。其實我們應該常常站在別人的角度多去思考問題,考慮人家是怎麼看我的,瞭解人家對我的態度;有時,也要了解到人家的生活方式適不適合我,而不是盲目的思考做決定。大部分人都會因為盲目而錯失良機,總是會因為不肯定所以不好好堅守自己的東西。

除此以外,這本書也詮釋了很多的人生道理,讓人百看不厭。難怪我父親在我看這本書之前就告訴我,如果你看了這本書,精神領域基本上就上了一個層次。現在一感覺,真的是這樣啊!小小的《談美》,總共可能不到7、8萬字,但是其中每行每列都滲透着朱先生親身實踐了一輩子的認真態度,不得不感動你我。我想他的這些文字會促使我一點點的成長,讓我看到一個深層次人的所作所為。朱先生把自己的一生奉獻到了這裏,難道我們不應該敬佩他嘛?

朱光潛的談美讀後感篇6

美是什麼?經常用這個字,卻沒有深究過。猛然一想,美就是看上去很舒服,很自然,賞心悦目,帶給人愉悦感,這些都是我對美的直覺了。讀了朱光潛《談美》讓我對美有了一些深入的認識和思考!朱自清先生在序中所述:孟實先生引讀者由藝術走入人生,又將人生納入藝術之中。這種“宏觀的眼界和豁達的胸襟”,值得學者深思。是最令我驚奇的了!直到讀完,我才悟出其中一二。

令我意外的是,朱光潛先生開場談到的竟然是:“俗”無非是缺乏美感的修養,我只有一個很單純的目的,就是研究如何“免俗”。假若你看過之後,看到一首詩、一幅畫或是一片自然風景的時候,比從前感覺到較濃厚的趣味,懂得像什麼樣的經驗才是美感的,然後再以美感的態度推到人生世相方面去,我的心願就算達到了。

由景物的美推到人生之美,這是一次對美的體驗的深刻旅程!

對一顆古鬆的三種態度讓我明白何為美感的。他説:由於知覺不完全是客觀的,各人所見到的物的形象都帶有幾分主觀的色彩。古鬆並不是一件固定的東西,它的形象隨旁觀者的性格和情趣而變化。各人所見到的古鬆形象都是各人自己性格和情趣的返照,古鬆的形象一半是天生的,一半也是人為的。有審美的眼睛才能見到美。脱淨了意志和抽象思考的心理活動叫做“直覺”,直覺所見到的孤立絕緣的意象叫做“形象”。美感經驗就是形象的直覺,美就是事物呈現形象於直覺時的特質。這算是美感的概念了!

我抬頭望向窗外,晴空萬里,一直能望到遠處的橋,橋上奔流的車,還有河對岸的高樓,生活從沒有因為誰停止過它的節奏;而眼前鬱鬱葱葱醉人的綠撲面而來,我手捧着書,輕酌一杯清茶,偶有清風徐來,享受片刻的歲月靜好!這或許就是生活之美吧!當我們站在適當的距離之外看人生世相,於是這豐富華嚴的世界往往可以成為很美的意象!

午餐,我煲了海米冬瓜蟹菇湯,味道非常的鮮美,乳白的湯中點綴着紅綠,煞是好看。兒子卻開玩笑説,不過就是個海腥味嗎!我説你怎麼這麼剎風景呀,真是缺少美感!讀讀朱光潛《談美》你大概就能體會到了。“鮮美”呈現的是多麼美的意象呀!

生活的美還需要一顆能夠感知美的心呀!感知美的能力是需要學習的。

在“慢慢走,欣賞啊”———人生的藝術化一篇中寫道:“人生本來就是一種較廣義的藝術。每個人的生命史就是他自己的作品。這種作品可以是藝術的,也可以不是藝術的。過一世生活好比做一篇文章。完美的生活都有上品文章所應有的美的點。”

人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情趣豐富的,對於許多事物都覺得有趣味,而且到處尋求享受這種趣味。一種是情趣乾枯的,對於許多事物都覺得沒有趣味,也不去尋求趣味,只終日拼命和蠅蛆在一塊爭温飽。

若生活沒有“覺得有趣味”的欣賞,於是這豐富華麗的世界便成為一個了無生趣的囚牢。美是欣賞,美是生活的趣味!

朱光潛《談美》讓我認識到生活之美!人生之美!

朱光潛的談美讀後感篇7

最近養成了拖拉的壞習慣,作業往往到了最後一天才寫,每月必讀書籍往往日期過半才讀,朱光潛先生的這本書也是。

五月中旬才尋找這本書,我把《談美書簡》當做了《談美》,曾有一本《談美書簡》,書裏很多概念如藝術、文學、美學、主義等概念弄得我迷迷糊糊,翻出來又快速讀了一遍,感覺還是枯燥。是這本書嗎?有一天我突然有了疑問,《談美書簡》和是同一本書嗎?在網上一搜才知道我弄錯了,是兩本書!趕快網購了一本《談美》,我買的是生活。很精緻,書中包括《給青年的十二封信》和《談美》,讀完之後我必須要説,這本書非常美,語言精美,內容更美。

朱光潛先生説過,“凡值得讀的書至少須讀兩遍。第一遍須快讀,着眼在醒豁全篇大旨與特色。第二遍須慢讀,須以批評態度衡量書的內容。”我深深記住了他這句話,這本書也讀了兩遍,只是時間緊沒有慢下來。

齊邦媛在《巨流河》裏寫到,“説中國古詩有相似的‘風雲有鳥路,江漢限無樑’之句,此時竟然語帶哽咽,稍微停頓又繼續念下去,唸到最後兩行……老師取下了眼鏡,眼淚流下雙頰,突然把書合上,快步走出教室,留下滿室愕然,卻無人開口説話。”這至情的眼淚深深刻在作者的記憶裏,也給了我很深的印象,朱先生是一個真誠的人。

朱先生用書信的形式談美,普及美學,語言樸實,讀起來興趣盎然不忍罷手,讀了這本書,讓我對美學有了一個大概的瞭解,什麼是美?如何欣賞美?怎麼創造美?收穫頗豐。我們許多人都是世俗之人,眼裏只有利益。世間不是沒有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眼睛。比如,早晨冉冉升起的太陽,許多人視若無睹,公園裏鬱鬱葱葱的樹木,讓人敬佩自然之美,在司空見慣中發現許多美,讓我感到生活每天都是新的。人們看待一件事物,往往是實用的眼光,缺乏美學。像教育也是這樣,一切唯成績至上,我們曾提過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現在的教育側重於“智”,美卻少有提及。無用之用方為大用,美學,是一門培根的學問,提高學生的素養,讓他們更加熱愛生活,熱愛生命。如果在中國小開一門美學的課,我想自殺者會大大減少。

在書中,朱先生談到了美學的很多方面,如距離產生美,我小時候很貧窮,學習也很苦,時隔多年,回憶童年,那是一段多麼令人難忘的時光,昨天微信裏有一篇談過麥的文章,讀起來很親切,回憶起來很温馨,不過當時真是揮汗如雨啊。詩與散文有區別,詩歌意味無窮,而散文寫實,給人留的想象空間沒有詩歌大。我喜歡讀散文,好的散文給人美的享受,美文美景。而詩,是最近才開始讀的,以前讀不懂詩,讀詩經,讀唐詩,讀阿紫,讀懂了一些。詩歌可以提高藝術鑑賞力,如詩人阿紫所説,“讀詩吧,寫詩吧,詩歌讓生活充滿詩意。”

我國是詩的國度,我們有詩經、楚辭、唐詩、宋詞,也有陶潛、李白、杜甫等一大批優秀的詩人,如今詩歌遠離了我們,浮躁喧囂替代了高雅,端午節讓我們記住了屈原,愛上了粽子,但,有幾人想起楚辭,讀過離騷。好像是梁啟超説過,沒有讀過離經的不能算讀書,大決若此,原話還要慷慨。稱離騷為離經是最近才聽説的,可見這首長詩的偉大。端午節讀離騷更有紀念意義,讀不太懂但每年我要讀上幾遍。傳統文化有很多美,語言之美,思想之美,讀國學原典,可享受古典之美,感悟文言之美,領悟聖賢的智慧。

一年來,有空學學書法,喜歡上了讀貼,在微信上看到好帖,下載保存,至今我的手機時存了上百篇名帖。以前有個疑問《蘭亭集序》怎麼稱的上是天下第一行書呢,塗塗抹抹,還有錯別字。但反覆閲讀之後才發覺它的精妙之處,魅力之所在。讀王羲之可以領略變化之美,讀顏真卿可以領略剛毅之美,讀趙孟頫可以領略娟秀之美,書法藝術真乃博大精深!顏真卿的《祭侄文稿》被譽為第二行書,我還欣賞不了,但可以看出作者的悲憤之情。一件優秀的作品藴含着作者豐富的情感,運用聯想我們會讀到作品後面偉岸高大的形象。

“不似則失其所以為詩,似則失其所以為我。”作文應這樣,學書法更應如此。模仿是必經之路,靜下心來,一筆一劃的臨摹,先繼承才能創新。古人誦讀千百篇文章才能下筆如有神,模仿是古人學習的利器。學寫作也應多閲讀,多學習,多模仿。這本書告訴了我很多美知識,也讓我知道一些創造理論。

這是一本很精緻的書,很美,適於慢慢讀,欣賞啊!